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男
[目的]探讨高等护理临床教育管理的方法.[方法]成立临床护理教育委员会,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结果]通过建立管理组织、规范教学制度,临床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得到提升,护生对带教老师及带教质量的满意度逐年提高,护生临床观察能力及专业技能的掌握明显提高.[结论]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保证,带教老师负责制及带教导师制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临床护理师资素质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
作者:杨郁文;孙秋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通过对医学生毕业考核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毕业考核改革方案:取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拓宽理论考试的知识覆盖面并增加实践技能考试,以更好发挥毕业考核在医学生培养中的导向作用与评价作用.
作者:骆永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增殖症的作用.[方法]共有76例子宫内膜增殖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予少腹逐瘀汤口服,对照组予安宫黄体酮片口服.观察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增殖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吴春霞;梁若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有效治疗途径.[方法]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三七合并立止血,奥美啦唑治疗,对照组常规使用止血敏及止血芳酸+奥美啦唑治疗.[结果]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七合立止血加奥美啦唑联合治疗慢阻肺、肺心病发生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确切.
作者:朱晓岚;潘小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脑转移性肿瘤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加量的放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脑转移性肿瘤全脑放射治疗及全脑放射治疗联合三维适形加量的不同疗效.分组:A组,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加量组,B组全脑放射治疗组.A组先予全脑放射治疗30-40GY/10-20FX,后转移灶追加三维适形放疗9GY-20GY/3-10FX,B组全脑放射治疗30-40GY/10-20FX.分别对两组患者CT或MRI影像学变化及近期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CT或MRI影像学改变及近期疗效优于B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全脑放射治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能提高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
作者:杨新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和实验组(药物治疗加无创通气组)各24例,比较治疗3d后2组患者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变化.[结果]无创通气组在治疗后PH,PaO2值的升高和PaCO2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通气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杜玲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牵引方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的差别及颈曲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选择颈型颈椎病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采用仰卧位推拿间歇拔伸法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传统的坐位枕颌带牵引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79.5%,对照组治愈率43.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仰卧位推拿间歇拔伸法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建明;姚波;殷建权;严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针灸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突发性耳聋的108例(112耳)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中药加针灸加西药治疗,对照组以西药治疗,对听力、耳鸣、眩晕的改善情况及起效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听力愈显率为71.9%,耳鸣愈显率为86.5%,听力起效时间为2.50±2.09天,耳鸣起效时间为1.96±1.72天,对照组分别为58.2%、66.7%、4.20±2.10、3.52±2.20,2组各数据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意义;而2组对眩晕改善程度及起效时间比较,分别为100%、97.4%;1.80士1.50天、1.96±1.27天,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中药、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有乐观的前景.
作者:傅锡品;杨文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增多的原因,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查阅有关文献,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引起重视,应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作者:金乾兴;王芳;张燕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辨证为心阳亏虚证患者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慢心律治疗(1组),对20例辨证为阴虚火旺证患者以天王补心丹加减联合慢心律治疗(2组),对20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仅用慢心律治疗(西药组),对3组患者分别用药14d,用药前后观察中医症候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结果]心阳亏虚组改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0%,Holter疗效总有效率为85%;阴虚火旺组改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Holter疗效总有效率为90%;西药组改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50%,Holter疗效总有效率为85%.其中对于改善中医症候,两中西药结合组无显著性(P>0.05),两中西药结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而3组间Holter疗效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较单用西药更为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越洲;刘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对4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采用雷公藤多甙联合强的松治疗.[结果]完全缓解16例,占38.1%;部分缓解15例,占35.7%;无效11例,占26.2%;总缓解率73.8%.[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强的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贺志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氩等离子体凝固(APC)又称氩气刀,是一种利用氩等离子体束传导高频电流,无接触地热凝固组织的治疗方法.将氩等离子体用导管经纤维支气管镜导人支气管内进行治疗即称为经支气管镜氩气刀治疗.我院自2005年5月开展支气管镜介导下氩气刀治疗肺癌,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郑慧芳;王美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自免清合柳氮磺吡啶(SASP)结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U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自免清合剂及SASP结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SASP普通片剂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检测治疗前血清ESR、IgA、IgG、IgM、补体C3和肠镜活检标病理学变化等指标,并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9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7%、71.4%).治疗组治疗后补体C3各组显著升高、IgG、ESR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中药自免清结合SASP结肠溶胶囊治疗UC,能通过调节肠道免疫内环境,从而有效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作者:章连新;温成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对28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给予胞二磷胆碱、葛根素治疗,对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同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显效206例,好转79例,无1例死亡.[结论]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避免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再发生.
作者:葛萱;葛敦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中医处方在整个形成和流通过程中发生差错的情况,并作差错因素的分析,探索中医处方质控对策.[方法]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4年全年的中医处方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有差错及差错纠正痕迹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5.46%;医师、划价、药师、配制、发药各层面均有差错发生,但以医师层面为多,占问题处方总数68.08%.[结论]应加强中医处方质控管理,建立门诊诊间系统工作站,设立中医处方质控小组,发药后延伸服务小组,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茅月娟;周旭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厌食是目前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多见于1~4岁小儿,其发病无明显的季节差异,但在夏秋季症状往往会加重[1],一般预后良好,若长期不愈可引起营养不良,体质减弱,影响生长发育.
作者:孙勤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SP及其带来的医学教育评估新技术OSCE能在临床技能评估中为医学生提供一个逼真、全面的考试氛围,已被国内外医学院校广泛应用,具有真实、有效、可靠等特点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中医临床教学评估引入此项技术,符合中医教育的发展要求,可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数内更好地掌握临床各科所必须的基本技能.
作者:林勋;蒋健;邹菁;吴荫梅;关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正清风痛宁是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药物.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逐渐成为治疗风湿病的一线药物.由于使用广泛,此药的不良反应也不断地被发现.临床常有引起过敏和发生药物性皮炎的报道[1],我院自1990至2005年期间,收治了32例正清风痛宁引起的药疹,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寿迪文;何慧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神经外科病人以急、危重为特点,病人经过抢救,病情稳定后很多会有昏迷、偏瘫、精神障碍等后遗症而不能经口进食,且病程长、消耗大,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作者:郑雅娟;余燕红;金瑛;杜杭根;田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后期实践教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教学管理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后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保证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黄爱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