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酸枣仁汤组分配方对高架十字迷宫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王守勇;谢鸣;王欣

关键词:酸枣仁汤, 高架十字迷宫, 组分配方, 焦虑, 行为学
摘要:目的:考察酸枣仁汤组分配方的抗焦虑作用及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高架十字迷宫(EMP)焦虑动物模型,观察酸枣仁汤组分配方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酸枣仁汤组分配方SZRT1、SZRT6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比(OE%)、在开放臂停留时间比(OT%)、在开放臂中Head-dips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开放臂和封闭臂总的进入次数(OE+CE)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SZRT6与SZRT1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组分配方SZRT6与含括酸枣仁汤水煎液全部组分的SZRT1均有抗焦虑作用,其效应相当;酸枣仁汤所含的多糖和黄酮类成分可能是该方抗焦虑作用的物质基础.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性流产孕前中医药诊治概述

    目前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日趋增高,是患者和医生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中医药治疗复发性流产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孕前治疗中有其独特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就近年来中医药对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病机研究及孕前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归纳综述,为临床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一些信息和思路.

    作者:盛晓园;周菲菲;傅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肺抑宁2号诱导Lewis肺癌小鼠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肺抑宁2号对Lewis肺癌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用肺抑宁2号治疗Lewis肺癌小鼠,计算抑瘤率,进行光镜和电镜下瘤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结果:抑瘤率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光镜下可见中药组肿瘤团块小,细胞体积小,异型性不明显,病理性核分裂像少,电镜下可见凋亡小体.结论:肺抑宁2号能诱导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该方抗肺癌机制之一.

    作者:徐银娣;梁靓靓;张颖;蔡硕;蔡玉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医养生方法的归类及其内涵和特色

    以中医文献特别是<内经>为基础,从形神兼养、因时因地、因人而养三方面分类概括中医养生诸法,讨论其内涵和特色.认为形神兼养诸法多源于道、儒、释,特别是道家,主要着眼于身心的调整和摄养;因时园地制宜和因人而养较具中医养生特色,特别是后者中医的优势更大.中医养生在养生方法上与道、儒、释养生多兼融交错,它是在总结道、儒、释各家养生文化基础上的发展和集大成.

    作者:和中浚;江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雄黄微生物提取液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雄黄微生物提取液对K562/ADM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并初步探寻雄黄溶解后表现药理活性的化学物种.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AnnexinV-PI双染法染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CM)观察K562/ADM细胞凋亡,FCM测定K562/ADM细胞Fas、Bcl-2、Caspase3的活性变化,并以H3AsO3(As2O3在该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作为阳性对照.结果:雄黄微生物提取液可抑制K562/ADM细胞增殖;K562/ADM呈典型凋亡形态改变;DNA电泳可见梯状条带出现;FCM分析显示:G1期细胞比例增高,G2-M和S期阻滞;Fa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结论:雄黄微生物提取液可通过Fas/Bcl-2途径,激活Caspase-3而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砷酸(V)、甲基砷酸盐(V)可能是雄黄溶解后表现药理活性的主要化学物种.

    作者:张景红;冯汗青;李红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名老中医验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概况

    榆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是妇科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对育龄女性危害极大.故探讨治疗该病的治疗思路,寻找有效治疗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名老中医治疗该病,通过辨证辨病相结合,留下宝贵的经验,其中验方尤具临床实用价值.通过对名老中医验方进行整理分析,并分析其组方用药的特色,总结其验方的异同,以资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张少聪;周伟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紫外线对小型猪皮肤的影响以及积雪苷对紫外线所致光老化防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建立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以及积雪苷霜软膏对光老化防护作用的研究.方法:采取高剂量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短期联合照射的方法,建立皮肤光老化的实验动物模型.每天每次照紫外光后的间歇,在紫外线照射区域的皮肤上外涂积雪苷霜软膏.结果:与正常皮肤区域和外涂积雪苷区皮肤相比较,紫外线照射区皮肤的含水量和皮肤弹性均下降,黑色素指数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涂积雪苷区,正常皮肤区域分别与紫外线照射区皮肤比较皮肤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短期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能够引起皮肤光老化的表现.积雪苷对紫外线照射所造成的光老化的损害的有修复和保护作用.

    作者:周梦云;宋为民;韩长元;潘虹;樊奇敏;许爱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乌灵胶囊干预亚健康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成药乌灵胶囊治疗亚健康失眠的短期、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亚健康失眠诊断标准且PSQI总分8~15分的患者,为期4周治疗,采用PSQI、CGI评分法,比较治疗前后、停药6月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纳入病例42例,脱落2例.长期随访28倒,鸟灵胶囊治疗短期有效率随治疗时间逐渐增加,临床痊愈率57.5%;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降低,停药6月与治疗结束时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很少,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未见异常.结论:鸟灵胶囊干预亚健康失眠的短期疗效显著,且疗效持续时间较久,临床安全性高.

    作者:宋秀华;何金彩;郑天生;叶人;袁拯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尿酸钠诱导HUVEC损伤的急性痛风模型研究

    目的:通过尿酸钠(MSU)体外直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HUVEC),促进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建立体外急性痛风细胞模型.方法:刺激组分别用终浓度为0、25、50、75、100(μg/mL)MSU处理HU-VEC 24h、48h,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的ICAM-1表达.结果:24h时,随着MSU浓度的提高,HUVEC活力显著下降(P<0.01),同时细胞上清液中的ICAM-1表达提高;结论:100μg/mL MSU刺激HUVEC 24h,造成急性痛风细胞模型.

    作者:杨妍华;尹莲;王明艳;赵凤鸣;段金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泰山南沙参中人参皂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泰山沙参中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测定几个不同品种沙参中人参皂苷含量.方法:设计正交实验,考察不同浓度甲醇、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含量.结果:采用75%甲醇,料液比1∶10,提取时间10min,提取4次,为泰山沙参中人参皂苷的佳提取条件.泰山糙叶沙参、细叶沙参、柳叶沙参中人参皂苷含量分别为0.3094、0.1421、0.1397mg/g.结论:泰山沙参中人参皂苷含量丰富,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开发价值.

    作者:张颖;王锐;张立木;李同德;刑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甘草植物抗旱信号传导物质脱落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揭示甘草抗旱性与有效成分积累相关机制奠定理论依据.方法:甘草须根中的脱落酸用80%的甲醇抽提,抽提液经过盐酸酸化、乙酸乙酯萃取终得到供试品溶液,应用Waters-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流速:0.6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25℃.结果:脱落酸在0.0336~0.672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甘草样品平均回收率90.35%,RSD为1.70%,甘草须根中的ABA含量为0.077~0.188mg·g-1.结论:该法灵敏度高、专一性强、重复性好,为进一步开展甘草抗旱性与有效成分积累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徐鹏;刘长利;许利平;于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特定穴红外物理特性研究

    目的:观察UC患者特定穴的红外辐射特征,探讨穴位红外辐射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UC患者和健康人5个特定穴的红外辐射光谱及其平均尖锐程度和能量.结果:UC患者5个特定穴的辐射强度大体上是大于健康人,UC患者左右两侧合谷、上巨虚和足三里穴的辐射强度均有显著差异的波段多于健康人,而列缺穴均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商阳穴有显著差异的波段少于健康人.UC患者左右两侧穴位谱的尖锐程度和能量均与健康人无差别,UC患者左右两侧穴位谱的尖锐程度和能量的差别小于健康人.结论:UC患者特定穴存在红外辐射特性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肠道病变,但并不能说明穴位红外辐射特征的改变与穴位局部能量变化相关.

    作者:王晓梅;周爽;吴焕淦;丁光宏;刘慧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正交试验优化土茯苓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土茯苓黄酮类成分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采用HPLC法测定了提取溶液中落新妇苷的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了提取溶液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水浴温度和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乙醇浓度和固液比为次要因素.结论:确定提取工艺为A283C1D2,即以10倍量60%的乙醇为溶媒,沸水浴回流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率可达95.99%.

    作者:刘志刚;曾祥腾;孙维峰;吴新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彭州小鱼洞乡299例寒证(肾阳虚证)证候调查报告

    在彭州小鱼洞乡义诊中,采用自拟寒证、肾阳虚证量表调查了299例就诊病例,发现高寒环境是寒证(肾阳虚证)发生的重要诱因,其症状体征的分布状态在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上均有其地域的特点,集中表现为肢冷、畏寒、冷痛等,并多伴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咳喘、胃脘痞满等肺系和脾系症状.

    作者:黄禹峰;李炜弘;段颖哲;范怀昌;许嗣立;张天娥;谭从娥;王米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补肺汤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INF-γ IL-4表达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补肺汤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IFN-γ、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肺汤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6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4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阳性对照组、补肺汤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补肺汤治疗组和强的松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补肺汤流浸膏(2.1g/200g)及强的松片与生理盐水混合制剂(6.3mg/kg)灌胃,其余两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1mL/100g)灌胃.各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天各处死8只大鼠,取大鼠血清和肺组织.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和肺纤维化分级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INF-γ、IL-4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肺汤治疗组和强的松阳性对照组大鼠各个时期的血清IFN-γ表达明显增高(P<0.05);强的松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4在各个时期的表达降低明显(P<0.05),而补肺汤治疗组在第28天降低明显(P<0.05).结论:补肺汤肺纤维化的形成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血清中IFN-γ的分泌,抑制IL-4的分泌,从而调节了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来实现的.

    作者:宋康;杨珺超;陈君峰;鲁建锋;夏永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博菜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肺组织不同时间点的动态演变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肺组织不同时问点动态演变过程.方法:采用博莱霉素气管内注入致Wistar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用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不同时间点的演变.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肺泡炎、纤维化、胶原沉积不断加重.结论: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肺组织动态演变具有时相型.

    作者:吕晓东;庞立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复方藤梨根制剂对K562/ADM多药耐药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藤梨根制剂逆转人红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DM裸鼠移植瘤的多药耐药效应及机制.方法:建立K562/ADM裸鼠移植瘤多药耐药模型;以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各组肿瘤细胞膜上P-gp的表达和肿瘤细胞内ADM蓄积浓度.结果:(1)ADM组P-gp的表达与NS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不同剂量的FFTLC制剂与ADM合用时,P-gp的表达与ADM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单独应用FFTLG制剂,当浓度为0.8mg/mL时P-gp的表达与ADM组相比下降(P<0.05).(2)与ADM组相比,ADM和不同剂量的FFTLG合用组肿瘤细胞内的ADM浓度均有上升(P<0.05).结论:FFTLG制剂可以部分逆转荷瘤裸鼠的多药耐药性,其逆转效果似呈剂量依赖性.FFTLG制剂逆转荷瘤裸鼠多药耐药性的机理之一是通过下调肿瘤细胞膜上P-gp的表达或抑制P-gp的活性,增加肿瘤细胞内ADM的蓄积浓度而实现的.

    作者:姚庆华;金霞;郭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四角蛤蜊多糖的提取工艺与单糖组分研究

    目的:从四角蛤蜊软体中提取多糖物质,并初步研究多糖提取物的组成和性质.方法:四角蛤蜊软体经水提醇沉后得粗提物,粗提物过732阳离子树脂柱后得四角蛤蜊多糖提取物.FTIR分析多糖提取物的成分,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TLC法鉴定粗提物和多糖提取物的单糖组成.结果:从四角蛤蜊软体中提取得到四角蛤蜊多糖,总糖含量达99%以上,蛋白含量小于1%,单糖组成主要由葡萄糖构成.结论:四角蛤蜊软体经水提醇沉、732阳离子树脂柱后可得四角蛤蜊多糖,其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

    作者:金燕;吴皓;常念;栾合密;王令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牛蒡子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降血脂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目的:研究牛蒡子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降脂机理.方法:建立大鼠高脂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低剂量药物组,中剂量药物组,高剂量药物组.药物灌胃4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牛蒡子中、高剂量组TC、TG降低,HDL-C升高(P<0.05).牛蒡子能明显改善大鼠血浆总脂酶(PHPA)、脂蛋白脂酶(LPL)活性(P<0.05).结论:牛蒡子能有效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LPL、PHPA酶活性有关.

    作者:陈会敏;徐安莉;黄陈伟;袁丽;吴国宝;朱俊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检测

    目的:研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2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5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Th17细胞表达百分比(2.8±1.3)%明显高于对照组(0.4±0.3)%(P<0.05);银屑病患者IL-17、IL-2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呈正相关.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IL-23水平升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作者:陈晋广;任小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电针对原发性痛经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索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其对子宫动脉血流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的病例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分为电针组和西药组,分别予电针次谬、三阴交和内服布诺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经周期.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测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电针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结果:电针组痊愈17例,显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西药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治疗后电针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药物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能有效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物理化学性质,调节血液流变学等,从而缓解疼痛,其疗效确切、显著、副作用小,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任蓉;庄礼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