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稿 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述记准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用字规范,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提倡多附图像清晰的插图,数量不限。论著性文章4000字左右(一般不超过5000字),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含英文文题、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全部作者姓名)。综述、讲座5000字左右。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理报告等一般不超过2000字。专家多媒体讲座为30min,手术或实验操作演示视频时间15min左右。当文稿的主题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实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标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2.文题 力求简明扼要、醒目,突出主题。中文文题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文题不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3.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依次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单位按照邮政编码、所在省市县、单位全称、具体科室的顺序列于文题页左下方,通信作者姓名及Email列于作者单位下方。
4.摘要 论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各为400字(词)左右。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列出主要数据)、结论(Conclusions)四部分,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其后加列国名;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5.关键词 论著须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2~5个中、英文关键词。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无相应的词,可按下列方法处理:(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 用习用的自由词并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表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关键词之间用“;”分隔,每个英文关键词首字母大写。
6.内文序号 正文按“前言、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的顺序书写,各级标题按照:一、/(一)/1. …的形式编排序号。
7.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采用国际通用的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空1/4个汉字空,如:“86,889”应写成“86 889”。但序数词、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6%~9%不能写成6~9%,(60.8±0.6)%不能写成60.8±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6cm×8cm×9cm,不应写成6×8×9cm3。
8.研究设计 须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实施方法。如调查设计须说明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实验设计须说明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说明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随机方法和盲法、受试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主要转归指标和次要转归指标等。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等4个基本原则作简要说明,尤其应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9.统计学方法 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统计学符号按 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大写S;(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0.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 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尚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所编《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11.缩略语 摘要中尽量不用,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正文中出现5次以上时才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列出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
12.计量单位 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首次出现不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时在括号内注明与旧制单位的换算关系。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母,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13.插图 插图是电子版出版物文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杂志的特色,配置适当的插图可形象、生动地对正文内容进行说明、解释及补充,使读者一目了然。文稿中常用的插图有线条图、照片图、彩色图、水墨图等。每3张插图单独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张插图均应有必要的图题及说明性文字置于图的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或缩写应有文字说明。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以5:7为宜。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并在背面标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中需标注的符号 (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说明文字不超过50字,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图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电子版图片建议采用*. jpg格式,彩色照片分辨率最小值为350ppi(像素/英寸),黑白照片图为300ppi,线条图不低于800ppi,图像尺寸大小为5×7in(127mm×178mm)。
14.表格 表格应出现于相应正文段落之后,表应按统计学的制表原则设计,三线横表力求结构简洁,数据单位明确。横、纵标目间应有逻上的主谓语关系,主语一般在表的左侧,谓语一般在表的右侧。
15.动态图像 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文中应标记为“动态图*”。视频资料要求图像清晰稳定,剪接顺畅,保持可能获得的最高清晰度模式,视频文件采用AVI格式或MPEG格式,时长10~40 min,请配上字幕或解说。每个文件名均应与文中的名称相符,如“动态图*”。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效果要相匹配,声音与画面要同步,格式为WAV或MP3。
16.参考文献 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于右上角标出。每条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识:期刊[J]、图书[M]、学位论文[D]、汇编[G]、报纸[N]、报告[R]、专利[P]、标准[S]、数据库[DB]、磁带[MT]、光盘[CD]、网络[OL]。不要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外文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 (用阿拉伯数字标出) 排列于文末。电子文献分别用载体标志代码如CD(光盘 CD-ROM)、OL(联机网络) 在被引刊名前用方括号注明。
具体格式如下:
[1] 王锡山.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J/CD].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杂志:电子版, 2009, 3(1):55-58.
[2] Chen YG, Liu Z, Wang XS. Proposal of a new staging system for stage IV colorectal cancer and role of radical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a single center analysis[J]. Clinical Colorectal Cancer, 2011,32(9):47-55.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卫生部和教育部部署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始建于1937年,是当时中国人管理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1991年12月经卫生部批准,成为上海市第一批三级甲等医院。经过77年的发展,综合诊断和治疗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中山医院本部目前占地面积95892.1 m2,总建筑面积356206.5 m2,核定床位1700张,业务科室4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8个,医院内设有研究所11个。建有6个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全院职工3433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高级职称437人,医师1219人,护士1340人,医技人员401人。2013年门急诊就诊量311万人次,出院患者8.4万人次,住院手术患者5.5万人次。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肥胖被证实为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探讨BMI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泰安市中心医院及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02例首次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和202名非癌症患者,分析比较两组患者BMI情况。结果首次确诊的结肠癌患者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5.1±3.5 kg/m2,对照组人群平均BMI为21.2±3.1 kg/m2,结直肠癌患者的BMI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t=-12.153,P<0.001)。结肠癌患者的B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在性别(P<0.05)、是否胆囊炎或胆囊切除病史(P<0.05)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示,BMI值(t=12.171,P<0.001)、有胆囊炎或胆囊切除病史者(t=3.128,P=0.002)及性别(t=3.321,P=0.001)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和是否糖尿病(t=1.260,P=0.208)及年龄(t=-1.790,P=0.074)与结直肠癌的发病不相关。结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BMI情况、是否患有胆囊病者和性别有关。
作者:姚慧静;袁海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经肛门直肠标本取出式3D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远切端两种处理方式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接受经直肠标本取出式3D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远切端处理不同方式分为2组:(1)经直肠标本取出(双吻合器法)组29例:经肛门直肠取出根治标本,再以直线切割关闭器切断并关闭远端直肠,采用传统双吻合器法吻合;(2)经直肠标本取出(单吻合器法)组11例:经肛门直肠取出根治标本,直肠残端以倒刺线全层荷包缝合关闭,行单吻合器直肠结肠端端吻合.两组均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分析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并观察治疗期两组相关并发症.采用电话随访或调查的形式,对末端造口回纳术后1年以上患者采用Wexner失禁评分评估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BMI指数、肿瘤浸润深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WIS评分,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26例患者中,20例(76.9%)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良好(WIS评分≤10分),无严重肛门失禁患者.结论 经肛门直肠标本取出式3D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采用单吻合器或双吻合器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作者:韩俊毅;傅传刚;周主青;鲁兵;朱哲;高玮;杜涛;江期鑫;汤杰;向鹏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炎症性肠病(IBD)为一类反复发作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研究发现microRNA (miRNA)在IBD患者中表达异常,可能参与IBD的发生、发展.本文就IBD患者特异性miRNA表达异常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探讨miRNA在IBD发病机制、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力田;杨立胜;刘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经预防性小肠造口切口标本取出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3例中低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同步放化疗,休息6至12周后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联合末端回肠造口术,按TME原则行前切除术,远端肠管应用腔内型直线切割吻合器闭合切断,经右下腹纵切口3~4 cm将标本及近端直肠乙状结肠提出腹壁,清扫系膜淋巴结切除标本,镜下完成吻合,然后经右下腹切口完成预防性小肠造口。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40 min(115~165 min),术中出血量27.7 ml(10~50 ml),进流食时间1.6 d(1~3 d),术后出院时间6.9 d(5~8 d),术后疼痛评分3.6(2.5~5),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需行预防性造口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中,经造口切口标本取出手术方式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梁建伟;周志祥;刘骞;周海涛;王征;张兴茂;胡俊杰;刘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标本经自然腔道取出手术(natural oriifce specimen extraction,NOSE)的近期效果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北省肿瘤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8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标本经肛门取出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1例(NOSE组),传统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58例(LAP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近期效果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各临床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检出数目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OSE组术后疼痛评分(2.8±0.9分)显著少于LAP组(3.7±1.2分)(,t=3.766,P<0.001)。NOSE组和LAP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6±0.8 d和3.3±0.8 d,(t=4.427,P<0.001)。NOSE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LAP组短,两组分别为7.8±4.3 d和10.3±5.4 d,(t=2.213,P=0.030)。NOSE组与LAP组患者术后第3天CD4+T细胞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均P<0.05),且LAP组术后第3天CD4+T细胞比例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7,P=0.002)。术后第3天CD8+T细胞及CD4+/CD8+与术前相比,LAP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OSE组下降不明显(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LAP组升高更加明显,两组术后第3天、第6天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NOSE术与传统腹腔镜辅助手术相比,具有更加优越的微创效果,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更小。
作者:胡俊杰;魏少忠;熊治国;杨伯君;Tan Kai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陈道达,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指导教师,首批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935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赤壁市,1960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获本科学位,1963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获外科研究生学位。1963年9月在武汉协和医院普外科、胃肠外科工作至今。1964年9月-1965年9月在沈阳医学院(后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局部解剖与外科手术学一年。历任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主任、普外科研究室主任、同济医科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普外重点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胃肠外科学组第1至第3届副组长,中华外科学会武汉分会第4届主任委员,中华外科学会武汉分会第5届名誉主委,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第12、13、14届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第7、8届委员,常务委员。武汉市政府科技智囊团成员,武汉市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湖北省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卫生部共同授予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武汉市干部保健优秀专家,中共湖北省保健委员会授予湖北省干部保健工作终身荣誉,被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人事厅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吻合口漏是低位直肠癌术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回肠造瘘在预防吻合口漏中具有一定的价值.笔者对回肠造瘘的还纳时机、无法还纳的原因、还纳相关的并发症以及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做相关综述,以期能为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还纳提供借鉴经验.
作者:裴炜;王锡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快速康复路径在结直肠癌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6至2016年11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入院的结直肠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评价术后48 h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及术后24 h患者疼痛程度、评价住院患者满意度、评价术后阿片类药使用天数、评价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48 h SAS评分(t=7.99,P<0.05)及24 h VAS评分(t=3.12,P< 0.05)显著下降,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试验组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的天数(t=2.46,P<0.05)及术后住院天数(t=3.42,P<0.05)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对结直肠肿瘤患者行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改善了患者的焦虑状态,降低了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天数,缩短了术后住院天数,提高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
作者:马晶晶;陈静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病人多,病情复杂,抢救、管理任务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科学模式的改变,神经外科护士不但要完成三班倒繁重的工作,还要面对维权意识逐渐增强以及需求不断增多的病人及家属,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也给护士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维护神经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对提高护士的健康水平和护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现就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策介绍如下,作为神经外科护士,我们运用所掌握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兢兢业业的为患者解除了病痛,但是有时候也会有些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比如:神经外科工作繁重且要求高、劳动价值得不到尊重、工作环境嘈杂等。这些令人不愉快的情景,不仅影响到工作,也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对此我们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即对神经外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相互支持系统,领导给予重视与支持,护士应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等。
作者:梁文媛;李钐铨;鲍秋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你好,请问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请问一下,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