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肿瘤并发便秘研究进展

马婷

关键词:便秘, 肿瘤, 中医药疗法
摘要:从病因病机、中医治疗(中医临床研究、穴位按摩、中药贴敷、灌肠)等综述中医治疗肿瘤便秘的进展.认为肿瘤合并便秘多以虚为本,导致便秘反复难愈.脾失健运,气阴不足是肿瘤便秘的基本病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加拔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病25例

    [目的]通过电针组、电针加拔罐组两种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探讨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别,总结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佳方案.[方法]50例病例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电针和电针加拔罐治疗,得气后,一组配合电针治疗,留针30min;另一组一穴多次,闪罐直至皮肤潮红为度.然后以膀胱经背部两侧线由上到下反复推罐,留罐10min.[结果]电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电针加拔罐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结论]电针加拔罐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效果更佳,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张文文;张明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电针百会、风府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分析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原理.[方法]用MCAO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ICAM-1蛋白阳性表达.[结果]各组免疫组化染色后,在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ICAM-1着色呈现不同程度的棕黄色,药物组与针灸组ICAM-1阳性表达降低,灰度值检测结果:药物组和针灸组与模型组比较灰度值降低(P<0.05),同时针灸组与药物组比较灰度值亦降低(P<0.05).[结论]电针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阳性表达可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之一.

    作者:王树东;陈以国;成泽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西医对耳鸣发病机制的认识

    耳鸣的病因很多而且复杂,涉及神经科、内分泌、耳鼻喉等多个学科.某些耳鸣可能成为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症状,如内听道或桥小脑角肿瘤早期有时仅以耳鸣症状出现;而且某些脑血管病加重的早期也是以耳鸣症状为前驱症状出现的,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从中西医两方面探讨耳鸣的发病机制,给临床医生治疗耳鸣提供参考.

    作者:许秀霞;李旭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自拟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消心痛片20mg每日2次口服,疗程与治疗组同.[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84.3%;对照组中显效3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6.7%.[结论]自拟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心血管神经症病因病机探析

    从体质与心血管神经症、情志刺激与心血管神经症的关系、心血管神经症发病的基本病机、心主神志和肝主疏泄功能的失常、肝主疏泄与心血管神经症等论述心血管神经症的病因病机.

    作者:王丽丹;李文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肝郁脾虚与肠易激综合征探析

    脾胃升降相合有赖肝气疏泄正常.脾胃的运化功能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精神紧张可改变肠道的消化间期动力(MMC),肝脾两脏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相互联系.

    作者:吴至久;唐学贵;张蜀;李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随机分成西药治疗组(A组):35例,采用西药脱水剂控制颅内压、管理血压、防治并发症、支持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B组):38例,西医治疗同A组,急性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恢复期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平均疗程28天,评定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9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药联合中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铁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医抗衰老十法诠释

    抗衰老十法:调神爽心,减少压力;固护肾精,减少耗损;节制饮食,减少堆存;避免超负,减少妄作;防止脑衰,减少退化;顺应环境,减少不谐;有氧运动,减少惰性;控制疾病,减少发作;合理用药,减少滥用;家居和谐,减少矛盾.

    作者:陈水星;于方明;刘银;尹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道疾病90例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疗效.[方法]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辨证施治.[结果]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总有效率95.6%.[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温秉强;张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通心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确诊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通心络联合甲钴胺、维生素B1和B6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甲钴胺、维生素B1和B6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臧天霞;孙伟娟;邹宝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健脾理气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均服用健脾理气活血汤煎剂,日1剂,早晚各服1次.[结果]临床治愈36例,占85.72%;显效4例,占9.52%;无效2例,占4.76%,总有效率95.24%.[结论]健脾理气活血汤能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无副作用.

    作者:杨建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用中药贴敷内关、太冲、大椎穴、肝俞、三阴交、神阙穴治疗;对照组用麦麸调制后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同时进行定时血压检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中药贴敷组血压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尤其对改善头痛、眩晕等症状效果较好.

    作者:刘兴颖;聂茸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眼针治疗特发性水肿1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眼针治疗,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而复发率仅有26.7%,而对照组复发率76.9%.[结论]眼针治疗特发性水肿的疗效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孙福学;王鹏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8例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每天静脉滴注,观察疗程14天后病人的症状体征及辅检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尤其是血凝指标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以作为提高COPD临床疗效的中医药推荐方案.

    作者:唐田中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综合疗法治疗胆囊结石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配合胆石治疗仪治疗胆囊结石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口服大柴胡汤加减配合胆石治疗仪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消炎利胆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配合胆结石治疗仪治疗胆囊结石,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刘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稳律汤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稳律汤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室性心律失常阴虚火旺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稳律汤组)和西药对照组(心律平组),每组各5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24h动态心电图及其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经24h动态心电图评价总有效率为82%,中医证候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稳律汤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阴虚火旺证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波;宋婷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进展

    从病因病机、治疗等综述中医治疗慢性咳嗽进展.指出:针对病因、脏腑辨证、辨病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认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发病机理及实验研究,制订统一诊断及疗效标准.

    作者:周小娟;史利卿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珍珠粉治疗与护理压疮30例

    [目的]观察珍珠粉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观察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用珍珠粉治疗,对照组30例用0.5%碘伏纱布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珍珠粉治疗压疮有较好疗效.

    作者:赵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肿瘤并发便秘研究进展

    从病因病机、中医治疗(中医临床研究、穴位按摩、中药贴敷、灌肠)等综述中医治疗肿瘤便秘的进展.认为肿瘤合并便秘多以虚为本,导致便秘反复难愈.脾失健运,气阴不足是肿瘤便秘的基本病机.

    作者:马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欣舒注射液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ET、NO影响的研究

    欣舒注射液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ET、NO影响的实验,提示球囊损伤造成血管内皮不同程度的剥损、损伤和功能紊乱在术后再狭窄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指出:欣舒注射液在血管内皮修复方面优于西药组.

    作者:王健;杨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