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切除术后心理障碍的循证干预

刘凤香

关键词:卵巢瘤, 切除术后, 心理障碍, 循证方法, 自评抑郁量表, 患者, 应用, 评分, 焦虑障碍, 重度抑郁, 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 医护人员, 临床问题, 临床干预, 汉密尔顿, 原发性, 抑郁症, 量化表, 治疗
摘要:1临床问题1999年4~6月,6例因原发性恶性卵巢瘤行卵巢切除术患者出现抑郁,依照CCMD2R抑郁发作与程度标准对患者应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进行评测,均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依汉密尔顿(HAMD)17项版本评分,其中5例评分在18~24分之间,属中度抑郁,1例评分为26分属重度抑郁.对患者应用医院焦虑量化表(HAD)检测,得分均>9分提示患者存在精神焦虑障碍.以往对这种情况主要由医护人员及家属劝导患者,但效果往往不佳,这次试应用循证方法进行治疗.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如何利用获得的证据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低能量氦-氖激光对周围神经再生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研究

    目的该研究通过对兔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等多项目的观察,探索低能量氦-氖激光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用44只体重2.5kg左右的家兔随机分为4,8,12及16周4个观察组,照射组各用兔6只,对照组各用5只.麻醉后,均切断左侧腓总神经,用9/0尼龙单丝对端吻合神经外膜.照射组在术后1天开始用8318B型低能量氦-氖激光仪经皮肤照射L5~6脊髓节段,每天照射15min,共照射14d.对照组不照射,均按期观察.结果术后4周,可在照射组看到细小而稀少的再生轴突,对照组直到术后8周才能看到(P<0.01).照射组的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动作电位波幅照射组也优于对照组.胫前肌肌纤维横纹,照射组16周时很清楚,对照组不甚清楚.展趾功能到术后16周时,照射组与健侧相同,对照组才恢复到照射组12周的水平.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促进了脊髓运动神经细胞功能,加速了轴突再生,促进神经修复后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徐新智;吕荣;王军;张慧杰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乳腺癌术后患者抑郁心理分析及护理

    Background: The common mood reaction in breast cancer was depression and mental test by Zung's self evaluated depression scale showed that different degrees of depression existed in 100% patients, so, mental nursing was necessary.

    作者:段艳萍;冯莉娟;丁小蓉;杜燕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不同培养条件及时相对黑素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条件及时相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成人包皮黑素细胞,分别在添加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霍乱毒素(CT)的RPMI1640培养基及角质形成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培养的细胞用LDopa染色及S100蛋白染色鉴定.观察其形态、增殖特性.结果培养细胞经生物学鉴定为黑素细胞.原代培养及条件培养基传代培养中黑素细胞有多个突起,而bFGF/CT培养基中传代培养时黑素细胞多呈梭形.两种培养条件下黑素细胞增殖特性无明显区别.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稳定获得黑素细胞的体外选择性纯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可通过细胞间接触及分泌细胞外因子影响黑素细胞的树突形成.

    作者:丁国斌;陈璧;汤朝武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创伤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综合疗法治疗26例

    目的探讨创伤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RSD)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6例患者均为术后慢性顽固性疼痛,采用神经阻滞(NB)、心理治疗、经皮神经电热刺激,同时配合镇痛药物及抗抑郁性药物综合治疗.结果由于病史长短、疼痛部位及患者心理因素不同,所以治疗疗程均不同,一般3个疗程(5次NB/疗程)以上,长8个疗程.结论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单一治疗手段效果欠佳,经临床观察采用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许建刚;李仲廉;朱秀敏;杜洪印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龙虎交战针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腰三横突综合征是康复科临床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多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近年来,采用龙虎交战刺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169例,并与对照组52例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兰春燕;孙德芝;王秀珍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局部阻滞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软组织损伤痛

    目的观察局部阻滞和微波炎症治疗机照射治疗软组织损伤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软组织损伤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接受局部阻滞(L组)、微波炎症治疗机照射(M组)和二者联合应用(L+M组).疗效判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分别记录每个患者治疗前后的高VAS值、治疗次数及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8个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3种治疗方法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痛均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但L+M组在治疗后VAS下降率及总有效率明显好于L组和M组;L+M组的局部阻滞次数明显少于L组的次数,复发率明显低于L组和M组;P<0.05.结论3种治疗方法对该类疾病均有良好效果,但相比较而言,局部阻滞和微波照射联合应用优于单独应用.

    作者:沙彤;胡广询;张德仁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多年来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对强直性脊柱炎(AS)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军;崔新生;龚环英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带蒂部分尺侧屈腕肌转位重建尺侧副韧带治疗桡尺远侧关节脱位

    Background: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slocation of distal radioulnar articulation, removal of smaller head of ulna was often adopted .Because this operation damaged ulnar stabilization of wrist, therapeutic effect couldn't be sustained for a long time, even semiluxation of carpal bone appeared.

    作者:范少地;钟桂舞;闫自强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应用股骨交锁髓内钉和康复锻炼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

    Background: Femoral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 means fractures happened 5 cm away from inferior margin level of small trochanter. Most of this kind of fracture is unstable fractures caused by trauma mostly and characterized with large malposition, splintered and difficult to be treated. It will lead to a series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if treated improperly.

    作者:周峰;姜为民;唐天驷;杨惠林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下颌前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对患者术后感觉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exposure area, treatment of mental nerve, soft tissue stalk, osteotomy position and fixation method. 1 Mental part exposure area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nerve.

    作者:刘妍琼;华泽权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多种方法相结合与渐进性方法治疗烧伤瘢痕挛缩的比较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进展及术式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后路手术、前路手术、化学溶核术、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以及近年来利用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本文通过对各种术式的论述,比较其优、缺点,探讨佳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王旭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创基微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特征,探讨血管的形成与退缩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大鼠5%深Ⅱ度烫伤模型,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和单纯烫伤两组.于伤后0.5,1,3,7,14d和21d采集创面皮肤标本,行HE染色,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创面组织真皮中血管内皮细胞PCNA和TUNEL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深Ⅱ度烫伤的大鼠伤后3d,伤区出现少量的肉芽组织,7d时肉芽组织已充满伤区,再上皮化速率为30%,14d的再上皮化率达70%,至21d,伤口完全闭合,真皮内小血管的数量减少.大鼠烫伤后3d,伤区基底的真皮组织内出现PCNA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随后阳性表达逐渐增多,14d时达到高峰.至伤后21d,PCNA的阳性表达略有下降.而创伤愈合初期罕见TUNEL阳性的细胞,21d时,TUNEL标记阳性的细胞显著增多.结论烫伤大鼠创面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活动与创面的愈合进程有密切的关系.血管形成与退缩在时序上的协调变化是组织正常修复的重要步骤.

    作者:刘文忠;付小兵;程飚;李建福;孙同柱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截肢术后的康复医疗特点

    截肢后安装假肢是重建肢体功能的重要手段,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充分发挥假肢的代偿作用,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文章就截肢康复的重要性、我国截肢康复的现状、现代截肢康复的特点及主要方法等作一综述.

    作者:杨东运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目的对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加以观察,并提出预防及处理的方法.方法观察患有头面部、上肢、胸部及交感神经相关性疾病患者526例,在2382例次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穿刺针损伤引起:一过性上肢麻木1.76%(42/2382),误穿血管、出血3.4%(82/2382),无气胸发生;局麻药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头晕、耳鸣7.8%(186/2382),寒战0.08%(2/2382);穿刺部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臂丛神经阻滞8.9%(212/2382),高位硬膜外腔阻滞0.04%(1/2382);其他相关的不良反应既并发症:声音嘶哑8.1%(192/2382),穿刺部位疼痛3.0%(72/2382),异物感3.6%(86/2382),未出现感染.结论熟悉相关解剖,准确定位,摸清并固定C6横突前结节,垂直进针,避免向内向上进针,使用少量有效的局麻药,备好急救设备,方可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作者:蒋劲;张德仁;熊东林;郑虎山;肖礼祖;张敏;沙彤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家兔脊椎与脊髓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表现

    目的探讨家兔脊椎与脊髓结构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表现.方法对17只健康家兔的脊椎与脊髓结构进行磁共振矢状面和横断面检查,并总结分析其成像方法和表现.结果17只家兔在全麻下采用高场MRI扫描仪、头线圈、薄层扫描,均成功完成脊椎与脊髓结构的磁共振检查,选用体重≥2.0kg的家兔和采用仰卧体位有利于脊椎与脊髓结构的显示.结论应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家兔的脊椎与脊髓结构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今后可用来研究家兔脊椎与脊髓病变.

    作者:李鹤平;庄文权;杨建勇;陈伟;余深平;江利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颅内电极监测癫痫发作初始期脑电定位意义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监测癫痫发作初始期脑电对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1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其临床、影像学检查及头皮脑电记录等不能精确定位致痫灶,经颅骨钻孔、埋置颅内深部和/或皮层电极,长程脑电监测并分析发作初始期脑电的异常放电节律和范围,对比术后病理学检查和随访结果,分析发作初期脑电定位致痫灶的准确性.结果记录到了47次临床发作.发作初期异常放电可分为4种形式:低幅快节律、尖波节律、高幅棘波节律和棘慢波节律.按异常放电范围可分为:局限性放电、区域性放电和广泛性放电.11例(78.5%)患者准确定位了致痫灶,术后癫痫发作消失(64.3%)或极少发作(14.2%),2例(14.2%)发作减少90%以上,1例(7.1%)术后无改善.结论颅内埋置电极脑电监测癫痫发作初始期异常放电形式、部位和异常放电范围是定位致痫灶可靠的方法.

    作者:张国君;王玉平;遇涛;李勇杰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成年大鼠同源盒基因Lhx4在外周和中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作用

    目的:揭示作为发育基因之一的LIM同源盒基因是否参与调控成年动物神经损伤修复过程.方法利用坐骨神经夹伤的外周神经损伤模型,采用RTPCR结合HPLC方法,比较分析外周和中枢神经损伤后Lhx4同源盒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成年大鼠在外周和中枢神经损伤后Lhx4的mRNA表达量均有改变,坐骨神经夹伤3,7d后,损伤侧脊髓运动神经元中Lhx4mRNA表达量比对照侧明显增高;而脊髓半横断后损伤对侧的大脑皮层运动区中Lhx4mRNA的表达量即刻便发生改变,较对照侧有明显增高,且在脊髓损伤14d时仍可被检测.结论LIM同源盒基因家族中的Lhx4基因可能与成年动物外周和中枢运动神经元的损伤修复有关.

    作者:葛学铭;刘淑红;吕艺;廖杰;刘耀波;范明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推拿治疗颈性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颈性冠心病的推拿康复治疗疗效.方法选择92例随机分为推拿康复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颈性冠心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毛忠清;黄烟辉;许卫平;许仕纳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的康复训练

    Background:The aim of treatment of mastocarcinoma is to lengthen the lifetime of the patients,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Function train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r the mastocarcinoma patients.The degree that functions recover shows direct proportion to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作者:陈正挺;陈锦云 刊期: 2002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