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对牙周组织的作用

马宁;吕晓丽;高文信;魏秀峰;朱虹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牙周组织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 α)对牙周组织的作用.方法:将IL-1β、TNF α注入到兔的牙周组织,以生理盐水为对照,不同时期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和评价.结果:实验组15天后牙龈组织血管扩张充血,牙槽骨改建活跃,有大量的骨吸收陷窝及破骨细胞,并有新骨形成和破骨细胞出现;30天后仅表现为大量的骨陷窝及破骨细胞,无成骨现象,且以联合应用IL-1β、TNF α组显著.结论:IL-1β、TNF α均能引起牙龈炎症反应、附着上皮和牙槽骨的破坏,提示IL-1β、TNF α在牙周组织疾病中有作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弹性咬合板在磨牙症治疗中的运用

    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选择牙齿排列整齐,无牙列缺损,存在明显的干扰且伴深覆的磨牙症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16~38岁之间.其主诉均为精神紧张、焦虑烦恼,颌面部肌肉不同程度疲劳酸痛,且发生时间不长,部分患者开口初、闭口末期颞颌关节有弹响,开口度无明显异常.X线片检查颌关节无骨质改变,关节间隙未见异常.

    作者:徐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和穿孔的关节内窥镜研究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内窥镜下颞下颌关节盘移位和关节盘穿孔的病理改变特征.方法:76例84侧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以及关节盘穿孔的病例进行颞下颌关节内窥镜检查.结果: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病例出现滑膜炎,关节腔内有絮状物,关节结节表面有纤维形成.不可复性关节结节表面纤维形成,关节软骨软化,软骨剥脱,同时伴有纤维粘连.关节盘穿孔大多数位于双板区与后带.关节盘穿孔出现滑膜增生,关节窝及关节结节表面纤维形成,软骨剥脱甚至骨质暴露.结论:关节内窥镜检查可诊断关节盘前移位与关节盘穿孔,并能发现病理性改变,如滑膜炎,滑膜增生,纤维变性,软骨软化,关节内粘连等.在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病例中发现关节退行性改变,关节盘穿孔为严重的骨关节病.

    作者:龙星;李金荣;汪传铎;何三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口镜牵拉引起暂时性腮腺肿二例

    临床上,口腔器械的牵拉和病人高度紧张而引起的暂时性腮腺急剧肿大,并以腮腺酸胀为主要症状的病例较为少见.我们称之为暂时性腮腺肿大.现报道二例如下.

    作者:张明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高龄巨大腮腺混合瘤手术切除1例

    患者女性,84岁,1997年10月入院,住院号149677.患者六十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耳垂下约黄豆大小肿块,无痛、无渐进性生长.近二年来肿块生长速度加快,并影响吞咽及颈部活动,要求入院手术.

    作者:江银华;徐慧琴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下颌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

    材料与方法1. 一般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从1990年至1997年我科行下颌骨切除后修复病例中,资料完整者1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小14岁,大69岁,平均42.1岁.病例随访长4年,短2年.病变分布情况见表1.

    作者:廖天安;郑长泰;蒋封运;钟少波;王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目的:为了进一步验证固齿散治疗成人牙周炎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将130例成人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30例).在牙周基础治疗结束后2周开始用药,每日两次,连续30天.记录用药前、用药30天和停药60天时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同时观察了固齿散对20例成人牙周炎患者全身的影响.结果:用药30天,试验组牙动度和咬合力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这些结果一直保持至停药60天后.用药30天后,齿散组平均比对照组咬合力增加2.26公斤/牙,停药60天后仍比对照组增加1.02公斤/牙.临床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药对心、肝、肾及血液系统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口腔粘膜也无明显的改变.结论:固齿散用于治疗成人牙周炎安全、有效.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腮腺混合瘤术后放疗疗效分析

    材料与方法本组27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16~72岁,发病部位:耳前区15例,耳前下区8例,下颌角区4例.肿瘤大小:直径小于2.0cm者18例,2.0~5.0cm者6例,大于5.0cm者3例.

    作者:李东石;王锦泰;陈帮干;葛兰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碘伏用于消毒牙科高速涡轮手机效果的临床观察

    材料与方法一、材料配制200mg/L、250mg/L、300mg/L、350mg/L的碘伏液及2‰的消毒灵液分别置于盛有等大棉球的有色瓶中.

    作者:任萍;徐立平;杨保秀;谢琼;陈希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大鼠颌下腺肌上皮分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组织块原代培养法是否可用于涎腺肌上皮细胞发育分化的研究,并探讨肌上皮细胞的组织发生.方法:采用组织块原代培养法,通过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检测手段,对不同时期大鼠颌下腺肌上皮细胞进行研究.结果:肌上皮样细胞及含有分泌颗粒的分泌细胞见于体外培养第3d.肌微丝及Actin阳性细胞分别早出现于培养第6d和7d.此结果与体内研究结果相一致.结论:肌上皮细胞可能来源于上皮干细胞;体外组织块培养方法亦适用于细胞分化研究.

    作者:汤晓飞;文胡实;高文涛;欧阳喈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烤瓷熔附金属可摘局部义齿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烤瓷熔附金属可摘局部义齿(PFMRPD)在前牙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例前牙缺失患者,设计PFMRPD, 在金属支架上同时铸造金属内核并涂瓷熔附形成人工牙;通过调查表及临床检查进行评价.结果:14例患者戴用PFMRPD 1个月后对修复体的满意指数为95.9%;戴用1月、6月、1年、2年的检查结果表明PFMRPD具有美观、舒适、坚固耐用、卫生、固位力强等优点.结论:PFMRPD对于前牙缺失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体.

    作者:朱文军;米乃元;滕伟;郑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第一双尖牙低位埋伏阻生矫治1例

    患者,女,14岁.因右下后乳牙滞留,恒牙未萌出,于1996年9月15日前来就诊.

    作者:韩亚萍;江笑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空气环境对多次铸造的钴铬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空气环境对多次铸造的钴铬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检测各代试样的抗拉强度、伸长率、硬度等机械性能指标,比较相应的金相学检查,气孔及非金属性夹杂物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空气三代的伸长率与空气一代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在空气环境中熔铸的钴铬合金,在每次不加入新合金的前提下,只能用至第二代,否则将影响修复体的质量.

    作者:朱松;于德珍;赵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DSA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作用(附二例报道)

    临床资料病例1,女性,30岁.住院号:255212.因左上颈部无痛性肿块2个月入院.查体:左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及内侧面,可触及肿块5.0cm×3.0cm×3.0cm,无压痛,可左右活动,上下动度差,未闻及血管音.

    作者:邹爱萍;姜晓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艾滋病在口腔诊疗工作中的预防

    由于艾滋病(AIDS)的流行日趋严重,AIDS患者因缺乏免疫力,易患全身各系统疾病,也可波及口腔出现相应损害而到口腔科就诊,口腔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时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而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口腔医务人员必须提高对AIDS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来阻止AIDS在口腔临床的传播.

    作者:刘治清;倪红梅;马晓容;赵佛容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侧咬合(牙合)型及牙齿接触关系的观察

    目的:研究侧咬合型(牙合)及牙接触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牙合)基础.材料方法:活体观察146名青年人侧咬合(牙合)型及牙齿接触关系.结果:侧咬合时,(牙合)型分组牙功能(牙合)多(45.21%),尖牙保护次之(34.25%),混合型少(20.54%);组牙功能(牙合)时,上下牙接触关系分为七种类型,其中以(牙合)多(31.06%).结论:青年人侧咬合时以组牙功能(牙合)多,尖牙保护(牙合)次之,混合型少;组牙功能(牙合)时,上下颌牙齿接触关系分为七种类型.

    作者:皮昕;韩新光;皮婧;王纪;马征兵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rotograph230型曲面断层X线机电机驱动电源的改进

    在维修rotograph230型曲面断层X线机时,可将该机驱动电机的电源改成串联式稳压电源,使该机的抗负载能力大大增加,经半年多的实际运行,没有出现故障.操作人员甚为满意.

    作者:李青山;王跃武;魏磊;孙志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上颌窦内含牙囊肿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9岁,因左上后牙拔牙创未愈并流脓2d入院.患者因左上后牙咬合痛,后出现冠周溢脓2个月在外院拔除(|)6.

    作者:冯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六合丹为主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六合丹对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79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3例)和对照组(226例),治疗组应用自行配制的六合丹外敷伤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静脉滴注,观察间隙感染吸收消退的效果.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间隙感染消肿吸收效果好,手术率低.结论:六合丹外敷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可减少局部炎性反应,避免炎症扩散,促进病灶局限吸收.

    作者:李汉英;刘绍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塑化失败后根管再通的研究

    目的:探讨塑化失败后根管再通的有效方法.方法:对79例83只牙184只根管塑化失败后的患牙分别采用手用法、机用法、超声法进行根管再通,并按此三种根管预备法分为三组进行比较.结果:机用法比手用法和超声法成功率高(0.01

    作者:邬继东;项立新;李森;丁亚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成人与青少年正畸治疗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分析成人与青少年正畸治疗的差异.方法:成人组及青少年组病例各33例,比较其疗程长短、托槽脱落情况及满意率.结果:两组的疗程、病人的满意率无显著的差异性,但青少年托槽脱落次数明显多于成人.结论:治疗条件相同的成人与青少年疗效基本相同.

    作者:胡志运;彭友俭;潘少群;赵英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