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学慧;张华
<内经>案例教学与传统病案教学法有区别,案例教学是<内经>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教学案例的选择立足于<内经>理论,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环节,彰显<内经>学术思想及其诊治原则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内经>课程特点及教学改革凸现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作者:钱会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时中医面诊光泽的古代文献论述进行了梳理,并对对其他领域中光泽测量常用的方法和间接计算方法进行了概述,希望对中医望诊之望光泽的研究有所借鉴.
作者:周睿;李福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药及HAART疗法对AIDS患者纯真型和记忆型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法分别在治疗0、12、24、36、48周测定两组CD_4、CD_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CD_4CD_45RO、CD_4CD_45RA计数.结果:两组CD_4、CD_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在各观察时间段无统计学差异;CD_4CD_45RO在两组治疗48周有统计学差异;CD_4CD_45RA在治疗36、48周时两组出现统计学差异.结论:益气健脾方药同HAART疗法联用,同单纯HAART疗法比较,可提高患者CD_4CD_45RO、CD_4CD_45RA水平.其通过提高淋巴细胞水平可能通过下调CD_95的表达实现.
作者:朱平;池云;王慧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针刀治疗的安全性备受关注.针刀治疗并非盲刀操作,而更接近于针刺治疗;人体解剖变异是可以认识的,由于解剖变异导致的针刀治疗并发症是罕见的;针刀治疗的目的是调整软组织的力学状态,而非消除软组织病理改变,因此不会因为新的瘢痕组织导致病情加重.针刀疗法的真正问题不是安全性问题,而是规范化的缺失.
作者:张义;郭长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痛风合剂及其优化组方对尿酸盐所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疗效,明确痛风合剂优化方的疗效是否更确切.方法:选取wista大鼠54只,随机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痛风合剂高、中、低浓度组、痛风合剂优化方高、中、低浓度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吲哚美辛混悬剂、痛风合剂高、中、低浓度汤剂、痛风合剂优化方高、中、低浓度汤剂灌胃7天,早晚各1次.于灌胃第四天把25 g/mL (0.05 mL )浓度的尿酸盐溶液注射到大鼠踝关节腔内,制备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对照组大鼠关节腔注射0.05 mL生理盐水.分别于灌胃前和造模前、造模后24,48,72h秤取大鼠体重;造模前一天上午和下午,造模后0,2,4,6,8,10,12,24,48,72h测取右侧距小腿关节同一部位周径(取均值);造模后72h取血,观察血浆白细胞计数,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取血后将大鼠处死,取踝关节,10%福尔马林固定待做病理.结果:5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灌胃前体重无差异,造模后第1,2天痛风合剂及优化方高浓度组、西药组高于模型组,存在差异;造模前一天大鼠上午和下午踝关节周径无差异,造模后大鼠关节肿胀度各组均有所增高,其中以模型组为明显,药物治疗后,用药组肿胀度均下降低,高浓度组和吲哚美辛效果相当;痛风合剂及优化方各剂量组血浆白细胞计数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以模型组为显著,与模型组相比,痛风合剂及优化方高浓度组差异明显;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痛风合剂及优化方可减轻痛风性关节大鼠踝关节的组织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改善滑膜增生,且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但以上检测指标中,痛风合剂组和优化方组无差异.结论:痛风合剂及优化方可以有效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且该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该作用在痛风合剂和优化方之间并无差异.
作者:武玮;王颜刚;王萍萍;李成乾;王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火把化根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治疗作用及VCAM-1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匀浆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急性EAE;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以火把化根片(600mg·kg-1·d-1,日2次口服),观察临床表现并评分;HE染色和Loyez氏髓鞘染色观察病理和髓鞘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脑和脊髓的VCAM-1水平.结果:治疗组未出现临床症状;VCAM-1为(2.13±0.99),与模型组比较P<0.05;脑和脊髓小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髓鞘结构完整.结论:火把化根片对EAE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VCAM-1表达有关.
作者:郑和忠;许科闻;董伟;王瑜兰;倪琪;翁静;易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养心汤对不稳定型心纹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加用养心汤组、常规治疗组.用西雅图心纹痛量表评定治疗前后生活质童.结果:两组比较差值有显著意义.结论:用调查童表法测定常规治疗加用养心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较常规治疗组好.
作者:周亚滨;于晓红;许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施沛是明代的一位重要医家,对他的了解,中医界大多来自其代表作<祖剂>.随着中医善本古籍的海外回归,<藏府指掌图书>、<经穴指掌图书>、<说疗>、<医医>、<素问逸篇>、<脉微>等施氏著作已然面世.以此为据,从方剂来源、脏腑经穴、脉学理论、医德医风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施沛的主要学术思想,以期为现今医学有所借鉴.
作者:杨奕望;吴鸿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三黄散瘀巴布剂的杭炎镇痛作用.方法:制备低、中、高剂量的三黄散瘀巴布剂,观察不同剂量三黄散瘀巴布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10%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的抗炎作用;观察不同剂量三黄散瘀巴布剂对小鼠醋酸扭体和小鼠热板法的作用.结果:三黄散瘀巴布剂对10%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能明显减少由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可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阙值(P<0.05).结论:三黄散瘀巴布剂具有较好的杭炎、镇痛作用.
作者:刘云飞;尹华;章建华;许丛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核因-kB(RANK)和其配体RANKL的,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激活剂(TNF)受体配体的家庭的一员,二者结合后,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引起的骨吸收.而骨保护素(OPG)能与RANK竞争RANKL,抑制破骨细胞的过度表达,或者能干扰骨髓基质细胞与破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而诱导破骨细胞的凋亡,RANK/RANKL/OPG系统参与了不同疾病的骨吸收导致一系列溶骨性病变.骨代谢疾病中RANKL和OPG的问题,为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靶标,正成为临床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李春雯;史晓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从藤茶中提取藤茶提取物(FL0810)并测定其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法从藤茶中提取FLD810,经进一步纯化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L0810中蛇葡萄素含量.结果:藤茶经超声波提取后其蛇葡萄素含量达80.2%,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8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该药材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
作者:周春权;倪峰;林静瑜;陈晓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疏肝滋肾利水方对眼压已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血流动力学、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盘盘沿面积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对视功能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经药物降眼压治疗,眼压控制在10mmHg≤21 mmHg的患者60例(109眼),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55眼),对照组30例(54眼).治疗组给予疏肝滋肾活血利水方水煎剂50mL,2次/天,30天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甲钻胺片0.5mg,3次/天,30天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检测治疗前后眼血流动力学变化、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盘盘沿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OA的EDV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增快(P<0.01);而R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SPCA,CRA的PSV,EDV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增快(P<0.01);RI则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各循环时间缩短,治疗组治疗后A-CT,A-VT明显缩短(P<0.01);也明显比对照组治疗后缩短相对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RNFL有增厚、盘沿面积扩大,分别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分别对应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疏肝滋肾活血利水方可以明显改善眼压已控制的POAG患者眼血流动力学、改善视盘血液循环、改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盘盘沿面积,从而达到保护视神经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聪;张惠成;徐永宁;董映;胡勇平;项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黄帝内经>的临床医学理论非常丰富,它包括临床指导思想、病因病机理论、临床诊察理论、临床辩证理论、临床论治理论等,其临床指导思想包括以人为本思想、以防为主思想、以和为贵思想;其临床论治理论包括治病求本理论、阴阳求衡理论、气血求和理论、正邪求谐理论、时势求顺理论、五行制胜理论、以此治彼理论、各有所宜理论等.<黄帝内经>的这些理论及其方法,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周安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王绪鳌多年来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尤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有独到阐发,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介绍其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经验,并举验案一则,以体现其临证用药特色.
作者:王晨瑶;陶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潘智敏教授系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临证30余年,学验俱丰,其在治疗积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潘智敏教授在继承前人积证学说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地域特点和长期的临床经验,拓展了积证的范畴,提出了现代积证的病因病机特点,总结了新五积说,研制了治疗各种积证的基本方:五积方.并运用五积方加减治疗各种积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袁国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对酶法在中药成分提取中酶解作用机制及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等酶能够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在中药提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别叙述了酶法在多糖、黄酮、油类、生物碱、皂苷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同时简要介绍了生物酶解技术在植物中药提取液的纯化中的应用,与新技术结合用于中药提取,分析酶法的现存问题,展望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发展前景.
作者:纪学慧;张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全面收集并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肾胜病组的质童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包括1159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但方法学质童评价显示纳入研究质童不高,仅有2个B级,其余14个均为C级.Meta分析显示:与单用ACEI或ARB类药物相比,益气养阴活血法联用ACEI或ARB类药物在改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某些指标方面具有优势,仅有1个文献报道试验组有2例、对照组1例出现干咳,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用ACEI或ARB类药物相比,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有更好的疗效且相对安全.对这些结果的解释应持谨慎的态度,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作者:谢豪杰;严美花;张乐;肖雅;赵晓山;罗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优选胶艾汤中阿胶的佳炮制方法.方法:以小鼠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为指标,比较生品、蛤粉炒、蒲黄炒、蒲黄烘、烘法、微波法、真空法所得炮制品的止血作用差异.结果:阿胶6种炮制品均有明显的止血作用,与空白组比较P<0.05或0.01,其强弱顺序是:蛤粉炒、真空法>蒲黄烘、微波法>烘阿胶、蒲黄炒,生阿胶作用差.真空法与蛤粉炒阿胶的止血作用与宫血宁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胶佳炮制方法是蛤粉炒,其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短.
作者:贺卫和;蒋孟良;曾婷;蒋晓煌;钟丹;张伟娜;王志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八珍泻心胶囊时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观察临床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a、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临床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RP、TNF-a、Hb、ALB、P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八珍泻心胶囊能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忠;王彩霞;魏建红;徐升;王延辉;余彩娥;古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黏膜内镜分级的关系.方法:对178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进行中医分型,分为肝胃郁热、脾胃虚弱、气郁痰阻3型.观察和分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内镜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分布以及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黏膜内镜分级的关系.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的检出率为9.7%,男女性别比为1.06:1.随着年龄增长,反流性食管炎检出率逐步升高,且病变程度呈加重的趋势.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以A、B级为主.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管黏膜内镜严重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气郁痰阻.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黏膜内镜分级存在明显的关系.
作者:叶蔚;刘庆生;张洁;叶彬;王小奇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