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冠斜导加上颌活动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

陈巧媚

关键词:口腔正畸, 活动矫治器, 斜面导板, 安氏Ⅲ安错(牙合)
摘要:安氏Ⅲ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儿童颅面部正常生长发育,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加重[1].本文对22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采用联冠斜面导板加无(牙合)垫上颌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上颌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改善功能性下颌偏斜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探讨上颌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改善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的临床效果.方法: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上颌单侧后牙反(牙合)伴有/或不伴有前牙反(牙合),下颌功能性偏斜病例16例,采用上颌Quad-Helix扩弓方法,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单侧后牙反(牙合)矫正后,面部不对称有明显改善.结论: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由于单侧后牙反(牙合)导致的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扩大上颌牙弓方法,可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明显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楠;段银钟;耿春艳;何玉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口腔肿瘤侵袭转移过程的研究进展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在口腔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其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岩;陈卫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即刻加载前牙一期法牙种植术临床评估

    目的:依据即刻加载种植理论,对一期法种植前牙进行早期、永久性冠修复.方法:CDIC锥状螺旋种植体和叶状种植体植入前牙缺失区,术后1周内完成釉质瓷或金属烤瓷冠修复.结果:42个前牙种植体随访0.5~2年,临床成功率95%.结论:前牙CDIC种植术后,在无(牙合)创伤条件下,可不经临时义齿过渡期,而直接进行早期、永久性冠修复,此方法可缩短修复周期,节省治疗费用,有利于保持牙槽嵴高度,并及时满足患者美观要求.

    作者:陈建钢;铁朝荣;张淑琴;杨大珍;李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特异性卵黄IgY对变形链球菌的抗黏附效应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特异性卵黄IgY抗体对变形链球菌体外黏附的抑制效应.方法:采用试管凝集实验测定卵黄IgY抗体活性.采用试管贴壁实验测定卵黄IgY抗体对变形链球菌黏附的抑制效应.结果:变形链球菌特异性卵黄IgY抗体小凝集浓度为62.5 μg/ml.当特异性卵黄IgY抗体浓度为67 μg/ml和670 μg/ml时,对变形链球菌在玻璃表面黏附的抑制率分别为30.03%和84.89%,与对照IgY抗体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变形链球菌特异性卵黄IgY抗体对变形链球菌具有抗黏附作用.

    作者:刘斌;叶志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槟榔碱在口腔黏膜纤维性变及癌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一种慢性、隐匿性、具有癌变可能的炎性疾病.咀嚼槟榔习惯与OSF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对槟榔碱在OSF及癌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蔺琳;凌天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远移上颌磨牙对(牙合)、颌面垂直关系改变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远移上颌磨牙是否对患者(牙合)、颌面垂直关系产生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远移上颌磨牙的牙性Ⅱ类错(牙合)病例88例(女48例,男40例),比较其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中反应(牙合)、颌面垂直关系的5项观察指标.结果:88例矫治后前牙覆(牙合)明显减小(2.86±2.69 mm),腭平面角改变无统计学意义(0.21°±3.54°),(牙合)平面角、下颌平面角及患者的下前面高均有少量增加(0.91°±3.37°,1.29°±4.66°,1.05±3.82 mm).高中低角患者的这5项观察值不存在统计学差别;上颌第二磨牙萌出与否、以及支抗的种类对远移磨牙产生的垂直关系改变有一定影响,但作用较小.结论:远移上颌磨牙会一定程度的减小患者前牙覆(牙合),但就整个颌面垂直关系而言变化较小.提示远移上颌磨牙产生垂直向变化可能存在其它原因.

    作者:李石;段银钟;马兆峰;韩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0、10-10、10-9、10-8、10-7、10-6 mol/L)地塞米松为诱导剂,进行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检测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评价细胞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低浓度(10-10、10-9 mol/L)地塞米松对牙囊细胞增殖抑制不明显,高浓度(10-8、10-7、10-6 mol/L)的地塞米松明显抑制牙囊细胞的增殖(P<0.01).10-9、10-8、10-7、10-6 mol/L地塞米松可以增强牙囊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地塞米松浓度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增强,不同浓度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0-8 mol/l的地塞米松作用于牙囊细胞,其碱性磷酸酶的表达,从第3 d开始升高,第7、9 d达到高.结论:高浓度地塞米松抑制牙囊细胞的增殖.地塞米松能够升高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特定浓度的地塞米松对牙囊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呈现时间依赖性.

    作者:张永宽;林珠;金作林;孙海燕;王庆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上颌第一磨牙及其支持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上颌第一磨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分析各种载荷下上颌第一磨牙的生物力学性质提供精确的数学模型.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55副上颌第一磨牙的断层图像,在计算机中读取CT图像,提取轮廓,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上颌第一磨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所建的上颌第一磨牙由175447个单元,34257个节点组成.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上颌第一磨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是对正畸治疗过程中上颌第一磨牙进行生物力分析的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为进一步力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张菊菊;段银钟;霍娜;陈学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甲硝唑局部治疗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应用甲硝唑治疗智齿冠周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改良反式Twin-block矫治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应用改良反式Twin-block治疗Angle Ⅲ类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反式Twin-block矫治前牙反(牙合)8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结果:经过4~6个月的治疗,患者侧貌外形明显改善,反覆盖、反覆(牙合)得以纠正.结论:改良反式Twin-block是矫治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有效装置.

    作者:刘红;段银钟;杨振华;刘兰忠;邱宜农;贾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rhEGF对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rhEGF(金因肽)对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及颈阔肌皮瓣修复组织缺损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50例口腔癌病例(舌癌、颊癌、口底癌)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所有病例均行口腔癌联合根治术+颈阔肌皮瓣修复组织缺损,术后治疗相同,实验组加用rhEGF喷雾口内和颈部创面,而对照组不用.术后第9 d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结果:对照组愈合时间为口内12.4 d,颈部10.6 d,愈合率73.07%,实验组愈合时间为口内9.3 d,颈部7.9 d,愈合率95.83%,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hEGF对口腔癌联合根治术所造成的巨大创面的愈合及颈阔肌皮瓣的成活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朱声荣;王秀丽;汤国雄;陶学金;冀予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PcDNA3.1(+)-sTNFRⅠ真核表达载体在牙周膜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TNFRⅠ,并转染人牙周膜细胞观察是否有目的产物的表达,研究其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牙周治疗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RT-PCR方法筛选目的基因,并构建质粒;ELISA方法检测牙周膜细胞转染PcDNA3.1(+)-sTNFRⅠ后培养上清中目的基因的表达;MTT检测目的产物是否在牙周膜细胞中有抑制TNF-α的作用.结果:成功重组构建了质粒PcDNA3.1(+)-sTNFRⅠ,转染牙周膜细胞后,培养上清中目的产物sTNFRⅠ表达量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MTT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质粒PcDNA3.1(+)-sTNFRⅠ可以在牙周膜细胞中高效表达,并且可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活性.为进一步研究TNFR在牙周病中的致病作用提供依据.

    作者:刘艳丽;杨连甲;董绍忠;赵红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颌面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为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治提供借鉴.方法:对近10年来口腔颌面外科老年住院肿瘤患者1254例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颌面部肿瘤患者中男∶女=1.55∶1,其中恶性肿瘤占59.81%,男∶女=1.65∶1;良性肿瘤男:女=1.29∶1.结论: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肿瘤在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有其特殊性.

    作者:苏彤;刘冰;孙志军;胡砚平;张文峰;赵怡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冷光牙齿美白技术治疗中、重度色素牙的疗效评价

    山西省属氟斑牙、四环素牙等色素牙高发地区.冷光牙齿美白技术原理是通过激光和特制美白剂发生反应,穿透牙釉质和牙本质将色素置换成浅色并分解成水释出,从而达到美白牙齿的效果.

    作者:吉云薇;贾素萍;张素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辅助化疗前后PCNA和p53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化疗敏感性的预测研究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抑癌基因p53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106例口腔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PCNA和p5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①化疗前口腔鳞癌组织中PCNA高表达率为50.94%,显著高于化疗后23.58%(P<0.05);化疗前PCNA高表达患者化疗有效率为62.96%,显著高于PCNA低表达患者的有效率30.77%(P<0.05);②化疗前p53在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34%,显著高于化疗后21.60%(P<0.05);化疗前口腔鳞癌p53表达阴性患者的有效率为55.93%,显著高于p53表达阳性患者的有效率36.17%(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明显降低PCNA和p53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CNA和p53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认为PCNA和p53的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口腔鳞癌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作者:杨凯;吴明军;孙德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雌激素受体在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目的:测定雌激素受体在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ec-1以及高转移株Mc-3上的表达,为口腔肿瘤临床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在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上的表达,并对其表达量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经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方法可检测到ER在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上有表达,并且Mc3细胞系ER表达强于MEC-1;两种细胞系ER-α表达均略强于ER-β.结论:雌激素有可能通过它的受体对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ERα/ERβ比率升高在粘液表皮样癌发生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ER的表达升高可能与肿瘤转移力有关.

    作者:魏红宇;吴军正;王静;温德生;许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联冠斜导加上颌活动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

    安氏Ⅲ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儿童颅面部正常生长发育,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加重[1].本文对22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采用联冠斜面导板加无(牙合)垫上颌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陈巧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杠杆原理在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杠杆原理在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中的应用.方法:本组85例,急性脱位28例, 复发性脱位52例,陈旧性脱位5例.通过杠杆原理对急性前脱位和复发性脱位进行复位;对陈旧性脱位给予持续三类牵引及垂直牵引力复位.结果:急性前脱位和复发性脱位均成功复位;陈旧性脱位4例成功复位.结论:利用杠杆原理对急性前脱位及复发性脱位复位速度快,力量小,可以避免咬伤术者手指;对陈旧性脱位有较好效果,可作为首选复位方法.

    作者:罗戈;郅克谦;李旭奎;李家伟;司红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严把供应关,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确保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还要严把终末处置关,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护环境,防止疾病的传播.这是每一个医疗机构和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作者:李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托槽龈向贴置对牙周病患者牙移动影响的Typodont分析

    目的:通过Typodont模拟(牙合)架,研究牙槽骨高度降低时托槽龈向贴置对牙移动的影响.方法:牙槽骨高度正常组托槽按正常位置粘贴,牙槽骨高度降低组托槽分别正常贴置及龈向贴置.比较三组整平阶段的牙齿位移与时间.结果:与牙槽骨高度正常组相比,牙槽骨高度降低组牙齿位移较大,但托槽龈向贴置组比托槽正常粘贴组牙齿位移明显减小,三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提示临床牙槽骨高度降低病例可将托槽适当龈向贴置,以减小牙槽嵴顶和根尖处应力.

    作者:郭静;唐卫忠;汪大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