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郁症的中医药研究述评

许二平

关键词:抑郁症, 中医药, 综述
摘要:基于研读中医学研究抑郁症成果的基础上,评述近年来中医学对抑郁症研究的概况,提出了今后中医学在抑郁症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的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不同时期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分别于14、28天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中药对它们的影响.结果:①模型组急性期肺组织肺泡炎症表现显著,巨噬细胞活化明显,慢性期以肺间质纤维母细胞增生,纤维化形成较明显.②中药组肺组织急性期炎症反应较模型组减弱(P<0.01),巨噬细胞活化减弱;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肺纤维化早期巨噬细胞活化明显,以炎症反应为主,晚期以纤维化形成为主.中药通过减弱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肺纤维化发展.

    作者:刘景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丹参穴位注射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X线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参穴位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将注射用丹参(冻干)用5mL生理盐水溶解,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侧的环跳穴、居醪穴注射,每穴注射2.5mL,每周3次,连续治疗6个月.并与髓芯减压手术治疗相比较.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明显减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疼痛症状,P<0.05,但丹参穴注明显优于髓芯减压,P<0.05.在髋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上,髓芯减压组疗前疗后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丹参穴注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均有明显改善,P<0.05;丹参穴注明显优于髓芯减压,P<0.05.X线表现丹参穴注优于髓芯减压,P<0.05.结论:丹参穴位注射可以明显减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疼痛和髋关节活动度,在6个月时可以维持X线表现无恶化,部分病例有好了转.

    作者:ZHANG Hai-feng;张舒雁;LIU Jin-min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益气养阴清利活血法对微小病变肾病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对阿霉素诱导的微小病变肾病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从脂质过氧化反应方面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用表柔比星(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法复制微小病变肾病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液、强的松混悬液.测定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Scr)、MDA、SOD、T-AOC的含量,并进行电镜下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MDA含量增高,SOD、T-AOC水平降低(P<0.05~0.01).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可减少微小病变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泄量,改善血清生化指标,降低MDA含量,升高SOD、T-AOC水平,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P<0.05~0.01),修复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的结构.结论:微小病变肾病大鼠存在脂质过氧化反应亢进,益气养阴、清利活血法对微小病变肾病大鼠有明显疗效,并能抑制其亢进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缓解肾病.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风病毒损脑络释义

    中风病是由诸多病邪使脑络长期、反复受损,自我调节功能发生紊乱,日久病邪积而成毒,更伤脑络,脑络自我调节功能丧失,终毒邪闭阻脑络或使脑络破血溢而发病.脑络受阻、受损,一方面气血不得濡养脑髓,脑髓继之受损,脑神失用,另一方面,毒邪不得从络脉排出,进一步败坏脑络、脑髓和其它脏腑组织器官.如此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这是中风病病情复杂、险恶、难以治愈的关键.

    作者:任丽;曹晓岚;王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半仿生-酶法提取半夏白术天麻汤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为优选半夏白术天麻汤用半仿生-酶法提取的工艺条件,以天麻素为综合评价指标之一,探讨其用HPLE测定的可行性.方法:按处方比例称取各饮片,加入适宜的酶预处理,再按SBE法,采用正交实验L186×36表.于第1煎和第3煎的溶剂中加入适宜的消化酶,在适宜的温度下提取得提取液.以该提取液为研究对象,作天麻素的HPLC测定方法的研究.筛选供试品的制备方法和HPLC的流动相,采用DiamonsilTM 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3:97),在220nm波长处检测,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25℃.结果:天麻素在0.87-10.44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2%,RSD=1.58%(n=6).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半仿生-酶法提取液可用HPLC测定其天麻素的含量,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SUN Fu-dong;孙秀梅;ZHANG Zhao-wang;王淑玲;KOU Yu-min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青蒿常山对冠脉结扎所诱发犬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抗疟中药青蒿、常山对冠脉结扎所诱发犬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的药理效应.方法:结扎犬冠脉动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犬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以及青蒿、常山对犬的作用.结果:青蒿常山组给药后30min开始减少室性早搏次数,给药后60~240min显著减少室性早搏次数.240min时室早百分率-77.56±21.84,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其它时间点有减少趋势.给药后240min对室性心动过速有明显的治疗意义.结论:青蒿、常山对冠脉结扎所诱发犬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丁书文;JIAO Hua-chen;解砚英;WANG Fu-wen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黄芪失笑散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黄芪失笑散对高脂饮食所致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伐他汀组、黄芪失笑散大、中、小剂量组共6个实验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分别予以高脂饲料喂养,实验开始时和12周时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第12周末处死动物,行主动脉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黄芪失笑散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C、TG、LDL - C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作用与氟伐他汀组相当(P>0.05).主动脉病理形态学观察提示黄芪失笑散能有效的保护内皮细胞结构完整.结论:黄芪失笑散能降低血脂,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的完整,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具有预防作用.

    作者:祝光礼;WEI Li-ping;方伟;QIAN Bao-qing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黄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芩,因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微小、价格低廉以及来源丰富等优点,已成为临床常用中药材之一.由于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其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亦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介绍近年来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黄芩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作者:SONG Lin-li;孟庆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系统生物学在中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系统生物学是21世纪的生物学,强调对生命现象从系统和整体的层次进行研究和把握,对传统中医学研究方法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沈瑾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天然药物抑制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目的:研究天然药物税香烯(Ele)、姜黄素(Cur)、雷公藤内酯醇(Tri)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为防治后发性白内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诱导牛LEC增殖;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Ele、Cur、Tri对LEC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TCM)检测Ele、Cur、Ti对LE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抑制作用;荧光分先光度法检测LEC内[Ca2+]I、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AMP和cGMP,并分析Ele、Cur、Tri的影响.结果:(1)Ele、Cur、Tri对rhEGF诱导的LEC增殖的抑制率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高(P<0.01);(2)Ele、Cur、Tri明显下调rhEGF诱导增殖的LEC内PCNA蛋白表达,呈量效和时效关系(P<0.01);(3)Ele、Cur、Tri使增殖的LEC内[Ca2+]I和cAMP显著增高(P<0.01)、cGMP显著降低(P<0.01).结论:天然药物Eie、Cur、Tri均可显著抑制LEC增殖;Ca2+、cAMP和cGMP细胞信号转导是其抑制LEC增殖的重要细胞和分子机制.Ele、Cur、Tri对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HUANG Xiu-rong;祁明信;HU Yan-hong;吴正正;YAN Jing;马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运脾除湿中药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MTL GLU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运脾除湿中药对接受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血浆胃动素(MTL)和胰高血糖素(GLU)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3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TL和GLU水平,比较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恶心、呕吐、腹胀、呃逆、纳呆等)改善情况及手术前后MTL和GLU水平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均出现MTL明显下降(P<0.05),GLU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4天的MTL和GLU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第4天MTL含量较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P<0.05),GLU含量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部术后患者MTL含量降低,GLU含量升高,提示MTL、GLU可能参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病机制;运脾除湿中药能明显降低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发生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控术后患者的MTL、GLU水平相关.

    作者:LI Kun-yin;王慧颖;曾诚;LIANG Kai-wen;关永格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大黄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时相和CyclinD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增长期的平滑肌细胞,采用MTT法观察大黄素对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的有效浓度范围,求出IC50并干预细胞;然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法进行细胞周期时相和CyclinD1表达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C50时药物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升高,S期细胞百分比下降,CyclinD1表达高峰延迟,表达量下调,细胞周期受阻于G0/G1期.结论:大黄素在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过程中通过下调Cyclin D1表达,阻滞了细胞周期的进程;是一种有效的抗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药物.

    作者:PAN Hao;张邢炜;WANG Ning-fu;高炎;ZHOU Liang;杨建敏;LI Pei-zhang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320例脑梗塞恢复期证候规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证侯分布规律.方法:对32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进行了中风辨证量化诊断调查.结果:脑梗塞恢复期证候分布概率以阴虚阳亢证为多(31.6%);其次为痰证(24.1%)、火热证(20.3%)、风证(14.7%)、血瘀证(5.3%)及气虚证(4.1%).证型组合形式复杂,计56个类型.脑梗塞者以2证组合居首,3证次之.结论:用统一中医辨证量化诊断标准探讨脑梗塞恢复期病理病机,并对重视恢复期量化诊断提出了建议与处理办法.

    作者:焦久存;NIU Yu-guo;沈桂珍;LU Shi-jun;周贵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制造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安冲剂小剂量组、肾安冲剂中剂量组、肾安冲剂大剂量组和泼尼松组,每组12只.造模后开始给药,治疗8周后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全血T细胞亚群.结果:模型组阿霉素肾病大鼠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与各治疗组,各治疗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CD4+、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且以肾安冲剂大剂量组对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好(P<0.05).结论:肾安冲剂通过调节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免疫功能,发挥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符逢春;LIU Bai-xiang;段建平;MAO Yi-lin;王萍;PENG Gui-yang;刘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胃黏膜异型增生虚实关联证证候结构特征研究与思考

    用标本理论辨析胃黏膜异型增生(Dys)的临床证候,其具有本虚标实相关联的结构特征.为了研究Dys虚实关联证证候结构,探讨其演变规律,判断各类别的癌变趋向,课题组建立起虚实关联证证候辨识系统数据库,多中心协作,将首诊选择的186例Dy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信息资料,输入数据库进行辨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首诊病例75.27%属虚实标本关联证,且以主兼关联证居多,在一月后复诊时点上的个体化证候演化统计,转入单实证24例,多有饮食、劳倦、受寒等诱发因素,多因病情加重而就诊;转入单虚证16例,其中脾胃气虚、胃阴不足、气阴两虚证病情轻.表明Dys的证候具有本虚标实的结构特点,治疗Dys不能陷入非实即虚、非虚即实的证候选择之中.

    作者:沈舒文;YUWEN Ya;彭宁;NIU Yang;陈丽英;LIU Mei-jun;白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化疗药物所致消化系统毒副反应的中药防治

    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可引起消化系统毒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化疗的耐受性.中医中药在防治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上显示了良好的优势.对应用中医药防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呃逆、腹泻、便秘、饮食不振等毒副反应情况作一分析.

    作者:HOU Gui-lan;芦柏震;WANG Chun-lei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国内中文医学期刊有关复方黄黛片的论文及被引分析

    目的:客观评价复方黄黛片对白血病治疗产生的影响.方法:以复方黄黛片、复方青黛片、白血康为关键词,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5年1月-2006年12月国内医学期刊载文及其被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论文分析:载文量50篇.涉及32种期刊,年均4.5篇;栏目类型中以临床研究为主,占78%;论文作者分布于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②被引分析:50篇论文中,被引率为50.0%,篇均被引9.6次,高被引频次为122次;源文献达239篇,涉及131种期刊,栏目类型以综述为主,占40.6%.结论:复方黄黛的研究既有延续性,又有广泛性,其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是研究的热点,对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脾虚模型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变化及归脾汤的影响

    目的:研究脾虚模型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变化及归脾汤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建立脾虚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BDNF变化及归脾汤的影响作用.结果:模型组BDNF免疫阳性反应物在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明显降低;归脾汤治疗组上述脑区的BDNF免疫阳性反应物明显增加.结论:脾虚模型脑内BDNF表达有变化,提示归脾汤可能通过对BDNF调节作用而影响学习记忆.

    作者:QIAN Hui-nan;李娟;SU Jun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RP-HPLC法测定海红果黄酮苷元-槲皮素的含量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海红果中黄酮类成分的苷元-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C18柱(150mm×4.6mm,5μm)作为色谱柱;甲醇:0.05%磷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2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18~1.09μg,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9.05%,RSD为0.6%;海红果中黄酮苷元的含量为0.0245%,经过提取纯化后含量提高到1.06%.结论:该法用水解后苷元-槲皮素的含量反映海红果中黄酮类成分总量,方法准确,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作者:赵亮;LIU En-li;杨翠林;LIANG Tai-gang;李青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救必应抑菌抗炎有效部位筛选

    目的:提取分离救必应,得到各不同的极性部位,进行抑菌和抗炎实验筛选.方法:以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提取分离救必应,各部位用试管稀释法抑菌筛选,效果显著部位先进行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和棉球诱导大鼠肉芽肿的抗炎实验筛选,再以硅胶柱层析洗脱分离,进一步抑菌实验筛选.结果:救必应乙醇提取部位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抗炎作用,蒸馏水提取部位有较强抑菌作用,但无抗炎作用.柱层析分离筛选之后,抑菌部位主要发生在乙醇提取部位以甲醇:氯仿(1:1)洗脱部分,水提取部位90%乙醇和70%乙醇洗脱部分.

    作者:ZHANG Rong-wen;黄兆胜;FAN Qing-ya;张景佳;WANG Zong-wei;张伦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