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部带状肌瓣重建喉癌术后声带缺如31例报告

张发岐;黄金中

关键词:喉肿瘤, 声带重建, 外科皮瓣
摘要:早期声门癌行声带切除术可获彻底治愈,但术后患者常遗留发声困难,严重者可近失声,有报道利用颈部带状肌修复被切除的声带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发声功能[1].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下鼻甲手术361例

    传统的下鼻甲手术大多对鼻黏膜功能有较大的影响.我们从1988年开始,根据下鼻甲的解剖和鼻腔的生理功能特点,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功能性下鼻甲成形术,现将资料完整并有1年随访记录的36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革;宋秀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胃食管反流病的耳鼻咽喉表现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GERD将成为本世纪主要胃肠道疾病[1].

    作者:刘江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颅底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致鼻大出血死亡1例

    患者,男,29岁.因间断鼻出血3 d于2002年11月3日1:00急诊收入院.入院前3 d发生右鼻孔出血3次,量多且每次均较前次增多.体检:鼻无出血,体温36.5℃,脉搏72次/min,血压100/60 nmHg(1 mmHg=0. 133 kPa),Hb 90 g/L,右眼失明.给予观察,抗炎、止血等药物治疗.

    作者:陈有勇;齐为英;张振舜;陈永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原癌基因C-jun在大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炎症细胞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jun在大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其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根据制模成功后的时间又分为30 min组、4 h组和8 h组,每组10只.以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制模成功后,分别测各组动物的鼻分泌量;并取大鼠鼻黏膜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组织学检查等方法,检测C-jun在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各组鼻黏膜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阳性细胞的灰度值,并对鼻分泌量与阳性细胞灰度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C-jun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呈棕色,分布于上皮细胞及多形核炎症细胞的细胞核中.30 min组,阳性细胞数多,其平均灰度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并与鼻分泌量呈正相关(r=0.784,P<0.05);4 h组,C-jun在炎症细胞内表达减弱,但其灰度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亦与鼻分泌量呈正相关(r=0.626,P<0.05);8 h组,C-jun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与鼻分泌量无相关性.结论:原癌基因C-jun的表达可能是变应性鼻炎中炎症细胞活化的早期标志,与炎症细胞的增殖、分化有着密切联系,并与炎症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因子和炎性递质有关.

    作者:王光辉;牟虹;任正心;梁传余;张勤修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潜窥镜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支气管镜检查作为治疗小儿支气管异物的有效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3年来关于支气管异物漏诊、误诊、支气管异物残留的报道逐渐增多,较大支气管异物行气管切开或开胸取异物的病例也时有报道.

    作者:徐恩明;徐忠强;王智楠;胡艳玲;郭玉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变应性鼻炎和环境卫生假说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具有遗传易感性的疾病.遗传学的研究证实,人类基因组多个位点上(如5q31-33、11q13等)的基因多态性是变应性鼻炎重要的易感因素,相关的编码基因如IL-4、IL-5、FcεRI β亚基等已被证实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生过程.

    作者:李华斌;韩德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治疗鼻中隔黏膜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鼻中隔黏膜糜烂是鼻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多见于儿童,以鼻中隔Little区为常见部位.我科使用金因肽治疗鼻中隔黏膜糜烂导致鼻出血患者196例,经3~6个月随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彬;曾祥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

    咳嗽变异性哮喘也叫过敏性咳嗽,它是一种隐匿性支气管哮喘,很少有典型的哮喘症状出现,其临床特征是咽痒和发作性咳嗽,对这种不典型的哮喘易诊断为咽喉局部疾病.

    作者:韦树春;刘忠英;汤超荣;梁毅;梁东霞;宁兴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纤维连接蛋白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鼻息肉组织及正常鼻腔黏膜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及分布,以探讨Fn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于博;盖志;孙树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鼻腔鼻窦黏液表皮样癌1例并文献复习

    黏液表皮样癌是来源于大唾液腺的低度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主要取决于它的组织成分.一般认为黏液细胞多,其恶性程度低;表皮细胞多,其恶性程度高[1].主要发生于腮腺、口腔小涎腺、腭部、颌下腺.我科2001年12月收治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梁平;李云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3种方法治疗非特异性鼻出血的临床观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急症,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造成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现将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术、鼻中隔黏膜剥离划痕术、微波凝固术3种方法治疗鼻中隔中、前段出血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为民;马东;吴雪峰;张义芝;张静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后鼻孔分泌物下滴致慢性咳嗽15例临床分析

    慢性咳嗽是指3周以上的持续或发复发作性咳嗽,病因复杂多样.后鼻孔分泌物下滴致慢性咳嗽是较为常见的病因之一,但易被呼吸内科医师忽视,从而延误治疗.为使临床医师对慢性咳嗽进行正确及时的诊治,本文分析15例后鼻孔分泌物下滴致慢性咳嗽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马永健;刘育霞;肖磊;李素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鼻颌面部严重挫裂伤63例临床分析

    鼻颌面部伤者病情十分复杂,除鼻颌面部软组织严重缺损外,常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伤口易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在处理治疗中需引起重视.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63例鼻颌面部严重挫裂伤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道雄;赵鑫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和MRI评价

    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少见,诊断比较困难,笔者收集1992~2001年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8例,回顾性分析其CT或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王华林;徐雷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ENTec射频等离子体手术系统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30例

    近10余年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也为广大耳鼻咽喉科医生所接受,但其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创口剧痛、腭咽功能障碍,甚至术中、术后发生窒息而致死的病例仍有发生.

    作者:胡乐农;刘晓华;孙旭鸯;徐红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不同类型小儿食管异物的治疗

    食管异物为小儿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呕吐、影响进食,诊断相对比较容易.对于不同类型的食管异物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杰;张亚梅;张振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柳杉花粉症

    柳杉花粉症(cedar pollinosis,CP)是柳杉花粉引起的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鼻黏膜、眼结膜和支气管的卡他性炎症,有时引起小支气管痉挛.

    作者:许丽娟;张嵩玉;杨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微波治疗会厌囊肿38例

    我科自1996年以来应用微波治疗会厌囊肿38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灵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鼻颌面颈深部异物21例

    鼻颌面颈深部异物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生的情况多种多样.异物常由于面、颈部肌肉运动,或在取出的过程中牵拉、推压而移位,而且鼻颌面颈部有很多重要器官,腔隙较多,结构复杂,故异物的定位及取出有一定的困难.我院自1995年3月~2002年5月共收治21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朱家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睡眠病态呼吸的认识及其诊断治疗问题

    睡眠病态呼吸(SDB)或译为睡眠呼吸紊乱,是近几年在医学文献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新的医学名词,它包括以下3种常见疾病,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依次为原发性打鼾(primary sno-ring)、上气道阻力综合征(UARS)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作者:王荣光;杨伟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