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方法处理断指再植术后抑郁障碍1例

李晓芳

关键词:手损伤, 再植术/康复, 抑郁障碍/康复, 证据医学
摘要:应用循证方法运用检索所得研究证据处理断指再植术后抑郁障碍1例,结果患者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消失,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29分,能配合康复治疗.术后7个月各再植指功能恢复满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cDNA编码区的克隆及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用于延长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寿命的研究

    目的:克隆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nptase,bTERT)cDNA编码区,构建hTERT重组表达载体,用于延长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寿命.方法:利用具有hTERT表达特异性标志(expression specific tag,EST)的商品化cDNA克隆,克隆hTERT cDNA编码区,选择Gateway基因克隆表达系统,将hTERT克隆到Gateway系统的入门载体后,通过LR重组反应,将hTERT分别构建到了天然状态表达载体pcDNA3.2-DEST表达载体和GFP报告基因pDEST53表达载体,同时进行了hTERT细胞定位研究和表达状态研究.结果:使用ESTcDNA克隆进行hTERT cDNA编码区基因克隆,获得了成功.构建了hTERT重组表达载体.克隆的hTERT编码区表达的hTERT蛋白成簇分布在细胞核内,重组的hTERT保持了天然hTERT的特性.结论:使用EST cDNA克隆进行基因克隆,提供了一种快速进行基因克隆的方法.通过DNA序列分析和hTERT细胞内定位及表达分析,证实了克隆的hTERT编码区序列的正确性和生物学功能,为今后延长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寿命奠定了基础.

    作者:芮钢;王者生;吕刚;刘戈飞;高景恒;金旭红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脊髓压迫性损伤后p3 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时间变化规律

    目的:研究脊髓压迫性损伤后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其中的变化规律和可能的意义.方法:制备脊髓压迫伤动物模型,用Westerm blot检测伤后0,30 min,6,24,72 h组织中p38MAPK的变化情况.结果:脊髓损伤后局部组织中p38MAPK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30 min时出现明显表达上调,6 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而正常脊髓组织中未检测出明确的表达.结论: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脊髓损伤后的信号转导,其变化规律有可能对脊髓损伤的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张新宇;周初松;靳安民;刘成龙;梁伦高;杨传铎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胃癌p53等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期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erbB-2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87例胃癌中p53,VEGF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p53,c-erbB-2均阴性,胃癌组织中p53,VEGF,c-erbB-2阳生率分别为47 1%,49 4%,40 2%.p53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VEGF与胃癌生长方式、浸润深度及预后等关系密切,P<0.05c-erbB-2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P<0.05op5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关系,随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胃癌组织内VEGF,c-erbB-2有下降趋势.结论:p53蛋白是预测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VEGF,c-erbB-2一起可用于判断胃癌预后,监测病情.

    作者:焦亚莉;高恒瑞;杜成林;李保海;许永红;王永峰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组织工程化产品与玻璃化技术的基础及其应用

    玻璃化是冷冻生物学中一项简单、快速、而有效的保存有生命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方法.综合大量的有关文献,介绍玻璃化的产生和发展;玻璃化溶液的成分及组成;影响玻璃化保存的因素;玻璃化的优缺点;玻璃化在细胞保存方面的应用,在组织保存方面的应用及其在器官保存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在组织工程人工化产品的保存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然而组织工程化产品与正常组织比较有其特殊性,需要深人研究.

    作者:朱肖奇;杨志明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持续性兔脊髓缺血损伤的病理与行为功能变化规律

    目的:建立稳定的兔脊髓缺血损伤实验模型,并探讨其科学性.方法:选取日本大耳白兔24只,采用腹膜后人路结扎腰动脉的方法制模后,将动物分为3组(A组:腰动脉结扎脊髓缺血术后1 d;B组:腰动脉结扎脊髓缺血术后3 d;C组:腰动脉结扎脊髓缺血术后7 d).采用Jacobs法对兔后肢功能评级,Reuter法对脊髓感觉运动反射功能评分,并取脊髓级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改变.结果:腰动脉结扎脊髓缺血术后1,3,7 d Jacobs分级和Reuter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脊髓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神经元的空泡变性、核固缩的程度和范围于术后I d已趋于稳定.结论:采用腹膜后入路结扎腰动脉的方法可建立稳定而科学的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作者:李民;李强;伍亚民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综合康复疗法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骨折愈合速度的影响

    观察50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综合康复疗法对促进术后愈合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康复组患者治疗后愈合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作者:张俊红;赵树青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R1mRN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α R1)在增生性瘢痕组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增生性瘢痕的基因治疗探索一条有效途径.方法:以正常瘢痕为对照,利用RT-PCR技术检测1年以上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中TNF-α R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年以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NF-α R1mRNA的表达稳定,与正常瘢痕比较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TNF-α R1的表达低下有一定关系.用基因治疗的方法提高早期增生性瘢痕中TNF-α的含量或者提高靶细胞膜上TNF-α R1的数目与活性可能为增生性瘢痕的康复治疗的有效途径.

    作者:章建林;林子豪;江华;袁相斌;赵耀中;吴建明;朱晓海;吴宏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与颈部手法治疗相关的解剖学研究

    概括目前国内外与颈部手法治疗相关的新解剖学研究进展,重点从解剖学和形态学的角度对临床手法治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探讨和评价,对指导临床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义凯;李军朋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非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对21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3种非手术治疗方法-腰椎牵引,激素硬膜外注射,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应用方法和近、远期疗效.近期疗效(1个月内优良率):腰椎牵引<激素硬膜外注射<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组,远期疗效优良维持时间和复发率(4年):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阶梯式非手术治疗方法可取得较满意的近、远期临床疗效.

    作者:王秦耕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不同培养条件下兔骨髓间充质细胞成骨特性的比较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的条件下兔骨髓间充质细胞的成骨特性.方法:比较骨髓间充质细胞在普通培养基培养、诱导培养基培养和新鲜兔骨碎粒的共培养3种条件下的成骨分化特性,观察3种条件下细胞的形态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水平,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Ⅰ型胶原、骨钙素.结果:共培养及诱导培养的间充质细胞同期ALP活性及细胞内骨钙素均显著高于普通培养组(P<0.01),诱导培养高;经过诱导培养及共培养的间充质细胞,其Ⅰ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组化阳性;对照组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弱阳性、骨钙素免疫组化阴性.结论:诱导培养及共培养条件呈现促间充质细胞向成骨方向转化的特点,诱导培养短期能使ALP、骨钙素达到较高水平.

    作者:陈光兴;杨柳;周红星;顾祖超;段小军;李忠;李晓东;林炎水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膝关节内骨折后疼痛与负性情绪及疗效的相关性

    研究膝关节内骨折患者的疼痛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寻找进行干预的可能性.选择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CVRS疼痛评估方法作为调查工具,对45例膝关节内骨折后不同疼痛程度患者的SCL-90评分进行比较,疼痛程度重组中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评分均有显高于疼痛程度轻组(P均<0.05),同时骨折治疗疗效佳组的CVRS疼痛评分明显小于疗效差组(P<0.05),这些提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骨折治疗疗效.

    作者:王长娥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药物留置减轻疼痛反应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药物留置减轻疼痛反应的疗效.方法 38例膝骨关节炎接受关节镜清理术后行得宝松和玻璃酸钠关节腔内留置.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38.9(8~86)分.全部3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软骨剥脱,行软骨成形修整术;其中5例合并游离体行镜下取出术;16例合并半月板退行性变撕裂行部分切除术;14例同时合并两种病变行相应手术.结果全部病例对手术当夜疼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15分(10~15分),无一例要求注射镇痛药,术后第1天负重行走疼痛轻微.术后第2天出院.术后未出现感染和关节积液.门诊复查尚无不满意者.9例获得术后6个月门诊随访,Lysholm评分全部大于85分.结论关节腔内留置得宝松可减轻生理盐水的刺激反应,玻璃酸钠可加快关节内环境的恢复.两者合用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早期功能训练,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倪磊;寇伯龙;吕厚山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手术知情同意签字对胆囊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康复的影响

    背景:知情同意签字是中国在外科手术前严格执行的一项制度,但其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手术知情同意签字对胆囊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设计:分组对照试验.地点和对象:实验对象共68例,均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行择期胆囊切除的患者,年龄32~58岁.干预:68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由患者参加术前谈话并亲自签署手术同意书,对照组患者不参加术前谈话,由家属参加并签署手术同意书.主要观察指标:测定手术知情同意签字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焦虑程度以及术后身体恢复的有关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在手术同意签字后患者的收缩血压、心率、焦虑程度和术后疼痛均高于对照组(P<0 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推迟(P<0.05).结论:手术知情同意签字能使胆囊切除患者的焦虑程度增加,不利于术后身体的恢复.应重视知情同意签字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宣传教育.

    作者:李小珍;何海萍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增生性瘢痕血管形成抑制作用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的分子克隆与真核表达

    目的:克隆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全长cDNA,建立稳定表达人PEDF分子的哺乳动物细胞系.方法:RT-PCR获取人PEDF cDNA,序列测定后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中,用脂质体转染入HepG2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系,用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条带,序列分析表明成熟肽编码区与发表序列完全一致;克隆入pCDNA3.0中得到PEDF真核表达载体,G418筛选3周后得到稳定表达细胞系,RT-PCR与Westem blot显示PEDF在HepG2细胞中有高水平表达.结论:人PEDF全长cDNA成功克隆,并在哺乳动物细胞系HepG2中获得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EDF分子对增生性瘢痕血管形成的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张阳;鲁开化;郭树忠;宋革;雷永红;宋宝强;夏文森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膝关节僵直21例术后功能训练指导

    膝关节屈膝功能不足70°时,就会对人的生活有较大影响,应积极治疗,行关节松解手术.术后做好康复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改善关节功能的关键.21例关节僵直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功能训练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书勤;郭春燕;曹献云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紫外线中心重叠照射法疗效的探讨

    目的比较紫外线中心重叠照射法与红斑量照射法对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8例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患者分为中心照射法组和红斑量照射法组治疗.结果中心照射法组治愈时间为5~15 d;对照组治愈时间为7.2~25 d.结论紫外线中心重叠照射法治疗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促进上皮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罗咏贤;陈耀明;何月娥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脊髓半切伤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变化与脊髓半切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30只大鼠脊髓半切伤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ALT和AST的水平以及10只对照组大鼠血清的ALT和AST的浓度.结果:脊髓半切伤大鼠急性期血清中ALT,AST活性分别为(51.01±11.08)和(56.08±20.12)nkat/L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急性期活性[(36 01±8.79),(30.57±12.98)nkat/L,t=1.32,0.56,P<0.01].脊髓半切伤大鼠急性期比恢复期血清中ALT和AST活性[48 05±18.06),(51.09±11.08)nkat/L]明显升高.结论:ALT,AST在脊髓半切伤急性期呈反应性升高,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叶晓健;田纪伟;高岱峰;李家顺;贾连顺;赵书平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乳鼠预损伤周围神经雪旺细胞的培养及增殖能力研究

    目的:从乳鼠预损伤的坐骨神经中分离培养雪旺细胞.方法:预损伤SD乳鼠坐骨神经,3 d后取损伤的坐骨神经,手术显微镜下分离神经外膜,用胰酶、胶原酶消化,差速贴壁除去成纤维细胞,接种培养后对细胞进行计数、MTT活性检测,并用S-100蛋白标记观察.结果:该方法所培养的雪旺细胞形态正常,数量及纯度高,增殖旺盛.结论:此实验为神经组织工程研究中雪旺细胞的来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涛;秦建强;王宏亮;武雷;杨俊;余磊;许忠;徐如祥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全喉切除一期Blom-Singer发音重建效果观察

    在全喉切除时一期常植式Blom-Singer发音管植入,可避免患者遭受二次手术的痛苦,通过对25例患者的手术观察,手术操作在明视下进行,较二期手术简便,效果可靠.

    作者:刘永革;张莉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汉族人强直性脊柱炎致病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①探讨汉族人HLA-B27亚型基因结构特点.②合成HLA-B27基因检测试剂.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顺序特异性引物法和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对120例健康人和4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B27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采用本项目合成的HLA-B27DNA检测试剂,在120例正常人中进行了检测,有6例出现HLA-B27扩增带,HLA-B27基因携带者占5%;而65例疑为AS患者中有46例出现HLA-B27扩增带,占70.3%,(RR=46,P<0.01);制备的HLA-B27基因检测试剂,具有快速简便、准确性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结论:①在中国汉族人中至少存在2种HLA-B27亚型基因,分别是B2704和B 2705,同时B2704和B2705也是汉族人HLA-B27主要的亚型;HLA-B27的B2704和B2705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致病基因.②DNA分型检测HLA-B27基因完全可以取代目前的血清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凤华;胡晓晨;王江滨 刊期: 2004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