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与甲皱微循环的相关性研究

李卫强;朱西杰;魏雪红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 中医证型, 甲皱微循环,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甲皱微循环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治疗组65例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62例,采用XW880型微循环检测仪,选取左手无名指甲襞边缘涂擦香柏油后,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查,并按田牛提出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要求对管袢形态、血液流态、袢周状态及总积分进行评价.[结果]胃癌前病变患者在甲襞微循环管袢形态、管袢流态、管袢状态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异常,两组经统计学分析,P<0.01;且以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胃络瘀血的总积分值为高,与其他组比较,P<0.05.[结论]血液高凝状态是影响胃黏膜细胞萎缩变性的主要因素,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脾胃湿热内蕴对胃黏膜微循环的影响较大,也可能具有更大的癌变趋势,临床治疗中要注意疏肝解郁、清利湿热药物的合理选用,可提高临床疗效.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配合天麻钩藤饮治疗面肌痉挛30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天麻钩藤饮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局部和远端穴位配合天麻钩藤饮治疗面肌痉挛30例.[结果]痊愈18例,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针刺配合天麻钩藤饮治疗面肌痉挛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戈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六味地黄丸治疗慢性肾炎肝肾阴虚者

    慢性肾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及常见病,多属中医“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临床上又可分为脾气虚弱、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征候.六味地黄丸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肾炎的常用方剂,此方系宋代钱乙化裁金匮肾气丸而来,后世推广为滋补肾阴的主方,故适合用于治疗征候表现为肝肾阴虚的慢性肾炎患者.

    作者:时凌云;赵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针灸并用治疗脾肾阳虚寒湿凝滞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例

    [目的]观察中药针灸并用治疗脾肾阳虚寒湿凝滞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临床疗效.[方法]自拟方温阳散寒育骨汤和针灸疗法.[结果]此法在治疗早期脾肾阳虚寒湿凝滞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有效率100%,且可达到临床治愈.[结论]中药针灸并用治疗脾肾阳虚寒湿凝滞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疗效显著.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针灸华佗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60例

    [目的]观察针灸华佗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方法]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进行针刺及艾灸华佗夹脊穴,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治疗7~ 20次后,其中治愈45例,占75%;好转13例,占21.67%;未愈2例,占3%;总有效率达96.67%.[结论]针灸华佗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较好.

    作者:黄丹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研究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血管常见病,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疗效,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专方施治及中西结合等方面阐述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进展,旨在对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周智恩;李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本文对近五年来针灸治疗痛经的临床概况从治疗方法上进行综述,并综合分析了针灸治疗(单纯针刺治疗、耳针疗法、艾灸疗法、敷脐疗法、穴位埋线、温针疗法、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痛经的疗效和特点,发现针灸治疗痛经疗效可靠,但目前临床诊疗标准、研究方法和针灸作用机制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韩双伊;王翠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后早期配合针刺治疗脑室出血对照观察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术后早期配合针刺治疗脑室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侧脑室钻孔引流辅以尿激酶灌注,术后第2d开始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n=30)侧脑室钻孔引流辅以尿激酶灌注.两组患者术后第18d分别予评测其Barthel指数.[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肢体后遗运动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侧脑室引流.提示脑室出血引流术后早期针灸有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作用.

    作者:张绍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健脾调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

    [目的]观察健脾调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患者采用健脾调胃汤(药用党参、白术、制半夏、茯苓、炒白芍、黄连、吴茱萸、山药、百合、鸡内金、白及、浙贝母、炙甘草)治疗,1剂/d,分早晚2次口服.连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治愈36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结论]健脾调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鞠咏纳;于成文;张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活力源胶囊联合西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活力源胶囊联合西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输注极化液及奥扎格雷注射液2周,常规基础治疗如抗栓抗凝、降压降脂、他汀药物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力源胶囊(山东春天药业有限公司出品,每粒装0.19g)口服.1次2粒,1日3次.应用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力源胶囊联合西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祝福安;李岱龙;马宁;贺梅;张文高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消渴辨证施护

    消渴证临床上根据三多症状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其主要是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肾阴亏虚等原因所致燥热偏盛、内热伤阴.通过对消渴证临床辨证并结合饮食、情志运动及药物护理,同时给予入院评估、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了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昱;付天明;王泽贤;梁乃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上表现主要为持续不愈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临证时常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脾虚湿热型、脾肾阳虚型;阴血亏虚型;肝脾不和型,运用中药进行辨证论治,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常注意采用情志调摄、食疗、灌肠等方法进行配合治疗,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小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验案三则

    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验案三则,服用清热解毒药物配合大椎穴放血、拔罐,曲池穴、足三里穴(男)或三阴交穴(女)穴位注射,疗效显著.

    作者:周军杰;李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的肠道疾病,其现代医学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治疗上颇为棘手.通过剖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痛机及辨证,有助于提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慢性结肠炎近五年研究概况

    从单纯针刺、单纯灸法、针灸并用、配合中药、特种针灸五个方面介绍近五年来针灸治疗慢性结肠炎概况,针灸治疗慢性结肠炎方便、快捷、可靠,无不良作用,配合其它方法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未来研究需要注意强化辨证取穴;突出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方案;强化后期护理,三分治七分养,后期护理是巩固治疗的关键.

    作者:闫海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以肺间质病变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一则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干燥综合征患者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但往往疾病早期并不是以口眼干燥为首发症状,而是以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本文将介绍一例以肺间质病变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作者:李大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加味散偏汤,对照组给予氟桂嗪胶囊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46.0%,对照组2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李辉;李瑞杰;李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天舒教授从内伤发热论治甲亢经验

    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病例介绍三个方面论述了高天舒教授从内伤发热角度论治甲亢的临床经验.甲亢病之初期,以气郁为主;病盛极期或病后迁延期,以阴虚为主,故将甲亢之低热症候分为气都发热和阴虚发热两种证型;高天舒教授指出,恰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解决疾病症候群的根本病机所在,使临床某些疑难杂症迎刃而解,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舒;高天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气滞型心脏神经症的研究进展

    心脏神经症患者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占心脏病患者的四分之一,对该病的相关研究越来越被受到重视,临床治疗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本文对近十几年肝郁气滞型心脏神经症中西医认识和治疗方法的临床报道做一综述.

    作者:邵祺腾;杨秋莉;杜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药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主的慢性关节病变.中医药外治法治疗本病,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散寒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等功效,临床疗效显著.本文从针灸治疗、针刀治疗、推拿治疗、热熨治疗、离子导入、穴位贴敷、中药熏蒸等几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作者:李放;王世轩;赵双利;边祥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丹蛭汤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丹蛭汤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未梢神经受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丹蛭汤进行治疗,对照组予甲钴胺片和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60例,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60例,显效3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丹蛭汤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疗效确切,行之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陈书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