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国家级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224
  • 国内刊号:11-9324/R
  • 影响因子:0.33
  • 创刊:201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外科学
国际刊号:2095-3224
国内刊号:11-9324/R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2012
发行周期:双月刊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简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主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顾问由国内外多位学术权威:赫捷院士、杨宝峰院士、黎介寿院士、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由郑树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张苏展教授、 秦新裕教授、王杉教授、蔡三军教授、顾晋教授、傅传刚教授、张澍田教授、任东林教授、秦环龙教授、尹梅教授及美国的Robert D. Madoff教授担任。2016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以DVD-ROM(光盘)为载体形式的结直肠疾病专业方面的多媒体电子学术期刊,与纸质媒体相互补,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视频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本杂志主要栏目有:大家、述评、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教训与反思、名家手术(视频)、护理天地、医学与人文、名院名科。内容涵盖结直肠的肿瘤、炎症性疾病、痔、便秘、肠内外营养等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方面内容。

栏目设置

指南与共识、专家论坛、论著、消息、名家手术、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护理天地

杂志收录/荣誉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 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述记准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用字规范,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提倡多附图像清晰的插图,数量不限。论著性文章4000字左右(一般不超过5000字),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含英文文题、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全部作者姓名)。综述、讲座5000字左右。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理报告等一般不超过2000字。专家多媒体讲座为30min,手术或实验操作演示视频时间15min左右。当文稿的主题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实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标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2.文题 力求简明扼要、醒目,突出主题。中文文题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文题不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3.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依次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单位按照邮政编码、所在省市县、单位全称、具体科室的顺序列于文题页左下方,通信作者姓名及Email列于作者单位下方。

  4.摘要 论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各为400字(词)左右。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列出主要数据)、结论(Conclusions)四部分,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其后加列国名;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5.关键词 论著须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2~5个中、英文关键词。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无相应的词,可按下列方法处理:(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 用习用的自由词并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表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关键词之间用“;”分隔,每个英文关键词首字母大写。

  6.内文序号 正文按“前言、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的顺序书写,各级标题按照:一、/(一)/1. …的形式编排序号。

  7.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采用国际通用的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空1/4个汉字空,如:“86,889”应写成“86 889”。但序数词、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6%~9%不能写成6~9%,(60.8±0.6)%不能写成60.8±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6cm×8cm×9cm,不应写成6×8×9cm3。

  8.研究设计 须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实施方法。如调查设计须说明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实验设计须说明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说明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随机方法和盲法、受试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主要转归指标和次要转归指标等。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等4个基本原则作简要说明,尤其应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9.统计学方法 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统计学符号按 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大写S;(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0.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 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尚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所编《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11.缩略语 摘要中尽量不用,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正文中出现5次以上时才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列出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

  12.计量单位 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首次出现不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时在括号内注明与旧制单位的换算关系。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母,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13.插图 插图是电子版出版物文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杂志的特色,配置适当的插图可形象、生动地对正文内容进行说明、解释及补充,使读者一目了然。文稿中常用的插图有线条图、照片图、彩色图、水墨图等。每3张插图单独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张插图均应有必要的图题及说明性文字置于图的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或缩写应有文字说明。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以5:7为宜。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并在背面标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中需标注的符号 (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说明文字不超过50字,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图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电子版图片建议采用*. jpg格式,彩色照片分辨率最小值为350ppi(像素/英寸),黑白照片图为300ppi,线条图不低于800ppi,图像尺寸大小为5×7in(127mm×178mm)。

  14.表格 表格应出现于相应正文段落之后,表应按统计学的制表原则设计,三线横表力求结构简洁,数据单位明确。横、纵标目间应有逻上的主谓语关系,主语一般在表的左侧,谓语一般在表的右侧。

  15.动态图像 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文中应标记为“动态图*”。视频资料要求图像清晰稳定,剪接顺畅,保持可能获得的最高清晰度模式,视频文件采用AVI格式或MPEG格式,时长10~40 min,请配上字幕或解说。每个文件名均应与文中的名称相符,如“动态图*”。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效果要相匹配,声音与画面要同步,格式为WAV或MP3。

  16.参考文献 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于右上角标出。每条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识:期刊[J]、图书[M]、学位论文[D]、汇编[G]、报纸[N]、报告[R]、专利[P]、标准[S]、数据库[DB]、磁带[MT]、光盘[CD]、网络[OL]。不要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外文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 (用阿拉伯数字标出) 排列于文末。电子文献分别用载体标志代码如CD(光盘 CD-ROM)、OL(联机网络) 在被引刊名前用方括号注明。

  具体格式如下:

  [1] 王锡山.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J/CD].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杂志:电子版, 2009, 3(1):55-58.

  [2] Chen YG, Liu Z, Wang XS. Proposal of a new staging system for stage IV colorectal cancer and role of radical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a single center analysis[J]. Clinical Colorectal Cancer, 2011,32(9):47-55.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发文量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经肛门取标本手术八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经肛门取标本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开展的8例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经肛门取标本手术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随访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6.9±11.7)岁,平均BMI(22.2±4.3)Kg/m2,手术平均用时(247.5±66.3)min,平均出血(22.5±3.8)ml;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56.6±11.7)h,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为(36.6±7.6)h;TNM分期:Ⅰ期4例,Ⅱ期2例,Ⅲ期2例;一例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漏,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5.5±5.1)d;患者随访术后肛门功能正常,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征象.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经肛门取标本手术安全、可行.

    作者:史云天;胡清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辅助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手辅助腹腔镜行右半结肠扩大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21例施行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扩大切除的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结果 21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20例成功施行右半结肠扩大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行姑息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手助腹腔镜平均手术时间(146±2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 (92±59)ml,平均检出淋巴结25.3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4.3±6.2)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4/21),其中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淋巴瘘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全组患者术后随访6~29个月,存活19例,1例死于腹膜转移,1例死于肝脏转移.结论 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扩大根治术技术安全可行,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曹毅;刘逸;李正荣;揭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视溃疡性结肠炎的规范化外科治疗

    我国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的发病率近20年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但由于既往的低发病率以及结直肠外科亚专业化在我国的发展不足,国内对溃疡性结直肠炎的诊断治疗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盲区。与国外新的治疗理念相比,我国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内科治疗的过度依赖,对外科手术指征的过严把控,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对癌变的监控及早期处理严重不足等。因此迫切需要提高相关科室人员对UC 诊断治疗标准的知晓,强化区域炎症性肠病( infla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诊治中心的建设,大力推动UC诊治指南的宣传与应用,是提高我国UC治疗水平的关键。

    作者:王自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79家医院718例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回顾性研究

    目的 通过收集国内79家医院开展的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病例,阐述NOSES术在结直肠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可行性.方法 本研究终共纳入718例结直肠肿瘤NOSES病例,收集资料包括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病理资料以及随访资料.结果 患者一般资料显示:患者平均年龄为59.4±10.8岁,患者平均BMI指数为22.9±6.3kg/m2,直肠NOSES术患者占总数的72.3%,有3.5%的患者接受了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病理资料显示,Ⅰ~Ⅳ期患者分别占31.3%,26.8%,30.8%,0.8%;中分化腺癌比例占病例总数的62.1%,肿瘤大直径平均为4.1±1.8cm,淋巴结检出数目平均为13.4±3.5枚.本研究中76.2%的患者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90.4%的患者采用经直肠取标本,经阴道取标本病例占9.6%;NOSES手术时间平均为210.5±39.4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1.8±23.1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为44.5±10.3小时,术后进食时间平均为64.9±14.6小时,术后住院时间为12.1±4.0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0.6%,术后肛门功能障碍者占总数的1.5%,未发现阴道功能障碍者.结论 结直肠肿瘤NOSES术在我国广泛开展,且表现出巨大的推广潜力.同时,NOSES术符合肿瘤根治术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因此该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外科技术.

    作者:关旭;王贵玉;周主青;周海涛;陈瑛罡;汤庆超;宋军民;蔡建春;鲍传庆;张宏;刘雁军;熊治国;吴淼;宋纯;郑阳春;蒋嘉睿;燕速;汪泳;胡清林;马丹;任柯;熊德海;张兴宏;杨明睿;白月奎;符炜;李蜀华;张诗峰;柳俊刚;莫显伟;宫红彦;江波;王铁;张安平;朱平;付涛;胡军红;贾文焯;秦长江;苏琪;王道荣;吴万庆;赵紫罡;朱洪波;金武勇;靖昌庆;李德钢;刘文志;刘志春;庞黎明;汤东;王小强;杨国山;姚坤厚;张学明;赵磊;钟晓刚;周雷;朱州;白雪峰;陈超武;陈诗伟;陈泽华;戴凌;付振保;高峰;高浩;高磊;龚剑锋;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MRI检查在直肠癌诊断与术前分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3.0T 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判断T、N分期以及测量直肠肿瘤下缘与肛缘间曲线距离的准确性。方法经术前肠镜活检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53例,于术前行MRI扫描,进行T、N分期并测量肿瘤下缘与肛缘间的距离。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验证3.0T MRI评价肿瘤T、N分期的准确性;用MRI测量出的肿瘤下缘与肛缘曲线的距离与手术标本测量的结果相比较,找出两种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MRI对直肠癌患者T、N分期判定的准确率分别为83.1%、67.9%,统计学分析显示与病理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MRI测量肿瘤下缘与肛缘的曲线距离与手术标本测得的数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的判定以及测量肿瘤下缘与肛缘间的曲线距离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术前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杜文峰;范彦婷;杨道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MMR与PD-L1在Ⅱ期术后结直肠癌中的差异性表达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MMR)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Ⅱ期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一致性及差异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Ⅱ期CRC患者5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病理组织标本中4种MMR蛋白:MutL同源蛋白1(MLH1)、Muts同源蛋白2(MSH2)、Muts同源蛋白6(MSH6)、减数分裂后分离蛋白2(PMS2)和PD-L1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MMR缺失(dMMR)率和PD-L1的阳性率分别为32%(16/50)和38%(19/50),dMMR和PD-L1双阳性的患者为20%(10/50);dMMR患者中PD-L1的阳性率高于错配修复功能完整患者,62.5%(10/16)vs 26.5%(9/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95,P=0.027),PD-L1的表达与MLH1和MSH2表达缺失有关(P=0.024和0.049);PD-L1阳性患者(n=19)中dMMR与错配修复功能完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6%vs 47.4%.结论 PD-L1蛋白与dMMR存在差异性表达,在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前,应综合考虑两种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更精准地筛选患者.

    作者:刘岩;李慧;赵丹丹;程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风险因素评估

    目的 对直肠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普外科接受直肠前切除的338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直肠全系膜切除,评估相关因素与吻合口漏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9.2%.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法发现年龄(OR:3.380,95%CI:1.346~8.489)、BMI(OR:11.828,95%CI:4.123~33.858)、肿瘤位置(OR:6.304,95%CI:162~18.382)、肠梗阻(OR:6.675,95%CI:2.164~20.594)是影响吻合口漏的独立因素.结论 直肠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与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指数、肿瘤位置、肠梗阻等因素相关.对于男性、高龄、肥胖、低位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等危险因素的患者而言,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风险将增高.

    作者:谢亚运;张言言;臧佳;胡志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下经肛拖出式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

    随着对直肠癌淋巴引流及其远端浸润规律的认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开展及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大大提高[1,2]。我们于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行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下拖出式TME、双吻合器法结肠肛管吻合16例。

    作者:任辉;刘晶晶;张国锋;刘卓;房学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医院、是吉林大学所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接监管单位。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前身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成立于1949年11月,先后经历多次更名,于1993年7月命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暨中日联谊医院。2000年6月,吉林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等5所高校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医院易名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建院60多年来,医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中心院区、新民院区、南湖院区、开运院区、空港院区五位一体的格局,总占地面积68.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医院现有员工3946人,在编人员2080人,聘用人员1866人。在编人员中医生889人,护士651人,技师130人。其中,主任医师202人,副主任医师205人,教授131人,副教授16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38人。医院现有床位3328张,设有51个临床、医技科室,装备先进诊疗设备千余台。医院年门诊量116万余人次,年出院11万人次,年手术3.8万例,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0.87天。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结直肠肿瘤腹膜转移中的应用

    腹膜是结直肠癌的常见转移部位,一旦出现,患者预后极差.传统的观念认为腹膜转移为结直肠癌的远处转移,出现则为Ⅳ期,只能接受姑息治疗.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单纯的腹膜转移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局部病变,可以采用更为积极的治疗方式,如腹膜切除,腹腔热灌注化疗等.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相对于传统的姑息手术与系统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延长了生存期.但是目前尚无统一的患者选择标准、治疗流程、化疗方案等,影响了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整体疗效,阻碍了其临床应用推广,因此仍需更多的临床应用研究来获得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来规范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治杰;刘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baiqian** 的反馈: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康新隆** 的反馈: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rahimajoke** 的反馈:

你好,请问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