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建伟
目的:探索荧光法测定红花及番红花色素的佳方法,方法:用岛津RF-500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扫描波长:λex=230~440nm,λem=240~600nm.结果:佳检测波长:λex340nm,λem=440nm.红花及番红花的甲醇浸泡液浓度在16.7~330μg·m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红花)=0.9997、r(番红花)=0.9996,红花色素在pH=12的碱性环境中所发出的荧光强度达到大.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直接用于红花及番红花色素的含量测定,亦可作为药材红花和番红花之间的一种鉴别手段.
作者:葛尔宁;张毅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当归饮子水煎剂对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0-1~10-7mg/ml范围内的当归饮子能单独或协同PHA发挥促进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沈琴;高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虚、瘀、浊,基本证型主要为肾气虚证、肾(肝)阴虚证、肾(脾)阳虚证、瘀血证、湿浊(毒)证,上述证型可以相互转化或兼见,故临床应根据具体病情辨证论治,灵活选药治疗.
作者:李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摘录并分析了名老中医叶熙春的三则医案,即治肺痨的青蒿鳖甲汤、治肝郁血虚的逍遥散、治暑湿的藿朴夏苓汤,便于了解中医的学术思想并指导临床.
作者:何任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及与血脂含量相关性分析,以探讨针刺减肥的治疗机理.方法:选择门诊单纯性肥胖患者32例,采用针刺腹部脾胃经相关穴位,10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针刺前后体重、腰围、体重指数、血脂等检测资料,并对临床症状的改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明显降低(P<0.01);患者腹胀、便秘、月经不调、痤疮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体重明显减轻(P<0.01),腰围明显减小(P<0.01).结论:针刺人体脾胃经相关穴位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胃肠动力,消除腹胀便秘、痤疮,减肥塑形,降低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性.
作者:赵宁侠;任秦有;郭瑞林;史恒军;张周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改善肝癌引起的腹水、双下肢浮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肝癌、肝硬化出现腹水、双下肢浮肿病人随机分为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治疗组)20例,单纯西医对照组16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改善肝癌引起的腹水、双下肢浮肿有一定疗效.
作者:吴薏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药寒热并用寓意深刻,主要体现在防治未病(阻止将热将寒)、寒热同治(选药平和,兼顾多方,性用尽效)、以温治热(针对阴邪化热)、减免负效等方面.
作者:常向明;姜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使用多种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131例,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痊愈115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66%.结论:推拿是一种早期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余慧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chroni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机体的淋巴细胞在体内异常增生和积蓄伴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由于慢淋患者淋巴细胞寿命极长,并经常伴有免疫反应缺陷.故又淋巴结肿大为主,常伴有肝脾肿大、贫血及出血等症状,少数患者还伴有皮肤损害.CLL在我国发生率较低,仅占慢性白血病的10%,日本和印度与我国相似,而欧美发病率很高,占慢性白血病的50%或更多.患者多为老年人,50岁以上占90%,男女之比为2:1.
作者:唐由君;崔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绝经期一系列相关疾病包括抑郁症与绝经妇女性激素下降有关.笔者运用中医补肾气资天癸的更年安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和性激素替代疗法联合盐酸氟西汀两种方法治疗绝经期患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侯钦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连建伟教授遣方个性有:①以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基础,凡遇与古人所述经验相吻合的病案,即遵而用之.②适当加减用药,以继承为主与变革创新相结合.③熔数方于一炉,浑然一体,左右逢源,驾驭复杂证情.④拓展前人经验,执古方以疗今病,古为今用,开拓创新.
作者:李如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本科自1998年8月至2000年12月间采用中医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60例,并与口服阿莫仙颗粒合并妈咪爱颗粒对照组52例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颜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白细胞减少症在临床各科均较常见,易伴发于各种疾病中以及肿瘤的放化疗之后.我院应用芪枣冲剂作为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药物之一,其升白作用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为;曾嵘;徐明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分别经口给予大鼠(SD)13.5mg/m1、27mg/ml和54mg/ml剂量的两洋参30d后,测定大鼠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含量,结果表明,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血红蛋白浓度均有显著性提高.中、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大鼠的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含量有明显降低.说明西洋参有改善营养性贫血的作用.
作者:张庆平;竹剑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祛腐生肌膏对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在SD大鼠背部埋入一个内径为1cm硅胶管,深达肌筋膜深层形成溃疡.按随机区组法,将大鼠分为模型组(A);模型+复方炉甘石外用散(B);模型+祛腐生肤膏组(C);每组再按敷药持续不同的时间点分3组:4天,7天,11天.结果:祛腐生肌膏对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优于复方炉甘石外用散.结论:祛腐生肌膏对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蒋凤荣;戴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chronic corpulmonale,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在肺心病加重期,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常可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大多数病人血液呈高粘或高凝状态.本科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观察其对血气分析及血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刘红怡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能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RSV感染诱发哮喘发作的机制十分复杂,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RSV感染后,造成机体Th1/Th2平衡紊乱,使Th2免疫应答优势,导致IL-2和IFN-γ明显减少,IL-4、IL-5、IL-10增多,并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同时气道神经调控失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杨季国;徐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虚证患者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病种的关系.方法:对305例COPD虚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0.0医学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肺肾两虚证中相比较患支气管哮喘为多,肺脾肾虚组中相比较患肺气肿者为多,肺脾两虚组慢支及肺气肿者较多,患支气管哮喘为少.结论:从临床观察的COPD虚证患者中医证型与西医病种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梅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饮食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疗效.方法:对门诊就诊的52例高血压病人,采用集体授课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定期指导患者在口服药物基础上,运用低盐、低热量、高维生素的高血压痛合理膳食,饮食治疗180天后观测血压、血脂控制的情况.结果:52例患者经饮食治疗180天后,血压、血脂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正确合理的饮食治疗是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基础.
作者:周翎;李玲;华金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102例老年肾脏病的病理类型分布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总结我院102例住院老年患者(≥60岁)的肾活检资料,按WHO1982年制定的肾小球疾病病理分类及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修订方案,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诊断.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78例,占76.4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5例,占14.71%,小管间质性疾病9例,占8.82%.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2例(31.37%),IgA肾病20例(19.61%),膜性肾病18例(17.65%),新月体性肾炎2例(1.96%),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2例(1.96%),IgM肾病1例(0.98%),轻微病变1例(0.98%),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0.98%),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1例(0.98%),淀粉样变6例(5.88%),狼疮性肾炎3例(2.94%),紫癜性肾炎3例(2.94%)(其中1例表现为新月体性肾炎),显微镜下血管炎2例(1.96%),高血压肾损1例(0.98%),急性肾小管坏死5例(4.90%),慢性间质性肾炎3例(2.94%),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0.98%).结论:本组资料显示老年阶段的肾小球疾病仍以原发性多见,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等为主;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淀粉样变占绝大多数,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次之,显微镜下血管炎不少见.另外在老年阶段亦不应忽视间质-小管疾病的诊断.
作者:涂晓;王文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