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劲涛;许超;韩耀静;孙国丽
[目的]研究中外学生合作学习模式对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均由同1位教师任教.两个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实验前相当,并无显著差异.1学年后,将实验班的跨文化能力(认知、情感、行为)测试数据与对照班的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实验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有显著提高.[结果]这种教学模式能促进跨文化交际认知及情感能力的提高.[结论]研究证明采用中外学生混编模式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谢苑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构建医案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医案信息的查询统计.[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分析中医历史上著名医家医案,确定医案要素,设计”医案信息采集系统”,将医案各要素标引入库,实现医案数据的结构化;同时研究四诊信息、病因、病位、证候、治法、中药等医案要素的规范化,实现医案要素与医案间的智能查询分析与统计.[结果]实现了中医医案主要要素的规范化信息管理,并实现了医案信息管理系统.[结论]系统的建立与医案数据的扩展将有利于发现古今中医治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独特见解,理解其临床思路,促进中医经验的传承.
作者:李志敏;彭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从临床误诊病例的分析认识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这一特殊类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MS特指在髓外由髓系原始细胞或不成熟髓细胞组成的肿块.通过分析该误诊病例临床的起病特点、诊断经验、疗效及预后并就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目前存在的困惑做一探讨,以期对该类疾病获得更深刻的认识.[结果]分析发现MS起病及表现均多样,诊断不易,病理及免疫组化等多方式结合判断不易误诊,本病预后不良.[结论] MS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特殊类型,因其起病及表现多样,临床易误诊,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综合采用新的实验手段,如细胞分子学表型、基因学检测等有助于诊断及判断预后,建议早期大剂量Arac联合骨髓移植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戴铁颖;沈建平;胡致平;林圣云;武利强;周郁鸿;倪桂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张山雷《难经汇注笺正》一书对三焦概念的认识观点.[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张氏三焦概念的阐释进行分析.[结果]张氏对难经三焦概念阐释观点鲜明.其遵循王叔和“三焦分隶三部”说,并从部位分段、部位功能、阳气角度去阐释上焦、中焦、下焦三个断面的部位概念;张氏对《难经》错简之处进行大胆修正.[结论]张氏解释难经三焦为:1、部位概念;2、否认唐容川三焦油膜说;3、释三十一难“其府在气街”为疑错简或衍;4、以西医解剖生理学角度纠正徐灵胎释三十一难“下焦”之错注;5、释三焦为六腑之一概念;6、认为三十八难三焦“有元气之别焉,主持诸气”之说是“空虚着墨,莫可证实,终是无可奈何之措辞”之论.
作者:王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豁痰健脾法治疗痰湿型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就诊的128例痰湿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以豁痰健脾法方药1贴/d,共7d;对照组62例以山茛菪碱10mg静脉滴注1/d次共7d;治疗时间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整体评分、复发率,对痰湿症状的改善情况等.[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3.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复发率治疗组为4 7%,对照组为19.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可明显改善痰湿症状(P<0.01).[结论]豁痰健脾法方药是治疗疾湿型梅尼埃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文宗;金永喜;黄建平;刘伟;郑国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平脉辨证治疗产后汗出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验案赏析,阐述连建伟教授平脉辨证及灵活的处方用药,治疗产后汗出的临床经验.[结果]本案连建伟教授平脉辨证,根据其脉证与病机转归,善用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经典名方,随证候加减变化,以治疗产后汗出一证,疗效颇佳.[结论]连建伟教授四诊合参,善用脉诊,用方精炼,临床疗效显著,对于后学于产后汗出一证之脉证认识,具有临床实践和教学意义.
作者:陈明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诸多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对CAA的临床辨证治疗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CAA诊断标准的CAA患者7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网织红细胞、骨髓增生度、分析其中医证型,评价贫血积分,并填表记录.同时,抽取患者外周血5mL,ELISA法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干扰素(Interferon,INF),构建CAA临床信息数据库,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患病人群以中青年为主,男性略多于女性,病程较长,证型分布以肾阴阳两虚型多,而证型分布与年龄、性别和病程没有明显相关性;与肾阳虚相关度较大的为血红蛋白、白细胞、EPO,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与白细胞、EPO呈正相关;与肾阴虚相关度较大的是血小板,与其呈负相关;与肾阴阳两虚相关的是白细胞、EPO,与其呈负相关.[结论]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EPO对CAA的证型具有重要的影响,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引起重视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徐瑞荣;焦宁;崔思远;陈冲;靖景艳;李伟伟;崔常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本文以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认识,剖析大学生职业发展压力源因素,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压力管理提出建议,提出了压力管理的工具——SAP计划,并对SAP计划的实效性进行评价,为大学生职业发展压力管理注入新活力.
作者:王悦;金怡;陈玲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林咸明教授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林咸明教授临床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林咸明教授治疗颈源性头痛基于“神经卡压”与“无菌性炎症”成因说,在诊断及治疗上结合解剖学理论与经筋学说,着重枕项及胸椎上部触诊同时确定阿是穴并结合循经及远道取穴组方,重用温针灸结合药物以活血通络止痛.[结论]林咸明教授治疗颈源性头痛理论有较大创新,其温针灸结合通络药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显著.
作者:陈丽平;李金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汤对高血压病患者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内皮素(endothelin,ET)、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6例高血压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皆用厄贝沙坦片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上活血通脉汤,8周为1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后肾素、AngⅡ、ET、Hcy、CGRP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ET水平下降,CGRP水平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素、AngⅡ、Hcy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可通过改善内皮功能抑制高血压进程,减少靶器官损害.
作者:赵峻峰;刘生祥;杨金娟;朱海燕;蔡劲;董浙清;徐英英;张咩庆;徐宇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浙江中医学术流派对当今中医的启迪意义.[方法]以浙江中医学术流派的代表医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医学术流派形成的条件及对中医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结果]各派医家通过学术创新促进中医学发展,在解决临床难题时推动医学进步;强调理论与临床缺一不可,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独特的招数取得理想的疗效;虚怀若谷,善于学习他人经验,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推行仁心仁术.[结论]浙江中医学术流派纷呈,然其形成却需具备众多条件,值得借鉴.
作者:范永升;谢冠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初步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对肝癌患者证候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长海医院中医科收治的274例次仅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采用配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有无癌栓作为分组因素,对患者TACE治疗前后证候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74例次肝癌患者行肝脏TACE术后基本证候中气虚证程度加重(P<0.05),血瘀证有减轻趋势,水湿证有加重趋势;复合证候中肝气郁结证程度减轻(P<0.05),肝血瘀阻证有减轻趋势,湿热内蕴证有加重趋势.有癌栓者治疗后水湿证及脾肾阳虚证加重程度较无癌栓者大(P<0 05).[结论]TACE治疗对证候的影响体现了肿瘤病情的好转及机能的损耗.
作者:孟静;秦丽萍;刘龙;郎庆波;李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纵览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对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的研究进展,以利进一步揭示中药治疗类风湿类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对2000年以来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评述.[结果]临床实验研究报道表明,单纯中药及联合用药均对RA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对细胞因子IL-1、IL-6、IL-4和IL-10、TNF-α、类风湿因子等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的报道表明,IL-1、TNF-α及PGE2、TMP-2等因子具有调节作用.[结论]近年来中药治疗RA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但在机制研究方面还要进一步予以重视,以研制开发出更为安全高效的治疗RA中药新制剂.
作者:关枫;刘杰;陈新;李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调查临床上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抑郁心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受访者骨密度,汉密尔顿抑郁调查量表评估受试者抑郁值,将受访者分为骨质疏松组(T值≤-2.5s)与非骨质疏松组(T值>-2.5s)进行差异分析,同时对所有受访者骨密度值与抑郁分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抑郁值有差异(P<0.05),L1、L2、L3、L4和腰椎总体骨密度值与抑郁分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0.370、-0.543、-0.472、-0.585(均P<0.05).[结论]抑郁与骨密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抑郁越严重骨密度值越低.
作者:胡劲涛;许超;韩耀静;孙国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喂养Wistar大鼠,进而观察传统中医燥湿化痰方药二陈汤对Wistar大鼠体重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4周,然后予以二陈汤浓缩煎药灌胃治疗2周,观察Wistar大鼠体重、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普通饮食和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4周后,大鼠体重均升高;而高脂饲料喂养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的数值升高有显著性(P<0.001).二陈汤浓缩煎剂喂养2周后,大鼠的体重则较正常对照组有减轻(P<0.05),其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亦较正常对照组下降有显著性(P<0.001),而对于空腹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则无明显改善.[结论]二陈汤在降低肥胖Wistar大鼠的体重、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推测肥胖大鼠其内在中医病理机制可能以痰湿为主.
作者:吴同玉;林山;郑良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兔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和正常腰椎间盘纤维环组织中p38 MAPK的表达,探讨p38 MAPK在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采用“异常应力负荷及椎间失稳法”造模;2个月后MRI检查论证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取两组动物腰4、5纤维环检测p38 MAPK表达.[结果]造模组纤维环中p38 MAPK表达明显升高,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兔退行性变椎间盘纤维环中p38 MAPK表达异常升高,表明p38 MAPK参与并促进了椎间盘组织纤维环的退变,如早期进行干预,有可能抑制椎间盘的退变.
作者:王庆来;吕存贤;周江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报道猪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引起溶血的副反应,探讨可能引起溶血的原因.[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我科应用猪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出现急性溶血的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其对疗效的影响及有效控制溶血措施,讨论其出现药物相关急性溶血的原因.[结果]2例患者出现溶血症状后,立即停用ALG,给予甲强龙,水化碱化,输注洗涤红细胞治疗,3~5d后患者溶血症状均得到控制,其中1例患者疗效无明显影响.[结论]猪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作为国产的一种生物制剂,在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出现溶血可能与药物免疫动物的来源及使用剂量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本身全血细胞减少,一旦发生重症溶血往往病情急重,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武利强;林圣云;胡致平;周郁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整颈三步九法治疗,对照组用牵引治疗,治疗6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77.78%,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治疗前与治疗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颈部残障指数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岩;史晓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患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中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至8月在本科室应用ACTH治疗的8例婴儿痉挛症的患儿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儿中,有7例抽搐控制顺利出院,门诊定期复查,1例放弃治疗.[结论]在婴儿痉挛症ACTH治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指导,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对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林敏;戴咏霄;潘丽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一期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予以内固定联合植骨方法治疗,术后常规输液抗炎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本组108例,随访时间1~2年.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现象发生.其中106例骨折愈合良好.另2例出现愈合不良,后均经二期治疗骨折愈合.[结论]在对股骨干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植骨方法行一期植骨,可增加股骨干骨折治愈率,减少骨不连及内固定装置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大魁;陈渊;梁春来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