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金少德
笔者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脑瘫 )198例 , 取得满意效果 . 1 对象与方法 共采集病人 198例 , 其中男 143例 , 女 55例 , 年龄在 1岁以内者 108例 , 1~ 3岁者 68例 , 3岁以上者 22例 , 住院时间 3 d~ 6个月 . 方法 (1)针刺法 : 以头皮针为主 , 配以体针为辅治疗方案 . 头部取穴为百会、神庭、四神聪、本神、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言语区、运用区、平衡区 , 体针主要以任督二脉及手足阳明经、足太阳膀胱经交替取穴环跳、承扶、委中、涌泉、阳陵泉、足三里、解溪等 , 平补平泻 , 留针 40 min, 1次 /d, 30 d为 1疗程 , 休息 10 d后接下 1疗程 . (2)穴注法 : 取穴以头部为主 , 运动区、言语区、百会、神庭配以肾俞、足三里为辅 , 每次取 6个穴位 , 常规消毒 , 将精制脑组织液 6 mg(2 ml)注入头部穴位 , 每穴 0.5 ml, 将维生素 B12 注射液 0.25 mg(1 ml)注入体穴 , 每穴 0.5 ml, 每次交替取穴 , 1次 /d, 20 d为 1疗程 , 休息 1周后接第 2疗程 .
作者:马学军;周彦灵 刊期: 2001年第15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1991年 4月~ 2001年 4月采用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失眠 35例疗效较好 , 现报告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35例多种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患者 . 在门诊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 . 其中男 12例 , 女 23例 , 年龄小 19岁 , 大 42岁 , 病程长 7年 , 短 3年 . 查体无发现器质性病变 . 辅助检查 : 35例患者均做过脑电地形图 , 其中 19例做过头颅 CT均无异常发现 . 临床表现 : 35例患者均有顽固性失眠、焦虑、多疑、恐惧、头昏、脑胀、心悸、心烦、易怒、情绪波动大 , 乏力、耳鸣等 . 35例患者 13例每晚睡前必服安定 , 10ml水合氯醛合剂方能入眠 4 h左右 , 17例睡前服安定 , 15~ 20ml水合氯醛合剂能入眠 2h. 5例服超剂量镇静药多服安定 10~ 12片 , 水合氯醛合剂 20ml, 彻夜难眠 , 病人痛不欲生 , 悲观厌世 , 有轻生念头 . 1.2 方法药物 : 复方丹参针 6~ 8ml, 胎盘注射液 4ml, 维生素 B12针 1000μ g. 取穴 : 主穴 :安眠、百会、大椎 , 额中带、额顶带后 1/3处 , 颞顶斜带上 1/3[1]、神门 . 配穴 : 阳凌泉 , 三阴交、足三里等 . 操作方法 : 让患者骑在椅子上面向椅靠 , 椅靠横杠上放一枕头 , 让病人双手交叉放在枕头上 , 前额紧挨手背 , 充分暴露出大椎、安眠、百合等穴 , 穴位常规消毒后进行封闭 , 头皮穴每穴注入 0.5 ml,肢体穴每穴注入 1~ 1.5 ml, 交替轮换注射 , 1次 /d, 10次为 1疗程 , 两个疗程之间间隔 4 d,两个疗程总结疗效 . 观察指标 : 观察病人封闭后 , 有无药物反应及副作用 , 封闭后全身症状的改善情况 , 睡眠时间及质量和生存质量 .
作者:万静;张会峰;余立红;马文梅;宋平;梁辉 刊期: 2001年第15期
哮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 尽管国内外在哮喘的基础研究和诊断、治疗的研究上有长足的进展 ,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 如 : 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较多 , 而社区康复研究相对较少 , 探讨治疗的多 , 研究如何康复的甚少等 [1].
作者:王小平;蒋文新;丘蓉;陈惜木 刊期: 200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 L- 盐酸赖氨酸 (LMH)对小鼠全脑缺血后能量代谢的影响和脑保护作用 . 方法断头法造成全脑缺血模型 ; 给药方式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 观察药物对动物断头后张口喘气持续时间的影响 , 并用 Lowryy法测定脑乳酸 (LA)、磷酸肌酸 (PCr)ATP的含量 . 结果与生理盐水 (NS)组相比 , LMH 8.84 g/kg急性或慢性给药 , LMH4.42 g/kg只在慢性给药都能显著延长喘气持续时间 (P<0.05), 降低 LA含量 (P< 0.01),提高 ATP(P< 0.01)和 PCr(P< 0.001). 结论 LMH能改善小鼠全脑缺血后脑组织的能量代谢 , 具有脑保护作用 .
作者:姚炜;库宝善 刊期: 2001年第15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由于糖尿病是一组主要包括了胰岛素绝对缺乏的胰岛素依赖型 (1型 , IDDM)及胰岛素相对不足的非胰岛素依赖型 ( 2型 , NIDDM) 两大类型的疾病 , 且各类型的症状特征、患者的个人感觉等均有不同 , 因此 , 运动处方的制定必须因人而异、个别对待 . 本文主要针对 2型糖尿病制定了相应的运动处方 , 旨在为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疗法提供具体的指导和良好的建议 .
作者:吴明方 刊期: 2001年第15期
晚期癌症患者大的痛苦是疼痛。而心理行为的干预,提供了一种能使护士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现将 1999年以来对 16例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后的观察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付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近几年,人类神经发育生物学对影响小儿脑发育的因素研究有了新进展。现研究怀孕 24~ 40周以及出生后 1年的情况,讨论以下问题。
作者:邢利 刊期: 2001年第15期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挤鼻眨眼 , 摇头晃脑喉部还时常发出怪声四肢肌肉不自主地抽动 , 西医治疗一般以镇静药为主 . 通过采用经络导平仪治疗该病来调节其脏腑功能及神经功能 , 配合推拿按摩 , 取得了显著疗效 .
作者:王波 刊期: 2001年第15期
视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视功能的常见病 , 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 但如果能早发现 , 早治疗 , 则有可能使弱视得到恢复和进步 .
作者:刘金虎;栗建华 刊期: 2001年第15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下肢异常病变的总称 , 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 近年来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 现报道如下 .
作者:索春秀;王艳和 刊期: 2001年第15期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 心理社会因素与过敏性抗原的联合作用是引发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 , 其中 , 精神刺激是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环节 . 因此 , 对哮喘患者的心理治疗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对哮喘进行心理治疗的手段有多种 , 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适方法 , 一般常用的心理治疗手段包括 : 催眠疗法、松弛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认识疗法以及集体心理疗法 . 此外 , 对哮喘患者的心理治疗还可以和中医相结合 , 也可以和运动疗法相结合 .
作者:尹文刚 刊期: 200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脑反射治疗仪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机理。方法 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治疗组(脑反射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达 97.5%和 87.1%,治疗组治愈率 82.1%,对照组为 9.7%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P<0.01)。结论脑反射治疗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孙其伟;孙健;孙淑芳;姜桂玲;李修彬;闫英芹 刊期: 2001年第15期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情感障碍是指在痴呆背景上出现情感脆弱、情绪不稳定、欣快或抑郁以及情感爆发等 , 部分病人可有妄想性情绪 . 情感障碍在老年期痴呆病人中表现明显且普遍存在 . 引起老年期痴呆病人产生行为异常、进食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差、自身安全和社交障碍等 . 1998年 9月~ 1999年 6月收治 72例老年期痴呆病人采取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作者:黄友梅;杨栋 刊期: 2001年第15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儿脑性瘫痪 (脑瘫 )患儿由于肌张力异常使肌肉协调运动障碍 , 对食物的摄取十分困难 , 很多患儿表现消瘦及营养不良 . 为了获得进食的协调运动功能 , 保证各项训练的正常进行 , 就必须对脑瘫患儿进行摄食训练 .
作者:李林 刊期: 200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 . 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药物治疗 , 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 , 1次 /d, 10次为 1疗程 . 两组疗效观察均为 10 d、 20 d. 结果治疗 10 d后 , 治疗组 36例中 , 完全恢复 6例 , 基本恢复 13例 , 部分恢复 11例 , 未恢复 6例 . 对照组 29例中 ,完全恢复 4例 , 基本恢复 5例 , 部分恢复 8例 , 未恢复 12例 . 20 d结束后 , 治疗组中 , 完全恢复 10例 , 基本恢复 15例 , 部分恢复 6例 , 未恢复 5例 . 对照组中 , 完全恢复 9例 , 基本恢复 10例 , 部分恢复 7例 , 未恢复 3例 . 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 疗效显著 .
作者:陈军;王宝西 刊期: 200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