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荣;陈积;舒乔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无明显病因可寻而体重超过正常标准者,就医者以女性居多,笔者采用电针刺辨证治疗180例女性肥胖症,并与针刺组相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丽娟;孟宪鹏;高秀丽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大鼠P300与海马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改变及脑伤泰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Pulsinlli-4血管法制作VD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测定P300潜伏期,免疫组化法行海马突触素染色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P300延长,海马SYN光密度值明显下降,但在术后8周P300缩短,海马SYN光密度值明显上升.结论脑伤泰缩短P300潜伏期,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SYN水平有关.
作者:周建军;冯华;王宪荣;吴国材 刊期: 2002年第2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为了解COPD缓解期患者维生素摄入和血清维生素浓度的变化,为该病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文章对上海市区56例COPD缓解期患者的膳食及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B2进行分析.
作者:龚燕;蔡映云;柳启沛;王伟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面神经炎患者瞬目反射(BR)、双侧面神经传导速度(NCV)、额肌和口轮匝肌肌电图(EMG)表现,评价3项联合检测对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损害诊断、定位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对33例面神经炎患者的BR、双侧面神经NCV、额肌和口轮匝肌EM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BR异常33例,阳性率为100%.(2)NCV异常27例,阳性率为82%.(3)EMG异常26例,阳性率为78%.结论BR可反映面神经全程传导功能,能早期诊断神经损害,并能定位诊断中枢段或周围段损害,结合NCV定位诊断面神经近端或远端段损害,可帮助判断预后;EMG异常与病程相关,可直接反映神经损害程度.三者结合使用对面神经炎的早期诊断、定位诊断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红敏;曾莲意;刘素英;张小燕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不一,但疗效往往不够满意,文章观察了近2年来3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弥可保及血栓通治疗2周,观察病情改善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
作者:钟树妹;刘泽洪;王健雄;李韶今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丙戊酸在癫痫大鼠的额叶神经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癫痫组,每组各6只.癫痫组大鼠用印防己碱(PTX)腹腔注射点燃,腹腔注射丙戊酸钠400mg/kg后不同时间点收集两组大鼠额叶细胞外液透析液及血标本.结果丙戊酸迅速吸收入额叶中,在额叶中浓度显著低于血中浓度;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额叶的神经药代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给药1h后额叶丙戊酸浓度与血清丙戊酸浓度均呈下降趋势.结论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额叶丙戊酸神经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丙戊酸在癫痫大鼠额叶的分布可能与额以局部脑血流量变化、血脑屏障功能障碍、丙戊酸穿过血脑屏障需单羧酸(MCA)载体转运等因素有关;监测给药一段时间后血清丙戊酸浓度有助于了解脑卒中后晚发性癫痫患者的额叶丙戊酸浓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龙小艳;章蓓;肖波;王煜;谢菊生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手工编织治疗的康复效果.方法对2001年全年参加手工编织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手工疗法.手工治疗活动贯穿内容多样化、趣味化,以及有奖活动,激励患者的兴趣,以正性强化、负性强化和行为量化评分强化等行为治疗方法.结果参加并完成手工编织治疗者共126例.应用精神康复活动观察量表(PRARS)、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筛选量表(SDSS)进行康复效果评定,初参加与治疗2个月末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正规、系统的手工编织治疗,有利于患者锻炼完善思维,减轻思想压力而配合临床治疗;也有利于改善精神病的衰退症状和阴性症状的缓解,从而减少精神药物用量;可使患者感到单调沉闷封闭式的住院变得丰富多彩,自我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安心住院,增强自信心,更快地获得全面康复.
作者:刘文英;高欢 刊期: 2002年第23期
Background:Naloxo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produced by Guang dong Kangli Company was applied to treat acute infarction,which acheived markedly effect.It was found recently,when cerebral ischemia and infarction,hypothalamus arcuate nuclei release much β -endorphin,which inhibited neuron activity and made secondary lesion of CNS heavier.Further lead to disturbance of limb,mentality change even coma.Naloxone might resist blood flow decrease caused by β -endorphin,enhance oxgen supply of brain tissue,lighten lesion of cerebral perfusion.
作者:黄燕;梁可珍 刊期: 2002年第23期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具有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低,病程缠绵迁延以及和遗传因素有关等特征,及时合理治疗极为重要.经实践体会,早期体育疗法和病后康复运动干预对该疾病均有理想疗效,不失为有效且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吴明方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目的比较小剂量抗抑郁药物盐酸帕罗西汀和匹维溴胺与单独应用盐酸帕罗西汀及单独应用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符合罗马(诊断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简称P+P组),52例应用盐酸帕罗西汀(1次/d,口服10mg/次)加匹维溴胺(3次/d,口服50mg/次);对照组1(简称P1组),50例应用盐酸帕罗西汀;对照组2(简称P2组),54例应用匹维溴胺,疗程均为12周.结果在胃肠道症状方面,P+P组对腹痛程度和腹痛天数、腹胀程度和腹胀天数及大便次数的改善优于P1组及P2组,而在大便性状(腹泻或便秘)改善方面3组间则无差异;在精神和躯体症状方面,P+P组对焦虑及腰背痛症状的改善优于P2组,但不优于P1组,其它如抑郁、不愉快、疲惫及头痛改善方面3组间也无差异.结论小剂量盐酸帕罗西汀加匹维溴胺能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肠道及部分精神和躯体症状,是肠易激综合征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周惠清;李定国;宋光辉;刘清华;许小幸;陆汉明 刊期: 2002年第23期
对1999年2月~2002年2月收治的37例小儿脑性瘫痪(CP)患儿采用药物、功能训练及中医手法进行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海宁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正常人及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患者手术前后嗓音的声学特征,探讨语音频谱分析系统在帕金森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USSA语音频谱分析系统对30例正常成人及54例喉病患者发持续元音[a:]时的声音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帕金森病的基频、共振峰、频率微扰、振幅微扰和谐噪比,同时观察语图谐波、共振峰及噪声成分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帕金森病F0,F1,F2,F3值与对照组及术后比较,频率均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PD组手术前APQ值、FPQ值增高,H/N值下降,与正常组及术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D患者语图表现谐波及共振峰不规则,噪声成分增加.结论计算机语音频谱分析系统可作为检测PD的有效客观指标.
作者:孙永柱;崔鹏程;陈文弦;李贵泽;孙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药物滥用者在滥用药物前、滥用药物期间以及脱毒以后的康复时期,都会涉及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心理、家庭和社会问题,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多渠道的干预.系统性家庭治疗,利用家庭系统的互动来帮助吸毒者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治疗中治疗师与当事人及其家庭构成了一种不同于当事人源家庭的治疗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的治疗关系又有别于对其他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的治疗.理解和把握这种特殊治疗系统中的治疗关系将有助于更好地帮助药物滥用者及其家庭.
作者:杨芳 刊期: 2002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3期
2002年建成了独立完整的康复病房.现介绍康复科扩建的一些体会.
作者:邓爱文;魏东;冉春风;庞丽梅;李泉;袁雪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患者偏瘫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并因为疼痛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康复,甚至因疼痛导致患者对上肢功能的恢复失去了信心.近几年,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偏瘫后肩-手综合征,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吴伟宏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目的了解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MSN)的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方法对一家三代HMSN的12例患者和1例无症状者进行检查.结果MEP和SEP的异常率分别为84.6%,92.3%.结论绝大多数HMSN患者的MEP和SEP均异常.
作者:崔毅;刘莹 刊期: 2002年第23期
对1例弱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进行个案研究,主要是探讨如何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矫正.研究主要包括如何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全面的原因分析,如何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和方法的综合使用对智力存在一定缺陷并伴有行为异常的儿童进行有效的行为矫正.主要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包括:家庭环境调整、认知行为治疗、个人技能训练、集体帮助等.
作者:冯启翔;张福娟 刊期: 2002年第23期
帕金森病(PD)治疗总体效果不佳,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很大.探索佳途径和方案很重要.现进行PD治疗临床证据查询,回顾相关的系统评价,为PD治疗提供新证据.
作者:何成奇;丁明甫 刊期: 2002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