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磨牙残冠的桩核修复

周峰

关键词:磨牙, 残冠, 桩核
摘要:目的 探讨磨牙残冠的修复方法以利于保存牙齿.方法 对于磨牙可保留的残根残冠应用复合树脂粘结Para Post System成品桩,利用复合树脂制作核后冠修复.结果 经过一至三年的临床观察,经过治疗的磨牙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在严格控制适应证和规范临床操作情况下,树脂粘结成品桩和复合树脂核是一种有效简便的修复方法,是磨牙保存的有效治疗手段.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修复用金属析出离子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现状

    口腔修复用金属材料的腐蚀过程和析出离子的生物学效应直接关系到材料生物相容性,并决定了材料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本文对修复用金属在口腔中的离子析出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庄晶;汪饶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牙体Ⅱ类洞制备进展及其三维有限元法的应用

    由于粘接材料的发展和再矿化的应用,牙齿洞型设计的观念发生了质的转变,如Ⅱ类洞可改进为隧道制备、碟状洞型.同时,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方法的出现,更为临床医生对牙洞型制备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者:陶岚;翁雨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口腔正畸拔牙与非拔牙判别的ROC分析

    目的 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79个病例的拔牙指数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79个病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7例,年龄11-16岁,平均年龄12.7岁.计算每个病例治疗前的拔牙指数值.以不同假定判断标准的拔牙指数值获得一系列灵敏度和特异度值,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拔牙指数为151时,ROC曲线上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79.2%,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大.结论 拔牙指数临界值为151,在临床应用时结合其他评价指标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作者:潘钢;蔡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双头银汞充填器在正畸操作中的应用

    在正畸临床操作中,一些医生用持针器钳喙作为结扎丝末端推进器,虽然方便,但由于钳喙光滑,容易滑脱伤及牙龈,结扎丝末端也不容易一次到位.正畸科医生希望一种器械多种用途,既减少器械使用数量,又避免器械频繁更换,节约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王掌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微种植体支抗系统研究进展

    微种植体用作正畸支抗,植入部位广泛,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优势明显,但缺点也不容忽视.目前不同型号的微种植体相继出现,与之相对应的生物力学研究尚待深入.

    作者:杨光银;李晓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羟基磷灰石/GTR膜在牙移植术中的应用

    牙移植是将自身的阻生埋伏牙拔除后,于自体口腔内移植[1].临床上应用多的是将牙根尚未完全形成的第三磨牙,移植于第一磨牙,而上颌尖牙移植很少见.上颌尖牙对牙颌系统的功能和美观均很重要,上颌尖牙埋伏临床上很常见,我科与正畸科共同合作,于2001年至今在羟基磷灰石及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联合应用的情况下行上颌埋伏尖牙移植术6例.其中年龄为15~24岁,平均年龄为18岁,男性4例,女性2例,共成功5例,失败1例,现讨论如下:

    作者:任杰;韩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ZTA和Al2O3正畸托槽的研究

    目的 分别评价ZTA(ZrO2增韧Al2O3)和Al2O3陶瓷的性能,探索一种适合制备正畸托槽的陶瓷材料.方法 选用ZrO2(3mol%Y2O3)和α-Al2O3粉体作为原料,利用热压铸成型工艺制备陶瓷托槽,在1600 ℃下烧结.将制得样品进行各方面的性能测试.结果 采用纯Al2O3制备的托槽抗弯强度远远低于ZTA复合陶瓷.结论 牙科正畸托槽可以选用具有较高抗弯强度的ZTA复合陶瓷作为原料.

    作者:侯晓蓓;肖建中;夏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pH值的浸泡液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溶解性的影响

    目的 评价四种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溶解性,探讨浸泡液pH值的不同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溶解性的影响.方法 将四种玻璃离子水门汀制成直径15 mm、厚1 mm表面光滑平整的圆片共120个(试件分为S组、F组、D组、A组),Paffenbarger重量法测定各组试件在三种浸泡液中的重量改变.结果 S组、D组和A组在乳酸液中的溶解值高于其它两种浸泡液中的溶解值(P<0.05);而F组在三种浸泡液中的溶解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浸泡液pH值对玻璃离子溶解性有影响;玻璃离子水门汀所表现出的对浸泡液pH值的敏感性可能与玻璃离子本身的化学组成及亲水性有关.

    作者:韩宁宁;莫三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口腔生物材料(2001-2006)

    生命科学--人体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促使传统的牙科材料学(Science of Dental Materials)向牙科生物材料学(Science of Dental Biomaterials)发展.尚要冒可接受(Acceptable)风险的牙科材料,将逐步达到安全使用(Safe to Use)的要求.

    作者:薛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磨牙残冠的桩核修复

    目的 探讨磨牙残冠的修复方法以利于保存牙齿.方法 对于磨牙可保留的残根残冠应用复合树脂粘结Para Post System成品桩,利用复合树脂制作核后冠修复.结果 经过一至三年的临床观察,经过治疗的磨牙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在严格控制适应证和规范临床操作情况下,树脂粘结成品桩和复合树脂核是一种有效简便的修复方法,是磨牙保存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周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牙科陶瓷冠桥修复体材料的发展现状

    牙科陶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在口腔修复领域备受青睐.陶瓷材料本身的低抗弯强度和脆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文阐述了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和瓷全冠修复体各自的特点、增强机制以及发展现状.

    作者:胡双;陈汉斌;文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改良双敞法结合数字牙片在弯曲根管治疗中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估改良双敞法结合数字牙片对弯曲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 用改良双敞法对53人53颗患牙共94个弯曲根管进行治疗,在治疗前、中、后应用数字化牙片了解根管数目形态、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对53人的53颗患牙根管充填后拍摄数字牙片及观察术后反应,47例患牙根管充填后X线片显示根管成形及充填满意,其余6例不同程度地存在X线影像欠佳,满意率88.68%;53例病人有3例根管预备后有轻度术后反应(+),1例根管充填后出现中度术后反应(++),所有病例均无严重术后反应,术后急性反应率为1.89%.结论 改良双敞法结合数字化牙片在弯曲根管根管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弯曲根管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桂香;王青;林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脱敏药物治疗牙齿敏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寻找治疗牙齿敏感症的有效试剂.方法 将118颗患牙齿敏感症的牙齿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4种药物进行脱敏治疗,对近期有效率和远期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近期和远期有效率天福牌脱敏糊剂、2%戊二醛、5%碳酸氢钠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而75%氟化钠甘油组和前3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天福牌脱敏糊剂、2%戊二醛、5%碳酸氢钠溶液治疗牙齿敏感症有较好疗效,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薄弱根管保存治疗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对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根管口呈喇叭状或漏斗状的薄弱根管,以常规的方法修复远期疗效欠佳,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修复材料的进步,对于此类牙体缺损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对于薄弱根管的保存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花菲;翁雨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嵌体蜡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进展

    嵌体蜡是固定修复中制作熔模的主要型材,本文探讨了嵌体蜡的各种特性对熔模准确性的影?鞍响,介绍了临床应用的一些新型嵌体蜡,以及嵌体蜡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侯晓冲;越野;王宝成;周安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加强Ⅳ型石膏弯曲强度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直径的不锈钢丝能否加强Ⅳ型石膏模型的弯曲强度.方法 选用超硬石膏和硬石膏灌模,在模型中央分别放入4种不同直径0.5 mm、0.7 mm、0.9 mm和1.2 mm不锈钢丝进行加强,与对照组比较,测量每个样本的弯曲强度.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 t检验.结果 超硬石膏组的F值为3.351,P值为0.017.0.9 mm直径组和1.2 mm直径组比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石膏各组的F值为4.1,P值为0.006.1.2 mm直径组比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石膏模型中埋入不锈钢丝能加强其弯曲强度,且随着不锈钢丝的直径增大而增强,到1.2 mm直径时达到高.

    作者:李金华;王雪;刘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二种金属烤瓷冠对基牙龈沟液量及其成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种金属烤瓷冠(PFM)对基牙龈沟液(GCF)量、龈沟液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均需修复的患者39例,每例双侧上颌第一磨牙随机分别行钛合金和金合金PFM修复,分别于修复前、修复后1周、1月和6月检测GCF量、GCF-AST和GCF-ALP活性水平三项指标.结果 2组实验牙修复前三项指标接近(P>0.05),修复后1周、1月和6月钛合金PFM组的三项指标较修复前增加(P<0.01),并高于同期金合金PFM组(P<0.05),且修复后1~6月GCF-AST、GCF-ALP水平呈现递增趋势(P<0.05);相反金合金PFM组则随时间的推移较修复前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金合金PFM是一种较钛合金PFM对牙周组织健康影响更小的修复体.

    作者:廖小平;叶芳;朱洪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