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弘扬祖国中医药文化的若干思考——谈中医方剂与中成药开发

连建伟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 方剂, 中成药, 开发, 思考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传统方剂、方药开发不到位、新药无序乱开发等现状,作者就中医方剂研究与中成药开发问题提几点看法,以求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妇科手术护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妇科手术护理的方法.[方法]88例患者均采用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结果]88例患者术后3-5d痊愈出院.[结论]采用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护理方法能减轻手术痛苦,恢复快.

    作者:徐秀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析《内经》之闭经证治

    收集了<内经>有关闭经方面的相关阐述从而探讨闭经的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并详细记述了<内经>对血滞经闭和血枯经闭这两类型经闭的不同治疗法度.

    作者:楼毅云;董襄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社会资本在健康管理中的理论效应与实现途径

    从健康管理的角度探讨社会资本构成要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社会资本在健康管理工作中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等问题.开发社会资本对健康管理的潜在功效不仅有益于增进人群健康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发掘并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为卫生工作发挥出新的功能、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孙顺根;凌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

    [目的]为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给予疏肝健脾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予西沙必利治疗.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IBS疗效确切.

    作者:丛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清肺饮合剂治疗60例急性支气管炎

    [目的]观察清肺饮合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制中药清肺饮合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60例.[结果]经治疗5天后,治愈38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清肺饮合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有满意疗效.

    作者:田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枝川疗法加小针刀治疗偏头痛51例

    临床观察发现偏头痛多在枕骨上项线上出现多个反应性肿胀、结疤结节,这些肿胀、结疤结节与该病的临床表现存在关联,应用针刀疗法及枝川注射疗法治疗这些结节,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文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癥瘕说略

    讨论了癥瘕的定义,以及病位、病因、病机,并列举案例说明其辨证论治.

    作者:何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教师带教工作现状调查研究

    [正目的]了解临床护理教师带教工作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理教师带教工作状况调查表,就118名临床护理教师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对带教内容和方法的了解及实施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98%的临床护理教师对目前临床带教工作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81.5%表示对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非常了解或了解.67.9%的带教教师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能力水平学生制定不同的带教计划和目标.但临床护理教师感到临床带教责任大、压力大.[结论]学校和医院要共同构筑激励机制,激发带教老师的带教热情,为他们创造培训学习的机会并给予宽松的环境支持;并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与临床护理教师的联系,提高带教效果.

    作者:马小琴;陆旭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产褥期并发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护理

    探讨引发产褥期深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加强早期观察,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产褥期深静脉栓塞病人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美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古文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通过对当前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古文学习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目前高校非中文专业古文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作者:方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泰山磐石散加减治疗复发性流产30例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对3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泰山磐石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结果]25例患者治疗后足月分娩成功.[结论]泰山磐石散治疗复发性流产疗效确切.

    作者:王飞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盐酸奥芬米洛对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奥芬米洛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方法]取体重为18~22g的ICR小鼠12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奥芬米洛高(10.0mg/kg)、中(5.0mg/kg)、低(2.5mg/kg)剂量组和阳性对照(CsA 15mg/kg)组,每组20只,各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相应药物,空白与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10ml/kg,每日1次,连续给药1周后,除空白对照组外,每鼠腹部用1%DNFB溶液均匀涂抹进行致敏,致敏后第5天,将1%DNFB溶液均匀涂抹于小鼠右耳进行攻击,空白对照组同样涂耳但未致敏,攻击后24h,测定右耳的肿胀度和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不同剂量的盐酸奥芬米洛能不同程度地降低DNFB致敏ICR小鼠耳廓肿胀度、降低脾脏系数和胸腺指数,[结论]盐酸奥芬米洛可抑制DNFB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具有抑制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徐孝平;王辉;陈民利;林琳;寿旗扬;周卫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基于Data Mining技术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获得有关资料已经非常简单易行.但是对于数量大、涉及面宽的数据,依靠以往那种由简单汇总、按指定模式去分析的统计方法是无法完成这类数据的分析.因此,一种智能化的、综合应用各种统计分析、数据库、智能语言来分析庞大数据资料的技术就应运而生,这就是目前国际上统计热门的话题,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的市场需求和它的技术支持背景.作者对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介绍了目前在数据挖掘中常用的方法和工具,列举了它有高校高校教学管理中一些应用.

    作者:陈培宇;曹玮玮;许意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本科护理专业就业情况的回顾与分析

    通过对近几年护理专业本科生毕业就业工作的回顾,总结出领导重视、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抓工作特色、发挥教师参与学生就业工作等经验,发现了信息渠道的网络畅通有待加强、就业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有待加强等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学生就业能力状况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加强学生毕业实习期间的就业指导工作、制订完善相关的就业工作制度和措施、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指导、培养专家型就业工作教师等计划和建议.

    作者:沈备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慢性肾炎辨证探析

    慢性肾炎辨证,必须辨明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引发或加重慢性肾炎的病因可因外感,也可由内伤所致,病理产物性病因和药邪同样不可忽视;而脏腑气血阴阳虚损往往是慢性肾炎的内在基础.慢性肾炎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和肾,尤以肾为重要.慢性肾炎病性为本虚标实;其总体病势大多呈现气虚→气阴(血)两虚→阴阳两虚逐步发展的规律,而风、湿、热、瘀、浊、毒诸邪加速了慢性肾炎传变进程.

    作者: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学龄前儿童突发群体性肠炎89例分析

    [目的]为了查明学龄前儿童突发群体性肠炎的病因.[方法]治疗采用控制感染、对症处理,同时经药物敏感试验、细菌培养等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研究,指导临床治疗用药和查明病因.[结果]大便标本27例作细菌培养结果提示17例阳性:宋内氏痢疾杆菌生长阳性率62.9%;药敏试验抑菌范围,氧哌嗪青霉素31mm,头孢噻肟钠28 mm,头孢三嗪27 mm,头孢唑啉22mm,氨苄青霉素20 mm,庆大霉素24 mm,环丙沙星24 mm,SMZ co 5 mm,临床用药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符;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这是一起因D群宋内氏痢疾杆菌污染井水引发的学龄前儿童突发细菌性痢疾暴发事件.

    作者:王华伟;安菊芬;孙雪球;徐凯;杨铭;韩国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通因通用法临床运用经验

    通因通用法的临床运用已不局限于<素问>所述,文章通过通因通用法在难治性泄泻、崩漏、咳嗽中的运用说明其应用范围及实质内容.

    作者:胡秋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抗肾间质纤维化机制研究

    肾间质纤维化由多种病理机制造成,包括成纤维细胞过度活化、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等等,中药可以通过干预其中某一或多种途径而起到抗肾纤维化作用.

    作者:俞东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当归六黄汤加减对32例混合痔术后盗汗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当归六黄汤加减对混合痔术后盗汗的疗效.[方法]对32例混合痔术后盗汗患者采用当归六黄汤加减.[结果]治愈11例(占34.4%),显效16例(占50.0%),有效5例(占16.6%).[结论]当归六黄汤能有效治疗混合痔术后盗汗.

    作者:蔡丽群;陈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的灌输顺序对中医思维形成的影响

    中西医是二种不同的知识体系,在思维模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与现代人的思维模式有着完全不同的亲和力,二种知识的灌输顺序对于中医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丛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