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银;杨宠莹;高建新;丁祖泉
目的尝试用流式细胞仪法探讨锶磷灰石的细胞毒性.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锶磷灰石浸提液作用细胞后细胞群落的DNA增殖指数.结果增殖指数随着材料掺锶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含锶100%的纯锶磷灰石增殖指数大、1%锶磷灰石的增殖指数小.结论随掺锶量增加后锶磷灰石的细胞毒性也略增大.
作者:傅远飞;陈德敏;张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活髓牙牙体缺损的化学刺激性.方法通过临床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活髓牙牙体缺损,观察其化学性刺激对牙髓病变的影响.结果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的431颗患牙的23.66%出现了牙髓病变.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对牙髓存在着化学刺激性,中龋以下的患牙作永久性充填时必须垫底.
作者:邱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初步探讨防止髓病治疗后牙冠变色的方法.方法选择60颗需做牙髓摘除术的前牙,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颗牙,实验组在封CP棉捻前先用Prime & Bond NT作髓室内粘结封闭,而对照组则直接封药.两组牙齿均在封CP棉捻前用Ivoclar比色板记录牙冠的色泽,嘱6月、1.5年后复诊,再次记录其色泽.结果治疗6月时,两组牙冠的变色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1.5年时复诊,两组牙冠变色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rime & Bond NT能有效封闭髓室内牙本质小管,防止有色物质的渗入,减少髓病治疗后牙冠的变色.
作者:陈慧华;马宝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铸造金属嵌体由于其机械性能优良,可高度抛光,化学性能稳定,在口内不易腐蚀等优点,正日益受到欢迎.但由于嵌体的技工室制作过程复杂,费时、费工,精度要求高,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作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种较简便的铸造金属嵌体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魏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X线后前位定位片是研究唇腭裂患者颅面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年来,学者们利用后前位片对唇腭裂患者作了大量研究.本文试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唇腭裂整复术后颅面结构的后前位片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丁小军;曹惠菊;钱玉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GB/T16886)宣贯会于2001年2月24日~28日在广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委员单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和中国医疗器械质量认证中心、各省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广东省部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共97个单位的12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获得待修复的前牙贴面的数据,以备计算机辅助加工(CAM)之用.方法用光学测量的方法获得牙预备体,邻牙和对牙合牙的数据信息,并三维重建出这些结果.此后,选用拟修复的牙的理想牙冠的形态根据缺牙区的大小及邻牙和对牙合牙的情况进行修改,使之适应该缺牙区的情况后,用修改好的该牙冠理想的形状数据与预备体的形状数据相减,即获得的所需贴面的数据.结果获得了所需的贴面的数和图像.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通用性良好的前牙贴面修复的CAD系统,为CAM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修银;杨宠莹;高建新;丁祖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铸造桩核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涉及龈下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69只涉及龈下缺损的患牙采用铸造桩核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进行修复,铸造桩核与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先后取模制作完成.结果患牙经治疗6~12月后检查69只,良好62只,占89.86%,一般6只,占8.70%,失败1只,占1.44%.结论铸造桩核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龈下的牙体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张凤鸣;武秀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Dyract复合体是继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之后又一代的新型复合充填材料,目前临床上未见有发生变态反应的报道,我科于1999年12月28日上午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洪亮;饶亚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介绍了使用新型热聚合器、树脂上光剂、化学清洁剂改善热固化型丙烯酸酯类义齿基托表面光洁度和在基托材料中加入抑菌剂以减少基托表面细菌粘附的方法;在基托中加入玻璃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提高基托机械强度的材料研究新进展.
作者:朱霖;张建中;李德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两种根充糊剂充填根管后的反应及疗效以选择理想的根充材料.方法采用单盲法分组比较两种根充糊剂根充后的疼痛反应并进行近、远期的疗效评价.结果根充治疗后的疼痛反应Vitapex明显小于常用糊剂Oxpra.远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Vitapex是一种根充反应小的较为理想的根管充填材料.
作者:李国强;沈庆平;黄慧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修复可摘局部义齿引起的后基牙环状龋的较理想材料.方法选择由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引起后基牙环状龋的门诊病例286例,共354颗患牙,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和银汞合金进行充填治疗,随访观察3年.结果银汞合金与玻璃离子两组材料修复的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0.05>P>0.01.银汞合金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两组材料修复的成功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两组材料修复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汞合金为修复可摘局部义齿引起的后基牙环状龋的较理想材料.
作者:邹小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获得待修复的后牙嵌体,以备计算机辅助加工(CAM)之用.方法拟作修复的牙预备体、邻牙、对牙合牙经过光学测量,获得其表面三维形状后,选用患牙所对应的理想牙冠的形状.根据缺牙区邻牙和对牙合牙的情况进行修改,使之适合该牙列的情况,然后用修改好的理想牙冠的形状数据减去牙预备体的形状数据,即获得待修复的嵌体的数据,以备CAM加工之用.结果获得待修复的嵌体的数据和图像.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通用性良好的嵌体的CAD系统,为CAM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修银;杨宠莹;高建新;丁祖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获得待修复的全冠的数据,以备计算机辅助加工(CAM)之用. 方法待作全冠修复的牙预备体、邻牙、对牙合牙经过光学测量,获得其表面三维形状后,选用拟修复的牙的理想牙冠形态,根据缺牙区的大小及邻牙,对牙合牙的情况进行修改,使理想牙冠形状适合该缺牙区的情况后,用修改后的理想牙冠形状图像与牙预备体形状图像相减,即获得所需修复的全冠的数据,以备CAM加工之用.结果获得了待修复的全冠的数据和图像.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通用性良好的冠修复的CAD系统,为CAM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修银;杨宠莹;高建新;丁祖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开发一个实用性的牙弓形态的预测及分析系统.方法利用Pentium 350、128M计算机,在WINDOWS98环境下用Borland Delphi 5.0语言进行研制、开发.结果该系统具有:①提供牙弓形态的预测以及间隙分析和计算,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治疗方案制定的合理性;以及疗效分析的客观性;②具有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的友好的用户界面,提高了操作的人机互动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③在国内首次运用计算机软件的形式,结合头影测量分析使对患者的牙弓形态的分析更加科学化,提高了模型测量分析计算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论该系统可适用于口腔正畸临床诊断;牙颌、颅面的正常发育特征和错牙合形成的机理研究;矫治过程中和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变化的跟踪研究,并探索其矫治机理.同时在临床和科研上也是一个良好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作者:胡伟;段银钟;林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评价强化氟水门汀的细胞毒性,为临床应用作前期准备.方法用材料浸提液同L-929成纤维细胞接触2d、7d后,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光吸收度,以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强化氟水门汀与普通水门汀细胞毒性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化氟水门汀材料未见明显细胞毒性.
作者:厚继续;张彩霞;陈德敏;宁丽;孟爱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镓、铝、砷半导体激光对复发性口疮(ROU) 的治疗效果.方法在特定的时间内,采用一定的功率与波长对口腔粘膜复发性口疮患者62例进行光照,并与使用口服药物治疗的36例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62例患者的显效率为67.74%,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25%和总有效率83.33%(P<0.01).结论使用Ga.Al.As半导体激光治疗ROU镇痛效果明显,病程缩短,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朱国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先天或外伤的颅面部骨组织缺损,临床上多采用自体骨移植,羟基磷灰石或硅橡胶等植入,存在骨组织吸收坏死,供区损害或人工生物材料排异反应等问题.有必要寻找一种理想的人工生物材料.方法应用Medpor种植体修复外伤后颜面畸形9例,唇裂术后鼻唇畸形9例,双侧颜面萎缩1例.结果除1例术后切口裂开,Medpor种植体外露,再次取出;1例植入眶底,术后出现复视外,余无明显并发症,术后外形改善满意.结论 Medpor种植体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临床可操作性,能较满意应用于颅面部先天或外伤性骨组织缺损及凹陷畸形修复.
作者:詹志松;姚隆浩;徐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采用数字化语图仪-USSA语图频谱分析系统,对全口义齿修复患者进行语音功能检测,以探讨全口义齿修复后患者语音功能的恢复程度,声学分析技术在全口义齿语音临床学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前、后与正常对照组进行语音a/i/u的检测并对其共振峰参数频率值(F)、能量值(P)的USSA语音频谱的分析.结果①全口义齿修复前,患者语音功能发a/i/u均失常.②全口义齿初戴时发a/i音即可接近正常,而发u音时失常,但戴牙后一周,发u音时可接近正常,且达到极限.结论全口义齿修复后,患者语音功能可迅速恢复,主要集中在第一周,以后各周相对减少.该USSA系统,使语音的分析研究由听觉判断上升到视觉判断,从客观上反映语音变化情况,为临床评价语音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戎力;孙跃珍;刘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防龋用氟保护剂在固定正畸治疗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以67名固定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拟粘接托槽的牙分为左右两侧,左侧共594颗牙为实验组,右侧591颗牙为对照组,实验组牙于粘接托槽前7d及粘接后半年分别涂擦氟保护剂2次,而对照组仅按常规进行酸蚀粘接.用正畸治疗过程中托槽的脱落率及正畸前后白垩斑的检出率为指标对氟保护剂在固定正畸治疗中的运用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x2检验正畸治疗中两组的托槽脱落率、正畸治疗前两组白垩斑的检出率及实验组正畸前后的白垩斑检出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但对照组正畸结束后白垩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正畸治疗前(x2=6.83,P<0.01 ),且亦明显高于实验组正畸结束后白垩斑检出率(x2=5.86 , P<0.05 ),结论正畸治疗中于适当的时机在牙釉质表面涂用氟保护剂不但可以明显地控制牙釉质的脱矿,且并未因该氟保护剂的使用而影响牙釉质与托槽的粘接力.
作者:刘晓君;姚霜;杨霜;张琼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