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疗效观察

许理忠;谢可永;施杞

关键词:髌骨骨折, 中西医结合
摘要:收治80例髌骨骨折患者,根据其骨折类型,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疗效满意,全部病例中,优53例,良18例.优良率达88.75%,从而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能加快骨折愈合,提高功能康复,缩短病程.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益肺抗瘤饮对肺癌患者Th1 Th2作用的研究

    为了解肺癌患者Th1、Th2的失衡状况及中药益肺抗瘤饮的治疗作用,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培养液IFN-γ和IL-10含量,结果治前与健康人相比,IFN-7明显降低(P<0.01),IL-10明显升高(P<0.01).益肺抗瘤饮治疗后,19例中晚期肺癌的瘤灶部分缓解及稳定率与化疗组相仿(P>0.05),但生活质量改善较明显(P<0.05),IFN-γ水平有所上升(P<0.05),IL-10水平降低(P<0.05).提示益肺抗瘤饮对肺癌Th1、Th2失衡有一定调节作用.

    作者:孙钢;刘嘉湘;李培成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益气摄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摄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应用益气摄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108例与西药泰胃美0.8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点滴治疗的98例比较.判断其疗效及平均止血天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80.61%,经χ2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止血天数为(2.670±1.848)天,对照组为(3.253±2.035)天,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与泰胃美相比,益气摄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有疗效好、疗程短的特点.

    作者:周晓虹;单兆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参芪八皮汤治疗急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

    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患.大部分病例表现为下行性水肿,尿常规检查以蛋白尿、管型、红细胞为主要表现.亦可伴有高血压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衰退.属祖国医学的水肿、腰痛、虚劳、血尿等范畴.发病以男性患者为多.年龄大多在青壮年期,其次为学龄期.若急性肾炎失治,迁延可转为慢性肾炎,甚至可发生尿毒症,直至危及生命.把好急性期的治疗关十分重要.笔者自1981年以来,先后在临床收治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50例,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法,以参芪八皮汤为基本方剂治疗,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作者:李金甫;祝亚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思路与方法--时振声临床经验运用

    结合时振声临床经验,阐述中医药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思路与方法,突出中医特色,提倡中西医结合,介绍各型治疗特点方药.

    作者:倪青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机特点和治疗对策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按气火失调、脏腑相关理论,结合临床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ITP的病机主要是脾肾亏损为本,火伤血络为标.临证治疗宜注意标本,掌握缓急;出血证急时,当泻火止血以治标,控制出血为先;平时宜健脾益肾以固本,改善体质,升提血小板;对于一些反复出血、常规药物难以控制的病例可采用柔肝和营、通腑泄热等法而获效;黄芪与丹皮、仙鹤草与虎杖的配伍使用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永明;程军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疗效观察

    收治80例髌骨骨折患者,根据其骨折类型,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疗效满意,全部病例中,优53例,良18例.优良率达88.75%,从而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能加快骨折愈合,提高功能康复,缩短病程.

    作者:许理忠;谢可永;施杞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胥受天治疗痛经经验

    痛经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尤为青年妇女多见.胥受天主任医师,业医50余载,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积有丰富经验,颇受病家信誉,现将其诊治痛经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胥京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疏肝汤剂防治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采用疏肝软坚汤剂对大鼠肝纤化的防治作用进行了研究,从血清学和形态学方面观察了疏肝软坚汤剂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旨在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疏肝软坚汤剂可有效地防治大鼠肝纤维化,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PCⅢ、HA、NA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大剂量组肝脏形态学改变轻微.提示疏肝软坚汤有防治大鼠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马骥;卢秉久;陶淑春;陈兰羽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清热祛湿法对兔痛风性关节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并分析清热祛湿中药对兔膝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膝关节液中白介素-1β、白介素-8(IL-1β、IL-8)的影响,并与西药秋水仙碱对比研究,探讨清热祛湿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来证实湿热痹阻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中医病机.方法:将48只大白耳兔随机分为4组,采用McCarty D.J经典方法向兔膝关节注入尿酸钠(MSU)溶液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变模型,以清热祛湿中药与秋水仙碱对比治疗.于造摸后第2h、6h、9h、12h分别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各期兔膝关节液中IL-1β、IL-8的水平.结果:造模组IL-1β、IL-8的水平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有显著差异;空白对照组未能测出IL-1β、IL-8;中药组IL-1β、IL-8的水平低于西药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①IL-1β、IL-8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②清热祛湿法中药能有效降低实验性痛风兔膝关节液的IL-1β、IL-8水平,其效果优于西药组;③湿热痹阻可能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清热除湿法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治宇;李力卓;杨英昕;王秀华;方策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相应取穴运动针灸法的临床运用举隅

    以相应取穴法为原则,准确选取腧穴,医患配合,采用运动针灸疗法针刺腧穴治疗临床常见多发病,取得满意疗效,该法具有简、便、廉、验、速效、无副作用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盛骥锋;谢晋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50例

    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婴幼儿腹泻,根据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症状,采取辨证分型的推拿治疗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50例,总有效率98%.提示推拿疗法具有调整婴幼儿消化道功能,增强其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作者:何永瑞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清咽袋泡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测定清咽袋泡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以甲醇:1%冰醋酸(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8nm.结果:绿原酸在0.165~1.236μg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为1.32%(n=6).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咽袋泡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方便、准确、快速,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景丽华;庄洁;金文姗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清热解毒养阴中药治疗口腔扁平苔藓62例--附西药对照组30例

    口腔粘膜扁平苔藓(OLP)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粘膜病,采用清热解毒养阴药物治疗OLP62例,同时用磷酸氯喹片治疗的30例作对比观察.治疗组中,糜烂型28例,萎缩型34例;对照组中糜烂型13例,萎缩型17例.均两个月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6%(临床上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50%(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适和白细胞减少).两型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朱聘倬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大黄(庶虫)虫丸对大鼠肝纤维化不同期胶原等的影响

    以CCl4制造不同时期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大黄(庶虫)虫丸预防给药及肝纤维化不同时期治疗给药对肝脏胶原、血清层粘蛋白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黄(庶虫)虫丸预防肝纤维化的发生作用不明显,治疗给药可降低LN、HA的含量,减少ECM的沉积,或增加胶原的降解,但并不能完全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

    作者:卢跃卿;任小巧;陈永旭;庞玉琴;朱志军;高寒;鄢文海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999参附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评估

    旨在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治疗效果.全部病例进行了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T检查,55/62例进行了核素心肌灌注显象;治疗组主要予参附注射液,观察临床相关症状、体征、心电图(含Holter)及实验室资料的转归情况.结果,治疗组在1~3周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近期疗效为69.0%~94.8%(P<0.01);缺血性ST-T变化在2~3周内恢复正常达100%.参附注射液具有参与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氧耗,有益于缺血心肌功能恢复,对心律失常还具有双向调节等作用,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其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郑孝清;胡晓华;陈菲燕;兰黎;李佩玲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中药升白灵治疗白细胞减少症41例

    白细胞减少症是化疗、放疗期间常见的并发症,解决白细胞减少症是为恶性肿瘤治疗计划有效而不间断地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笔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自制升白灵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因放疗、化疗过程中出现的白细胞减少症41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凯;焦秉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纳米与中医药学

    纳米技术与基因和网络并列为21世纪的三大科技革命,其对各个专业领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结合中医药学的理论与实践,谈谈纳米与中医药学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对当前的纳米与中医药学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董洪涛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肾炎灵颗粒剂对慢性肾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肾炎灵颗粒剂能改善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说明有改善全身和肾组织微循环的作用,分析这可能是其临床疗效作用机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孙伟;王钢;曾安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中药湿敷对急性湿疹治疗及护理体会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以患者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及渗出为主要特点.好发于面部、耳后、阴囊、外阴、小腿、足背等部位.男女老幼均可发病,且无明显季节性.我院皮肤科门诊采用中药湿敷患处治疗及护理,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曲永红;李文馨;佟艳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脐疗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脐疗是指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剂型填敷脐部,利用脐部皮肤结构有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和经穴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外治法.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利用药物对脐的刺激,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目的.脐疗以其简便易操作和疗效显著的特点近些年来在临床内、外、妇、儿各科广泛应用.

    作者:田冰;陈以国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