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白痤疮膏对金黄地鼠白细胞雄激素受体及皮脂腺斑组织结构的影响

陈卫平;刘百祥;符逢春;彭学著;洪俐;陈检芳

关键词:黄白痤疮膏, 金黄地鼠, 皮脂腺斑, 组织结构, 白细胞雄激素受体
摘要:目的:探讨黄白痤疮膏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成年雄性金黄地鼠侧腹皮脂腺斑作为动物模型,随机分3组分别采用黄白痤疮膏、5%安体舒通乳剂、蒸馏水外擦皮脂腺斑20天,观察皮脂腺斑组织结构及皮脂腺斑的大小变化;应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实验地鼠白细胞雄激素受体(AR)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地鼠血清中睾酮的水平.结果:黄白痤疮膏与安体舒通均能明显缩小金黄地鼠皮脂腺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黄白痤疮膏能明显的改变皮脂腺斑的显微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白痤疮膏与安体舒通均具有降低金黄地鼠外周血白细胞AR,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白痤疮膏能抑制皮脂腺细胞的增生和分泌功能,改变皮脂腺斑显微结构,使皮脂腺斑缩小,降低金黄地鼠外周血白细胞AR,对痤疮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康莱特注射液抗恶性肿瘤肝转移疗效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接种W256癌肉瘤建立Wistar大鼠肝癌转移模型,观察康莱特注射液与肝动脉结扎法对大鼠荷瘤脾重与肝癌转移灶的抑制效果,并测定其对瘤组织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转移的新途径.方法:在Wistar大鼠脾下极注射W256癌肉瘤细胞悬液,建立肝癌转移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动脉结扎组、康莱特组、康莱特+动脉结扎组.计算各组瘤重抑制率与肝癌转移抑制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内MMP-1和H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康莱特和康莱特加动脉结扎组均显著抑制脾脏肿瘤生长并抑制肝脏瘤组织MMP-1 mRNA表达,康莱特组能明显抑制肝癌转移灶产生,各治疗组大鼠瘤细胞HGF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可显著抑制原发灶生长与肝癌转移灶形成,抑制瘤细胞MMP-1表达是其抗肝转移的重要机制;康莱特注射液结合动脉结扎可使瘤细胞MMP-1表达减少,提示应优化两者结合途径.

    作者:黄挺;陈震;杨雪飞;李勇;张志娣;黄伶;张建刚;张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睡眠研究的新型模式生物——果蝇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模式生物--果蝇研究系统在睡眠行为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他模式生物相比,果蝇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点,已经成为睡眠医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在睡眠医学基础及临床研究和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者:王广伟;李玉萍;李飞;李廷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参附强心合剂对心衰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及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附强心合剂对心衰大鼠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60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造心衰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附强心合剂大、小剂量组、西药组、假手术组,灌胃8周后,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和心肌的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并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病理切片见,参附强心合剂大剂量组、西药组心肌细胞坏死及凋亡均显著下降;中药大剂量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显著降低血浆和心肌AngⅡ、NE水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附强心合剂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坏死及凋亡,降低AngⅡ、NE的水平,从而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祝光礼;魏丽萍;钱宝庆;陈铁龙;舒玲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22荷瘤小鼠早期垂体差异表达的基因及其特征

    目的:筛选荷瘤小鼠早期垂体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简要分析其功能特征.方法:采用荷瘤小鼠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及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共3阶段4个证候垂体基因表达的差异,重点关注早期垂体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筛选到早期上调的基因12个:Alb1、Timp3、Ifi44、Kdr、Cbln3、Hectd2、Hecw2、Vtn、LOC631028、LOC630776、4933427104Rik、A630075K04Rik.下调的基因17个:Klk1b27、Klk1b26、Klk1b4、Klk1b22、Klk1b3、Klk1、Klk1b16、Muc10、Cryaa、Bag3、Gsg2、Six2、Saa3、1700108L22Rik、LOC628820、2310057J18Rik、2410002I01Rik.结论:H22荷瘤小鼠早期垂体基因表达改变集中表现为保护蛋白的功能减弱、细胞周期改变,以及血管、神经、表皮生成存在障碍的倾向,这可能与荷瘤小鼠早期垂体应激代偿,甚至是失代偿有关.其中Cbln3可能是邪毒壅盛证的标志基因之一.

    作者:刘小美;方肇勤;潘志强;卢文丽;梁超;吴中华;侯俐;张辉;卓少元;廖明娟;高必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生脉胶囊对压力超负荷心衰大鼠心肌胶原纤维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脉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胶原纤维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衰模型组、生脉胶囊组、卡托普利组、生脉胶囊加卡托普利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成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治疗结束时用Masson染色法测定在心肌室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仪进行左心室肌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含量的测定.结果:①模型组CVF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生脉胶囊组、卡托普利组、生脉胶囊加卡托普利组CVF均低于模型组(P<0.01).②模型组心肌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生脉胶囊组和卡托普利组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生脉胶囊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和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具有减轻心室重构的作用.

    作者:邓元江;梁伟雄;刘卫英;陈云波;程淑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实验研究现状的评述与思考

    就中医药对CHB实验研究的现状,从中医证型实质、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功能、抗肝损伤作用以及对CHB相关基因研究初试等几方面进行了评述.归纳分析认为,通过探求证型的实质,促进了CHB中医证型诊断逐步走向客观化、微观化和标准化的进程;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功能、抗肝损伤作用的实验探讨,为揭示和阐明中医药对CHB疗效的作用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对CHB相关基因研究的初步尝试,是CHB中医药研究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从实验设计、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实验技术等方面分析了不足和弊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对未来的展望.

    作者:朱方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疏肝豁痰化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sCD40L的影响

    目的:观察疏肝豁痰化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HA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sCD40L的影响.方法:共入选60例UAP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中药+西药)和对照组(单用西药),每组各30例,连续用药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和机理探讨.结果:治疗组对心绞痛、中医证候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改善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在降低血小板sCD40L活性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豁痰化瘀法治疗UAP有良好临床疗效,且明显降低sCD40L活性.

    作者:范金茹;黄佳;刘凤英;蒋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方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临床体会

    目的:探索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的新理论、新方法.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中桂枝芍药知母汤、肾气丸相关条文的重新考证,对原方主治、功效有了新的认识,扩大了原方的应用范围,并在临床运用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提高.结果:合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顽固性水肿,特别是西药利尿剂效果不佳者,具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且药性平和,非逐水峻剂可比.结论:经方合用以扶阴阳、调脾肾为主,以扶正为法而寓散邪行水之意,完美地解决了糖尿病肾病水肿用补药则缓不救急,用泻药则正气不支的治疗矛盾,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跃进;行延霞;卫燕东;连惠芬;袁静;刘珊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灸甲乙经》治疗肢体痹证选穴特点及其意义

    为了进一步挖掘经典著作中治疗痹证的学术思想,指导今日针灸临床,重点对<针灸甲乙经·阴受病发痹>中治疗肢体痹证的选穴原则与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针灸甲乙经>治疗痹证的选穴,内容比较丰富,方法不拘一端,对今天针灸临床治疗痹证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雒成林;何天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韩国传统医学教育及韩医师培养之特色——韩国设立国立韩医学研究生院所感

    中医学源于中国,但自古就已经以其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先进的理念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韩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所受的影响尤为深刻,这一点从韩国传统医学的学术核心体系中得以显现.随着时代的发展,韩医学在中医理论中融入了自身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韩国对韩医师的教育培养制度,既有与我国相同之处,亦有其独特之点,特别是在注重传统文化方面的作法值得去思考或借鉴.

    作者:吴深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黄白痤疮膏对金黄地鼠白细胞雄激素受体及皮脂腺斑组织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白痤疮膏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成年雄性金黄地鼠侧腹皮脂腺斑作为动物模型,随机分3组分别采用黄白痤疮膏、5%安体舒通乳剂、蒸馏水外擦皮脂腺斑20天,观察皮脂腺斑组织结构及皮脂腺斑的大小变化;应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实验地鼠白细胞雄激素受体(AR)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地鼠血清中睾酮的水平.结果:黄白痤疮膏与安体舒通均能明显缩小金黄地鼠皮脂腺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黄白痤疮膏能明显的改变皮脂腺斑的显微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白痤疮膏与安体舒通均具有降低金黄地鼠外周血白细胞AR,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白痤疮膏能抑制皮脂腺细胞的增生和分泌功能,改变皮脂腺斑显微结构,使皮脂腺斑缩小,降低金黄地鼠外周血白细胞AR,对痤疮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陈卫平;刘百祥;符逢春;彭学著;洪俐;陈检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炮制对黄精薯蓣皂苷元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炮制对黄精薯蓣皂苷元的影响.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薯蓣皂苷元,并以高效液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显示炮制前后样品均在薯蓣皂苷元对照品相应位置出现斑点,且斑点清晰、重现性好;薯蓣皂苷元对照品线性回归方程y=11.666x-0.2834,在0.125-2.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值1.73%.结论:黄精炮制前后均含有薯蓣皂苷元,但炮制后黄精中薯蓣皂苷元含量下降,薯蓣皂苷元含量变化与黄精炮制前后药效变化的关联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钟凌云;周烨;龚千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复方水蛭滴眼液防护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紫外线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水蛭滴眼液(SZ)防护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紫外线(UV)损伤的蛋白质组学机制,为将SZ作为防治白内障的有效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SZ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细胞(HLEC)共同孵育,以吡喏克辛滴眼液(PS)作为阳性对照,经UV照射HLEC后,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质谱(MS)技术,寻找HLEC有效的功能蛋白及SZ作用靶点.结果:①UV组与正常组比较:发现13个差异点.其中表达上调的差异点有5个,经质谱鉴定为:T复合蛋白1β亚基、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阻抑素(pro-hibitin)4种蛋白质;表达下调的差异点有8个,经质谱鉴定为:波形蛋白、半胱氨酰tRNA合成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3种蛋白质.②SZ组与UV组比较:发现12个差异蛋白点.其中表达上调的差异点8个,经质谱鉴定为:波形蛋白、半胱氨酰tRNA合成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3种蛋白质;表达下调的差异点4个,经质谱鉴定为: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角蛋白8Ⅱ和阻抑素4种蛋白质.结论:SZ可使UV照射引起HLEC下调的3种蛋白质(波形蛋白、半胱氨酰tRNA合成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上调,又可使UV照射引起上调的4种蛋白质中的3种蛋白质下调(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阻抑素).说明在SZ防护UV损伤中,以上6种蛋白质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秀榕;祁明信;严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脑屏障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是指缺血脑组织恢复血液灌注后,脑组织损伤反而加重,表现为其神经损害体征和形态学改变有时会较前更加明显等.血脑屏障是存在于脑组织和血液之间的一个复杂的系统,能控制血脑两侧的物质转运,从而保证中枢神经组织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血脑屏障的损伤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多种因素参与了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则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变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影响血脑屏障改变的因素及其血脑屏障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为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邹伟;孙晓伟;于学平;罗玉敏;程化坤;王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比较不同中药方剂对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比较化痰祛瘀、益气养阴、疏肝理气3种不同方剂对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4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伐他汀对照组、化痰祛瘀组、益气养阴组、疏肝理气组,正常组6只,其余每组各8只.通过高脂饲料配合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建立兔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取腹主动脉下段,电镜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应用RT-PCR法测定原癌基因c-myc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1)模型组PDGF、c-myc、IGF-1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2)氟伐他汀组、化痰祛瘀组、益气养阴组、疏肝理气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DGF、c-myc、IGF-1显著下降(P<0.05).(3)化痰祛瘀组、益气养阴组与疏肝理气组比较PDGF、IGF-1显著下降(P<0.05),c-myc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动脉损伤后可致PDGF、c-myc、IGF-1表达增加,提示PDGF、c-myc、IGF-1表达增加在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中起一定作用.(2)化痰祛瘀、益气养阴、疏肝理气3种方剂均能使动脉损伤后PDGF、c-myc、IGF-1表达减少,对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化痰祛瘀与益气养阴方效果更显著.

    作者:齐晓云;杨关林;赏楠;林萍;高敏;张丝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内外兼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内外兼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生脉针加香丹针静滴,温肾泄浊方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活血利湿方外敷双侧肾俞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体疗效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肌酐下降值治疗前后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内外兼治对CRF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伟成;朱亚琴;汤良春;俞子祥;马汝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药结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GAP-43 mRNA和BDNF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电针治疗组(简称电针组)、针灸加中药治疗组(简称针药组)及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撞击法致大鼠T10脊髓损伤,用CBS联合运动评分判定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脊髓损伤后1、3、7、14天GAP-43mRNA和BDNF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针药组和电针组C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4天时针药组明显高于电针组(P<0.05);而3、7、14天时两治疗组GAP-43mRNA和BDNFmRNA的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4天时针药组表达明显高于电针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并通过对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干预促进脊髓神经的再生及修复.

    作者:马睿杰;张力;白晶;高维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对鼻黏膜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鼻腔纤毛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在体蟾蜍上颚模型法,分别给予灯盏花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纤毛持续运动时间;运用组织病理学方法,显微镜下观察纤毛形态学改变.结果:灯盏花素对鼻腔纤毛运动无明显影响,相对于生理氯化钠溶液,纤毛持续摆动时间的相对百分率在89.87%~91.99%之间.结论:灯盏花素无明显鼻腔纤毛毒性,可以用于鼻腔给药.

    作者:石森林;张韩清;张晓东;徐莲英;沈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耳鸣的研究进展

    耳鸣是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病因复杂,目前对其机理了解较少,尽管西医对耳鸣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尚没有一种得到医学界公认的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耳鸣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就近年来中医药对耳鸣的病因病机研究及临床诊治进展情况进行归纳综述.

    作者:马俊杰;朱萱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金钱草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

    目的:建立金钱草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d ODS柱;流动相为甲醇-0.45%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为366nm.结果:槲皮素在0.04724~0.2362μg范围内,山柰素在0.1424~0.427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值分别为99.8%和99.9%,RSD分别为1.39%和1.48%.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为金钱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阎婷;金宪涵;王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