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我科在门诊治疗时发现1例金属针插入下前牙根管2年的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男,13岁.因下前牙冠部折断2年就诊.患者2年前跌倒致下前牙折断,仅在医院作抗生素静脉滴注,未作其它处理.检查见:|1冠1/2折,根管口见黑色异物,无自觉症状.X线牙片显示根管内有2 cm长的针状致密影,与根管密合,根尖无暗影.扩大根管口后,用血管钳取出长2 cm金属缝针.追问病史,患者牙折后曾用金属针刺入根管内玩耍,因插入过紧一直留于根管内至今.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患牙作烤瓷桩冠修复.
作者:朱国喜;李灿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间接法采集印模对CAD/CAM全瓷底层冠适合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制备下颌第一前磨牙制备体10件,其中5件翻制石膏工作模型.通过Cerec 2 CAD/CAM系统摄像装置分别对制备体和模型采集印模,采用自制的MC切削陶瓷加工制作全瓷底层冠,粘结于制备体上.用体视显微镜测试适合性.结果间接法采集印模制作的全瓷底层冠的适合性,与直接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间接法采集印模对CAD/CAM全瓷底层冠的适合性无明显影响.结论临床上用Cerec2 CAD/CAM制作全瓷底层冠时可应用间接法采集印模.
作者:王华蓉;岳莉;李勇;赵云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下颌牵张成骨术对髁状突软骨基质的影响.方法在下颌双侧牵张成骨术固定期的不同阶段(0 w、2 w、4 w、8 w)取材,通过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关节软骨基质中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髁状突软骨胶原蛋白和蛋白多糖含量都降低,在维持一段时间后两者的含量逐渐增加.结论下颌牵张成骨术可引起局部关节软骨基质合成的变化.这个变化虽然持续较长时间,但在适宜的牵张速率下是可逆的.
作者:张春光;丁寅;夏春鹏;李菲菲;刘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钟摆联合NiTi推簧矫治器远移磨牙的疗效.方法测量15例使用该装置远移磨牙病例的术前术后模型,观测磨牙远移的距离及磨牙间的宽度,覆牙合覆盖的变化.结果钟摆联合NiTi推簧矫治器使磨牙每月平均远移2 mm,磨牙间宽度平均增加0.7 mm,前牙覆盖平均增加0.4 mm,覆牙合基本无变化.结论钟摆联合NiTi推簧矫治器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推磨牙远移的矫治器.
作者:刘勇;刘岚;王海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分析牙科低贵合金腐蚀后的表面成份,探讨腐蚀机理.方法运用静态浸泡试验评价Ag-Pd合金的腐蚀性能并与常用牙科修复合金Co-Cr、Cu-Al比较.腐蚀介质为Fusayama人工唾液(37 ℃, pH=5).采用扫描电镜、电子能谱分析腐蚀产物.结果铜铝合金的腐蚀大于银钯合金和钴铬合金(P<0.05);银钯合金主要以银和铜腐蚀为主, 铜选择性释出.结论低贵合金的腐蚀源于多相结构之间电位差引起的原电池反应.
作者:丁弘仁;马轩祥;兰新哲;赵西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用有限元法分析女性前牙反牙合患者从替牙期到恒牙期下颌骨生长发育趋势,为前牙反牙合的预防和矫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用专门建立的颅颌面形态有限元分析系统对样本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二维有限元分析.结果从替牙期到恒牙早期,所有单元的 Emax均为拉应变,所有单元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以颏前下部面积增加多,绝大多数单元形状变化大于大小变化.绝大多数单元呈逆时针生长方式.下颌骨升支和体部的生长仍呈多向性,在面积增加的同时,旋转方向也各不相同,形状也发生了一定变化.结论女性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骨在M-P期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与D-M期不同的特点.各单元在生长变大的同时,形状变化更为明显,可能对下颌骨形态、大小及位置异常起重要作用.
作者:田杰;于永义;刘忠;林珠;肖宇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正畸治疗能为前牙修复创造良好条件,以便前牙修复后在功能上、美观上达到满意效果.方法采用正畸治疗与金属烤瓷联合修复267个前牙. 结果 56例患者修复后2年、3年复查,115件修复体无松动、无移位,修复体不但达到预期的美观效果,而且行使功能良好.结论前牙牙列缺损同时伴有不同程度严重错牙合畸形,单纯烤瓷修复难以达到美观要求的,正畸联合烤瓷修复体能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研究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后基因组时代已经到来,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我国口腔医学工作者应与时俱进,抓住这新的机遇,对口腔医学进行高起点的研究,以推动口腔医学的迅速发展.
作者:杨凯;郑刚;温玉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口腔鳞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血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巨噬细胞侵入及血管生成.结果巨噬细胞记数及微血管记数在淋巴结转移组较无转移组增多(P<0.05);随病理分级的增加,巨噬细胞的侵入增加(P<0.05),微血管记数虽稍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 ZZ(Z 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口腔鳞癌中TAMs在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红超;宋宇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牙齿敏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石川修二的评定标准,使用MDC-500半导体激光器点照射因磨耗,龈萎缩,龈萎缩伴磨耗及牙釉质裂纹所致牙齿敏感症129例207个牙.结果经1~3个月临床观察,显效123个牙(59.4%),有效71个牙(34.3%),总有效率93.7%.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牙齿敏感症方便、快捷,无痛苦,疗效满意.
作者:程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缩小上颌总义齿牙尖斜度和增大牙冠体积防止上颌义齿基托纵折.方法对18例行上颌总义齿修复病例,排牙时选用牙尖斜度为10°~20°人工牙,同时在上颌后段义齿腭侧堆加基托材料,增大义齿牙冠体积,扩大其与下颌天然基牙舌尖的接触面积,形成尖窝关系.结果经过0.5~2.5年随访,除1例义齿意外摔断外,成功16例,失败1例.结论减小牙尖斜度和加大牙冠体积防止单纯上颌总义齿基托纵折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疗效.方法 120例RAU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以维生素类、锌剂等治疗,实验组应用藿香正气散加减煎服,每天一剂,4周为一疗程,观察用药期间溃疡愈合时间及复发时间、溃疡个数.结果藿香正气散加减可以减轻RAU溃疡的疼痛,加快愈合,明显延长复发时间,减少溃疡个数.结论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RAU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雪莲;陈健钊;谢普练;吴俊伟;彭国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细针穿刺检测涎腺肿瘤组织中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可行性,探讨端粒酶活性在涎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端粒末端重复序列( PCR—TRAP)技术检测45例涎腺肿瘤细针穿刺标本中细胞的端粒酶。结果 33例良性肿瘤标本中3例端粒酶阳性,12例恶性肿瘤标本中10例端粒酶阳性。端粒酶活性检测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66.7%。二种方法同时应用可使确诊率提高至83.3%。结论 涎腺肿瘤组织细针穿刺标本端粒酶检测方法具备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特点,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技术联合应用,在涎腺肿瘤的诊断治疗、预后方面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冀予心;陈卫民;孙国洪;张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B超对颌面颈部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2例颌面部非金属异物进行B超检查并将B超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B超检查结果经手术证实,其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准确度、尤登指数,分别为92.22%、90.90%、0.09、0.08、91.96%、0.83.结论 B超在对颌面颈部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真实、可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世尧;张浚睿;郭军;董军;杨保全;刘书平;何华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方法以长沙市口腔医院收治的4865名口腔正畸病例为研究对象.按Angle分类法统计错牙合类型及年龄构成.结果错牙合类型为安氏I类42.80%、安氏II类38.64%、安氏III类18.5%.年龄构成乳牙期6.45%、替牙期8.69%、恒牙期(12-18岁)66.70%、成人期(>18岁)为18.5%.结论要求正畸治疗患者的错牙合类型以安氏I类和II类多,年龄构成以恒牙期为主,成人正畸患者有上升趋势.
作者:李伟奇;聂向真;谢辉;石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根据<2000年湖北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武汉市教育委员会于2000年9月组织开展了武汉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样调查.其中龋齿作为一项必查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结合10年前(1989年11月)的一次口腔卫生调查研究,作者将武汉市中小学生龋病10年来流行情况作一次对比研究.
作者:周杰;周鄂生;王汉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三种品牌人工牙制作全口义齿修复7~8年后的磨耗及牙合关系变化.方法选择103例全口义齿修复患者,让其自选三种品牌人工牙之一作全口义齿修复,7~8年后复查人工牙牙合面磨耗程度,颌位和牙合关系的变化,义齿固位情况及咀嚼效能的自我评价.结果三种品牌人工牙所作全口义齿7~8年后的牙合磨耗,义齿固位经秩和统计分析,Ivoclar牌人工牙与ODI和Bayer两种品牌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ODI与Baye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优质的塑脂人工牙作全口义齿修复,能延长全口义齿发挥佳咀嚼效能时间.
作者:陈国常;黄铭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FHIT基因是在1996年被Ohta从人染色体3p1 4.2分离出来的一个新的侯选抑癌基因,该基因在多种肿瘤中都有异常改变.据国外文献报道在头颈部肿瘤中也存在FHIT基因的异常转录本,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的研究报道.我们将人正常FHIT基因全长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为进一步探讨FHIT基因在头颈部肿瘤中的作用做准备.
作者:刘峰;吴军正;刘斌;李焰;李峰;李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测定正常人使用含氟漱口液后, 唾液及菌斑中氟离子浓度,并探讨其对龋病预防的意义。方法 选择14名自愿者,用离子选择性氟电极测定使用含氟漱口液后不同时间点氟浓度,并与基线水平相比较。结果 在用氟后120 min内菌斑氟浓度都较基线水平有显著性提高(p<0.05),而唾液氟浓度在用氟后60 min内显著升高,各个时间点菌斑氟浓度明显高于唾液氟浓度。结论 菌斑可作为口腔氟储库之一;使用含氟漱口液可以使菌斑氟水平升高达120 min。
作者:赵红萍;吴补领;吴道澄;吴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牙龈炎患者口气改善的效果.方法按口臭程度分层,随机抽取牙龈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洁牙组、漱口组、对照组.洁牙组进行超声波全口龈上洁治,漱口组使用龙掌口含液含漱1周.口气测量仪测定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2周、1月的口气值,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前三组口气值无显著性差异.1周后,洁牙组与漱口水组口气值均降低,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2周后,漱口水组口气值回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1月后,洁牙组口气值亦有回升,但与其他两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传统的洁治术对牙龈炎患者口气的改善是有效的.
作者:俞未一;朱玲;马骏驰;吴友农;刘卫红;陈武;朱庆萍;俞海英;于金华;曹灵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