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与冠脉造影相关性分析

苗大同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 血浆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水平, 冠脉造影,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相关性分析, 临床诊断, 测定
摘要: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造)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手段.本文通过测定23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并与冠造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探讨血浆NO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昼夜心率变化规律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重症心血管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护理技术迅猛发展,AMI 的生存率也相应得到提高.为了对AMI病人护理更具科学依据,我们对AMI病人昼夜心率变化的规律进行观察,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诸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我院近5年来(1996.7~2001.6)共植入心脏起搏器262例,发生各种院内感染20例,院内感染发生率7.6%,现将有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任淑华;葛亚敏;金建芬;凌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潘生丁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X综合征中的应用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已广泛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评价,本文报告X综合征44例应用潘生丁心肌灌注显像,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作者:陈新民;潘伟忠;傅国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0例诊治分析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严重心律失常、顽固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及猝死,急性期死亡率高.现将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2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徐敏雯;韦凡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经髂动脉腔内人工血管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支架型人工血管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国内已推广应用.本文报告1例经髂外动脉切口,施行腔内人工血管置入获手术成功者.

    作者:潘海龙;汪忠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 6)和冠状动脉综合征(CAS)之间的关系. 方法测定和比较不同类型CAS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的IL-6水平. 结果 CAS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心肌梗塞(AMI) 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稳定型心绞痛(SAP )组和对照组之间IL-6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CAS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有关,IL-6水平的增高与CAS的发生显著相关.

    作者:杨威凤;黄洪章;徐;马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正中神经诱发电位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

    CT和头颅磁共振(MR)的应用使脑血管病的诊断更趋完善,但电生理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还处于探讨阶段.本文通过对100例脑血管病患者短潜伏期正中神经诱发电位的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

    作者:吴宇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降纤酶治疗70岁以上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我们用降纤酶治疗7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24例,并进行了临床、实验室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岗生;成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并伴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常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猝死,预后差.我们5年来应用倍他乐克(Betaloc)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32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爱明;徐凤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颈动脉超声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高频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已广泛用于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超声测得的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1].本研究采用高频超声对62例施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颈动脉进行了观察,以探讨超声颈动脉病变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体表窗口的可行性.

    作者:曾刚焕;刘峰;张聪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凯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4例疗效观察

    1999年11月~2000年11月,笔者对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凯时注射液10μg ,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朝晖;王曙;魏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浙江省三地区不同人群膳食营养现状与血压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浙江省不同人群膳食营养现状,分析膳食营养与血压的相关性. 方法在农村、城市、城镇25~74岁自然人群中随机整群抽取4841人进行高血压危险因素调查的基础上,按10∶1抽取496人进行连续三天24小时膳食调查,对其中资料完整的470人进行显著性、相关性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人群每日平均摄入各种营养素及能量热比与RDA推荐量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01).(2)居民膳食食物中碳水化合物89.9%为米及米制品,粗粮谷类仅为0.2%, 肉食类、鱼虾类均超过RDA推荐量,以城市人群及25~29岁青年组为明显;奶制品摄入仅为R DA 推荐量的8.69%,以农村人群更明显.(3)收缩压水平与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钠摄入量相关(P均<0.001);舒张压水平与脂肪摄入量相关(P<0.001).(4)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人群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热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视黄醇、硫胺素、尼克酸的摄入量两组人群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人群摄入钠/钾比值分别为1.29、1.3,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1)浙江省城乡居民膳食营养摄入存在低蛋白质、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不合理现状,同时存在B族维生素、钙明显摄入不足,钠摄入过多的现象,以农村人群及青年人群为明显.(2)血压水平与膳食营养中脂肪、碳水化合物、视黄醇、钠的摄入量呈正相关,与蛋白质摄入量呈负相关.(3)膳食营养成份中热比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血压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唐新华;金宏义;徐小玲;俞志红;闫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均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药物[1,2].本文旨在评价缬沙坦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许强宏;李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比索洛尔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体液激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循环体液激素的影响. 方法选择在常规强心、利尿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2月以上, 左室射血分数<0.49,近二周临床病情相对稳定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20例.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6月,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循环体液激素水平.18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心衰患者具有较高的循环体液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R A、ALD、ANP、ET-1、TNF-α均升高(均P<0.01).比索洛尔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均 P<0.01),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后明显提高(P<0.01). 结论充血性心衰病人即使已使用ACEI治疗,仍然存在着神经体液异常. 比索洛尔可有效调节多种体液激素和改善心脏功能.临床上,对病情相对稳定的充血性心衰患者应在ACEI基础上合用β受体阻滞剂.

    作者:严静;龚仕金;金宏义;杨继东;于澎;单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丽水社区人群死亡情况调查

    死亡资料能反映一个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同时也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及其他生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丽水市是1997年被确立的“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以下简称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其心脑血管病防治工作,也是全国心防办命名的“心血管疾病全国重点防治区”.国家“八五”、“九五”期间均承担了国家攻关课题,有良好的社区慢病防治工作基础,本文对近3年来丽水社区全死因死亡监测结果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王苏英;陈伟伟;韦铁民;邱伟文;李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118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12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中,118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林珍;杨云梅;黄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致窦性心动过缓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1岁,以阵发性胸闷,胸痛10余年,加重3天经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收入院.入院后给予口服阿斯匹林、卡托普利;静滴硝酸甘油(20~30ug/mi n)、肝素(100mg/d)治疗.用药3天后阵发性胸闷、胸痛症状消失.用药治疗至第7天,静滴硝酸甘油(25ug/min)约90min时,病人出现胸闷、气促、出冷汗,面苍白,血压由输液前120 /75mmHg降至80/60mmHg,心音低钝.心电监护示心率39次/min,窦性、律齐.快速末梢血糖检查:血糖为108mg/dL.疑为静滴硝酸甘油所致.立即停用并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抬高下肢,高流量吸氧,约2min后心率渐增快,5min后心率升至85次/min,BP升至120/80mmHg, 以上症状消失.

    作者:杨国军;刘福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ATP Ⅲ介绍

    1985年美国NIH建立NCEP(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并于1988年发布了ATP I(成人胆固醇治疗专家委员会第一次报告),1993年发布了ATP Ⅱ,并以降低LDL为主要标靶提出防治建议 ,极大地推动了临床血脂异常防治,但限于当时有限证据,争论仍较多.

    作者:张廷杰;阮蕾;秦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缩窄性心包炎误诊21例分析

    缩窄性心包炎临床相对少见,由于部分病人起病隐匿,表现不典型,临床上常误诊.我院自1985年以来收治缩窄性心包炎48例,其中21例误诊,误诊率达43.8%,现分析如下.

    作者:韦铁民;曾春来;吕玲春;王春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与冠脉造影相关性分析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造)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手段.本文通过测定23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并与冠造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探讨血浆NO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作者:苗大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