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长
笔者自1999年至今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呕吐3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皆为我院门诊病例.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大者62岁,小者17岁;病程长者7年,短者15天.其中,慢性胃炎10例,胃神经官能症15例,胆囊炎3例,其它4例(贲门、幽门痉挛).
作者:宋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评估中药加味麻仁润肠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组40例在内科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服中药加味麻仁润肠丸.对照组40例在内科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用西沙比利、二甲基硅油.结果:半年后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加味麻仁润肠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富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慢性肝炎呈上升趋势,从1990年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慢性肝炎进行观察,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时梅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1997年9月~2003年1月,笔者治疗急性喘息性以气管炎7例.临床表现特点:咳嗽、咳白色清稀痰、喘息无发热、双肺可闻及少许干性罗音,均经血液分析、胸部X光片、肺功能及心电检查,排除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后诊断.其中,男5例,女2例,外感后发病4例,外感兼有害气体接触发病3例,过度劳累后发病1例,病程与就诊时间及年龄分布表1.
作者:贾俊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传统中草药和新疆维吾尔药共同组方的复方制剂心痛宁加味方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型心绞痛的疗效作用机理.方法:将64例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心痛宁加味方治疗组33例,复方丹参片对照组31例,从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总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ET、NO含量等方面观察该药的疗效及作用机理.结果:心痛宁加味方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中医证候总疗效、心绞痛疗效以及心电图缺血状况的改善均优于复方丹参片对照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存在ET、NO含量的平衡失调.心痛宁加味方与复方丹参片均能显著降低血浆ET含量,而心痛宁加味方还可提高血浆NO含量水平,调节二者平衡.结论:由传统中草药和新疆维吾尔药共同组方的心痛宁加味方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安全有效制剂.其抗心肌缺血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NO、ET平衡,保护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作者:李鹏;沈宝藩;何立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气益肺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气益肺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学彦;牛立强;张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一种病因未明的,未能发现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症状群.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舒肝和胃汤治疗FD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临床上比较多见,但不易治愈,目前西药主要应用支气管解痉剂和糖皮质激素.笔者自1999~2003年运用癫狂梦醒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4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平胜;周薇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肝肾综合征是重症肝病的严重并发症,此病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2001年以来,我科共收治4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有16例并发肾功能衰竭.采用中医辨证以大黄为主保留灌肠配合多巴胺、速尿腹腔内注射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富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脑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常伴有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同时脑微血管狭窄痉挛或部分堵塞造成脑循环障碍.四通颗粒是我院临床用于缺血性中风痰热痰阻症疗效显著的组方,为进一步阐明本方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有关实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萱萱;张忠华;陈德芝;彭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自2000年9月~2003年9月,运用排石合剂治疗肾、输尿管结石500例,获得了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
作者:王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沈宝藩教授,男,汉族,上海市人.1960年毕业于原上海第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即分配去卫生部在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全国第二期西医离职学习班学习中医.
作者:王晓峰;李鹏;赵永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用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伴面部痤疮36例,总有效率86.11%.面部痤疮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中药以内养外调节内分泌并可达到祛除痤疮的效果.
作者:孙维峰;刘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于2003年3~12月,对3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采用穿琥宁静脉用药合雾化吸入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糖尿病作为一种当今世界的流行病、常见病,其患病率正在逐步上升,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的又一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因此我们在长期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在解除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针对其伴发的精神障碍的不同形式,在心理疏导治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从肝论治.在自拟方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素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用脑神经生长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现将1999~2003年的35例临床观察报告于下:1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小1.5岁,大12岁;病程短2天,长5月.
作者:耿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临床上有些病人由于长期应用静脉输液疗法,常易引起静脉炎,特别是从静脉注射抗癌药物,如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引起静脉炎更常见.一旦出现静脉炎,血管则变成红色或褐色,呈条索状或局部肿胀疼痛,造成病人痛苦,导致静脉穿刺困难.笔者用自制的中药局部外敷治疗本病,经临床实践疗效满意.
作者:万淑华;蒋春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机理主要是免疫复合物引起肾脏实质性损害.临床表现可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浮肿、高血压、贫血等.严重者可有发展为慢性功能衰竭.西医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近几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肾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药小梅;郑殿君;于跃飞;牟晓红;荣文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龙某某,女,29岁.1995年5月2日就诊.患者2月前因吵闹数日,后渐失音.服中药、玄麦甘桔汤、清音汤,西药不详,不见其效,后服桑菊麻杏石甘汤,仍无效.时见身微寒,面色暗滞,咽喉微感不适,心急流泪.喉检声带充血水肿,声门闭合不全.曾得老师一遗方,药用麻黄12g,细辛7g,桔梗12g,大力12g,蛇蜕7g,射干12g,青杠炭15g,嫩柏树尖30g,甘草6g.2日1剂,水煎,日3服.1剂声音渐清,2剂痊愈.后凡遇此病者必治.
作者:谭开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前庭神经炎临床上相对少见,多因劳累、感冒或睡眠不足而诱发.起病形式不一,以眩晕、呕吐等症为主,不伴听觉障碍.目前西医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理治疗此病2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秀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