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郁症与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

蒋银;黄真

关键词:抑郁症, 发病机制,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
摘要:阐述了抑郁症的现状、发病机制假说、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与抑郁症发生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工作可以从细胞、分子等不同水平进一步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内外兼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内外兼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生脉针加香丹针静滴,温肾泄浊方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活血利湿方外敷双侧肾俞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体疗效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肌酐下降值治疗前后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内外兼治对CRF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伟成;朱亚琴;汤良春;俞子祥;马汝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参附汤超微饮片治疗心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超微饮片参附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以参附汤超微饮片和传统饮片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疗效,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参附汤超微饮片安全、有效,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郑爱华;蔡光先;朱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灵芝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

    目的:确定灵芝多糖微波提取佳工艺.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灵芝多糖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液料比、微波频率对灵芝多糖得率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佳提取工艺为:加药材32倍量的水,在1960MHz微波频率下提取14min,结果测得多糖得率为6.86%.结论:该优化工艺简便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灵芝多糖的提取.

    作者:曾玲;宋雪英;盛振华;吴巧凤;诸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运脾温阳颗粒对脾虚动物血清中NO胃泌素和IL-10浓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脾温阳颗粒对脾虚动物血清中NO、胃泌素和白介素-10浓度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利血平皮下注射大鼠和大黄灌胃小鼠造成脾虚模型,然后用运脾温阳颗粒治疗后测定血清中NO,胃泌素浓度和白介素-10浓度.结果:模型组动物血清NO、胃泌素和白介素-10浓度降低,运脾温阳颗粒治疗组血清NO、胃泌素和白介素-10浓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脾温阳颗粒能够升高脾虚动物血清NO、胃泌素和白介素-10浓度,改善脾虚症状.

    作者:朱萱萱;张忠华;倪文彭;吴旭形;邵南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牡蛎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牡蛎对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取昆明小鼠(均为雄性),随机分组,每组12只.采用不同剂量生、煅牡蛎混悬液、生牡蛎的水提液、生牡蛎中水不溶性部分及CaCO3化学药品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进行镇静催眠实验研究.结果:生牡蛎混悬液、生牡蛎的水提液、生牡蛎中水不溶性部分、CaCO3化学药品及350℃下的煅牡蛎较空白对照组的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生牡蛎有较好的镇静、催眠、安神作用,低温煅制的牡蛎亦有镇静作用.

    作者:钟洁雯;陈建伟;李祥;蔡宝昌;侯珂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内外合治对甲亢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病理改变的影响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对甲亢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甲亢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甲亢方组、甲亢平膏外治组、内外合治组,除正常组外均用优甲乐灌服制作大鼠甲亢模型,观察甲亢方内服和甲亢平膏外贴相结合对模型大鼠的影响,21天后放免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及对大鼠甲状腺指数和甲状腺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内外合治能降低甲亢大鼠血清T3、T4、FT3、FT4含量,提高血清TSH;内外合治可降低甲亢大鼠甲状腺指数,明显改善甲亢大鼠甲状腺病理改变.结论:内外合治具有调节甲亢大鼠甲状腺激素和改善甲状腺病理变化的作用.

    作者:胡方林;刘仙菊;易法银;张国民;阳春林;龙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韩国传统医学教育及韩医师培养之特色——韩国设立国立韩医学研究生院所感

    中医学源于中国,但自古就已经以其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先进的理念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韩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所受的影响尤为深刻,这一点从韩国传统医学的学术核心体系中得以显现.随着时代的发展,韩医学在中医理论中融入了自身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韩国对韩医师的教育培养制度,既有与我国相同之处,亦有其独特之点,特别是在注重传统文化方面的作法值得去思考或借鉴.

    作者:吴深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紫白膏促进湿热蕴结型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观察紫白膏在促进湿热蕴结型肛裂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将治疗组外用紫白膏,对照组外用凡士林:所观察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记录术后用药前后第2、4、6天两组病例疼痛、水肿、渗液、出血的积分情况并进行统计;用药后第14、21天测算创面愈合率;用药后第21天观察总体疗效、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达96.67%,在缓解症状、体征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紫白膏对湿热蕴结型肛裂术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凡士林.

    作者:蔡而玮;韩文华;游志华;杨学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黄连解毒汤体外抗真菌活性及其与西药的联合药敏试验研究

    目的:观察经典方黄连解毒汤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及与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方式.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产孢丝状真菌微量液基稀释法(M38-A)和M27-A2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特比萘芬、黄连解毒汤/伊曲康唑、黄连解毒汤/氟康唑对须癣毛癣菌和白念珠菌的MIC值,计算两药联合应用后的分数抑菌浓度(FIC).结果: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黄连解毒汤对须癣毛癣菌和白念珠菌的MIC值分别为:0.040、4.23;0.80、0.50;33.82、7.16μg/mL;0.0034、0.017g/mL.黄连解毒汤与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联用对须癣毛癣菌和白念珠菌的平均FIC值分别为0.84、0.87;0.90、0.47;1.60、0.74.结论:黄连解毒汤具有良好的抗真菌作用,并且对须癣毛癣菌的抑菌作用优于白念珠菌,同时与西药联合应用显示出了良好的协同作用.黄连解毒汤可应用于临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作者:陶茂灿;夏修蛟;曹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药食兼用的油性坚果研究进展

    药食兼用的油性坚果,富含脂肪酸、植物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叶酸等营养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多吃油性坚果,可以清除自由基,能抵御由自由基引发的疾病,提高免疫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危险,调节血脂.

    作者:芦柏震;周俐斐;侯桂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山茱萸总苷抗实验性变态性脑脊髓炎大鼠免疫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山茱萸总苷(TGCO)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外周血清IFN-γ、sIL-2R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EAE组和TGCO组,采用动物行为学、常规HE和Luxol FastBlue(LFB)染色观察动物的发病情况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IFN-γ、sIL-2R的变化.结果:EAE组7/8大鼠出现典型的EAE行为学改变、CNS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血清IFN-γ、sIL-2R值分别是(118.36±12.79,41.17±4.52);而TGCO组有3/8大鼠出现EAE行为学改变,评分高为2分,潜伏期延长,CNS内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明显减轻,血清IFN-γ、sIL-2R值分别是(79.60±17.56,34.86±4.21),与EAE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GCO对EAE大鼠有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外周血清IFN-γ、sIL-2R有关.

    作者:李勇;宋兴伟;代允义;管璇;王小同;郑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锦带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锦带花为忍冬科植物锦带Weigela florida(Bunge)A.DC.的干燥花雷.民间用于治疗瘟病初起、头痛咽干、喉痹、痈肿疔疮、丹毒等症.目前在活性成分、药理药效等方面未见报道,因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金银花项下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对锦带花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分析,测定结果为1%.

    作者:高松;江丹;王朋;李阳;任丕晨;林芷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心律失常近况

    综述了近10年来麻黄附子细辛汤在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应用,从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起搏窦房结综合征及缓慢型心律失常这几种疾病入手,深入阐明并揭示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可在临床治疗多种慢性心律失常,并取得很好的疗效.对于需要安装起搏器而经济条件达不到的患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可以很好的改善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本方的应用并不影响起搏器的后续安装,也没有明确的导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作者:陈明;高卫平;汤尔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和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西医治疗尚无特殊进展,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治疗方面有独特的理念和优势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对近10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作者:杨秀炜;江红;杨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金钱草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

    目的:建立金钱草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d ODS柱;流动相为甲醇-0.45%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为366nm.结果:槲皮素在0.04724~0.2362μg范围内,山柰素在0.1424~0.427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值分别为99.8%和99.9%,RSD分别为1.39%和1.48%.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为金钱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阎婷;金宪涵;王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比较不同中药方剂对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比较化痰祛瘀、益气养阴、疏肝理气3种不同方剂对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4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伐他汀对照组、化痰祛瘀组、益气养阴组、疏肝理气组,正常组6只,其余每组各8只.通过高脂饲料配合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建立兔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取腹主动脉下段,电镜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应用RT-PCR法测定原癌基因c-myc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1)模型组PDGF、c-myc、IGF-1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2)氟伐他汀组、化痰祛瘀组、益气养阴组、疏肝理气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DGF、c-myc、IGF-1显著下降(P<0.05).(3)化痰祛瘀组、益气养阴组与疏肝理气组比较PDGF、IGF-1显著下降(P<0.05),c-myc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动脉损伤后可致PDGF、c-myc、IGF-1表达增加,提示PDGF、c-myc、IGF-1表达增加在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中起一定作用.(2)化痰祛瘀、益气养阴、疏肝理气3种方剂均能使动脉损伤后PDGF、c-myc、IGF-1表达减少,对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化痰祛瘀与益气养阴方效果更显著.

    作者:齐晓云;杨关林;赏楠;林萍;高敏;张丝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的工艺研究

    目的:建立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萃取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的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甲素的含量,并考察了微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提取五味子甲素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为微波功率为60W,乙醇浓度为80%,料液比为1:20,提取2次,每次为10min.结论: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具有节省时间、节约能量、提取效率高等优点.

    作者:阮洪生;曹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黄白痤疮膏对金黄地鼠白细胞雄激素受体及皮脂腺斑组织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白痤疮膏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成年雄性金黄地鼠侧腹皮脂腺斑作为动物模型,随机分3组分别采用黄白痤疮膏、5%安体舒通乳剂、蒸馏水外擦皮脂腺斑20天,观察皮脂腺斑组织结构及皮脂腺斑的大小变化;应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实验地鼠白细胞雄激素受体(AR)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地鼠血清中睾酮的水平.结果:黄白痤疮膏与安体舒通均能明显缩小金黄地鼠皮脂腺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黄白痤疮膏能明显的改变皮脂腺斑的显微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白痤疮膏与安体舒通均具有降低金黄地鼠外周血白细胞AR,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白痤疮膏能抑制皮脂腺细胞的增生和分泌功能,改变皮脂腺斑显微结构,使皮脂腺斑缩小,降低金黄地鼠外周血白细胞AR,对痤疮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陈卫平;刘百祥;符逢春;彭学著;洪俐;陈检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山茱萸抗衰老研究进展

    衰老及衰老引发的疾病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中医药以其特有的疗效,在抗衰老领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代人对于衰老引发疾病的重视,使中药在抗衰老方面得到更广泛的研究.山茱萸是临床常用的补肝肾、抗衰老的药物,多年的研究认为其抗衰老的机制来源于抗氧化、保肝等作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与分子生物学、基因等联系起来.对山茱萸抗衰老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总结.

    作者:杨柳;王明艳;蔡宝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方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临床体会

    目的:探索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的新理论、新方法.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中桂枝芍药知母汤、肾气丸相关条文的重新考证,对原方主治、功效有了新的认识,扩大了原方的应用范围,并在临床运用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提高.结果:合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顽固性水肿,特别是西药利尿剂效果不佳者,具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且药性平和,非逐水峻剂可比.结论:经方合用以扶阴阳、调脾肾为主,以扶正为法而寓散邪行水之意,完美地解决了糖尿病肾病水肿用补药则缓不救急,用泻药则正气不支的治疗矛盾,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跃进;行延霞;卫燕东;连惠芬;袁静;刘珊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