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伟宏;朱建军
股骨髁上合并髁间骨折临床比较常见,因其损伤暴力大,骨折移位及粉碎程度均较重,且进入关节,治疗有一定困难,并发症十分常见,特别是膝关节强直,膝内翻、外翻和过伸畸形等。我院于1998年2月~2000年6月期间使用动力髁螺钉(DynamicCondylarScrew,简称DCS)治疗此类骨折12例,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5~67岁,平均4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7例,压砸伤1例,车祸伤4例,其中开放伤3例;均为新鲜骨折;按AO分类C14例,C27例,C31例。[1]所有手术均在两周内完成。
作者:钱越宁;孙换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引起呼吸道梗阻,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5岁以下小儿尤其为多见,并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必须及时进行手术。1994年3月~2000年3月,我院急诊手术救治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439例,在医务人员密切配合之下采用了支气管镜经口取出异物,解除梗阻,使患儿转危为安。术前准备 1、患儿的护理:以患儿为中心进行整体护理重要的是尽可能在满足患儿身心整体护理的需要,使其处于安静状态,避免因异物移位发生窒息,造成死亡。护士通过交谈、观察、护理体检、查阅化验记录和诊断报告等获临床资料,进行护理评估,找出关键性的护理问题,确定护理诊断。例如:肺通气量改变,与部分气道阻塞有关;烦躁与组织细胞缺氧、全身不适有关;恐惧与环境改变有关。护士依据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实施护理措施。相应的护理目标为:患儿紫绀程度减轻,呼吸趋于平稳,减少患儿的哭闹,保持在安静状态,避免异物移位。
作者:来小明;商惠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我们采用钻颅引流术加尿激酶溶解治疗亚急性及慢性硬膜外血肿12例,取得良好效果。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患者12例,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5-72岁。车祸8例,打击伤2例,坠落伤2例。术前经CT明确诊断,血肿量30~60ml,都位于幕上。额颞部6例,颞顶部4例,顶枕部2例。从受伤到手术时间3~25天,亚急性10例、慢性2例。临床症状:头痛11例、意识障碍8例、偏瘫5例。
作者:于学斌;钱芳;顾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院自1993-1999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79例,出现尿崩症7例,占8.87%。现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28-51岁,平均34.2岁;交通事故伤5例,坠落伤2例;其中额部受伤5伤,颞部受伤2例。2、临床表现:伤后均有昏迷史。入院GCS评分,GCS3分2例,4-5分3例,6-8分2例;入院后患者均作过2-3次CT检查,结果有颅前窝底骨折2例,颞骨骨折1例;额叶底部挫裂伤4例,颞叶挫裂伤1例,基底节区挫裂伤1例,脑干损伤1例;双侧瞳孔散大2例,一侧瞳孔散大3例,双侧瞳孔缩小伴不规则2例;出现尿崩时间为伤后1天1例,10天有3例,14天有2例,34天有1例,由于出现尿崩前、后患者均处于昏迷状态,因此无烦渴、多饮等症状。
作者:胡居恒;宋光太;徐达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收集我院1990-1999年间收治的急腹症26例,均误诊为阑尾炎、阑尾脓肿、阑尾残株炎而治疗,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共24例,男性17例,女性7例;大年龄81岁,小25岁,中位年龄51.32岁。24例都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或“阑尾残株炎”,病史记载都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和麦氏点压痛,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升高。24例都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盲肠癌17例(其中8例合并急性阑尾炎,5例合并慢性阑尾炎);盲肠淋巴瘤并存急性阑尾炎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小穿孔3例。作根治手术12例,姑息性切除术10例,另2例当时未发现恶性肿瘤,仅作阑尾单纯切除,第二次手术时才证实。
作者:丁丰盛;徐熙善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相应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总结1989年3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10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十二指肠浆膜切开血肿清除术2例,十二指肠修补术2例,损伤肠段切除吻合术2例,十二指肠空肠Roux-Y吻合术2例,十二指肠憩室化1例,十二指肠造口减压术1例。结果全部治愈,无死亡及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早诊断、早手术是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治疗的关键,同时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对降低病死率和提高远期生活质量很重要。
作者:李海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由于后颅窝部位的特殊性,后颅窝开颅术后发生脑脊液切口漏比其它部位发生率高,若处理不当,往往造成严重后果。我科从96年8月至99年8月3年间共发生后颅窝手术后脑脊液切口漏8例,占同期此类手术的20%,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2岁-65岁,其中自发性小脑血肿2例,外伤性小脑血肿3例,Chiari畸型1例,小脑蚓部肿瘤1例,听神经瘤1例,采取枕下相应切口,术中缝合硬脑膜,硬脑膜外放置引流管引出体外作负压吸引,24-48小时后拔管。短术后第3天,长术后第5天发生脑脊液切口漏,观察均见其局部皮瓣隆起,有囊性感,CT或MRI检查均发现硬膜外与皮瓣之间有大量脑脊液积聚,假性囊肿形成。随后采取切口加强缝合,增加脱水剂用量,或囊腔反复穿刺抽液,加压包扎,或囊腔置管持续外引流等措施。
作者:邵高峰;方乃成;陈江利;金星火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着现代社会交通和工农业的发展,多发伤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有关资料表明创伤已成为城市的第四位死因和农村的第五位死因。我国1995年交通事故死者约7万余人,伤20余万人。我科于1995年9月~1999年9月救治多发伤524例,现将早期救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332例,女192例;年龄20岁以下73例,21岁~50岁310例;50岁以上141例;就诊时间30分钟以内117例,30~60分钟235例;60~90分钟102例;90分钟以上70例;救护车送入院78例,占14.9%。
作者:廖金平;汪卫平;徐伯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85~1996年间共收治48例小儿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3-14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高处坠落伤22例,打击伤6例。 2、临床表现:原发昏迷16例,继发昏迷20例,神志清12例;头痛20例,呕吐40例,眼球震颤5例,瞳孔散大或不等大各3例;枕部有伤痕肿胀30例,乳突区皮肤青紫10例;头颅CT显示:血肿部位跨横窦以枕部血肿为主21例,后颅窝血肿为主27例;血肿量15ml~80ml不等。头颅X线摄片,有枕骨骨折35例,人字缝分离10例。
作者:薛跃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严重创伤造成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深部组织,骨、关节外露或缺损,临床上并不少见,处理十分困难,常导致残废或截肢。如何有效地覆盖创面,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减少残废或截肢率,是临床治疗的重要课题[1-4]。自1994年以来,我院采用将二块带有各自血管蒂的游离皮瓣经血管蒂的串联吻合组合移植,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7例,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6岁至38岁。部位:足踝部皮肤撕脱伤5例,前臂皮肤撕脱伤2例。创伤因素:车祸碾轧伤5例,机器绞轧伤2例。皮肤缺损面积:大30×20cm。皮瓣切取面积:大27×10cm,小16×8cm。皮瓣组合方式:股前外侧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组合6例,背阔肌皮瓣+肩胛背皮瓣组合1例。
作者:曹扬;张春;陈中;邢进峰;吴恙;林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正确舒适的体位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处于麻醉状态下的病人,部分或全部感知觉消失,肌肉松弛,已基本失去了调节能力。因此,合理安置手术体位,是手术室护士十分注重的工作。但是,传统的卧位既费力,又常常不到位,还易引起卧位并发症,我们通过对侧卧位和截石位卧法的改进,经临床实践,能较大程度减轻护士的劳动量,同时也有效的避免血管、神经、肌肉受压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戴建平;张伶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由于老年人肺活量、肺大通气量、肺顺应性的减少,以及通气与灌注比例的失调,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的减弱,以及咳痰无力等特点,导致老年人在颅脑外伤以后更容易发生呼吸系统感染。从而加重缺氧与二氧化碳的潴留,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增高,病情恶化。我们在对306例老年人颅脑外伤病人呼吸道护理中体会到,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道湿化,同时配合翻身、拍背、深呼吸等综合措施,可使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已出现呼吸道并发症的病人也可得到有效控制。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我科自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收治60岁以上老年颅脑损伤病人306例。其中男性230人,女性76人(男女比例为3:1)按损伤严重程度分级,轻型80例,中型150例,重型76例。除5例死于肺部并发症外,其余均无肺部并发症发生或虽发生肺部感染但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傅文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posteriorfossaepiduralhematoma,PFEDH)是颅脑外伤中的一种特殊血肿类型,我科自1994年6月至1999年8月共收治2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20例,女8例,年龄5~56岁,平均年龄25.3岁。2、致伤原因、部位、方式和病程:车祸伤16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2例。部位:枕部直接着力24例,顶枕部着力2例,不详2例。减速伤26例,加速伤2例。病程采用Neubauer[1]的划分法按受伤距确诊时间分成急性(伤后24小时内),亚急性(伤后2~7天),慢性(8天以上)。本组急性12例,占43%;亚急性16例,占57%。
作者:林伟;叶锦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腋下直切口行开胸术的临床价值及存在的缺陷。方法对65例不同胸部疾病的患者经腋下直切口进胸手术,疾病包括血气胸,肺部肿瘤,纵隔肿瘤,动脉导管未闭,食道疾病等。结果经腋下直切口开胸术,手术野暴露满意,开关胸操作简单省时,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轻,肌肉损伤少,肩部活动恢复快,切口隐蔽。结论对于预计胸腔内无粘连,手术操作范围相对较小的胸腔手术可采用腋下直切口。
作者:柴莹;沈钢;王海涛;李更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分析膨宫条件下超声监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探讨子宫内膜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并与常规B超进行对比观察。资料与方法 5例患者年龄在29-35岁,临床以月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经多家医院诊治无效后来我院就诊。患者有贫血症状,B超显示子宫内膜模糊或不规则增厚。均在膨宫后行B超监视,其中3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均经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达100%。
作者:柴阿园;樊雅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严重的胸腹联合伤,病情危重,伤情复杂,死亡率高,救治时间紧迫。回顾分析致伤原因,受伤部位,创伤程度,院内救治经过及结局,对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兹对四年来11例严重胸腹联合伤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10例,女1例,年龄20~66岁,35岁以下多见。致伤原因:刀刺伤5例,车祸伤2例,坠落伤2例,挤压伤2例。致伤部位:肺损伤合并肝胃破裂7例,脾破裂8例,多根肋骨骨折6例,骨盆骨折合并后腹膜血肿3例,胰尾断裂伤2例,膈肌破裂11例,裂口长16厘米,脾胃脏器疝入左侧胸腔5例。本组均有严重血气胸,其中9例行急诊手术探查后,施以胸腔引流、膈肌修补、脏器切除或修补术,失血量多在1000毫升以上,多一例达3600毫升。本组有7例合并严重创伤休克,就诊时血压为零。结果:7例痊愈,占63.6%,4例死亡,占36.4%。其中1例因休克未得到纠正死于围手术期,2例因严重挤压伤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66岁患者车祸致伤,术后并发严重感染死于肾功能衰竭。本组术后1例并发脓胸,有2例胰尾断裂伤术后均并发脾窝脓肿,本组住院时间长达48天。
作者:施敏;王稀勤;林玲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29例,女7例;年龄5~64岁,平均年龄34岁;受伤离入院时间:0.5~48小时,平均8.3小时。 2、损伤原因:车祸伤26例,坠落伤7例,打击伤3例。 3、临床表现:GCS计分3~5分18例,6~8分17例,9分1例;瞳孔不等大23例,两侧瞳孔缩小11例;眼球位置异常29例;生命体征出现变化32例;肌张力增高31例(去脑强直者9例),交叉瘫者11例,巴氏征两侧阳性25例,一侧阳性10例;两侧对光反射消失18例,一侧对光反射消失7例;并发消化道出血8例。
作者:王菊芳;牟朝晖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鼻翼外伤后缺损,是美容的一个缺陷,以往的各种术式效果常难令人满意,我科自1995年以来开始成功采用鼻唇——耳廓复合瓣I期修补鼻翼缺损3例,随访2—5年,局部皮肤色泽匹配,形态如常,鼻唇与耳廓均无明显变形,特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36-75岁;车祸致伤2例,牙咬伤1例;均全层鼻翼缺损,面积约在1.5~1.2×1.3~1.0cm,受伤时间均在1小时以内,创缘均不整齐,2例创面有较多泥砂异物。
作者:蒋友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从92年至今采用喙肩韧带内移重建喙锁韧带治疗外伤性Ⅲ°肩关节脱位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共20例,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大52岁,小16岁,平均37.9岁;右侧6例,左侧14例;其中新鲜脱位12例,陈旧性8例;合并伤、肋骨骨折5例,肩胛骨折1例,脑震荡1例。损伤原因:本组病例全部为交通事故伤。症状与体征:因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同时撕裂,肩锁关节明显脱位,锁骨外侧端和喙突有压痛,皮下隆起,有弹性感,肩部活动时局部隐痛,乏力,负重时加重,其中有14例有复位感,4例不能复位。X线示:锁骨肩峰端上移,锁骨外侧端在肩峰平面上,相距距离大于锁骨本身直径。治疗,本组20例均施行喙肩韧带内移重建喙锁韧带,并用2枚克氏针内固定。
作者:黄林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1年9月-1996年3月,采用手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0例,均用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5-14岁,平均9岁;左侧21例,右侧19例;其中伸直型36例,占90%,屈曲型4例,占10%,伴血管神经损伤3例,无开放性骨折。本组病例均系跌伤,伤后就诊时间3小时至2天,均经手法复位失败导致骨折移位。
作者:丁晓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