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1982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 中医学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2004年12期文献
  • 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与中药研发模式转变

    为了探讨中药现代化的新模式,通过现代生命科学对疾病谱研究的进展、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多因素、多环节、多途径成为发病机制的主要模式,增龄性、渐进性成为许多疾病发病其共同特征等的分析和归纳.高效提取分离技术、现代化分析技术、生物信息学、分子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中药的纯化、结构分析和分子药理机制成为可能.从中药复方研究,单体和有效成分的研究,重新配伍和组方研究,GLP安全认证和毒理学研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如何进行现代中药研究和政策建议.

    作者:李光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食管pH监测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胃食管反流的情况.方法:选择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脾肺气虚型与痰热阻肺型,对患者24h食管pH监测以及胃食管反流症状进行了观察;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长时间反流次数、pH<4的反流时间以及pH<4的反流总百分时间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胃食管反流积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痰热阻肺型高于脾肺气虚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并与中医证型相关.

    作者:叶蔚;王小奇;张红;来丽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肝力克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 PDGF-B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肝力克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其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肝力克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13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予40%CCl4 0.3m1/100g体重皮下注射;连续9周,建立大鼠纤维化模型;将肝纤维化大鼠随机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肝力克大剂量组、肝力克中剂量组和肝力克小剂量组.肝力克大、中和小剂量组分别予不同剂量的中药复方肝力克灌胃治疗,肝纤维化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9周.取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和PDGF-B mRNA的表达.结果:1)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及肝纤维化程度计分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经肝力克大、中、小剂量治疗后,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及肝纤维化程度计分均较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明显降低(P<0.05,P<0.01);2)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GF-β1和PDGF-BmR-NA阳性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经肝力克大、中、小剂量治疗后,大鼠肝组TGF-β1和PDGF-B mRNA阳性表达均较肝纤维化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3)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积分与肝组织TGF-β1和PDGF-BmRNA表达呈明显相关性(r=0.801、r=0.642).结论:1)肝力克能够减轻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2)TGF-β1和PDGF-B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3)肝力克能够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和PDGF-B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肝力克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途径之一.

    作者:严茂祥;陈芝芸;李宝玲;项柏康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僵知饮对四氧嘧啶诱导的大鼠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纯中药制剂僵知饮对实验性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静脉注射四氧嘧啶诱导家兔及大鼠化学性糖尿病,观察僵知饮对动物血糖、血脂和氧自由基的影响,以期治疗实验性糖尿病.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僵知饮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均显著降低(P<0.05~0.01),而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提示僵知饮治疗实验动物化学性糖尿病不仅降糖效果优于甲苯磺丁脲(D860),且有降血脂、改善氧自由基代谢紊乱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从而有助于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结论:僵知饮对实验性糖尿病具有降低血糖、血脂,改善氧自由基代谢紊乱的作用.

    作者:孙云;徐峰;王德俊;陈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肺癌舒颗粒剂对小鼠Lewis肺癌的作用机理研究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中药复方肺癌煎剂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体重、瘤重、血清TNF-α含量,探讨肺癌舒颗粒剂对肿瘤的作用机理.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肺癌舒对小鼠Lewis肺癌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部分机理.方法:以C57/BL近交系Lewis肺癌荷瘤小鼠为模型,观察肺癌舒对肿瘤生长情况和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中药复方肺癌舒可增加体重,抑制肿瘤组织生长,提高荷瘤小鼠血清TNF-α水平.结论:肺癌舒可能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及转移,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机制抑制肿瘤.

    作者:许轶琛;姜秀国;路唐学;陈香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舒冠滴丸预适应样作用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的研究

    目的:探讨舒冠滴丸预适应样作用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方法:40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适应组、舒冠滴丸预适应组,观察舒冠滴丸预适应样作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等容收缩期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等容舒张期左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舒冠滴丸预适应能改善缺血再灌注时左心室功能,减少心肌LDH、CK-MB的漏出,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舒冠滴丸预适应样作用能有效地减轻AS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谭元生;唐莹;邓圣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茜草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杀伤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茜草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动力学.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观察茜草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观察结果表明,茜草提取物对HeLa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为23.5μg/ml,其作用表现出时间依赖性.结论:茜草提取物有直接细胞毒作用,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作者:谭朝阳;何迎春;田道法;尤昭玲;陈学东;杜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医大学生知识结构及素质教育评析

    中医大学生除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体做到注意博学多识,打下人文基础;学习中国医史,培养广泛兴趣;立志吃苦耐劳,锻造高尚医德;锻炼各种能力,注重开拓创新;尽早接触临床,理论实际结合.

    作者:张庆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黄芪皂苷类成分的HPLC指纹谱研究

    目的:研究黄芪药材皂苷类成分的指纹谱.方法:色谱柱:Hypersil ODS(4.6×250mm,5-Mi-cro),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03nm;分析时间:60min;流速:1.0ml/min.结果:共标出黄芪药材13个共有峰.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黄芪药材皂苷类成分的指纹图谱质量控制.

    作者:贾晓斌;陈彦;蔡宝昌;王勇;潘国梁;施亚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论小柴胡汤或有证与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关系

    外感时邪,如不能及时治愈,邪传少阳,出现小柴胡汤证及其或有证.现代临床观察小柴胡汤或有证,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块,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均与现代医学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引起的多脏器损伤症候群相符.

    作者:周丽;王雪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及早期病变的证型研究探要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FFA)表现,建立早期DR的FFA亚分型,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其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早期DR进行FFA检查,按其分布的主要部位划分为中央型、中周型、混合型;将病例进行中医分型.研究FFA亚分型与病程进展、视力预后、误诊漏诊率及中医证型间的关系.结果:早期DR的FFA亚分型中以混合型为多占61.9%,中周型的漏诊、误诊率高;中央型的视力较差且病程进展快,且多为中医的阴阳两虚证.结论:中央型患者多属中医的阴阳两虚证.

    作者:刘求红;余杨桂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清金得生片对化疗荷瘤小鼠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清金得生片对化疗荷瘤小鼠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采用Lewis肺癌株造成荷瘤小鼠模型后,再以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化疗荷瘤小鼠模型,实验分为清金得生片组、环磷酰胺加清金得生片高、中、低剂量组、环磷酰胺加贞芪扶正冲剂组、环磷酰胺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胸腺和脾脏指数、抑瘤率的测定.结果:环磷酰胺化疗导致的荷瘤小鼠白细胞(WBC)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3、CD4百分率、胸腺和脾脏指数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而清金得生片组及化疗同时加清金得生片的各用药组荷瘤小鼠白细胞总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百分率、CD4/CD8比值、胸腺和脾脏指数、抑瘤率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结论:清金得生片对化疗荷瘤小鼠的造血系统和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增强了化疗药物的疗效.

    作者:陈林香;戴馨仪;周岱翰;陈雪馨;陈瑶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通脉宁对血管狭窄模型家兔病理学及相关因子影响

    目的:观察通脉宁胶囊(TMNJN)对家兔颈动脉内皮球囊损伤后引起血管狭窄模型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出颈内和颈外动脉,由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插入气囊,在恒定压力下,反复抽拉3次,造成经腔内皮损伤,连续给药21天后取出颈内动脉,肉眼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动脉壁外观和病理学改变;颈总动脉取血,分别检测血a-颗粒膜蛋白(GMP-140)、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结果:家兔颈动脉内皮球囊损伤21天后模型组家兔颈内动脉内皮明显粗糙,管腔明显狭窄,狭窄处87.5%可见黄色或暗红色血栓,内膜明显增厚,平滑肌细胞明显增生;血浆GMP-140、ET-1、CGRP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造型家兔灌服通脉宁胶囊后,大、中、小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大剂量组改善明显,差异显著.结论:大、中剂量组家兔灌服通脉宁胶囊后对动脉球囊损伤后引起血管狭窄模型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为通脉宁胶囊能治疗经皮经腔内皮损伤引起的血管狭窄提供了充实的药理学基础.

    作者:宋崇顺;任映;葛新;陈淑长;郭菁;赵凤志;戴欣;杨金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二妙散到四妙丸的用药规律初探

    从二妙散、三妙丸、四妙丸的用药加减变化出发,探讨湿热浸淫病机的特点.并以此为切入点,讨论湿热与血瘀的关系,提出湿热浸淫易导致潜在血运不畅-血瘀,早期应用凉血活血之品,有助于湿热的消除,为临床治疗湿热疾患拓宽用药思路,以期获得更佳疗效.

    作者:梁汝庆;郑桂芝;孔祥亮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乳腺增生病437例中医证型特点分析

    目的:乳腺增生病病机复杂,临床上各家分型不一.参考各医家的辨治经验,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进一步进行中医药干预提供基础.方法:对437例合并有危险因素的乳腺增生病患者按拟定的肝郁气滞、痰瘀凝结、冲任失调和其他型共四个主要证型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对证型复杂,兼夹有以上所列的主症或其他证型者,从脏腑和气血辨证角度分析其兼夹症.结果:肝郁气滞型病例占总数的58.3%;冲任失调型年龄大(47.62±7.25)岁,与其他3型比P<0.05.三证型互相兼夹三个主要证型的症状分别为34.8%,50%和44.3%.兼夹实证,肝郁气滞型兼夹痰瘀凝结证为25.0%;痰瘀凝结型兼夹肝郁气滞证为35.7%.兼夹虚证,3型兼夹肝阴血不足和肾虚,分别为27.8%、7.8%;27.1%、12.2%;25.3%、13.9%.结论:合并有乳腺癌危险因素的乳腺增生病患者,肝郁气滞型常见,冲任失调型年龄大.各证型多有兼夹证,兼夹实证肝郁气滞证为多.兼夹虚证以肝阴血虚常见.冲任失调型,证情复杂,兼夹证多,肾虚突出.

    作者:胡升芳;陈红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还正祛邪论内涵浅识

    疾病不过是正的失常和/或邪的存在,治病即是还正和/或祛邪.把复杂的疾病问题合理简化为执简驭繁的正邪矛盾,并通过正邪概要、诊断思路、施治方案三个部分,论述了正邪概念的全新定义及作用关系和怎样从正邪的思考角度来诊断、治疗疾病,对其中所涉及到的中国传统岐黄医学的另一些中心概念,如气、精、阴阳、证、标本等,也随文作了精要而恰当的重新诠释,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作者:张流秀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多毛孢菌菌粉含药血清对LLCPK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肾小管上皮细胞是肾脏固有细胞之一,在结构上与肾间质紧密相连,既是肾脏损伤的受害者,也是直接参与者.肾小管间质疾病是肾脏病学研究的重点,肾间质损伤程度直接关系到肾脏疾病的预后,有关它对肾病进程的影响已引起了广泛重视.目的:研究多毛孢菌菌粉不同提取物含药血清对庆大霉素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猪肾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用庆大霉素刺激,同时加多毛孢菌的不同提取物含药血清干预.用MTT法测定存活细胞数;生化显色检测NAG酶活性;流式细胞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细胞相比,庆大霉素可显著降低细胞MTT实验的OD值、细胞上清液中NAG酶活性,并显著增强细胞表面Annexin V的表达;菌粉水提物或醇提物含药血清均能够显著增强细胞的OD值,降低细胞上清液中NAG水平,抑制庆大霉素诱导的细胞表面Annexin V的表达.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多毛孢菌菌粉含药血清可以拮抗庆大霉素的肾小管细胞毒性,促进损伤细胞的修复,抑制细胞凋亡;除了传统水提物外,醇提物也对庆大霉素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汝春;毛俐婵;程晓霞;王军;朱晓玲;王永钧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青光安颗粒剂对急性高眼压实验模型兔视网膜组织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现代研究证实: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及其纤维的变性、萎缩和丧失[1~3];能量代谢障碍和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都是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4~5].本研究旨在探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利水功效的中药复方--青光安颗粒剂对急性高眼压实验模型兔眼视网膜酶活性指标的影响,进一步阐明青光安颗粒剂对青光眼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以便为临床提供治疗青光眼术后患者提供有效的的方法和药物.

    作者:彭清华;东长霞;李建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医药文化的七十五年

    1840年的鸦片战争,世界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殖民主义势力涌进了中国.他们对中国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陷入了贫穷落后、受欺凌、受奴役、受屈辱的境地.在殖民主义者奴化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产生了严重的民族自卑感.

    作者:李今庸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天蚕壮阳散治疗肾阳虚型阳痿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天蚕壮阳散对肾阳虚型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天蚕壮阳散,每次8g,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男室补肾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3月后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天蚕壮阳散的总有效率为82.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P<0.01),能提高血清睾酮(T)的含量(P<0.01),能使E2/T的比值下降(P<0.01).结论:天蚕壮阳散对肾阳虚型阳痿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何清湖;刘朝圣;张迅;李轩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Caf损伤的保护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讨XNQZ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采用形态学观察、MTT法细胞活力和LDH活性测定,观察XNQZ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咖啡因(Caf)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探讨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咖啡因(Caf)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用Caf形成损伤,观察PC12细胞形态学、MTT法细胞活力、LDH活性的变化.结果: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的形态改变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增强细胞活力,降低LDH活性.结论: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能明显减轻PC12细胞的Caf损伤.

    作者:杨牧祥;田元祥;于文涛;徐华洲;王少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针刺中脘穴治疗消化性溃疡探要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反复发作性常见病、多发病,常引起多种并发症.通常指的是胃、十二指肠的圆形或卵圆形组织缺损.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攻击因子与粘膜保护因子平稳受到破坏所致.攻击因子主要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病变区域微循环障碍以及过多的自由基对胃、肠粘膜损伤等.目前,西医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是抑制胃酸,提高胃粘膜的防御能力及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等使溃疡愈合.但迄今为止,就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而且这类药物大都存在副作用多,价格昂贵,复发率高等特点.为此,探索针刺治疗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杨兆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生物碱类成分中莨菪烷类 有机胺类的构效关系

    阐述了中药生物碱类成分中莨菪烷类、有机胺类的构效关系.对生物碱在抗肿瘤药、镇痛药、拟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等方面作了综述,为<中药化学>的教材改革,新药的研发提出了新观点.

    作者:佟铁光;郝俊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大果山楂总黄酮对实验性酒精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大果山楂总黄酮对实验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和TC、TG、ALT、AST、SOD、MDA含量,以研究大果山楂总黄酮的药理学效应.结果:大果山楂总黄酮能减轻酒精所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及抑制肝脏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血液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结论:大果山楂总黄酮对实验性酒精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潘莹;江海燕;丁国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改良三甲散对拟痴呆小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改良三甲散是在古方三甲散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免煎颗粒剂.主要由龟板、鳖甲、牡蛎、地龙、何首乌、当归、石菖蒲等药组成.

    作者:耿义红;徐彬;刘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莪术妊娠禁忌的药理学研究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观察莪术水煎液对雌鼠妊娠和生殖器指数、雄性生殖器指数、RBC数、Hb、RBC压积、凝血时间、离体家兔子宫平滑肌等作用进行研究,探讨莪术属于妊娠禁忌药的科学依据.目的:探讨莪术属于妊娠禁忌的药理学依据.方法:1)生殖力指数试验;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1)对微循环的影响(耳廓微循环法);(2)对凝血时间的影响(玻片法、毛细管法);(3)对Hb、RBC、RBC压积的影响.3)对免疫器官的影响(脏体法).4)对离体器官的作用:(1)对离体大鼠子宫平滑肌的影响;(2)对离体心肌的影响.结果:莪术水煎液可减少正常小鼠怀孕率、增加妊娠小鼠致畸率、减轻雄性小鼠睾丸和贮精囊重量;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延长凝血时间,降低Hb含量、减少RBC数及RBC压积;对小鼠肾上腺、胸腺、脾脏等指数未见明显影响;能兴奋子宫平滑肌,抑制离体蛙心的收缩力.结论:以上结果为莪术妊娠禁忌、抗早孕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本实验仅为初探,今后有条件还将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周宁娜;毛晓健;张洁;杨颂雯;张晶玫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益气护卫汤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的研究

    益气护卫汤是洪广祥教授根据哮喘发病特点所创制,用于防治哮喘的有效方剂[1].通过观察益气护卫汤对哮喘模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及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哮喘的作用机理.

    作者:兰智慧;洪广祥;付向春;薛汉荣;王丽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张发荣教授从结胸证论治肝硬化并发顽固性呃逆2例例析

    肝硬化并发顽固性呃逆临床上并不常见,但持续存在的呃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饮食甚至呼吸,而一般治疗无效.导师张发荣教授从结胸证进行论治,疗效肯定.

    作者:王宗勤;张英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钟嘉熙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精粹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目前,病因和具体的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白,可能与遗传、环境和性激素有关.

    作者:黎壮伟;林智通;钟嘉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岳沛芬治疗泌尿系结石100例分析

    排石汤,是岳氏父女两代人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个排石效果较好的方剂.笔者有幸从师随诊,获益匪浅.

    作者:顾建明;王红宇;岳沛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张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摭拾

    张杰,男,1946年生.主任医师、全国著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国家级名中医)、省中医跨世纪人才学科带头人导师.中医学徒出身,学有渊源.

    作者:吕明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白长川教授治疗直肠前突经验探析

    直肠前突是指直肠前壁成囊带状突向前方.过去对此病不认识,教科书甚至肛肠外科专著上也很少提及,现在越来越多被人们重视.但临床上尚无可治愈的特异性药物,外科手术治疗因种种复杂因素,疗效也不理想,所以,目前选择手术治疗,是慎之又慎.白长川主任,从事脾胃病研究40余年,在脾胃病理论及临床上颇有独到见解.对直肠前突的理论及治疗有独到之处,认为脾胃燥湿不济、气机升降失常为病机核心,补益脾胃、调济燥湿、疏理气机为治疗大法,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崔吉英;高海利;白长川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忍冬叶与忍冬花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忍冬叶与忍冬花对5株致病菌的抗菌效果.方法: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忍冬叶与花的低抑菌浓度(MIC);试管稀释法,测定忍冬叶与花的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忍冬叶对金葡菌ATCC25923、金葡菌临床分离株、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MIC为0.0625~0.25g/ml;忍冬花对上述细菌的MIC为0.015~0.03g/ml;忍冬叶与花对金葡菌ATCC25923、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MBC相同.结论:忍冬叶与忍冬花对4株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抗菌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无明显抗菌作用.

    作者:毛理纳;罗予;宋建兵;李浩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医基础研究中需要再审视的两个问题释解

    2004年5月中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济南召开了中医基础类重点学科建设重大问题高层论坛,学者们就中医基础研究的有关问题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较一致的认识是中医基础研究必须两条腿走路,即传统研究方法和现代研究方法相结合.

    作者:楚更五;郑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探要

    综述了5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现状,认为针灸治疗该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广阔的前景,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临床观察研究方法有待改进和提高.

    作者:刘立安;王娥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四六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用四逆散合六君子汤(简称四六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观察.将病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用四六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对照组口服吗丁啉片10mg,每日3次,两组治疗4周.临床症状改善有显著差异.认为四六方治疗FD是有前途的方药.

    作者:蔡伟兴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运脾方与锌制剂对照治疗儿童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以运脾法选药组方,组成运脾方,并与西药锌制剂对照治疗,观察对儿童厌食症的治疗作用.方法:临床以黄芪、当归、苍术、龙骨等药组成运脾基本方,加工制作为糖浆制剂,1.5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厌食症儿童26例,并与锌制剂(锌硒宝片)治疗的31例儿童厌食症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食量、血清锌(Zn)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均为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8%,对照组为74.2%.结论:运脾方对儿童厌食症治疗效果显著,且疗效高于锌制剂治疗对照组,其作用机理在于运脾和胃,益气健中.

    作者:孙远岭;顾菊美;周纬;范亚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集释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近几年,中西医结合治疗DVT,取得新的进展和成就,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政;侯玉芬;刘明;毋中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视神经萎缩证型分布特点分析

    视神经萎缩是在各种不同病因的影响下,视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病理改变,引起视神经传导障碍的疾病.目的:通过对130例不同性别、年龄、病程、西医病因的视神经萎缩在中医辨证治疗中的证型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寻找其规律为临床服务.方法:分别对14年来住院收治的本病病人按不同性别、年龄、病程、西医病因在本病4种基本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不同性别在4种基本中医证型中的分布无差异,均以肝气郁结型为主.不同年龄段表现有显著差异,14岁以下以脾虚气弱型为主,14~65岁以肝郁气滞型为主,65岁以上以肝肾亏虚型为主.不同病程段表现为有显著差异,3年以内者以肝气郁结型为主,3~10年者以肝肾亏虚及脾虚气弱型为主,10年以上者以气滞血瘀型为主.不同西医病因段表现为有显著差异,视神经炎性以肝气郁结型为主,外伤性以气滞血瘀型为主,遗传性以肝肾亏虚型为主,网膜性及青光眼性以脾虚气弱型为主.网膜性视神经萎缩多由视网膜的炎症水肿所致,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多由房水排泄不畅,眼压过高所致,这两种疾病都与中医病机中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有关,因此这类病人以脾虚气弱型多见.

    作者:薛金山;吴大力;王霜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中医证治现状集要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原核细胞微生物,体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是引起女性生殖道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其中解脲支原体是人类泌尿生殖道的常见病原体,与许多泌尿生殖道感染症、围产期感染和不育症等都有关系.

    作者:任冰冰;梁学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悬钟穴的应用及定位考证

    悬钟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绝骨,属足少阳胆经.其临床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加以总结:

    作者:郭向军;裴景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及中医证治浅析

    溃疡性结肠炎(U1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近几年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我国有明显增加趋势.

    作者:王丽;张贵元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包衣牛黄解毒片生物利用度的考察及评析

    目的:考察中药牛黄解毒片的体外溶出度,评价对比市售药品的质量差异,为中药片剂质量和疗效的提高提供参照.方法:对国内三个厂家生产销售的牛黄解毒片的不同包衣品种进行体外溶出度的考察试验.结果:不同包衣品种之间溶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同一厂家薄膜衣片的不同批号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包衣品种溶出速率相差很大,生物利用度差异较大.其中以素片为快,可以达到速效的效果;中药厂家生产的牛黄解毒片中薄膜衣片的制剂工艺不够稳定,急待改进、提高.

    作者:郑建伟;祝铃栋;程怡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明清前药性理论发展溯源

    中药学药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是随着整个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早的中药专书,总结了汉代以前的本草学成就,其序列内容包括三品分类原则、君臣佐使配合、七情、四气、五味、采造时月、真伪陈新、药性调剂宜忌、用药查源、毒药用法、用药大法、服药时间、大病之主等十三条,这些原则奠定了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对后世本草学理论发展影响很大.

    作者:梁然淑;房景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保精血护津液观念源流考释

    保精血、护津液的观念,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观念是在多方面因素作用影响下形成与发展完善的.笔者粗谈之,力图抛砖引玉.

    作者:王勇;王翔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卫气与黏膜免疫的相关性探讨

    卫气又名卫阳,它是身体阳气的一部分,是由身体阳气所化生,即中气所产生,又由宗气宣发于脉外,因具有保护卫表,抵御外邪作用,故称之为卫气.卫气在体外有温养肌肉,润泽皮肤,掌握腠理,司开和的功能.

    作者:许朝进;席孝贤;贺新怀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证治举要

    在对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汲取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于临床实践,对其辨证规律加以浅析.主要论述正虚首重肝和肾,病初毋忘脾和胃;邪实首重湿与瘀,全程不忘痰和毒;正虚邪实常错杂,表里寒热亦相伴;治当通其用,补其体,通补兼施;衷中参西,病证结合.

    作者:杨照华;张荒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研究探微

    近几年来,随着中药血清药理学的不断发展,国内许多学者都采用了血清药理学方法进行中药复方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通过对比传统的中药复方研究方法,阐述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优点;分析、归纳、总结近几年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几个主要方面的进展.

    作者:张金梁;崔志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述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主要的慢性并发症和致残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廖冬燕;林寿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医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实现手段

    中医的现状据报道,近年我国中医院门诊量和病床使用率有下降趋势.在许多地区,除市级中医院的业务相对稳定之外,区级医院及街道卫生院的中医业务大都十分冷落.赢利者寥寥无几,亏损或濒于亏损者为数众多,因此,许多基层医院已相继取消了中医科.有的医院虽然保留了中医科,但其目的只是为了在整体上保持科目的齐全.

    作者:裘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论经络学说与基因组学关系浅识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基因组学的发展,人类对自身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已经由还原论进入整体论,逐渐进入以改变基因调整自身生命整体的阶段.而传统中医学就是经典的整体论.先进的科学和古老的哲学具有了结合的可能性.中医学的经络理论是可以用来解释基因组的,而基因组也是可以发展和完善经络理论的.

    作者:刘家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高血压病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衢州市区中老年高血压病人群的体质特点;探讨高血压病的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设计,通过对875例高血压病患者和654例非高血压病人的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体质分类.采用SPSS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中的规律性和相关性.结果:1)两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P<0.001),高血压病组痰湿质、阳盛质、阴阳两虚质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2)不同的年龄、性别、劳动强度、饮食习惯、五味偏嗜、吸烟、饮酒、体重指数与体质类型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01);高血压病家族史与体质类型之间也存在相关性(P<0.001);3)有无体育锻炼与体质类型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质特点是阳盛质、痰湿质和阴阳两虚质,符合高血压病机特点;高血压病影响因素对人体体质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且有明确的规律可循.这种规律与中医基本理论相一致,可作为通过体质干预来控制高血压病的依据;体育锻炼是改善体质的有效手段.

    作者:姚晓天;胡炜;程志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益视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益视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行了含量沉淀.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0.1200-0.600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姜永梅;姜泓;张元桐;陈宇;曲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从瘀血论治慢性肾衰竭的思路探析

    慢性肾衰竭,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患造成肾结构和功能损害,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所组成的综合征.血凝-纤溶系统紊乱与中医学瘀血密切相关,现从瘀血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郑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淀粉样变性肾病证治评析

    淀粉样变性肾病的病机关乎虚、水、痰、瘀四大方面,其中虚是疾病的主因,且始以气虚为多见,随着病程进展则出现阴虚、气阴两虚的病机转化.水、痰、瘀是因虚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其一经形成,则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内积脏腑,外充形廓,从而阻抑脉道,壅塞三焦,障碍气化,从而使临床表现复杂多端.本病的中医辨治可分为痰水瘀阻型、脾肾气虚型、肾阴亏虚型和气阴两虚型等.在治疗上要注意恪守病机,恰当施治;标本兼治,补泻同施;活血化瘀,贯彻始终.

    作者:刘玉宁;王立红;马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金匮要略》络病理论探讨

    <金匮要略>中记载了四十多种疾病,其中不疾病属于络病及其相关病证的范畴.张仲景从外邪入络、痰饮阻络、瘀血凝络、络脉空虚和络脉损伤等方面论述了各络病的病因病机,描述肌肤不仁、局部包块、出血症、疼痛、水肿等络病的临床症状,并提出行气化瘀通络、化痰逐瘀通络和虫蚁搜剔通络等治法.<金匮要略>对络病的记述,奠定了其在中医络理论发展过程承上启下的作用.深入研究张仲景络病理论.对于完整理论中医络病理论,提高临床治疗疾病,特别是多种疑难病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程革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赵献可《医贯·消渴论》浅析

    明代医家赵献可创造性地发展了命门学说,<医贯>就他的是代表作,消渴论篇,即非常突出地反映了其独特的温补学思想.今试作浅析如下:

    作者:焦庆华;张奋蕾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诠释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是中医长寿之道的理论基础,是研究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理论.其具有以下特点: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黄帝内经>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不妄作劳、起居有常、地理环境与养生长寿、恬愉为务、治未病等为养生特点.现代研究认为,长寿,并非是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遵循养生之道并付诸行动,定会享遐龄而尽天年.

    作者:商铁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不居集》中的酒伤说浅识

    <不居集>是清代医学家吴澄所撰的论治虚损的专著,成书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全书共五十卷,分上下集.吴澄在<不居集>中,首创外因致外损说.

    作者:暴连英;原所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南宋大儒朱熹与医药姻缘考

    朱熹,是世界文化名人,兼具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的学识与气质于一身,在灿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留下丰厚的精神食粮,至今还在积极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展.南宋大儒朱熹,以常人之态接受医疗,以学者之见推究医理,以名家之文推介医术,以仁者之心嘱修医书,虽非业医之人,但以其一贯认真负责和严格探求真理的态度,对学医者、从医者提出新要求,以提高医疗技术技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作者:陈国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关于喻昌与吴又可温病思想的先后及关系--与赵书刚博士商榷

    在2004年6月的<中医药学刊>上发表了赵书刚的<<尚论篇><尚论后篇>对温病学的贡献与后世影响探微>(下文简称为<探微>)一文.

    作者:战佳阳;毕秀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