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常见药物咨询分析

许巧巧;林静静;邵希跃;张秀华

关键词:临床药学, 药物咨询,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为临床的安全用药和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提高临床药物咨询的服务质量.方法:对450例门诊电话咨询药物问题进行回顾性的汇总分析.结果:门诊药物咨询中,以咨询药品用法用量、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居多,占70%左右,同时对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临床正确使用也多有咨询.结论:门诊药物咨询服务能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依从性,临床药学工作人员需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以利于药事服务的开展.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医改背景下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等医学院校的成人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充分整合各类卫生教育资源,对在职从业卫技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可快速、有效地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成人教育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着“普教化”的倾向,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使用教材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大多套用普通高教的模式,缺乏成人高教特色,缺乏与经济发展、社会实际的联系和沟通[2].在此背景下,现有的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日益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作者:吴茂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

    目的:观察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COS)患者睾丸的病理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70例SCOS睾丸标本,通过光镜、电镜观察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其中40例石蜡标本中GATA-4及Inhibin-α的表达.并测定患者周围血激素水平.结果:①光镜下主要表现为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完全缺如,生精上皮仅由支持细胞组成,支持细胞显著增生,排列疏松、紊乱,部分曲细精管广泛纤维化、玻璃样变性、皱缩、塌陷,甚至管腔闭锁.间质细胞形态正常,相对增生.②电镜下主要表现为界膜胶原纤维增生,支持细胞胞浆内质网较丰富,有轻微扩张,部分线粒体嵴消失,甚至空泡变,支持细胞胞浆内出现较多自噬体.③40例SCOS睾丸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显示,GATA-4均呈阴性表达,Inhibin-α均呈阳性表达.④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值较正常成年男性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细胞的线粒体病变及其功能受损是SCOS的病变基础,血清FSH浓度升高、GATA-4在支持细胞的表达缺失可能与SCOS的发生有关.

    作者:陈祥义;尹晓娜;姚秀娟;董磊;陈三妹;陈国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细菌sRNA功能、预测及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生物体中除了mRNA、tRNA、rRNA三种我们熟知的RNA外,还存在大量的非编码RNA (non-coding RNA).它们隐藏于基因组内的信息层,有学者称之为基因组内“暗物质”,不可见却执行着新层次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1].研究者在对非编码RNA的研究中发现了大量具有转录后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小RNA,如MicroRNAs(miRNAs)、Small interfering RNAs(siRNAs)、Piwi-interacting RNAs (piRNAs)、ScanRNAs (scnRNAs)等.其中,长度40至5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通常定义为small RNA (sRNA).sRNA广泛存在于细菌、古生菌和真核生物体内.

    作者:赵小凯;竹俊兰;严浩;王慧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浙南海域野生坛紫菜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目的:研究浙南海域野生坛紫菜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采自浙江南部海域的苍南铁钉岛、洞头竹屿岛、南麂列岛、温岭斜头岛等地坛紫菜(Porphyra hai tanesis)的4个野生种群.结果:6条ISSR引物共获得268个位点,257个多态位点,4个种群野生坛紫菜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95,90%,等位基因数(Na)为1.8081,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326,Nei's基因多样性(H)为0.1618,Shannon's指数(I)为0.3509,均高于个体水平;种群内和种群间Nei's基因多样性计算遗传分化水平(Gst)为0.2832,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为Nm=2.3591,表明野生坛紫菜种群间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中有28.32%发生于群体间.108株坛紫菜的聚类分析结果同样也表明坛紫菜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的个体间.结论:浙南海域野生坛紫菜种群间遗传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个体间的遗传差异较小.表明目前浙南野生坛紫菜的种质资源较好.

    作者:王金丹;叶薇;南春容;林少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一种斑马鱼肝脏特异表达转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

    目的:建立一套快速制备斑马鱼肝脏特异表达转基因载体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利用multi-site gateway技术将斑马鱼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10a)启动子片段与入门载体进行BP重组获得启动子的入门克隆pENTR-fabp10a,然后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载体pME-MCS中形成入门克隆pENTR-interest,后通过multi-site gateway技术将pENTR-fabp10a、pENTR-interest和含有EGFP标记基因的p3E-IRES-EGFPpA质粒在To12转座载体pDestTo12pA2上进行定向重组即可获得斑马鱼肝脏特异性表达转基因载体pTo12-fabp10a-interest-IRES-EGFP.本研究采用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2作为目的基因,用上述方法构建了转基因载体pTo12-fabp10a-DsRed2-IRES-EGFP,并将其注射至单细胞期斑马鱼胚胎中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转基因载体pTo12-fabp10a-DsRed2-IRES-EGFP在斑马鱼肝脏组织中能实现红色和绿色荧光蛋白同步特异表达.结论:利用To12转座系统以及multi-site gateway技术构建斑马鱼肝脏特异性表达转基因载体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将飞;陈元红;靳大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马铃薯外敷对长春瑞滨输液性静脉炎ICAM-1和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马铃薯片外敷防治兔静脉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日本大耳免随机分成模型组、硫酸镁组和马铃薯组.采用1.0 mg/kg(20 mL 0.9%氯化钠溶液稀释)长春瑞滨溶液静脉输注制备实验性静脉炎模型.硫酸镁组和马铃薯组于输液结束后5 min之内分别给予33%硫酸镁湿敷和马铃薯片外敷.分别于输液后1、3、7 d取兔耳缘静脉组织标本,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输入长春瑞滨后1、3和7d,ICAM-1和VEGF三组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马铃薯组的ICAM-1的表达量为44.9%、37.1%和27.1%,分别低于模型组的54.8%、48.9%和41.0%(均P<0.05).马铃薯组VEGF表达量在1 d时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采用马铃薯贴敷可防治长春瑞滨引起的静脉炎,其防治静脉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CAM-1和VEGF的升高有关.

    作者:谢丽微;杜乐燕;苏银法;王宗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地塞米松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增殖成骨的影响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持续生存能力及地塞米松对其存活、增殖、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提取兔BMSCs,予不同浓度(0、10-9、10-8、10-7、和10-6 mol/L)地塞米松,分别于l、3、5、7d时观察地塞米松对BMSCs增殖的影响,作用1-4周后检测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饥饿0~7d,复苏1、3和7 d后,观察BMSCs的持续生存能力.结果:培养1 d地塞米松10-6 mol/L组测得的OD值结果高,而对照组结果低,培养3、5、7d时,地塞米松10-9 mol/L组测得的OD值高;同时,在2~4周10-9 mol/L组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复苏1和3d,对照组与饥绒1~7d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苏7 d,各组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MSCs具有较强的持续生存能力,地塞米松对BMSCs有增加存活、促进增殖、成骨分化的作用.

    作者:章永江;申长虹;陈光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HELLP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及围产结局,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完全性HELLP综合征11例,部分性HELLP综合征10例.完全性HELLP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乳酸脱氢酶及肝酶等指标均高于部分性组;完全性HELLP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围产儿病死率均高于部分性组.结论:完全性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病情与预后较部分性HELLP综合征患者更加严重.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系统管理,早诊断、早治疗、及时终止妊娠可改善其妊娠结局.

    作者:吴丽群;高洁;姚锐;蔡平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四种评分系统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APACHE-O(APACHE-Ⅱ+肥胖指标评分)、APACHE-Ⅱ、Ranson、Balthazar CT评分系统(CTSI)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急性胰腺炎(AP)患者321例,分别计算入院后各评分在不同诊断阈值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 ROC).通过比较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来比较各评分系统对SAP的预测准确性.结果:取诊断阈值为7时,APACHE-O评分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4%、76.6%和79.4%,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0.720和0.7355.取诊断阈值为8时,APACHE-Ⅱ评分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4%、81.0%和82.6%,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0.714和0.6991.取诊断阈值为3时,Ranson评分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0%、78.1%和77.6%,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0.531和0.7031.取诊断阈值为5时,CTSI评分对SAP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82.7%、91.4%和90%,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0.741和0.7769.结论:四种评分系统中,CTSI和APACHE-0对SAP有较高的早期预测准确性,优于APACHE-Ⅱ和Ranson评分系统.其中CTSI评分对SAP预测准确性优于APACHE-O评分系统,总体预测能力高.CTSI评分可作为一项理想的SAP早期预测系统.

    作者:金洲祥;刘海斌;王向昱;王兆洪;童洪飞;蒋平;张伟;倪仲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产后母乳喂养及避孕行为的影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妇幼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健康教育是传播健康知识、促进人群健康的良好方法.母乳是哺育后代的天然的和理想的食品,母乳喂养对婴儿和产妇都有益处.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母乳喂养在为婴儿提供合理营养和免疫物质、降低婴儿患病率及病死率、增进母婴感情、促进婴儿身心发育以及自然避孕等方面有重要作用[1].传统观念认为哺乳期不容易怀孕,因而产后避孕并没有引起哺乳期妇女足够的重视,即使产后采取了避孕措施,大多数避孕效果也不稳定.产科医生虽可提供专业的避孕知识,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效果不是很明显,而当地医院的妇幼保健人员则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对产妇进行产后检查、产后访视、产后健康宣教等.本资料主要是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产后母乳喂养及避孕行为的影响.

    作者:曾菊芳;潘夏燕;陶雪玲;沈春秀;黄西敏;林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iR-29c在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抗纤维化作用

    目的:在细胞水平探索miR-29c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检测TGF-β,对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促纤维化作用及该过程中miR-29c表达的变化.miRanda和高通量测序找出miR-29c的靶基因.通过转染miR-29c mimics(高表达),检测其对胶原Ⅰ(Col Ⅰ)表达的影响.结果:TGF-β1能刺激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后miR-29c表达下调;上调miR-29c能抑制TGF-β1的促转分化作用.结论:miR-29c mimics通过有效抑制TGF-β1刺激NRK-49F细胞株Col Ⅰ表达起到抗纤维化作用,人工合成的miR-29c mimics转染NRK-49F细胞株有效提高miR-29c表达量从而抑制Col Ⅰ表达,为治疗肾间质纤维化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

    作者:黄慧雅;苏震;薛向阳;谢媚媚;余业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UPPP+RF+GA手术对重度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悬壅垂腭咽成形+舌根射频减容(伴或不伴下鼻甲射频)+颏舌肌前移术(UPPP+RF+GA)手术方案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确诊42例重度OSAHS患者,对其中22例进行UPPP+RF+GA多平面综合手术治疗(治疗组);20例患者未行任何治疗(未治疗组),在术前1 d及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记录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SO2),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0-IR),评估该手术治疗对重度OSAHS患者IR的影响.另选择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①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以及治疗组术前与术后比较,IR各指标(FBG、FINS、HOMO-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②重度OSAHS患者FPG、FINS和AHI呈正相关,与SO2呈负相关.结论:OSAHS与IR之间存在独立相关性,UPPP+RF+GA手术治疗能改善重度OSAHS患者的IR.

    作者:胡兵;饶兴旺;郭志强;林刃舆;张悦;陈建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左室射血分数与心脏大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脏大小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2011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641例基础病因为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退行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其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分为2组:LVEF正常组(≥50%)和下降组(<50%).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左房内径(LAD)、右室内径(RVD)等指标,对比分析不同LVEF值患者心脏大小的情况.结果:LVEF下降组LVEDV、LVESV、LAD及RVD明显大于LVEF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VEF与LVEDV、LVESV呈显著负相关(r=-0.726,P<0.01;r=-0.828,P< 0.01).结论:LVEF与LVEDV、LVESV呈显著负相关,随着LVEDV、LVESV的增大,LVEF不断减少.

    作者:施凤梅;杨鹏麟;郑如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多态性及其蛋白特性分析

    目的:调查温州医学院大学生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多态性及其HBc蛋白特性变化,为了解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变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BV-C基因特异性引物对21份温州医学院大学生HBV携带者(血清学检测为大三阳患者)血清标本进行PCR扩增鉴定,并取19份PCR检测阳性产物直接测序;进一步用Vector NTI 8.0和DNA Star软件分析HBV-C基因多态性及HBc蛋白特性的变化.结果:21份标本中,HBV-C DNA阳性率达90.48% (19/21),与标准基因序列(Gen Bank X01587)比较,HBV-C基因同源性为93.3% ~95.1%.HBV-C基因分别形成51种突变模式,其中一处由于核苷酸的改变,翻译的氨基酸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此处氨基酸序列的第130处脯氨酸(Pro)突变为苏氨酸(Thr),其余标本均为同义突变;但突变处编码蛋白在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性与标准株相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温州医学院大学生HBV携带者的HBV C基因具有多态性,但是由C基因决定的核心蛋白序列相对保守.

    作者:冯娟;吕艳;陈昊;涂建欣;朱珊丽;薛向阳;张丽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克罗恩病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对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6至2011年收治的56例CD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D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为1.5∶1,以青壮年为主,呈慢性病程.腹痛(占76.78%)、腹泻(占41.07%)、便血(占30,35%)为本组患者常见的胃肠道症状,胃肠道外及全身表现主要为发热(占35.71%)、贫血(占57.14%)、体质量下降(占39.28%)等.常见的并发症为肠梗阻(占14.28%)及肛门或肛周病变(占23.21%);病变主要累及小肠和结肠.结肠镜下可见节段性病变、黏膜充血水肿、铺路石样改变等;手术病理活捡示全壁性炎症、深裂隙状纵行溃疡、结节样肉芽肿.结论:CD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易延误诊断和误诊.肠镜检查在诊断中起关键作用,内镜联合病理活检,加强临床和病理医师沟通是作出及时、正确诊断的关键.

    作者:陈新;黄智铭;杜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门诊常见药物咨询分析

    目的:为临床的安全用药和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提高临床药物咨询的服务质量.方法:对450例门诊电话咨询药物问题进行回顾性的汇总分析.结果:门诊药物咨询中,以咨询药品用法用量、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居多,占70%左右,同时对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临床正确使用也多有咨询.结论:门诊药物咨询服务能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依从性,临床药学工作人员需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以利于药事服务的开展.

    作者:许巧巧;林静静;邵希跃;张秀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rno-miRNA-133b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miRNA-133b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分析miRNA-133b影响BMSCs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全骨髓贴壁法原代培养大鼠BMSCs,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细胞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利用siPORT NeoFX转染rno-miRNA-133b模拟物(mimic)、抑制剂(inhibitor)及其各自相对应的阴性对照(NC).用带GFP荧光的miRNA和TaqMan qRT-PCR验证转染效率,采用MTS法和Brdu细胞增殖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免疫荧光分析细胞凋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NA-133b的靶点基因,并对其靶点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分析.结果:①利用siPORT NeoFX转染大鼠BMSCs能有效实现细胞中miRNA-133b的过表达和抑制.②过表达miRNA-133b能明显促进BMSCs的增殖(P<0.05),而抑制miRNA-133b能明显减少BMSCs的增殖(P<0.05).③miRNA-133b对BMSCs的凋亡无明显作用(P>0.05).④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miRNA-133b的靶点中存在部分调节细胞增殖的基因位点.结论:miRNA-133b对BMSCs的增殖能力存在促进作用,其可能通过负调控多种增殖调节靶基因发挥作用.

    作者:黄伟聪;王珏;杨凯;旷文安;张浩;孙成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涎腺肌上皮癌1例

    涎腺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又称涎腺恶性肌上皮瘤,是与肌上皮瘤相对应的涎腺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1年的《涎腺肿瘤组织病理学新分类》中因肌上皮瘤具有独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才将其单独列为一类.恶性肌上皮瘤临床罕见,不为临床医生所熟悉,现笔者报告1例发生在腮腺的肌上皮癌,复习相关文献介绍如下.

    作者:顾卫燕;金杯;虞义建;施更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宫颈癌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目的:分析宫颈癌(UCC)和正常子宫颈扩散加杈成像(DWI)的特点,研究宫颈癌放化疗前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探讨DWI在UCC诊断及放化疗疗效监测方面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经病理确诊的50例宫颈癌患者行常规MRI和横断位DWI (b=600、800、1000 s/mm2)检查,同时收集年龄与实验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或因非宫颈疾病行盆腔MRI检查者40例,对正常子宫颈行常规MRI和横断位DWI(b=600、800、1 000 s/mm2)检查.比较正常宫颈和UCC病灶的ADC值;比较UCC放化疗前后的ADC值.结果:①b=600 ~0 s/mm2,800 ~0 s/mm2,1000~0 s/mm2时,正常子宫颈平均ADC值分别为[(1.799±0.220)×10-3 mm2/s]、[(1.714±0.227)×10-3 mm2/s]、[(1.654±0.223)×10-3 mm2/s],UCC放化疗前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901±0.120)×10-3 mm2/s]、[(0.870±0.133)×10-3 mm2/s]、[(0.840±0.130)×10-3 mm2/s],UCC放化疗后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543±0.225)×10-3 mm2/s]、[(1.470±0.209)×10-3 mm2/s]、[(1.404±0.197)×10-3 mm2/s].②正常子宫颈和UCC放化疗前、后的平均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放化疗后ADC值较放化疗前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b值高低影响正常子宫颈和UCC的ADC值,b值越小,ADC值越大.结论:DwI对UCC显示敏感性高,b值选择800 s/mm2和1 000 s/mm2较理想.DWI能够区分UCC和正常宫颈组织,可用于UCC侵犯范围的评价,DWI对UCC放化疗疗效的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爱妹;王煜晅;周尚军;朱智伟;黄朝晖;吴敏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观察40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患者放置曼月乐前及放置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月经量变化.放置前和放置后12个月分别行宫腔镜检查,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测定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Ki-67与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放置曼月乐前月经PBAC评分为210.1±44.96,放置后第3个月、第6个月及第12个月月经PBAC评分分别为51.08±12.03、21.83±10.06及8.25±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放置曼月乐12个月后,宫腔镜图像显示子宫内膜变得菲薄,子宫内膜病理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改变消失,内膜呈分泌现象及间质蜕膜样变.放环后12个月ER、PR和Ki-67的表达显著降低,Bcl-2在腺体细胞中表达亦下降,Bax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曼月乐能有效减少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月经量,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ER、PR、Ki-67、Bcl-2的表达,增加Bax的表达,诱导子宫内膜细胞凋亡,从而使增生的子宫内膜发生逆转.

    作者:郑秀英;吕杰强;蔡珠华;李强;潘升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温州医科大学

主办:温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