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刚
[目的]通过观察COPD大鼠核因子κB和γ-GCS水平的变化,探讨小青龙汤治疗COPD的机理.[方法]采用改良烟熏加气管滴加脂多糖方法复制COPD模型,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κB和γ-GC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组γ-GCS、NF-κB在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炎性细胞等都为高表达(P<0.01),经过治疗后,阳性表达率有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小青龙汤有着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减轻炎性反应的作用,对于寒痰蕴肺型COPD疗效确切.
作者:张伟;李刚;张心月;邵雨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期肩周炎的治疗作用及与电针治疗的效应异同.[方法]采用规范化、标准化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明确和固定各治疗参数,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为观察指标,194例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别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和电针治疗.[结果]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达到96.9%,电针刺激对粘连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达到97.9%,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不仅能有效止痛,对粘连期的肩关节活动障碍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为治疗肩周炎有效、简便的疗法.
作者:徐晓;方剑乔;张奕;刘侃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和实验组(药物治疗加无创通气组)各24例,比较治疗3d后2组患者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变化.[结果]无创通气组在治疗后PH,PaO2值的升高和PaCO2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通气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杜玲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学规律.[方法]通过对经治32例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中医辨证分型及治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医辨证以气阴两虚证、热毒炽盛证为主,治疗以益气养阴润肺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为常用.[结论]放射性肺炎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阴伤、气虚、血瘀、热毒是病机要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热毒炽盛兼血瘀证,益气养阴润燥、清热解毒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是其治疗大法.
作者:王文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妇科癌症患者化疗前后饮食习惯改变,探讨化疗后的饮食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6例手术后接受化疗的妇科癌症患者进行调查评定.[结果]31例患者化疗前偏爱水产品,化疗后2周对这类食物厌恶;30例患者化疗前偏爱普食,化疗后2周厌恶普食,偏爱半流食;26例患者化疗前偏爱清淡汤类,而化疗后2周偏爱刺激性汤类;5例患者化疗前偏爱肉类制品,化疗后2周对这类食物厌恶;化疗前对腌腊食品和蜜饯厌恶的患者,化疗后2周却偏爱这类食物.[结论]妇科癌症患者化疗后2周确有饮食习惯的改变.
作者:孙胜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紫杉醇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收集到的有关紫杉醇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紫杉醇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炎、关节、肌肉痛、心脏毒性等.
作者:林聪丽;李文峰;潘晓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丹参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40m1静脉给药5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术前1d,术后2,6d分别采取2组患者清晨血样及24h尿样,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及24h尿肌酐水平,计算肌酐清除率(Ccr).[结果]术后2d,Cr较术前升高,Ccr较术前降低,BUN与术前无差异;术后6d,丹参组Cr、BUN、Ccr与术前无差异,而对照组Cr仍较术前增高,Ccr仍较术前降低.[结论]丹参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鸣杰;袁文斌;倪俊;岑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获得一种操作简便、细胞数量多而纯的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改良Ⅰ型胶原酶消化获得成骨细胞的方法,并检测成骨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矿化结节形成.[结果]经改良的大鼠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获得的细胞数量多,形态正常,且碱性磷酸酶分泌及矿化特性正常.[结论]改良大鼠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细胞数量多的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作者:吴承亮;肖鲁伟;童培建;王伟东;代燎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多酶片治疗,治疗组用加味六君子汤治疗.[结果]2组增加食欲和肺功能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33.3%(P<0.01).[结论]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有较好疗效.
作者:吴允华;卢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为进一步掌握妊娠期妇女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对胎儿和母体的影响.[方法]根据抗菌药物对胎儿影响程度不同,参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署(FDA)的等级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妊娠期抗菌药物的选择,参照FDA等级标准可分为B、C、D三类.即妊娠期可选用的抗菌药物(B类),妊娠期慎用的抗菌药物(C类),妊娠期禁用的抗药药物(D类).[结论]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正确选择,在妇产科临床中显得至关重要.要求临床医生既要参照妊娠期药代动力学改变的数据,又要坚持妊娠期用药的基本原则.
作者:羊梅兰;陈康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术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四肢骨折合并高血压病人术前血压波动状况、诱发血压进一步升高的因素、存在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81例病人术前血压波动较大但均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主动配合术前准备.79例病人血压控制良好,达到手术要求;2例病人血压控制不良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通过药物降压、饮食控制、心理护理、有效止痛及保证充足的睡眠可有效控制血压,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胡春华;孙晓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辨证为心阳亏虚证患者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慢心律治疗(1组),对20例辨证为阴虚火旺证患者以天王补心丹加减联合慢心律治疗(2组),对20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仅用慢心律治疗(西药组),对3组患者分别用药14d,用药前后观察中医症候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结果]心阳亏虚组改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0%,Holter疗效总有效率为85%;阴虚火旺组改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Holter疗效总有效率为90%;西药组改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50%,Holter疗效总有效率为85%.其中对于改善中医症候,两中西药结合组无显著性(P>0.05),两中西药结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而3组间Holter疗效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较单用西药更为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越洲;刘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黄连素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4例老年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入选本研究,并随机进入黄连素组(27例)和弥可保组(27例).黄连素每天3次,每次4片,弥可保每天1次肌肉注射,每次1支,共12周.[结果]12周后,弥可保组对疼痛、麻木的改善显效率明显高于黄连素组.[结论]弥可保对老年2型糖尿病神经损害的症状改善有较好疗效,但对神经传导速度两组无明显差异.
作者:朱建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抑郁性神经症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自拟解郁汤治疗抑郁性神经症84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36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占90.4%.[结论]自拟解郁汤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显著.
作者:阮继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这些年来,笔者在给患者换药治疗过程中,对一些化脓性感染伤口和某些慢性复杂伤口的换药治疗,通常采用传统的方法,但对一些疑难和复杂的伤口弥补用西医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的病人,在继承传统治疗方法的同时,还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即采用已故的名老中医余步卿、潘午印秘方配制而成的各种外敷药膏和散剂等.
作者:楼幼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通过对医学生毕业考核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毕业考核改革方案:取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拓宽理论考试的知识覆盖面并增加实践技能考试,以更好发挥毕业考核在医学生培养中的导向作用与评价作用.
作者:骆永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冠心苏合丸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Zorbax XDB C18柱,甲醇:水:醋酸(39:6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10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马兜铃酸A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8%,RSD为1.93%.[结论]RP-HPLC法方法简便,分离度较好,结果稳定,可用于冠心苏合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伍旭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山楂、丹参合用对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动物造模,空白组8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空白对照组);高脂饲料组42只,饲以高脂饲料;将造模组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舒降之组,山楂组,丹参组,山楂、丹参合用组.第14天后分别测定血清TC、TG、HDL-C、LDL-C含量;血浆SOD活性.[结果]山楂、丹参合用能降低TC、TG、LDL,升高HDL含量,有明显降低SOD活性作用.[结论]山楂、丹参合用有调节血脂作用.
作者:王云来;樊守艳;韩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对28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给予胞二磷胆碱、葛根素治疗,对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同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显效206例,好转79例,无1例死亡.[结论]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避免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再发生.
作者:葛萱;葛敦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药物对照组,经治疗30天后,分别取血测定LDH、CK、CK-MB、a-HBDH.[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肌酶谱均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心肌酶谱反而有所升高.[结论]穴位注射组能显著降低脑卒中急性期中升高的心肌酶谱,而药物对照组对脑卒中急性期心肌酶谱无影响.
作者:邹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