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经推拿足三阴经调治失眠型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观察

张海英;韦小霞;雷龙鸣

关键词:亚健康, 失眠, 推拿, 足三阴经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足三阴经在下肢循行部位的推拿方法对失眠型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失眠型亚健康状态门诊就诊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足三阴经组)和对照组(常规推拿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足三阴经在下肢循行部位的推拿方法,对照组采用现行高校教材所采用的常规推拿方法.两组均以为6d为1个疗程,疗程与疗程之间休息1d,共调治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计分.结果:观察组48例、对照组49例进入结果分析.观察组48例中,痊愈16例,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4例;对照组49例中,痊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8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对失眠型亚健康状态PSQI均有改善作用(P<0.05),但观察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总分等4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足三阴经在下肢循行部位的推拿方法治疗失眠型亚健康状态较常规推拿方法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选用及推广.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麻杏化瘀汤加减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喘嗽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在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喘嗽中,采用常规西医联合麻杏化瘀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喘嗽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阿奇霉素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麻杏化瘀汤进行治疗,1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发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作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统计学上有意义(X2=11.11,P<0.05);观察组患儿的喘嗽改善时间(4.02±1.35)d、咳痰缓解时间(2.31±0.63)d、气促改善时间(1.28 ±0.39)d、机体发热改善时间(1.28±0.39)d以及湿罗音消失的时间(2.39±0.50)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喘嗽改善时间(5.79±1.98)d、咳痰缓解时间(4.25±1.17)d、气促改善时间(2.35±0.59)d、机体发热改善时间(3.29±0.91)d以及湿罗音消失的时间(4.61±1.11)d,统计学上有意义(t=4.67、9.23、9.57、2.34、11.53,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50%),统计学上有意义(X2 =6.05,P<0.05).结论:采用常规西医联合麻杏化瘀汤对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喘嗽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表现,降低耐药性,减少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见辉;孙海鹏;陈竹;杜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通心络胶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比分析通心络胶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用通心络胶囊,观察组患者使用通心络胶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比两组患者左心室短轴缩短指数(LVFS)、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脂联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0)、血浆cAMP/cGMP比值、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VFS(44.02±3.28)%、NT-proBNP(178.85±21.22) pg/mL、LVEDD(46.11 22.95)mm、LVEF(57.69±2.14)%、LVMI(158.02±15.46)kg/m2、脂联素(9.78±0.22) mg/L、VEGF(513.24±9.54) ng/L、NO (43.65±2.56) μmol/L、血浆cAMP/cGMP比值(4.68 ±0.31)、治疗有效率(96.2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7.01±2.25)%、(567.24±23.58)pg/mL、(51.29 22.46)mm、(49.22±2.03)%、(169.01±16.33) kg/m2、(11.29 20.19) mg/L、(421.22 27.11)ng/L、(33.21±2.01) μmol/L、(2.69±0.23)、(81.13)%,其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89)%比较,差异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通心络胶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LVFS、NT-proBNP、LVEDD、LVEF、LVMI、脂联素、VEGF、NO、血浆cAMP/cGMP比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作者:李晓霞;董彬;连亚军;李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滋阴生津通络法对气阴两虚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滋阴生津通络法对气阴两虚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气阴两虚证pSS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采用滋阴生津通络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羟氯喹片治疗,所有患者疗程为3个月.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ESSDAI评分、Schirmer I试验、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组内对应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ESSDAI评分、IgG、IgM、IgA、CD19+细胞、CD8+细胞均明显降低(P<0.05);Schirmer I试验、CD4+细胞结果均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Schirmer I试验、CD4+细胞结果明显增高(P<0.05),IgG显著降低(P<0.05).结论:滋阴生津通络法可通过抑制亢进的体液免疫,提高低下的细胞免疫,使人体免疫系统恢复平衡,有效改善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柏山;于静;张艺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介导升降散治疗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蛋白含量及磷酸化水平在升降散治疗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右侧改良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iCCI)经典动物模型,并采用不同剂量的升降散给iCCI模型大鼠进行灌胃处理,在给药第1、7、21天分别取脊髓组织,对NMDAR和p-NMDA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时间点,正常组NMDAR及p-NMDAR相对含量较稳定,模型组NMDAR及p-NMDAR呈上升趋势,治疗组,尤其是高剂量组,呈现下降趋势,且在不同时间点,各组NMDAR及p-NMDAR相对含量存在显著性P<0.05差异.结论:NMDAR及p-NMDAR拳与了升降散治疗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中,通过抑制NMDAR水平及NMDAR磷酸化,有效的治疗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作者:陈冬建;谌凌燕;吴智兵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药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对β-HCG、CK、P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对患者β-HCG、CK、P的影响.方法:以医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并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β-HCG、CK、P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包块大小、VEGF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完全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38% VS 41.67%,P<0.05),而不通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5% VS 33.33%,P<0.05);(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1% VS 70.83%,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化瘀消瘢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能明显降低患者β-HCG、CK、P水平,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丽芳;韩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疏肝健脾颗粒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作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对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和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7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疏肝健脾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Th1、Th2、Th17及Treg细胞比例和数量;比较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监测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reg/Th17及Th1/Th2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阻治疗16、24周后,HBsAg转阴数、HBeAg转阴数、HBeAg转换数、ALT复常数及HBV DNA转阴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颗粒不仅可以明显抑制HBV的复制,改善CHB患者肝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东;范正达;朱珊梅;陈定贵;周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陕产瞿麦乙醇和水提取物对小鼠抗菌感染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陕产瞿麦乙醇和水的提取物对痢疾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和霍乱弧菌活性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牛津杯法确定陕产瞿麦乙醇和水的提取物对痢疾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和霍乱弧菌的抑菌效果,用二倍稀释法检测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结果:陕产瞿麦乙醇和水的提取物对痢疾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和霍乱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6.25 ~ 12.5 mg/mL和12.5~ 50 mg/mL,MBC分别为12.5~25 mg/mL和12.5 ~ 50 mg/mL.采用陕产瞿麦水提取物(30 mg/mL)分别注射干预有痢疾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和霍乱弧菌的小鼠,能显著减少小鼠体温升高程度.结论:陕产瞿麦乙醇和水的提取物对不同受试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对于受不同受试菌感染的小鼠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爽;胡宏;王燕;王飞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研究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均给予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吞咽障碍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治疗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满意度为80.9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吞因障碍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淑娟;李朝健;林任;李同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祛瘀生新汤联合利伐沙班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汤联合利伐沙班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均进行戒酒、戒烟、控制血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利伐沙班,每次l片,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祛瘀生新汤治疗,每日l剂.术后14 d,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术后1d及术后14 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及全血高切黏度),凝血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结果:术后14 d,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 (P <0.05).术后14 d,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及全血高切黏度水平分别为(1.32±0.16) mPa/s、(36.34±3.53)%、(25.34 ±2.76)%及(2.91 ±0.28) mP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观察组D-D、FIB、APTT及TT等凝血指标,CRP、IL-8及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瘀生新汤联合利伐沙班可较好的防止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冯跨;魏俊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指导下青黄散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探究

    目的:通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分析与体外实验验证两部分,探讨青黄散治疗CML的有效分子学机制.方法:筛选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得CML相关基因,STRING用于进一步文本挖掘并构建CML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互作数据读入Cytoscape后,插件CentiScaPe和ClusterViz用于实现拓扑和聚类分析,DAVID数据库富集关键通路信息.然后针对关键基因c-myc设计体外实验,制备青黄散含药血清,MTT法检测阴性对照组(无药血清)与实验组(5%、10%和20%青黄散含药血清)在24、48、72 h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由416个节点(蛋白质)和2792条边(相互作用)组成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得出关键基因c-myc.实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有效的抑制K562细胞增殖,且青黄散含药血清能有效抑制c-myc的表达,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L是一个受多基因调控、多信号通路传导的复杂疾病,c-myc很可能是关键节点,而青黄散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机制之一是降低c-myc的表达.

    作者:刘存;刘丽娟;周超;庄静;孙月;王璐;朱帅;孙长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化痰降浊方对大鼠高脂血症的降脂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化痰降浊方”对大鼠高脂血症的降脂作用.方法:将15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140只,正常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喂高脂饲料30 d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制备“化痰降浊方”及其拆方3组对药(分设高、中、低剂量),模型组按血清TC值随机分为14个组后,每天上午灌胃给药,30 d后根据检测的血脂四项结果以及其他指标评价药物疗效,以西药阿托伐他汀作为阳性药对照组.结果:各受试样品均判定为动物实验结果阳性:西药、陈皮-半夏和全方为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苍术-白术为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茯苓-泽泻为辅助降低血脂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全方高剂量组的肝系数降低,与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苍术-白术高剂量组的Lee's指数降低,与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降浊方”及其方中三对药均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3组对药的作用途径侧重点各有不同,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刘晓琪;周旋;方格;王彬;彭丹虹;王燕萍;李先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消癌解毒方对CT26荷瘤小鼠抗结肠癌药效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消癌解毒方对小鼠CT26结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以插块法接种结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成功的CT26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阳性药物奥沙利铂组(OXA)、和消癌解毒方组(XJD),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样品中F4/80,TGF-β1,IL-6和IL-1β的表达,并与模型组和奥沙利铂组进行比较,研究消癌解毒方对结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消癌解毒方能够比较明显地抑制瘤体生长,改善结肠癌小鼠生存质量,该组小鼠肿瘤组织中F4/80,TGF-β1,IL-6和IL-1β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消癌解毒方能够通过增强肿瘤部位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加细胞因子IL-1β,IL-6的表达;同时增加荷瘤小鼠肿瘤部位TGF-β1的表达来达到杀伤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两种途径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抑制,来延缓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芷若;俞晓忆;贾志荣;程海波;沈卫星;吴云皓;许惠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以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评价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肿胀的疗效以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分析.方法:胫腓骨骨折患者96例,根据Excel表格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促进骨折愈合等常规处理,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250 mL,口服依托考昔片镇痛,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治疗.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肿胀消除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morphogenetic protein-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骨痂影像学评分评估骨折愈合效果,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d、7d两组肿胀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MP-2、VEGF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NF-α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BMP-2、VEGF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断端边缘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断端边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08% (P <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可以减轻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提高BMP-2、VEGF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加快骨折愈合进程,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亚力;罗奕;曾佳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益智聪明汤对Aβ25-35致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行为学及tau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智聪明汤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AD)小鼠的学习记忆改善作用及其对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智聪明汤低、中、高剂量组及多奈哌齐组,海马内注射Aβ25-35后制作小鼠AD模型.各组小鼠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连续15 d,1次/d.Y迷宫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认知行为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au蛋白磷酸化位点(Ser199)的影响.结果:益智聪明汤对AD模型小鼠的进臂总次数无影响,但可显著增加小鼠的自发交替反应率,缩短逃避潜伏期,减少总路程,延长游泳路程百分比;对游泳速度无影响,可减少tau蛋白磷酸化位点(Ser 199)的表达.结论:益智聪明汤课可通过抑制tau蛋白磷酸化的表达,进而对Aβ25-35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齐越;焦富英;王亚斌;王光函;秦文艳;姜鸿;李昭;刘小虎;向绍杰;贾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西药联合中医穴位敷贴在治疗老年AECC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老年AECCP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西药组,其中联合组56例,在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中医穴位敷贴;西药组52例,只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病人的FEV1/FVC、FEV1、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的变化.结果:西药组、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92%、91.07%,并且治疗后西药组病人的FEV1/FVC、FEV1、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明显低于联合组.结论:西药联合中医穴位敷贴对老年AECCP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娄明远;朱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医药防治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使恶性肿瘤的治疗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但相关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靶向治疗药物减量或中断,降低抗肿瘤疗效.采用中医药防治靶向药物相关皮疹、手足皮肤反应、腹泻、周围神经病变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中关于中药干预靶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报道,并进行系统综述.

    作者:邓博;贾立群;邓超;张亚男;刘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右归丸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右归丸加减对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4例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药物联合右归丸加减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视力、眼底病变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有效率,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进行检测对比.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眼底病变情况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组眼底病变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归丸加减联合常规治疗药物对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常规药物治疗,通过显著降低血清VEGF水平,抑制非增值期病变向增殖期进一步发展.

    作者:杨敏;罗向霞;康莉;郭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加味半夏泻心汤对调养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加味半夏泻心汤对调养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名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临床疗效、各症状积分、血清胃泌素和一氧化氮指标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对调养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耀宇;李红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恐伤孕鼠所产80日龄仔鼠情志与母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考察恐伤孕鼠所产80日龄仔鼠情志与母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旁观电击法建立恐伤肾孕鼠模型,通过对80日龄仔鼠进行旷场试验、糖水偏好实验和悬尾实验,观察其情志改变;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孕鼠和80日龄仔鼠血浆中ACTH、GC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80日龄仔鼠垂直得分、水平得分、糖水消耗量和糖水偏好值均降低,空中停止挣扎时间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恐伤孕鼠血浆ACTH、GC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旷场试验中,80日龄仔鼠垂直得分与母鼠GC存在负相关,水平得分与母鼠ACTH、GC均存在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水偏好实验中,80日龄仔鼠糖水偏好值与母鼠ACTH、GC均存在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悬尾试验中,80日龄仔鼠停止挣扎的时间与母鼠ACTH、GC存在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恐伤孕鼠所产80日龄仔鼠的情志改变与母鼠ACTH、GC的变化密切相关.

    作者:杨丽萍;李新民;万海娇;朱江慧;侯俊林;詹向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益肠方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中免疫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肠方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术后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肠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细胞的亚群(CD4+、CD8+、CD4+/CD8+)的比例,及观察两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数目WBC、红细胞数目RBC),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卡式评分(KP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CD4+/CD8+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CD4+/CD8+明显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明显较对照组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SP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及其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肠方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子明;赖象权;何本求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