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外合治对甲亢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病理改变的影响

胡方林;刘仙菊;易法银;张国民;阳春林;龙玲

关键词:内外合治, 甲亢,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病理
摘要:目的:观察内外合治对甲亢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甲亢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甲亢方组、甲亢平膏外治组、内外合治组,除正常组外均用优甲乐灌服制作大鼠甲亢模型,观察甲亢方内服和甲亢平膏外贴相结合对模型大鼠的影响,21天后放免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及对大鼠甲状腺指数和甲状腺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内外合治能降低甲亢大鼠血清T3、T4、FT3、FT4含量,提高血清TSH;内外合治可降低甲亢大鼠甲状腺指数,明显改善甲亢大鼠甲状腺病理改变.结论:内外合治具有调节甲亢大鼠甲状腺激素和改善甲状腺病理变化的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运脾温阳颗粒对脾虚动物血清中NO胃泌素和IL-10浓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脾温阳颗粒对脾虚动物血清中NO、胃泌素和白介素-10浓度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利血平皮下注射大鼠和大黄灌胃小鼠造成脾虚模型,然后用运脾温阳颗粒治疗后测定血清中NO,胃泌素浓度和白介素-10浓度.结果:模型组动物血清NO、胃泌素和白介素-10浓度降低,运脾温阳颗粒治疗组血清NO、胃泌素和白介素-10浓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脾温阳颗粒能够升高脾虚动物血清NO、胃泌素和白介素-10浓度,改善脾虚症状.

    作者:朱萱萱;张忠华;倪文彭;吴旭形;邵南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对鼻黏膜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鼻腔纤毛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在体蟾蜍上颚模型法,分别给予灯盏花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纤毛持续运动时间;运用组织病理学方法,显微镜下观察纤毛形态学改变.结果:灯盏花素对鼻腔纤毛运动无明显影响,相对于生理氯化钠溶液,纤毛持续摆动时间的相对百分率在89.87%~91.99%之间.结论:灯盏花素无明显鼻腔纤毛毒性,可以用于鼻腔给药.

    作者:石森林;张韩清;张晓东;徐莲英;沈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灵芝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

    目的:确定灵芝多糖微波提取佳工艺.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灵芝多糖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液料比、微波频率对灵芝多糖得率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佳提取工艺为:加药材32倍量的水,在1960MHz微波频率下提取14min,结果测得多糖得率为6.86%.结论:该优化工艺简便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灵芝多糖的提取.

    作者:曾玲;宋雪英;盛振华;吴巧凤;诸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清热方对胃癌细胞株P53 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清热方作用于胃癌产生的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靶点.方法:运用药物血清学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MTT以及形态学方法观察益气活血清热方对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益气活血清热方对胃癌细胞株有明显的促凋亡作用,并改变凋亡相关基因P53、VEGF的表达,并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F表达.结论:益气活血清热方通过调节P53、VEGF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席蓓莉;蒋凤荣;黄玉芳;程雪芹;杜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的工艺研究

    目的:建立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萃取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的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甲素的含量,并考察了微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提取五味子甲素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为微波功率为60W,乙醇浓度为80%,料液比为1:20,提取2次,每次为10min.结论: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具有节省时间、节约能量、提取效率高等优点.

    作者:阮洪生;曹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参附强心合剂对心衰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及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附强心合剂对心衰大鼠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60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造心衰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附强心合剂大、小剂量组、西药组、假手术组,灌胃8周后,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和心肌的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并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病理切片见,参附强心合剂大剂量组、西药组心肌细胞坏死及凋亡均显著下降;中药大剂量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显著降低血浆和心肌AngⅡ、NE水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附强心合剂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坏死及凋亡,降低AngⅡ、NE的水平,从而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祝光礼;魏丽萍;钱宝庆;陈铁龙;舒玲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复方水蛭滴眼液防护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紫外线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水蛭滴眼液(SZ)防护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紫外线(UV)损伤的蛋白质组学机制,为将SZ作为防治白内障的有效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SZ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细胞(HLEC)共同孵育,以吡喏克辛滴眼液(PS)作为阳性对照,经UV照射HLEC后,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质谱(MS)技术,寻找HLEC有效的功能蛋白及SZ作用靶点.结果:①UV组与正常组比较:发现13个差异点.其中表达上调的差异点有5个,经质谱鉴定为:T复合蛋白1β亚基、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阻抑素(pro-hibitin)4种蛋白质;表达下调的差异点有8个,经质谱鉴定为:波形蛋白、半胱氨酰tRNA合成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3种蛋白质.②SZ组与UV组比较:发现12个差异蛋白点.其中表达上调的差异点8个,经质谱鉴定为:波形蛋白、半胱氨酰tRNA合成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3种蛋白质;表达下调的差异点4个,经质谱鉴定为: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角蛋白8Ⅱ和阻抑素4种蛋白质.结论:SZ可使UV照射引起HLEC下调的3种蛋白质(波形蛋白、半胱氨酰tRNA合成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上调,又可使UV照射引起上调的4种蛋白质中的3种蛋白质下调(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阻抑素).说明在SZ防护UV损伤中,以上6种蛋白质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秀榕;祁明信;严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22荷瘤小鼠早期垂体差异表达的基因及其特征

    目的:筛选荷瘤小鼠早期垂体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简要分析其功能特征.方法:采用荷瘤小鼠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及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共3阶段4个证候垂体基因表达的差异,重点关注早期垂体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筛选到早期上调的基因12个:Alb1、Timp3、Ifi44、Kdr、Cbln3、Hectd2、Hecw2、Vtn、LOC631028、LOC630776、4933427104Rik、A630075K04Rik.下调的基因17个:Klk1b27、Klk1b26、Klk1b4、Klk1b22、Klk1b3、Klk1、Klk1b16、Muc10、Cryaa、Bag3、Gsg2、Six2、Saa3、1700108L22Rik、LOC628820、2310057J18Rik、2410002I01Rik.结论:H22荷瘤小鼠早期垂体基因表达改变集中表现为保护蛋白的功能减弱、细胞周期改变,以及血管、神经、表皮生成存在障碍的倾向,这可能与荷瘤小鼠早期垂体应激代偿,甚至是失代偿有关.其中Cbln3可能是邪毒壅盛证的标志基因之一.

    作者:刘小美;方肇勤;潘志强;卢文丽;梁超;吴中华;侯俐;张辉;卓少元;廖明娟;高必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比较不同中药方剂对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比较化痰祛瘀、益气养阴、疏肝理气3种不同方剂对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4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伐他汀对照组、化痰祛瘀组、益气养阴组、疏肝理气组,正常组6只,其余每组各8只.通过高脂饲料配合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建立兔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取腹主动脉下段,电镜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应用RT-PCR法测定原癌基因c-myc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1)模型组PDGF、c-myc、IGF-1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2)氟伐他汀组、化痰祛瘀组、益气养阴组、疏肝理气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DGF、c-myc、IGF-1显著下降(P<0.05).(3)化痰祛瘀组、益气养阴组与疏肝理气组比较PDGF、IGF-1显著下降(P<0.05),c-myc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动脉损伤后可致PDGF、c-myc、IGF-1表达增加,提示PDGF、c-myc、IGF-1表达增加在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中起一定作用.(2)化痰祛瘀、益气养阴、疏肝理气3种方剂均能使动脉损伤后PDGF、c-myc、IGF-1表达减少,对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化痰祛瘀与益气养阴方效果更显著.

    作者:齐晓云;杨关林;赏楠;林萍;高敏;张丝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祛瘀化湿法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织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功效的慢前饮对雌激素诱导的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疗效和机理.方法:采用雌二醇多点注射的方法制作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前列倍喜为阳性药物组,观察慢前饮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前列腺形态学的影响,以及对促炎症因子TNF-α和前炎症细胞因子IL-8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前列倍喜组和慢前饮组慢性炎症的病理表现明显好转,前列倍喜和慢前饮组的促炎症因子TNF-α均明显降低(P<0.05),前炎症细胞因子IL-8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前饮降低促炎症因子TNF-α和前炎症细胞因子IL-8水平,并可减轻前列腺组织内炎症反应,减少纤维化程度,缓解尿道平滑肌痉挛,调节前列腺局部免疫功能,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祛瘀化湿法可以作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刘树硕;张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生脉胶囊对压力超负荷心衰大鼠心肌胶原纤维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脉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胶原纤维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衰模型组、生脉胶囊组、卡托普利组、生脉胶囊加卡托普利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成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治疗结束时用Masson染色法测定在心肌室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仪进行左心室肌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含量的测定.结果:①模型组CVF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生脉胶囊组、卡托普利组、生脉胶囊加卡托普利组CVF均低于模型组(P<0.01).②模型组心肌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生脉胶囊组和卡托普利组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生脉胶囊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和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具有减轻心室重构的作用.

    作者:邓元江;梁伟雄;刘卫英;陈云波;程淑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紫白膏促进湿热蕴结型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观察紫白膏在促进湿热蕴结型肛裂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将治疗组外用紫白膏,对照组外用凡士林:所观察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记录术后用药前后第2、4、6天两组病例疼痛、水肿、渗液、出血的积分情况并进行统计;用药后第14、21天测算创面愈合率;用药后第21天观察总体疗效、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达96.67%,在缓解症状、体征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紫白膏对湿热蕴结型肛裂术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凡士林.

    作者:蔡而玮;韩文华;游志华;杨学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职高专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通过充分调研能够指导中药材生产、药用动植物引种驯化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状况和就业岗位对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要求情况,对原有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并加以修改,旨在为高职高专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寻求科学、完整、可行的课程设置体系.

    作者:宋丽艳;谷建梅;刘秀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炮制对黄精薯蓣皂苷元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炮制对黄精薯蓣皂苷元的影响.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薯蓣皂苷元,并以高效液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显示炮制前后样品均在薯蓣皂苷元对照品相应位置出现斑点,且斑点清晰、重现性好;薯蓣皂苷元对照品线性回归方程y=11.666x-0.2834,在0.125-2.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值1.73%.结论:黄精炮制前后均含有薯蓣皂苷元,但炮制后黄精中薯蓣皂苷元含量下降,薯蓣皂苷元含量变化与黄精炮制前后药效变化的关联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钟凌云;周烨;龚千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药食兼用的油性坚果研究进展

    药食兼用的油性坚果,富含脂肪酸、植物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叶酸等营养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多吃油性坚果,可以清除自由基,能抵御由自由基引发的疾病,提高免疫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危险,调节血脂.

    作者:芦柏震;周俐斐;侯桂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参附汤超微饮片治疗心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超微饮片参附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以参附汤超微饮片和传统饮片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疗效,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参附汤超微饮片安全、有效,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郑爱华;蔡光先;朱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加味百合地黄汤对肝癌H22小鼠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百合地黄汤对肝癌H22小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干预肿瘤生长的作用机理,为治疗肿瘤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化疗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并对后5组进行肝癌H22肿瘤造模.用药前后取血,取脾、胸腺、瘤块等组织称重.15天后处死小鼠,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中药高剂量组和化疗组PCNA蛋白表达呈弱阳性(±),中药高剂量组,化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高剂组与化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百合地黄汤能降低PCNA蛋白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防治肿瘤生长有积极意义.

    作者:叶开升;郑小伟;包素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和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西医治疗尚无特殊进展,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治疗方面有独特的理念和优势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对近10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作者:杨秀炜;江红;杨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山茱萸总苷抗实验性变态性脑脊髓炎大鼠免疫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山茱萸总苷(TGCO)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外周血清IFN-γ、sIL-2R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EAE组和TGCO组,采用动物行为学、常规HE和Luxol FastBlue(LFB)染色观察动物的发病情况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IFN-γ、sIL-2R的变化.结果:EAE组7/8大鼠出现典型的EAE行为学改变、CNS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血清IFN-γ、sIL-2R值分别是(118.36±12.79,41.17±4.52);而TGCO组有3/8大鼠出现EAE行为学改变,评分高为2分,潜伏期延长,CNS内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明显减轻,血清IFN-γ、sIL-2R值分别是(79.60±17.56,34.86±4.21),与EAE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GCO对EAE大鼠有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外周血清IFN-γ、sIL-2R有关.

    作者:李勇;宋兴伟;代允义;管璇;王小同;郑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黄连解毒汤体外抗真菌活性及其与西药的联合药敏试验研究

    目的:观察经典方黄连解毒汤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及与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方式.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产孢丝状真菌微量液基稀释法(M38-A)和M27-A2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特比萘芬、黄连解毒汤/伊曲康唑、黄连解毒汤/氟康唑对须癣毛癣菌和白念珠菌的MIC值,计算两药联合应用后的分数抑菌浓度(FIC).结果: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黄连解毒汤对须癣毛癣菌和白念珠菌的MIC值分别为:0.040、4.23;0.80、0.50;33.82、7.16μg/mL;0.0034、0.017g/mL.黄连解毒汤与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联用对须癣毛癣菌和白念珠菌的平均FIC值分别为0.84、0.87;0.90、0.47;1.60、0.74.结论:黄连解毒汤具有良好的抗真菌作用,并且对须癣毛癣菌的抑菌作用优于白念珠菌,同时与西药联合应用显示出了良好的协同作用.黄连解毒汤可应用于临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作者:陶茂灿;夏修蛟;曹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