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芪连口服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效学研究

阮叶萍

关键词:复方芪连口服液, 消化性溃疡, 模型, 溃疡指数, 抑制率
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评价复方芪连口服液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按抗溃疡药效学实验方法,分别对应激性、药物性、手术性多种溃疡模型进行溃疡干预实验.[结果]对各种溃疡均有显著的抑制溃疡指数的作用,对溃疡也有一定的抑制率,效果与阳性对照组作用相当.[结论]复方芪连口服液可显著对抗应激法、消炎痛以及幽门结扎法所致的大鼠胃溃疡,具有抑制溃疡的作用.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荨麻疹患者免疫球蛋白E和补体C3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及补体C3(c3)水平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gE及C3的含量.同时,检测粗针组、药物组各30例治疗前后血清IgE及C3的含量,并进行IgE和C3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高于对照组(P<0.05),补体C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粗针组治疗2周、6周、12周血清IgE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药物组治疗2周、6周血清IgE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血清IgE水平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和C3呈负相关.[结论]血清IgE和C3水平监测对慢性荨麻疹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高宏;邱毅;李雪珍;叶文伟;周柏英;金英杰;吴佳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和法治疗脾胃病初探

    和法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脾胃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及病机特点,往往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气机升降失调,因而采用寒热并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顾之剂以调和,方可愈病.

    作者:吴晋兰;杨伟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影响高校学风建设实效性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通过调查获知学风建设的实际效果及影响实效性的各种因素,在对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加强学风建设实效性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有利于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作者:周凯;方年根;陈昱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艾灸加中药治疗失代偿肝病腹泻35例

    [目的]探讨艾灸加中药治疗失代偿肝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艾灸和内服健脾温肾汤治疗失代偿肝病腹泻35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25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6%.[结论]艾灸和健脾温肾汤治疗失代偿肝病腹泻有较好疗效.

    作者:袁建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三七总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三七总苷(PNS)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AA模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的NO.[结果]体外给药PNS0.4mg/ml,作用4h时,增加AA大鼠NO释放(P<0.05);体外给药PNS 0.2mg/ml及0.4mg/ml,作用8h时,抑制AA大鼠NO释放(P<0.05,P<0.01);体外给药PNS 0.8mg/ml及PNS 1.6mg/ml,作用24h时,增加AA大鼠NO释放(P<0.01,P<0.05).[结论]PNS体外给药随浓度及作用的时间变化,对AA大鼠释放NO有双向调节作用,PNS抑制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可能在AA治疗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姚茹冰;胡兵;赵智明;修春英;蔡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内经》心理调养理念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现代身心医学认为人们的心理、性格、环境、生活因素等均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贯穿于病程始终,并影响着疾病的预后.身心医学在临床诊疗疾病时,常常结合患者的性格倾向、心理和社会因素等指导.所以<内经>心理调养理念对现代生活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魏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与离子通道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近年来随着多学科的迅猛发展,离子通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总结分析离子通道的生理功能,探讨离子通道病与肿瘤,尤其是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中药及中药单体治疗肿瘤作用及其对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

    作者:杨国兴;苏永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膏滋药的制备和创新

    膏滋药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剂型中的一种,是传统医学的精华,名医临床经验的结晶,膏方补虚疗疾经久不衰,改进其原剂型,不仅方便患者服用、贮存,而且能控制质量,提高疗效.

    作者:郑敏霞;丰素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调肝运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脑内兴奋区域M 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调肝运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脑内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分别观察18例腹泻型IBS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用药后在不同容量直肠气囊刺激时脑内扣带回前皮层(ACC)、脑岛皮层(IC)、前额叶皮层(PFC)和丘脑(THAL)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结果]注气为量90ml时,IC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注气量为120ml时,IC、PFC和THAL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IC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较对照后也呈显著降低,P<0.05.[结论]调肝运脾方对IBS患者脑肠轴及其调节机制功能紊乱的干预,与其抑制IBS患者脑内IC、PFC和THAL兴奋区域激活程度有关.

    作者:霍清萍;张仲伟;李金菩;王宇新;梁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疑难病证辨治验案二则

    以验案二则,即麦门冬汤合消瘰丸加减方辨治结节痛、海藻玉壶汤合消瘰丸加减方治愈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探讨了此类疑难病证的病因病机、辨治思路及解毒散瘀消肿、化痰软坚散结法的治疗经验.

    作者:王雪华;桑希生;王俊志;曲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从痰论治更年期综合征68例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期或其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性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引起的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笔者近三年来有幸侍诊于一资深老中医,其遣方用药,经验独到,自2006年2月至2008年1月,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从痰论治,采用自拟左金二陈汤合瓜蒌薤白汤为主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沈昱颖;沈华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针刀加局注治疗弹响指1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弹响指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0例确诊为弹响指采用小针刀加局注治疗.[结果]10例患者一次治愈9例,二次治疗好转1例,治愈率90%.[结论]小针刀加局注治疗弹响指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虞冬生;孙蓓伟;林恩胡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史弹性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儿童前臂不稳定骨折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儿童前臂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用弹性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分别治疗儿童前臂不稳定骨折39例和58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x线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经济费用以及前臂骨折治疗效果评价分级(Anderson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儿骨折都临床愈合,两种方法手术时间、住院日、X线愈合时间、总的医疗费用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前臂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要优于加压钢板,是一种微创,疗效良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庄伟;项利民;詹宏钢;鲍一峰;史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骨科手术臂丛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合理运用骨科手术臂丛麻醉的辅助用药方法.[方法]采用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骨科手术臂丛麻醉的临床观察40例A组.并与采用静脉注入曲马多40例B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min)比较:麻醉起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后2、4、8、12、24h 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前使用布托啡诺行超前镇痛能够增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作者:陶涛;邹建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方治疗妇科寒冷症验案5则

    就运用仲景方剂治疗妇科临证中腰部、下腹身体寒冷症的临床经验作一介绍.

    作者:马大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腔镜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1].本科为了提高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预防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提高腔镜器械的使用寿命,自2005年11月起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进行了持续质量改进,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慧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从肝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进行性、以滑膜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血不足为其主要内因,而肝失疏泄也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结合RA不同的发病阶段,按早、中、晚期分别从肝予以施治.并在各期据风、寒、湿、热之偏盛,分别佐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之药,适当结合西药治疗.一般用药6个月左右即可控制病情,得到临床缓解的效果.

    作者:王振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复方芪连口服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评价复方芪连口服液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按抗溃疡药效学实验方法,分别对应激性、药物性、手术性多种溃疡模型进行溃疡干预实验.[结果]对各种溃疡均有显著的抑制溃疡指数的作用,对溃疡也有一定的抑制率,效果与阳性对照组作用相当.[结论]复方芪连口服液可显著对抗应激法、消炎痛以及幽门结扎法所致的大鼠胃溃疡,具有抑制溃疡的作用.

    作者:阮叶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医证型与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证型与高血压痛(EH)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将343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气虚痰浊四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EH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气虚痰浊型血浆HCY及LP(a)(脂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气虚痰浊型血浆HCY与LP(a)水平呈正相关(r=0.2676,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异常增高是EH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EH患者血浆HCY及LP(a)水平显著增高且呈正相关可作为中医证型气虚痰浊型的辨证指标.

    作者:张玲端;任幼红;马兴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脑出血早期血糖水平及其预后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早期血糖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57例非糖尿病大脑半球出血患者发病后24h内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首次空腹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分为3组:第1组血糖水平<6.6mmol/L;第2组血糖水平>6.6mmol/L;第3组血糖水平>10.0mmol/L),并时血糖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第1组有95例患者,第2组有43例患者,而第3组有19例患者.对各组患者预后进行方差分析时,我们发现血糖水平与其预后有关联,血糖越高,病死率越高,预后越差.[结论]首次空腹血糖高可能会导致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差,血糖越高,病死率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薛枫;王道峰;叶新春;何龙锦;周汝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