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
目的:探讨肺抑宁2号对Lewis肺癌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用肺抑宁2号治疗Lewis肺癌小鼠,计算抑瘤率,进行光镜和电镜下瘤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结果:抑瘤率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光镜下可见中药组肿瘤团块小,细胞体积小,异型性不明显,病理性核分裂像少,电镜下可见凋亡小体.结论:肺抑宁2号能诱导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该方抗肺癌机制之一.
作者:徐银娣;梁靓靓;张颖;蔡硕;蔡玉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胡氏湿疹清凉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栀子、大血藤、牡丹皮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胡氏湿疹清凉喷雾荆中栀子苷的含量,采用Diamonsil TM(钻石)C18柱(5tμm,4.6mm ×250mm);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8nm;流速:1mL/min;柱温:25℃.结果: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栀子、大血藤、牡丹皮;栀子苷在6.4~57.6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2%,RSD为1.57%(n=9).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胡氏湿疹清凉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姗;潘卫东;曹佩雪;梁光义;靳凤云;杨娟;胡世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榆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是妇科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对育龄女性危害极大.故探讨治疗该病的治疗思路,寻找有效治疗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名老中医治疗该病,通过辨证辨病相结合,留下宝贵的经验,其中验方尤具临床实用价值.通过对名老中医验方进行整理分析,并分析其组方用药的特色,总结其验方的异同,以资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张少聪;周伟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HPLC方法同时测定参麦地黄丸中丹皮酚、芍药苷和马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mm,5μm)柱,流动相: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6nm(0~8min)→230nm(8~12min)→274nm(12~30min).结果:丹皮酚、芍药苷和马钱苷线性范围分别为8.17~163.36μg·mL-1(r=0.9999),2.37~48.54μg·mL-1(r=0.9997)和2.71~31.82μg·mL-1(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2%(RSD=1.78%),97.58%(RSD=0.91%)和99.00%(RSD=2.56%).结论:新建方法简便、准确、易行,可用于控制制剂质量.
作者:柴军;汪佳萍;沈坚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土茯苓黄酮类成分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采用HPLC法测定了提取溶液中落新妇苷的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了提取溶液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水浴温度和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乙醇浓度和固液比为次要因素.结论:确定提取工艺为A283C1D2,即以10倍量60%的乙醇为溶媒,沸水浴回流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率可达95.99%.
作者:刘志刚;曾祥腾;孙维峰;吴新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牛蒡子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降脂机理.方法:建立大鼠高脂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低剂量药物组,中剂量药物组,高剂量药物组.药物灌胃4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牛蒡子中、高剂量组TC、TG降低,HDL-C升高(P<0.05).牛蒡子能明显改善大鼠血浆总脂酶(PHPA)、脂蛋白脂酶(LPL)活性(P<0.05).结论:牛蒡子能有效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LPL、PHPA酶活性有关.
作者:陈会敏;徐安莉;黄陈伟;袁丽;吴国宝;朱俊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在彭州小鱼洞乡义诊中,采用自拟寒证、肾阳虚证量表调查了299例就诊病例,发现高寒环境是寒证(肾阳虚证)发生的重要诱因,其症状体征的分布状态在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上均有其地域的特点,集中表现为肢冷、畏寒、冷痛等,并多伴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咳喘、胃脘痞满等肺系和脾系症状.
作者:黄禹峰;李炜弘;段颖哲;范怀昌;许嗣立;张天娥;谭从娥;王米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雄黄微生物提取液对K562/ADM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并初步探寻雄黄溶解后表现药理活性的化学物种.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AnnexinV-PI双染法染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CM)观察K562/ADM细胞凋亡,FCM测定K562/ADM细胞Fas、Bcl-2、Caspase3的活性变化,并以H3AsO3(As2O3在该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作为阳性对照.结果:雄黄微生物提取液可抑制K562/ADM细胞增殖;K562/ADM呈典型凋亡形态改变;DNA电泳可见梯状条带出现;FCM分析显示:G1期细胞比例增高,G2-M和S期阻滞;Fa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结论:雄黄微生物提取液可通过Fas/Bcl-2途径,激活Caspase-3而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砷酸(V)、甲基砷酸盐(V)可能是雄黄溶解后表现药理活性的主要化学物种.
作者:张景红;冯汗青;李红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从四角蛤蜊软体中提取多糖物质,并初步研究多糖提取物的组成和性质.方法:四角蛤蜊软体经水提醇沉后得粗提物,粗提物过732阳离子树脂柱后得四角蛤蜊多糖提取物.FTIR分析多糖提取物的成分,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TLC法鉴定粗提物和多糖提取物的单糖组成.结果:从四角蛤蜊软体中提取得到四角蛤蜊多糖,总糖含量达99%以上,蛋白含量小于1%,单糖组成主要由葡萄糖构成.结论:四角蛤蜊软体经水提醇沉、732阳离子树脂柱后可得四角蛤蜊多糖,其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
作者:金燕;吴皓;常念;栾合密;王令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考察酸枣仁汤组分配方的抗焦虑作用及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高架十字迷宫(EMP)焦虑动物模型,观察酸枣仁汤组分配方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酸枣仁汤组分配方SZRT1、SZRT6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比(OE%)、在开放臂停留时间比(OT%)、在开放臂中Head-dips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开放臂和封闭臂总的进入次数(OE+CE)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SZRT6与SZRT1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组分配方SZRT6与含括酸枣仁汤水煎液全部组分的SZRT1均有抗焦虑作用,其效应相当;酸枣仁汤所含的多糖和黄酮类成分可能是该方抗焦虑作用的物质基础.
作者:王守勇;谢鸣;王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前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日趋增高,是患者和医生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中医药治疗复发性流产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孕前治疗中有其独特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就近年来中医药对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病机研究及孕前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归纳综述,为临床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一些信息和思路.
作者:盛晓园;周菲菲;傅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肺汤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IFN-γ、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肺汤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6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4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阳性对照组、补肺汤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补肺汤治疗组和强的松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补肺汤流浸膏(2.1g/200g)及强的松片与生理盐水混合制剂(6.3mg/kg)灌胃,其余两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1mL/100g)灌胃.各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天各处死8只大鼠,取大鼠血清和肺组织.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和肺纤维化分级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INF-γ、IL-4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肺汤治疗组和强的松阳性对照组大鼠各个时期的血清IFN-γ表达明显增高(P<0.05);强的松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4在各个时期的表达降低明显(P<0.05),而补肺汤治疗组在第28天降低明显(P<0.05).结论:补肺汤肺纤维化的形成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血清中IFN-γ的分泌,抑制IL-4的分泌,从而调节了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来实现的.
作者:宋康;杨珺超;陈君峰;鲁建锋;夏永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UC患者特定穴的红外辐射特征,探讨穴位红外辐射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UC患者和健康人5个特定穴的红外辐射光谱及其平均尖锐程度和能量.结果:UC患者5个特定穴的辐射强度大体上是大于健康人,UC患者左右两侧合谷、上巨虚和足三里穴的辐射强度均有显著差异的波段多于健康人,而列缺穴均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商阳穴有显著差异的波段少于健康人.UC患者左右两侧穴位谱的尖锐程度和能量均与健康人无差别,UC患者左右两侧穴位谱的尖锐程度和能量的差别小于健康人.结论:UC患者特定穴存在红外辐射特性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肠道病变,但并不能说明穴位红外辐射特征的改变与穴位局部能量变化相关.
作者:王晓梅;周爽;吴焕淦;丁光宏;刘慧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醒脑解毒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组织中BDNF、GDN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线栓法制备急性期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给予醒脑解毒汤,在不同时间点取大鼠脑组织,用BT-PCR法检测BDNF、GDNF mRNA表达变化.结果:醒脑解毒汤能够上调BDNF、GDNF mRNA表达.结论:醒脑解毒汤能够改善急性期缺血性中风大鼠脑组织的缺血情况.
作者:于莉;臧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葛降脂分散片中葛根素和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 5μm(200mm×4.6m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以流速1.0mL·min-1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为268nm.结果:葛根素在0.076125~0.380625μg (r=0.9993)、牡荆素鼠李糖苷在0.055~0.275μg(r=0.9998)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分别98.08%和98.82%,RSD分别为2.2%和2.2%.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山葛降脂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程岚;王博;张海燕;陈翠英;康廷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路路通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不同产地路路通药材的质量,建立评价路路通质量优劣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利用HPCE方法,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7cm×75μm ID,有效长度50cm)为分离通道.以12mmol·L-1硼砂:甲醇(80∶20)为电泳介质,分离电压30kv,毛细管温度30℃,检测波长200nm.结果:确定了路路通药材中的10个共有峰,初步体现路路通药材的特征性.结论:路路通药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用于路路通的质量评价切实可行,可结合含量测定用于全面控制路路通药材的质量.
作者:周雪红;李志浩;李鹏;孙新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便塞通合剂对便秘模型小鼠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用复方地芬诺脂制造小鼠便秘模型,确定模型建立后,各组分别给药,记录6h内的首次排黑便时间,排便粒数和排便性状.并采用小肠炭推进实验分别观察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1组(麻仁丸组)、阳性对照2组(莫沙比利组)及便塞通合剂治疗高、中、低组的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便塞通合剂各剂量组均能促进小鼠的胃肠蠕动功能,与空白组和模型组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便塞通合剂能增强小鼠的胃肠蠕动功能.
作者:唐学贵;伍静;刘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肺饮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血清白三烯C4、肿瘤坏死因子α及气道阻力、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42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对照组6组,大鼠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下用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吸入感染的方法建造病毒感染模型.采用荧光免疫试剂检测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三烯C4、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采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大鼠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毒感染模型组大鼠血清白三烯C4、肿瘤坏死因子α均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与RSV感染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白三烯C4含量均明显减低(P<0.01),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均明显减低(P<0.01,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SV感粢模型组气道阻力明显升高(P<0.01),肺顺应性明显下降(P<0.01),与RSV感染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气道阻力均明显减低(P<0.01),中药高、中剂量组肺顺应性均升高(P<0.05),地塞米松组肺顺应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清肺饮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的血清白三烯C4、肿瘤坏死因子α有抑制作用.清肺饮能减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气道阻力,提高其肺顺应性.
作者:邵征洋;许先科;王孙尧;连俊兰;王伟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2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5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Th17细胞表达百分比(2.8±1.3)%明显高于对照组(0.4±0.3)%(P<0.05);银屑病患者IL-17、IL-2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呈正相关.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IL-23水平升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作者:陈晋广;任小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以及积雪苷霜软膏对光老化防护作用的研究.方法:采取高剂量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短期联合照射的方法,建立皮肤光老化的实验动物模型.每天每次照紫外光后的间歇,在紫外线照射区域的皮肤上外涂积雪苷霜软膏.结果:与正常皮肤区域和外涂积雪苷区皮肤相比较,紫外线照射区皮肤的含水量和皮肤弹性均下降,黑色素指数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涂积雪苷区,正常皮肤区域分别与紫外线照射区皮肤比较皮肤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短期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能够引起皮肤光老化的表现.积雪苷对紫外线照射所造成的光老化的损害的有修复和保护作用.
作者:周梦云;宋为民;韩长元;潘虹;樊奇敏;许爱娥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