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津市部分城区3906名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结果分析

于文春;洪伟

关键词:妊娠, 糖尿病, 糖尿病孕妇, 母婴, 代谢疾病, 筛查
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GD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并不一致,一般为1%~4%,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国内外产科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而临床上绝大多数GDM的孕妇都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一旦出现症状则对母婴损害已形成.本文分析了四年来对本院非糖尿病孕妇进行GDM的筛查和结果,以期了解孕妇GDM的发病情况,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河南三门峡地区妊娠早期TORCH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TORCH是一组具有致畸作用并能引起先天感染的病原体.TORCH指弓形虫(toxoplasma,TOX)、风疹(rubella virus,R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及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四种病原体的缩写形式,Nahmias 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首先描述了TORCH对胎儿的致畸作用.育龄妇女对TORCH普遍易感,自身感染后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可通过胎盘和脐带或产道感染胎儿,可引起胎儿早产、流产、宫内发育迟滞、畸形、死胎和新生儿死亡等,有些感染儿虽出生时未发现异常,但在以后儿童期出现先天性耳聋、脉络膜视网膜炎、视力下降、先天性心脏病、智力低下等远期后遗症[1-2],对优生优育与人口素质构成很大威胁.因此,TORCH感染的筛查、诊治工作已引起了普遍关注.本文通过检测本地区孕早期妇女TORCH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对本地病源实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全焕;郭利容;刘红丽;涂学亮;赵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红丝线草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及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红丝线草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及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不同浓度红丝线草干预后,取肝脏常规制片并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TGF-β1及VEGF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红丝线草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TGF-β1及VEGF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红丝线草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降低TGF-β1及VEGF蛋白的表达而影响细胞外基质的代谢有关.

    作者:黄俊敏;李志超;李红利;曹庆生;张学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肺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及化疗前后或手术前后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测定600例肺癌组患者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并对不同类型肺癌间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患者化疗、手术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肺癌患者TC、LDL-C、HDL-C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而两组间血TG水平无明显差异.化疗及手术后肺癌组患者,血TC、LDL-C、HDL-C及TG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存在低血胆固醇倾向,化疗或手术治疗可以提高血清TC及LDL-C水平.

    作者:黄爱本;庞莉;蒋延文;方秋红;马迎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相关指标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和胱抑素(Cyc-C)在肾脏疾病中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93名正常对照者和136例肾脏疾病患者(包括肾炎、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HCY、BUN、Scr、Ua和Cys-C.结果 在肾炎组和肾病综合征组中,HCY、Scr、Ua和Cys-C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与肾炎组相比,肾病综合征组的HCY和Cys-C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肾脏疾病组的HCY、BUN、Scr、Ua和Cys-C的阳性率均增加.HCY与BUN、Scr、Ua和Cys-C均有很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 肾脏疾病患者血清HCY、BUN、Scr、Ua和Cys-C含量明显升高,随病情的加重呈上升趋势,HCY与其他传统指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对于肾脏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鲁鸿昊;刘玉兰;董振南;田亚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色流式细胞术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免疫表型的分析

    目的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38例MDS组患者及24例Non-MDS组患者外周血原始细胞群、粒细胞群及单核细胞群免疫表型进行分析.结果 MDS组患者外周血原始细胞群、粒细胞群及单核细胞群均存在异常免疫表型.MDS组和Non-MDS组外周血原始细胞群中CD34+细胞聚集的患者为16例和3例,比例分别占42.1%和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外周血原始细胞群表达CD11b+细胞的患者为10例(26.3%)和1例(2.6%).MDS组高于Non-M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粒细胞群中侧向散射光(SSC)的平均荧光强度和CD10的几何平均荧光强度(G-MFI)分别为7.4±2.8,4.0 ±3.4; Non-MDS组分别为9.5±2.7,8.2±6.6,MDS组均明显低于Non-M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DS患者外周血细胞上存在异常的免疫表型,其特点有助于MDS与Non-MDS疾病的鉴别.

    作者:孙雪静;徐娟;万岁桂;刘聪艳;贺景娟;刘艳;张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七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K和CK-MB含量分析

    目的 比较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在正常人群和恶性肿瘤患者的含量及其异常率.方法 检测前列腺癌组患者108例,胃癌组患者139例,乳腺癌组患者101例,胰腺癌组患者160例,结肠癌组患者101例,肺腺癌组患者71例,宫颈癌组患者72例,和健康对照组200名人群血清CK和CK-MB含量.结果 前列腺癌组CK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六种恶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组恶性肿瘤患者CK-MB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组恶性肿瘤患者CK-MB异常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异常率高,乳腺癌组次之.结论 前列腺患者CK含量会异常升高,胃癌与乳腺癌患者CK-MB异常率较高.

    作者:丁慧;董振南;温新宇;田亚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碘-131治疗后眼病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是甲亢的常见类型之一,是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导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眼病,具有发病缓慢、较难确定发病日期的特点,多在劳累、感染或受刺激后诱发[1].眼病可以出现在GD的各个治疗过程中,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以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为主,但治疗效果欠佳.131Ⅰ是治疗该病比较有效的方法,但仍存在争议.本文对39例GD患者经131Ⅰ治疗后眼病的转归及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天津市部分城区3906名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结果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GD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并不一致,一般为1%~4%,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国内外产科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而临床上绝大多数GDM的孕妇都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一旦出现症状则对母婴损害已形成.本文分析了四年来对本院非糖尿病孕妇进行GDM的筛查和结果,以期了解孕妇GDM的发病情况,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文春;洪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808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深圳沙井街道市民门诊体检者血标本幽门螺杆菌(Hp)抗体检测,了解了本地区人群中Hp的感染情况.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 标本来源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2808名深圳沙井街道市民门诊体检者血标本,男性1411名,女性1397名.其中<15岁173名(男性103名,女性70名),15 ~ 24岁461名(男性193名,女性268名),≥25岁2174名(男性1114名,女性1060名).小年龄1岁,大年龄97岁.2标本采集被检对象空腹抽取静脉血,经离心分离出血清,专人负责检测Hp抗体.3试剂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由安培医疗器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提供.

    作者:黄江浩;杨庆伟;刘平;汪奇云;叶佐婉;朱兆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ANA、AKA、抗-CCP和RF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进行性及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的疾病.RA致畸率高,在发病2年后,即可出现关节的实质性损伤.依据1987年美国风湿协会修订的RA分类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线以及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RF阳性患者常常已出现不可逆的关节损伤,从而降低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据西方国家报道,患病率为0.2% ~5.3%.我国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发病率0.3%[1].因此,对于RA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早宣教非常重要.本文探讨了抗核抗体(ANA)、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冰;郝铁;陈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DP、D-D和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极高的严重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阻断而使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和软化,常致肢体及脑部功能严重受损,并且随时间的延长呈进行性加重,终致残或死亡,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50%~60%[1].本文旨在联合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FDP与CRP水平并探讨对急性脑梗死的辅助诊疗价值.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男60例,女26例,年龄46 ~ 92岁,平均年龄65.9岁.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并经头部CT或MRI证实;入院前均未使用任何抗凝、溶栓等有关药物.对照组50名,男32名,女18名,年龄35~ 72岁,平均年龄60.2岁.

    作者:陈峻;马涛;崔天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H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对H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67例H型高血压患者(男36例,女31例),用循环酶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cy、尿32-MG的含量.结果 H型高血压患者β2-MG明显升高(P<0.01).结论 检测尿β2-MG对H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瑾;荣蓉;温庆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清抑制素B检测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抑制素B (INHB)首先由Robertson从牛的卵泡液中分离出来,后来发现属于二聚体糖蛋白,并证明属于β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血清INHB水平与卵泡刺激素(FSH)呈显著负相关,对FSH起负反馈调节作用.成年男性维持可检测的INHB水平需要生精细胞的存在,因此INHB被认为是男性精子发生的血清标志物[1].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梗阻性无精症(0A)及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NOA)血清INHB水平,并结合睾丸精子抽吸(TESE)结果,以了解INHB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1.1精液分析3000g离心15 min,高倍镜检查离心后精液未见精子,并至少让患者检查二次以上,可诊断为无精子症.

    作者:王跃海;洪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游离甲状腺激素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情、病程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及门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和健康体检者50名,按糖尿病类型、病程、并发症等分组观察,采用RIA测定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观察不同糖尿病分组FT3、FT4含量变化特点.结果 DM组甲状腺功能异常总发病率为24.0%,女性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0.01<P<0.05).DM组FT3、FT4低于健康对照组,1型DM组低于2型DM组(P<0.01);随着病程延长,FT3呈降低趋势,FT4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和酮症酸中毒组FT3、FT4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FT3、FT4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FT3、FT4可作为判断糖尿病病情、疗效观察和预后估计的指标.

    作者:孙秀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杂交捕获法在高危型HPV检测中的比较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特别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妇女宫颈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主要病因,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必要条件.据报道[1],宫颈癌患者HPV阳性率可达到99.7%,HPV感染使宫颈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00多倍,是可能罹患宫颈癌的信号,故可利用HPV DNA检测宫颈早期病变,对病变的治疗及预防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fiuorescence quantitatiue PCR,PCR)检测13种高危型HPV DNA与美国Digene公司的第2代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2,HC2)相比较,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与HC2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蓝巨辉;赵劲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了解腹膜透析能否改变终末期肾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I4 +/CD8+比值和NK细胞.结果 与腹膜透析前相比,腹膜透析后6个月、12个月,CD3+、CD4+、CD4+/CD8+比值均升高,CD3+透析后12个月与6个月相比继续升高.CD8+腹膜透析后无变化.NK细胞腹膜透析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结论 腹膜透析可以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孙建洁;陈超;石峰;丁俊丽;王丽;姚素花;马立萍;银广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清β2-MG、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诊断中的相关性探讨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和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尤为重要.β2-微球蛋白(β2-MG)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容易透过肾小球滤膜,但几乎全部由近曲小管摄取,并在局部降解.血清32-MG升高表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可以反映肾小球和/或肾小管功能的损害情况[1].DN发生时,细胞外基质(ECM)异常积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下降[2].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采用脉冲多普勒技术与2MHz(4 MHz)发射频率相结合,使超声束穿透颅骨较薄部位(头颅声窗、眼窗等部)检测左右大脑中动脉(LMCA,RMCA).经枕窗检测左右椎动脉(LVA,RVA).分别检测收缩峰的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脉动指数(PI),直接描记脑底动脉血流多普勒信号,从而得到各血管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各血流动力学及血流生理参数的改变,给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血流动力学资料.TCD能够检测DN患者脑血管的异常改变和反映脑血管病变,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3].本文探索DN患者血清β2-MG、MMP-2含量与TCD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作者:林文源;余传坤;谢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分布状况与耐药谱,指导临床有效预防并合理用药.方法 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254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使用WHONET 5.5对药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254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90.59%.对哌拉西林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很高,分别为79.38%和89.33%,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以及两种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的耐药率也都在51% ~57%,多粘菌素B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0.63%和17.88%.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目前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并且多重耐药率高,应引起广泛关注并严格按照临床用药方案进行抗生素使用,防止耐药性的进一步产生和院内传播.

    作者:陈永德;闫晨影;董国伟;唐新宁;张英欣;郭海溢;郭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78份尿及痰标本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材料与方法1 菌株来源本院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2078份临床送检的中段尿及痰标本,分离出菌株908株,其中尿(316株),痰(592株).药敏试验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两种质控菌株均来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仪器与试剂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药敏纸片购自英国OXOID公司.3细菌鉴定均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鉴定.4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测定临床常用的19种抗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并参照新的CLSI判读标准.

    作者:白小刚;张西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EDTA-K2抗凝静脉血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运用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91份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的血标本,其中31份血标本于4℃冷藏,并于0.5h、24h、48h、72h测定.30份血标本20℃保存,于0.5h、2h、4h、8h、24h测定;另30份血标本20℃保存,于24h、48h、72h再测定,各以0.5h测定结果为对照组,观察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变化.结果 20℃保存24h,WBC、RBC、Hb、MCH及WBC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种血常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保存72h,WBC、RBC、H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种血常规参数从24h即有明显的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冷藏72h,WBC、RBC、MCH、Hb在72h内比较稳定,HCT、PLT及WBC分类在48h内比较稳定,14种血常规参数在24h有明显变化.结论 血常规标本4℃冷藏,血细胞参数结果较稳定,但仍要考虑到个别参数的变化,以便于为临床提供更可信的数据.

    作者:龚庆辉;银广悦;张龙;史连义;王保亚;张继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