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活血法治疗面部黄褐斑28例

杨菊芹

关键词:益气活血, 面部黄褐斑, 治疗
摘要:黄褐斑又称黑斑、肝斑,是一种发于面部的色素增生性皮肤病.本病多因忧思抑郁,肝气郁结,致使血瘀颜面;或脾气不足,气血不能荣泽颜面;或肾阳不足,阴气弥漫,血瘀而发病.近年来,笔者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关系探讨

    观察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种不同证型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该研究对T2DM不同证型病人群采用自身稳态模型评估法(homeostasis模型评估;HOMA)计算和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0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乃刚;施毕旻;成兴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天麻钩藤冲剂临证六则应用浅探

    笔者自2000年以来,应用天麻钩藤冲剂治疗不同疾病,疗效显著,现录验案6则介绍如下:

    作者:刘满;刘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脑血管继发并发症的康复与训练

    1直立性低血压脑血管病本身存在脑循环自动调节功能障碍及卧床时间长,导致直立性低血压,是一个常见的病症.训练方法①卧位时训练法:定时变换体位,开始动作缓慢,逐步提高速度.平卧时,头高于足30cm~50cm,随着病情稳定逐步抬高上身,从15°~30°~45°直至80°或90°,每日3次,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准.②适当运动四肢主动或被动抑制过度的交感神经训练,改善血液循环,通过血管运动神经,增强反射敏感.③睡眠时,上身略高于下半身,给于交感神经刺激,保持肾上腺素产生,改善血容量及血管收缩增强.④作深呼吸运动,促进反射性血管收缩效果,有高颅压禁忌.⑤健侧躯干、肢体头部作阻力运动,增加心搏出量,刺激循环反射,推动内脏及下肢血液回流.

    作者:孙丽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仕乐生胶囊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60例

    食管贲门癌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与手术时速走神经损伤有关,尚可能与胃肠激素、精神因素、膳食结构改变、水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治疗目前尚仍无特殊的手段.仕乐生胶囊是江西博士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蒙、藏民族之验方生产的纯中药制剂,方中有木香、大黄、山奈、诃子、寒水石、碱花6种成分,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并有缓泻作用为主药.

    作者:陈继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偏头痛168例分析

    笔者从1987年6月~2003年8月采用针刺手法治疗偏头痛16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雍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化痰解语颗粒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后失语临床观察

    中风后失语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症状,约1/3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本研究以中风后失语患者为对象,观察口服化痰解语颗粒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后失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兵兵;赵敬东;邱丽敏;孔庆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胃泰舒颗粒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胃泰舒颗粒对大鼠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0.02%氨水自由饮用诱发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观察不同剂量中药胃泰舒颗粒及维霉素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胃泰舒颗粒可降低胃液PH值和胃蛋白酶活性,使黏膜上皮病变减轻,壁细胞计数升高,PAS阳性层增多,粘膜厚度增加.结论:胃泰舒颗粒对氨水诱发的慢性实验性胃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忠林;陈世虎;许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160例分析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我院自2003年6月以来,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1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栾兆芳;姜诗谦;王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温胆汤加减治疗胸痹50例

    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胸痹50例,经与复方丹参片组作对照观察,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温胆汤化裁应用具有理气化痰、活血定通之功,能有效缓解胸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的心肌缺血表现.

    作者:徐亚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300例

    笔者自1989年2月至2003年8月利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的优势对300例泌尿系结石病进行临床诊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灵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抗幽胶囊治疗慢性胃炎30例分析

    我院1998年至2004年采用抗幽胶囊治疗慢性胃炎30例,并且同期设对照组,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允旺;刘洪实;周克振;刘小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腿痛86例

    独活寄生汤是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治疗痹证的著名方剂,对后世医家有较大影响.近些年来,对独活寄生汤的临床应用,有较多报道,特别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满意效果[1].笔者1997年3月~2003年5月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腿痛86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培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辨治探微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简称病窦,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因缺血缺氧及炎症等所致器质性病变,使窦房结起搏和(或)冲动传出障碍所产生的多种心律失常和多种症状的综合征.主要特征为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当合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时,又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简称为慢-快综合征.该病是内科一种比较少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因其病因复杂,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一些严重患者需要安置起搏器,但因其经济条件差,又无法安置而延误治疗.

    作者:周慧君;唐晓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偏头痛104例

    从1998年10月~2003年10月笔者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偏头痛104例,经临床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建平;郑建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通下法在内科急症中的应用

    通下法是中医的重要治法之一,笔者辨证使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急腹症郑某,女性,50岁.因胁脘急痛、呕吐、发热7个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类似的发作史.每因饮食失节则发.症见胁脘疼痛、疼痛拒按、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畏冷发热、二便正常、舌红苔黄厚腻.查体腹部稍抵抗,上腹部压痛、墨菲氏征(+),肝区叩击痛(+),血液淀粉酶735单位,尿淀粉酶3027单位.B超提示胆囊炎,胆道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辨证由于饮食失节,温热中阻,肝胆失疏.治宜清热化湿,疏肝利胆,通脏止痛.予大柴胡汤化裁:柴胡15g,大黄9g,枳壳15g,厚朴10g,木香10g,金钱草30g,黄芩10g,栀子10g,郁金10g.水500ml煎150ml顿服,去渣再服.配合输液及支持疗法,药后大便溏泻,每日3~7次,胁脘疼痛顿减.呕吐停止,续用3剂,诸症若失.守法出入8剂.血尿淀粉酶正常.体征消失出院.

    作者:杨丽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0例

    心肌炎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各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是常见的心脏病之一.笔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该病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王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止嗽散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568例

    笔者自1999年至2003年采用止嗽散加味治疗本病5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立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63例

    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树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四土二金汤治疗病毒性黄疸型肝炎138例

    病毒性黄疸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病,西医尚无特效药物.笔者采用中医药疗法,用自拟的四土二金汤配合西药保肝药物治疗该病138例,并与西医常规方法治疗132例作对比观察,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纪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分期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52例分析

    笔者自1999年1月~2002年12月,运用中医分期辨证加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传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