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连英;原所贤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胃食管反流的情况.方法:选择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脾肺气虚型与痰热阻肺型,对患者24h食管pH监测以及胃食管反流症状进行了观察;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长时间反流次数、pH<4的反流时间以及pH<4的反流总百分时间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胃食管反流积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痰热阻肺型高于脾肺气虚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并与中医证型相关.
作者:叶蔚;王小奇;张红;来丽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在2004年6月的<中医药学刊>上发表了赵书刚的<<尚论篇><尚论后篇>对温病学的贡献与后世影响探微>(下文简称为<探微>)一文.
作者:战佳阳;毕秀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悬钟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绝骨,属足少阳胆经.其临床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加以总结:
作者:郭向军;裴景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中药复方肺癌煎剂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体重、瘤重、血清TNF-α含量,探讨肺癌舒颗粒剂对肿瘤的作用机理.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肺癌舒对小鼠Lewis肺癌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部分机理.方法:以C57/BL近交系Lewis肺癌荷瘤小鼠为模型,观察肺癌舒对肿瘤生长情况和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中药复方肺癌舒可增加体重,抑制肿瘤组织生长,提高荷瘤小鼠血清TNF-α水平.结论:肺癌舒可能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及转移,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机制抑制肿瘤.
作者:许轶琛;姜秀国;路唐学;陈香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冠滴丸预适应样作用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方法:40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适应组、舒冠滴丸预适应组,观察舒冠滴丸预适应样作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等容收缩期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等容舒张期左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舒冠滴丸预适应能改善缺血再灌注时左心室功能,减少心肌LDH、CK-MB的漏出,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舒冠滴丸预适应样作用能有效地减轻AS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谭元生;唐莹;邓圣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大果山楂总黄酮对实验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和TC、TG、ALT、AST、SOD、MDA含量,以研究大果山楂总黄酮的药理学效应.结果:大果山楂总黄酮能减轻酒精所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及抑制肝脏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血液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结论:大果山楂总黄酮对实验性酒精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潘莹;江海燕;丁国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疾病不过是正的失常和/或邪的存在,治病即是还正和/或祛邪.把复杂的疾病问题合理简化为执简驭繁的正邪矛盾,并通过正邪概要、诊断思路、施治方案三个部分,论述了正邪概念的全新定义及作用关系和怎样从正邪的思考角度来诊断、治疗疾病,对其中所涉及到的中国传统岐黄医学的另一些中心概念,如气、精、阴阳、证、标本等,也随文作了精要而恰当的重新诠释,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作者:张流秀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现代研究证实: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及其纤维的变性、萎缩和丧失[1~3];能量代谢障碍和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都是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4~5].本研究旨在探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利水功效的中药复方--青光安颗粒剂对急性高眼压实验模型兔眼视网膜酶活性指标的影响,进一步阐明青光安颗粒剂对青光眼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以便为临床提供治疗青光眼术后患者提供有效的的方法和药物.
作者:彭清华;东长霞;李建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观察莪术水煎液对雌鼠妊娠和生殖器指数、雄性生殖器指数、RBC数、Hb、RBC压积、凝血时间、离体家兔子宫平滑肌等作用进行研究,探讨莪术属于妊娠禁忌药的科学依据.目的:探讨莪术属于妊娠禁忌的药理学依据.方法:1)生殖力指数试验;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1)对微循环的影响(耳廓微循环法);(2)对凝血时间的影响(玻片法、毛细管法);(3)对Hb、RBC、RBC压积的影响.3)对免疫器官的影响(脏体法).4)对离体器官的作用:(1)对离体大鼠子宫平滑肌的影响;(2)对离体心肌的影响.结果:莪术水煎液可减少正常小鼠怀孕率、增加妊娠小鼠致畸率、减轻雄性小鼠睾丸和贮精囊重量;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延长凝血时间,降低Hb含量、减少RBC数及RBC压积;对小鼠肾上腺、胸腺、脾脏等指数未见明显影响;能兴奋子宫平滑肌,抑制离体蛙心的收缩力.结论:以上结果为莪术妊娠禁忌、抗早孕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本实验仅为初探,今后有条件还将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周宁娜;毛晓健;张洁;杨颂雯;张晶玫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忍冬叶与忍冬花对5株致病菌的抗菌效果.方法: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忍冬叶与花的低抑菌浓度(MIC);试管稀释法,测定忍冬叶与花的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忍冬叶对金葡菌ATCC25923、金葡菌临床分离株、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MIC为0.0625~0.25g/ml;忍冬花对上述细菌的MIC为0.015~0.03g/ml;忍冬叶与花对金葡菌ATCC25923、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MBC相同.结论:忍冬叶与忍冬花对4株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抗菌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无明显抗菌作用.
作者:毛理纳;罗予;宋建兵;李浩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益视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行了含量沉淀.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0.1200-0.600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姜永梅;姜泓;张元桐;陈宇;曲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近几年,中西医结合治疗DVT,取得新的进展和成就,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政;侯玉芬;刘明;毋中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近几年来,随着中药血清药理学的不断发展,国内许多学者都采用了血清药理学方法进行中药复方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通过对比传统的中药复方研究方法,阐述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优点;分析、归纳、总结近几年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几个主要方面的进展.
作者:张金梁;崔志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1840年的鸦片战争,世界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殖民主义势力涌进了中国.他们对中国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陷入了贫穷落后、受欺凌、受奴役、受屈辱的境地.在殖民主义者奴化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产生了严重的民族自卑感.
作者:李今庸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在对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汲取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于临床实践,对其辨证规律加以浅析.主要论述正虚首重肝和肾,病初毋忘脾和胃;邪实首重湿与瘀,全程不忘痰和毒;正虚邪实常错杂,表里寒热亦相伴;治当通其用,补其体,通补兼施;衷中参西,病证结合.
作者:杨照华;张荒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主要的慢性并发症和致残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廖冬燕;林寿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茜草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动力学.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观察茜草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观察结果表明,茜草提取物对HeLa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为23.5μg/ml,其作用表现出时间依赖性.结论:茜草提取物有直接细胞毒作用,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作者:谭朝阳;何迎春;田道法;尤昭玲;陈学东;杜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是中医长寿之道的理论基础,是研究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理论.其具有以下特点: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黄帝内经>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不妄作劳、起居有常、地理环境与养生长寿、恬愉为务、治未病等为养生特点.现代研究认为,长寿,并非是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遵循养生之道并付诸行动,定会享遐龄而尽天年.
作者:商铁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外感时邪,如不能及时治愈,邪传少阳,出现小柴胡汤证及其或有证.现代临床观察小柴胡汤或有证,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块,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均与现代医学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引起的多脏器损伤症候群相符.
作者:周丽;王雪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淀粉样变性肾病的病机关乎虚、水、痰、瘀四大方面,其中虚是疾病的主因,且始以气虚为多见,随着病程进展则出现阴虚、气阴两虚的病机转化.水、痰、瘀是因虚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其一经形成,则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内积脏腑,外充形廓,从而阻抑脉道,壅塞三焦,障碍气化,从而使临床表现复杂多端.本病的中医辨治可分为痰水瘀阻型、脾肾气虚型、肾阴亏虚型和气阴两虚型等.在治疗上要注意恪守病机,恰当施治;标本兼治,补泻同施;活血化瘀,贯彻始终.
作者:刘玉宁;王立红;马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