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图像插值方法对比

任海萍;吴文凯;杨虎;陈盛祖

关键词:医学图像处理, 插值
摘要:在医学图像的显示、处理和分析中,常常需要将图像进行插值处理.本文在PC机上实现Sinc插值、近点插值、线性插值、三次插值、B样条近似以及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等Scene based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医学图像处理插值的三个主要领域,然后用相关系数、均方差、差异点比例、相对时间等统计量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估比较.为了便于观察使用图像相减方法对插值引入的误差进行了显示.结果说明三次多项式插值和Sinc cos插值可以获得较好的插值效果,在使用较小的插值算子时,可考虑使用2×2的Cubic插值来代替目前常用的线性插值.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适配模板滤波在医学图像中的应用

    适配模板滤波是一种既能提高信噪比又可保留边缘信息的滤波技术,当今,虽然已有多种滤波技术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信噪比,但是同时也丢掉了许多有用的信息.而在医学图像中,有用信息的保留往往比简单的提高信噪比要重要的多,与传统滤波器不同的是,本文介绍的滤波技术的基本模板滤波系数可以根据输入图像的局部特性动态自适应调节.适配模板滤波技术根据图像上的每一个象素点及其周围邻近的八个临点的情况自动选出佳匹配模板加以处理,识别及判断,以决定是给予保留还是滤除.这样可以大限度地保留边缘的信息点,同时也可以尽可能大地抑制随机噪声.通过与现存的滤波器比较,无论在磁共振图像和仿真图像上,采用此种滤波器都可得到更清晰的图像边缘和更高的信噪比.

    作者:罗述谦;韩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神经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历史和展望

    美国的Lubar等人综述了他及其同事在过去的15年间研究开发的脑电图诊断及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D/ADHD)的一系列成果.

    作者:李革新;武斌;王玉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基于颅脑CT图像的边缘提取

    边缘提取是CT图像三维重建前期工作中的关键步骤.本文一方面利用CT图像分割的等距法求取图像的灰度阈值;另一方面求取图像的梯度阈值,利用这两个阈值将颅脑CT图像中各器官的边缘提取出来,作为三维重建的轮廓输入.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实时性好,适应性强,提取的边缘清晰完整,准确性较高.

    作者:张金宏;陆光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种人机交互式快速脑图像配准系统

    为了推广配准研究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脑图像配准系统.与其它自动化配准不同,该系统有意将人机交互引入配准过程,实现了脑图像的快速精确配准,并避免了局部极值等问题.同时,系统包含多种配准测度,适用于不同配准任务.试验表明,该系统配准效率高、能够解决大多数临床脑图像配准问题.

    作者:周永新;罗述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西门子POLYPHOS 30M X线机故障检修两例

    故障现象:开机在机器操作面板显示故障提示Err24,其含义是高压变换器短路.

    作者:沈庆贤;陈宏文;杨绍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种改进的心脏电兴奋矢量传播算法

    矢量传播算法是一种新的心脏电兴奋传播算法,针对其缺陷,通过引入判断新波源的方法,提出了改进的矢量传播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克服了原算法中不能准确计算介质中有阻碍情况下兴奋传播过程的局限性,同时保留了原算法精确快速的优点,有助于更准确地仿真某些病理波形.

    作者:陈强;冯焕清;彭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多功能医用车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我院研制的多功能车主要用于急诊中毒病人抢救时的洗胃(尤其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清洗皮肤,洗头,外伤病人的伤口冲洗,长期卧床病人的洗澡,洗头;会阴部的冲洗;也可用作担架或推车.

    作者:郝建莉;李旭;张晓娟;彭波;车文芳;郑水莉;杨继维;高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Kubicek心搏量公式的适用性

    使用Kubicek公式计算心搏量和评价心功能是阻抗血流图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目前已在我国广泛应用,并不断取得进展.本文从作为Kubicek心搏量公式理论基础的Nyboer公式开始,对Kubicek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在临床应用现状的条件下,应特别注意的三个问题:1 基础阻抗值Z0的影响;2 血液电阻率ρ不变3 dZ

    作者:崔云莉;林国京;任超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成人左心辅助心电触发方式下辅助延迟时间的探讨

    本文旨在寻找一个经验公式以有效地指导成人左心辅助装置触发延迟时间.目的:以R Ao代表心电QRS波峰点与主动脉瓣关闭结束的间隔时间,以RR代表RR间期,找出RR与R Ao的相关方程R Ao=A@(RR)n+B.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RR的平均值,再求出R Ao预期值,对R Ao做安全较正后,以此做为辅助的延迟时间.方法:选择14岁以上行升主动脉导管的成人患者,经筛选,测量877例心导管记录图中心电部分的RR间期以及与此心电对应的主动脉压力波形,测量主动脉下降波切迹与QRS波起始点间的间隔,以R Ao为因变量,以(RR)n为自变量,绘散点图,找出相关模型,并求出相关方程.结论:当心率小于120次/分时,相关系数为0.5066,回归系数为-0.0948,P值为1.968E 58;截距为0.655,P值为8.097E 109,相关方程为:R Ao=(-0.0948)RR 1/3+0.6551.

    作者:丁以群;肖学钧;范瑞新;成安衡;高婉梅;罗征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做好加速器质量保证的体会

    1质量保证的意义质量保证QA是指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满足所要求的质量而必须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或系统的行为措施.在放射治疗中,QA是指为了保证放射治疗设备输出高质量射线使病人的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而采取的有计划和系统的行为措施.在放射治疗领域,质量保证贯穿于对病人实施正确治疗的全过程.

    作者:杨绍洲;王胜军;沈庆贤;陈宏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非DICOM设备标准化的实现技术

    我国的现有医疗影像设备的接口种类繁杂,只是部分较先进的设备才具有标准数字接口.为了将这些设备接入PACS,需要将从现有设备中获取的图像转换为DICOM3 0格式,并赋予其DICOM标准中的某种角色,以利于实现PACS等网络的建设.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DICOM标准化的可行技术.

    作者:冯锡钢;江贵平;李树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人的光电容积脉搏波的频域分析

    采用光电容积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对67例高血压病人采集的脉搏波信号进行了频域分析,并和66例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高血压病人的脉搏波谐波峰值衰减速度显著高于正常人,而谐波的宽度要大于正常人.作者从人体生理和病理学角度分析了这种差异出现的可能原因,从而为高血压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作者:孟兆辉;白净;王苏中;崔树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左室做功优化过程的探讨及应用

    本文导出了心室做功对腔内径的函数及该函数的梯度,从而确定了左室做功优化过程的理论斜率(Kw).实验结果表明,与理论值比较,心功能低下患者的实际斜率明显偏高(P<0.01),但正常健康人的变化不明显.我们认为Kw值有可能成为评价左室功能的一项新指标.

    作者:杜胜利;吴晓春;张建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医用设备改进三则

    作者:蒋德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人、Wistar大鼠、昆明小鼠成骨细胞粘弹性的测量

    目的:测量人、Wistar大鼠、昆明小鼠成骨细胞粘弹性,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利用微管吸吮技术(Micropipette aspiration technique),测量人、Wistar大鼠、昆明小鼠成骨细胞在负压作用下的变形,把成骨细胞简化成为标准粘弹性固体,通过相应的力学计算和计算机图像处理,获得成骨细胞的粘弹性.结果:人成骨细胞的刚度远大于鼠成骨细胞的刚度,Wistar大鼠成骨细胞的刚度则大于昆明小鼠成骨细胞的刚度,但二者属于同一数量级.

    作者:张西正;匡震邦;蔡绍皙;徐世荣;黄岂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聚羟乙谷氨酰胺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本文报告了由聚谷氨酸苄酯(PBLG)薄膜与乙醇胺和脂肪族二胺反应制备聚羟乙谷氨酰胺(PHEG)交联膜.对材料的溶胀实验发现,交联剂用量越多或交联剂的碳链越长,其交联密度越大,水溶胀度就越小.拉伸试验结果也证明,氨解交联后干膜的抗张强度有所减少,交联膜的抗张强度随交联剂用量的提高而略有增加.PHEG湿交联膜比干膜有很好的弹性和更弱的强度.体外酶解实验表明,水溶胀度越大的样品,其半量酶解时间也越大,生物降解性就越小.因此,PHEG交联膜的生物降解性可以通过改变交联剂种类和交联剂用量的方法来控制.

    作者:潘仕荣;王琴梅;易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WEP-8430K中央监护仪记录器走纸速度故障的分析与检修

    1 故障现象记录器描记出来的心电波形所有的间期时间均延长,用自检程序检测纸速为25mm/S时的方波周期延长,ECG坐标的时间轴变宽(正常25mm/S纸速时的自检方波周期长度应为25mm,ECG坐标应为正方形,如图1所示).

    作者:刘长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颅内压力监测技术的研究

    0 引言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ure,ICP)监测常用于神经外科临床和实验研究.颅内压的增高与颅脑多种重要疾病直接相关,如脑水肿、脑肿瘤、脑外伤等,一般是由颅内容物的体积增加或发生占位性病变而引起 [1].颅内压还与颅脑空间的代偿功能有关.对于颅内压增高的病人提供有效的颅压监测,对诊断治疗和病情的监测都十分有价值.颅内压可分为脑室内压、硬脑膜内压、硬脑膜外压和脑组织压等.这几种压力之间密切相关,但又并不相等.实际测量时只测其中之一.正常颅内压一般在15 mmHg.若超过50mmHg,病人有可能昏迷或死亡.许多原因可以引起颅内压的升高或下降.颅内压可以看成是一定水平的静压上迭加有较小的波动成分,其波动节率与心率一致,其波形与脉压波相似.如果需要测出波形变化的细节,则颅压测量仪的频率响应范围应与血压测量仪相同.但通常只需测得平均压即可,所以对仪器的频率响应范围不必作过高的要求,不过必须具备良好的静压测量性能.颅内压就其幅度来说与静脉压的范围大体相近,属微压测量范围,从测试技术上来说难度较大 [2].

    作者:林瑞初;赵英俊;王宪民;陈延航;李钰绩;胡耄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医学图像插值方法对比

    在医学图像的显示、处理和分析中,常常需要将图像进行插值处理.本文在PC机上实现Sinc插值、近点插值、线性插值、三次插值、B样条近似以及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等Scene based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医学图像处理插值的三个主要领域,然后用相关系数、均方差、差异点比例、相对时间等统计量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估比较.为了便于观察使用图像相减方法对插值引入的误差进行了显示.结果说明三次多项式插值和Sinc cos插值可以获得较好的插值效果,在使用较小的插值算子时,可考虑使用2×2的Cubic插值来代替目前常用的线性插值.

    作者:任海萍;吴文凯;杨虎;陈盛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滤除小循环阻抗容积波中的呼吸干扰

    目的消除小循环阻抗容积波中呼吸干扰.方法分析各种状态的小循环阻抗容积波信号的频谱.利用椭圆函数滤波器较陡的过渡带特性设计前向和后向滤波器,消除由于IIR滤波器造成滤波后的数据相位非线性失真.结果滤波后的小循环阻抗信号与参照信号心电和心音之间时相同步,确保了结合参照信号的综合判断的正确性.结论解决了无须依赖参照信号对小循环阻抗信号中的呼吸干扰的消除问题.

    作者:郭建平;胡耄祺;张其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