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楂防滑石汤治疗小儿泄泻32例

曹光誉

关键词:防滑石, 治疗, 小儿腹泻, 临床资料, 患儿, 常规检查, 脂肪球, 蛋花汤, 常见病, 白细胞, 应用, 呕吐, 年龄, 绿色, 腹痛, 粪便, 发热, 大便
摘要: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近几年应用自拟楂防滑石汤,治疗本病32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患儿,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以9个月~2岁居多,占总数的81%.病程短者为2天,长者2个月.所有患儿治疗前均作粪便常规检查,以见脂肪球为主,红、白细胞总数小于10个/PH,大便多呈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其中伴发热者15例,呕吐20例,腹痛18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注射液对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黄芪是祖国传统医学之扶正要药,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托毒排脓等功效,在肾脏病临床中多应用于治疗水肿、蛋白尿、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所表现出的虚劳症候,在攻下泻浊的同时予以扶正,以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现代研究表明终未期肾脏病患者及因患尿毒症而接受透析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异常.黄芪含有多种氨基酸,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多项研究也表明其有免疫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将其运用于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以期改善其营养不良及免疫低下的状况.

    作者:朱雪萍;王新华;林吉祥;唐咏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为我国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包括腹泻、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及反复细菌及/或病毒感染,治疗有时比较困难.笔者自1996年6月至2000年1月使用双侧足三里穴位药物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万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温胆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60例

    笔者从医15年,以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型心律失常,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汉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慢性肾炎与湿疹交替发作治验

    宁某,男,28岁.于1993年在东北服役期间患有湿疹,曾在某医大附院皮肤科治疗未愈.后转业回家.回家后其皮肤病自然消退,但又患了肾炎,经治疗肾炎稍好转,其湿疹又发作经一段时间,其湿疹又不治自消,接着肾炎又加重.如此反复达10余次,历2年余,病甚时多次出现尿毒症,曾在外地和我院住院治疗,均以为此病已无望,也曾多次请中医会诊,但都从肾脏治疗,病情仍无转机.

    作者:王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传统医学对产后癃闭治验3则

    产妇因产程过长,或手术助产,产后每易发生癃闭,主要原因由于产时努力伤气,或失血过多,气随血耗,因而肺脾气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逐致膀胱气化失宣而窒塞.症见小便点滴不爽,甚则不通,少腹胀满,腰部酸痛,故治此症立法每以开提肺气,温肾补虚,温通气化为主,随症用药,兼以针灸有关穴位,相得益彰而取速效.

    作者:黄天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颈眩汤治疗颈椎病63例

    笔者自1993年至1997年,采用自拟的颈眩汤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贵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加针刺治疗尿潴留63例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产后8小时不能自行排尿者,诊断为产后尿潴留.笔者自1986年2月以来,口服中药加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永;陈玉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滋阴降火益气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4例

    一、一般资料男性,8例,女性,26例,年龄大68岁,小19岁,病程1年以内4例,2年以上10例,5年以上14例,6年以上6例.临床上表现以上腭口腔粘膜溃烂成片状,中央凹陷,溃疡面红白相兼,周围发红,且局部灼热痛,龈肿,舌质淡红,脉细弦或弦缓等.其诱因多与精神刺激、劳累、久病体虚.脾胃虚弱或久服燥烈败胃药物或饮食无度,嗜食肥甘厚味,辛辣醇酒之品等有关.

    作者:冯淑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病毒性带状疱疹治疗观察

    一般资料21例病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小者21岁,大者77岁,发病季节春季2例,夏季7例,秋季12例.

    作者:侯敏;牛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为主治疗病窦综合征

    自1993年3月以来,我们运用中草药治疗病窦综合征66例,并在治疗前后临床观察心率的变化和通过经食道心房调搏方法,以估价所用中药对病窦综合征的疗效,并对此作相应分析.

    作者:王束瑾;张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概况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阶段.也是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其主要发病机制是肝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过度增多和异常沉积.近年来,中医中药在该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作者:许嘉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消化性溃疡的辨证治疗

    1.病因病机消化性溃疡多由中气不足复感外邪刺激引起,由于饮食不节或情志刺激,如暴饮暴食消化无力、恣食热煿灼伤胃阴、过食生冷或贪酒无度伤及脾胃、怒气伤肝、思虑伤脾等,均可引起中气大伤,邪客胃脘而作痛,适至病久气虚,消化功能衰减,水谷停聚,腐蚀胃肠,络脉破伤,血溢于外遂成溃疡症候.

    作者:刘爱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氯氮平所致遗尿22例

    1.临床资料22例患者为1997年7月至1999年7月的住院病人,均符合CCMD-2-R诊断标准.其中男12例,女10例.精神分裂症19例,躁狂症3例.平均年龄29.9±8.31(18~55岁).平均病程7.0±5.39(1~22)年.服用氯氮平出现遗尿时平均剂量372.7±22.11(100~500)mg/日.平均用药时间10.64±4.35(1~13)天.所有患者在服用氯氮平前均无遗尿现象.出现遗尿时,均查无意识障碍.氯氮平减量或停用后,遗尿好转或消失.再加量即再次出现遗尿.提示:遗尿确为氯氮平引起.

    作者:艾纪邈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疑难杂病从肝论治临床心得

    所谓疑难杂病是指一类病因未明,病机复杂,症状纷繁,治疗棘手的一大类难辨难治性疾病.涉及的病因有外感六淫,七情内伤,痰饮瘀血,虫兽金刃等.病机方面可表现出千奇百怪的病症和病理,如气滞、血瘀、痰凝、水饮、食积、肝郁、风动、湿毒、络阻以及虚实夹杂,寒热转化,损阴动血等.牵涉的部位十分广泛,大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小到清窍络脉无一不波及,加之脏腑相传,甚或内脏已病而外象尚未显露;或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等虚虚实实之假象,造成了疑难杂病病机的复杂性,多变性.

    作者:谭宏祜;胡建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妇科消炎片治疗妇科炎症30例

    妇科消炎片是以蒲公英、黄芩等中草药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妇科常见炎症.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妇科消炎片治疗各种妇科炎症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盛贞;黄德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清肺化痰口服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自1997年6月~1999年12月底,我院用自制的清肺化痰口服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蒋本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郁乐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或心理障碍.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中药郁乐(单味)有较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作者:杨卓欣;虢周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Ⅱ型糖尿病60例辨证分析

    Ⅱ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疾患,中医辨证以阴虚多见,然笔者所见似有不同,现总结60例Ⅱ型糖尿病辨证分析如下:

    作者:杨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乌红酒治疗坐骨神经痛126例

    笔者于1988年3月至2000年5月,用自拟乌红酒治疗坐骨神经痛1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26例中,男84例,女42例;年龄大68岁,小32岁,平均43岁;病程长3年,短10天;有胃病史17例,高血压病史3例,伴腰椎增生(未摄片的除外)23例,急性梨状肌损伤综合征3例.所有病例均为曾服布洛芬、消炎痛、非炎等镇痛药者,其中28例还曾使用强的松封闭治疗,32例曾行针灸、推拿或理疗,39例曾服祛风湿中药,皆因效果不佳而改服本药酒.

    作者:刁述言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肝硬化腹水42例

    茵陈五苓散出自<金匮要略>,为治疗湿热黄疸的常用方剂,我们采用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肝硬化腹水病人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令国;闵建荣;刘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