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蓓莉;蒋凤荣;黄玉芳;程雪芹;杜斌
目的:探讨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功效的慢前饮对雌激素诱导的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疗效和机理.方法:采用雌二醇多点注射的方法制作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前列倍喜为阳性药物组,观察慢前饮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前列腺形态学的影响,以及对促炎症因子TNF-α和前炎症细胞因子IL-8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前列倍喜组和慢前饮组慢性炎症的病理表现明显好转,前列倍喜和慢前饮组的促炎症因子TNF-α均明显降低(P<0.05),前炎症细胞因子IL-8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前饮降低促炎症因子TNF-α和前炎症细胞因子IL-8水平,并可减轻前列腺组织内炎症反应,减少纤维化程度,缓解尿道平滑肌痉挛,调节前列腺局部免疫功能,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祛瘀化湿法可以作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刘树硕;张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典方黄连解毒汤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及与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方式.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产孢丝状真菌微量液基稀释法(M38-A)和M27-A2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特比萘芬、黄连解毒汤/伊曲康唑、黄连解毒汤/氟康唑对须癣毛癣菌和白念珠菌的MIC值,计算两药联合应用后的分数抑菌浓度(FIC).结果: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黄连解毒汤对须癣毛癣菌和白念珠菌的MIC值分别为:0.040、4.23;0.80、0.50;33.82、7.16μg/mL;0.0034、0.017g/mL.黄连解毒汤与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联用对须癣毛癣菌和白念珠菌的平均FIC值分别为0.84、0.87;0.90、0.47;1.60、0.74.结论:黄连解毒汤具有良好的抗真菌作用,并且对须癣毛癣菌的抑菌作用优于白念珠菌,同时与西药联合应用显示出了良好的协同作用.黄连解毒汤可应用于临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作者:陶茂灿;夏修蛟;曹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锦带花为忍冬科植物锦带Weigela florida(Bunge)A.DC.的干燥花雷.民间用于治疗瘟病初起、头痛咽干、喉痹、痈肿疔疮、丹毒等症.目前在活性成分、药理药效等方面未见报道,因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金银花项下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对锦带花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分析,测定结果为1%.
作者:高松;江丹;王朋;李阳;任丕晨;林芷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牡蛎对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取昆明小鼠(均为雄性),随机分组,每组12只.采用不同剂量生、煅牡蛎混悬液、生牡蛎的水提液、生牡蛎中水不溶性部分及CaCO3化学药品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进行镇静催眠实验研究.结果:生牡蛎混悬液、生牡蛎的水提液、生牡蛎中水不溶性部分、CaCO3化学药品及350℃下的煅牡蛎较空白对照组的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生牡蛎有较好的镇静、催眠、安神作用,低温煅制的牡蛎亦有镇静作用.
作者:钟洁雯;陈建伟;李祥;蔡宝昌;侯珂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肾丹对衰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金匮肾气丸组、补肾丹高、中、低剂量组、维生素E组、模型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腹腔注射D-gal(250mg·kg-1·d-1)60天,采用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法[1],造成大鼠拟衰老动物模型.同时,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金匮肾气丸组同时给予金匮肾气丸(0.72g·kg-1·d-1)灌胃,补肾丹高、中、低剂量组同时分别给予相当于生药2.7、1.35、0.675g·kg-1·d-1灌胃.维生素E组每日灌服维生素E 0.027g/kg,每日1次,共60天.各组大鼠分别进行水迷宫法、跳台法实验,比较各组动物潜伏期和正确反应次数.结果:补肾丹高、中、低剂量组动物行为学指标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丹能够显著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谢宁;汪淼;凌丽;关慧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超微饮片参附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以参附汤超微饮片和传统饮片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疗效,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参附汤超微饮片安全、有效,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郑爱华;蔡光先;朱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充分调研能够指导中药材生产、药用动植物引种驯化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状况和就业岗位对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要求情况,对原有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并加以修改,旨在为高职高专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寻求科学、完整、可行的课程设置体系.
作者:宋丽艳;谷建梅;刘秀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阐述了抑郁症的现状、发病机制假说、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与抑郁症发生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工作可以从细胞、分子等不同水平进一步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作者:蒋银;黄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脉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胶原纤维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衰模型组、生脉胶囊组、卡托普利组、生脉胶囊加卡托普利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成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治疗结束时用Masson染色法测定在心肌室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仪进行左心室肌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含量的测定.结果:①模型组CVF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生脉胶囊组、卡托普利组、生脉胶囊加卡托普利组CVF均低于模型组(P<0.01).②模型组心肌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生脉胶囊组和卡托普利组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生脉胶囊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和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具有减轻心室重构的作用.
作者:邓元江;梁伟雄;刘卫英;陈云波;程淑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炮制对黄精薯蓣皂苷元的影响.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薯蓣皂苷元,并以高效液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显示炮制前后样品均在薯蓣皂苷元对照品相应位置出现斑点,且斑点清晰、重现性好;薯蓣皂苷元对照品线性回归方程y=11.666x-0.2834,在0.125-2.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值1.73%.结论:黄精炮制前后均含有薯蓣皂苷元,但炮制后黄精中薯蓣皂苷元含量下降,薯蓣皂苷元含量变化与黄精炮制前后药效变化的关联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钟凌云;周烨;龚千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接种W256癌肉瘤建立Wistar大鼠肝癌转移模型,观察康莱特注射液与肝动脉结扎法对大鼠荷瘤脾重与肝癌转移灶的抑制效果,并测定其对瘤组织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转移的新途径.方法:在Wistar大鼠脾下极注射W256癌肉瘤细胞悬液,建立肝癌转移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动脉结扎组、康莱特组、康莱特+动脉结扎组.计算各组瘤重抑制率与肝癌转移抑制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内MMP-1和H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康莱特和康莱特加动脉结扎组均显著抑制脾脏肿瘤生长并抑制肝脏瘤组织MMP-1 mRNA表达,康莱特组能明显抑制肝癌转移灶产生,各治疗组大鼠瘤细胞HGF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可显著抑制原发灶生长与肝癌转移灶形成,抑制瘤细胞MMP-1表达是其抗肝转移的重要机制;康莱特注射液结合动脉结扎可使瘤细胞MMP-1表达减少,提示应优化两者结合途径.
作者:黄挺;陈震;杨雪飞;李勇;张志娣;黄伶;张建刚;张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电针治疗组(简称电针组)、针灸加中药治疗组(简称针药组)及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撞击法致大鼠T10脊髓损伤,用CBS联合运动评分判定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脊髓损伤后1、3、7、14天GAP-43mRNA和BDNF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针药组和电针组C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4天时针药组明显高于电针组(P<0.05);而3、7、14天时两治疗组GAP-43mRNA和BDNFmRNA的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4天时针药组表达明显高于电针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并通过对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干预促进脊髓神经的再生及修复.
作者:马睿杰;张力;白晶;高维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综述了近10年来麻黄附子细辛汤在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应用,从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起搏窦房结综合征及缓慢型心律失常这几种疾病入手,深入阐明并揭示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可在临床治疗多种慢性心律失常,并取得很好的疗效.对于需要安装起搏器而经济条件达不到的患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可以很好的改善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本方的应用并不影响起搏器的后续安装,也没有明确的导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作者:陈明;高卫平;汤尔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百合地黄汤对肝癌H22小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干预肿瘤生长的作用机理,为治疗肿瘤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化疗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并对后5组进行肝癌H22肿瘤造模.用药前后取血,取脾、胸腺、瘤块等组织称重.15天后处死小鼠,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中药高剂量组和化疗组PCNA蛋白表达呈弱阳性(±),中药高剂量组,化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高剂组与化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百合地黄汤能降低PCNA蛋白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防治肿瘤生长有积极意义.
作者:叶开升;郑小伟;包素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的新理论、新方法.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中桂枝芍药知母汤、肾气丸相关条文的重新考证,对原方主治、功效有了新的认识,扩大了原方的应用范围,并在临床运用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提高.结果:合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顽固性水肿,特别是西药利尿剂效果不佳者,具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且药性平和,非逐水峻剂可比.结论:经方合用以扶阴阳、调脾肾为主,以扶正为法而寓散邪行水之意,完美地解决了糖尿病肾病水肿用补药则缓不救急,用泻药则正气不支的治疗矛盾,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跃进;行延霞;卫燕东;连惠芬;袁静;刘珊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运脾温阳颗粒对脾虚动物血清中NO、胃泌素和白介素-10浓度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利血平皮下注射大鼠和大黄灌胃小鼠造成脾虚模型,然后用运脾温阳颗粒治疗后测定血清中NO,胃泌素浓度和白介素-10浓度.结果:模型组动物血清NO、胃泌素和白介素-10浓度降低,运脾温阳颗粒治疗组血清NO、胃泌素和白介素-10浓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脾温阳颗粒能够升高脾虚动物血清NO、胃泌素和白介素-10浓度,改善脾虚症状.
作者:朱萱萱;张忠华;倪文彭;吴旭形;邵南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医学源于中国,但自古就已经以其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先进的理念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韩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所受的影响尤为深刻,这一点从韩国传统医学的学术核心体系中得以显现.随着时代的发展,韩医学在中医理论中融入了自身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韩国对韩医师的教育培养制度,既有与我国相同之处,亦有其独特之点,特别是在注重传统文化方面的作法值得去思考或借鉴.
作者:吴深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疏肝豁痰化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HA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sCD40L的影响.方法:共入选60例UAP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中药+西药)和对照组(单用西药),每组各30例,连续用药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和机理探讨.结果:治疗组对心绞痛、中医证候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改善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在降低血小板sCD40L活性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豁痰化瘀法治疗UAP有良好临床疗效,且明显降低sCD40L活性.
作者:范金茹;黄佳;刘凤英;蒋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化痰祛瘀、益气养阴、疏肝理气3种不同方剂对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4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伐他汀对照组、化痰祛瘀组、益气养阴组、疏肝理气组,正常组6只,其余每组各8只.通过高脂饲料配合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建立兔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取腹主动脉下段,电镜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应用RT-PCR法测定原癌基因c-myc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1)模型组PDGF、c-myc、IGF-1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2)氟伐他汀组、化痰祛瘀组、益气养阴组、疏肝理气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DGF、c-myc、IGF-1显著下降(P<0.05).(3)化痰祛瘀组、益气养阴组与疏肝理气组比较PDGF、IGF-1显著下降(P<0.05),c-myc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动脉损伤后可致PDGF、c-myc、IGF-1表达增加,提示PDGF、c-myc、IGF-1表达增加在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中起一定作用.(2)化痰祛瘀、益气养阴、疏肝理气3种方剂均能使动脉损伤后PDGF、c-myc、IGF-1表达减少,对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化痰祛瘀与益气养阴方效果更显著.
作者:齐晓云;杨关林;赏楠;林萍;高敏;张丝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了进一步挖掘经典著作中治疗痹证的学术思想,指导今日针灸临床,重点对<针灸甲乙经·阴受病发痹>中治疗肢体痹证的选穴原则与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针灸甲乙经>治疗痹证的选穴,内容比较丰富,方法不拘一端,对今天针灸临床治疗痹证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雒成林;何天有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