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诊断学》四诊教学改革初探

刘亚梅;冯志瑀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 四诊教学, 教学改革
摘要: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四诊的教学内容及临床技能,我们教研室自1996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探索,总结如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的现状和思路

    对近年来中西医对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征的治疗作一概述,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征的可行性及结合点.

    作者:徐婷贞;宋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校转专业现象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及不断完善,教育以学生为本位的宗旨越来越得以体现,各高校相继出台转专业政策.作为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改革,转专业成为高校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者:胡丽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CAP的改变及阿斯匹林对其的影响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中循环活化血小板(CA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P-选择素(CD62P)作为分子标志物,FCM三色免疫荧光分析CAP.结果:正常人静止血小板膜表面FIB-R和CD62P表达较低.79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中表达FIB-R,CD62P的CAP数量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P<0.01).阿斯匹林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CAP的FIB-R,CD62P表达呈下降趋势(P<0.001,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中FIB-R,CD62P明显增高,阿斯匹林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病患者FIB-R,CD62P的表达水平.

    作者:李雄;付丽;冷建杭;汪志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1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胃部疾病,近5年来笔者以气阴两补,理气活血为主,治疗本病5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华东;潘晔;蒋国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可拉明与氟美松预防输血反应临床效果对比

    输血是临床各科常用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随着血液免疫学和血细胞单采技术的发展,输血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也较前安全,但仍可出现轻重不同的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预防输血反应,除严格掌握适应症、遵守输血操作规程外,还可使用一些药物.常使用的药物以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为主,效果虽然理想,但常伴有一些副作用及禁忌症.

    作者:郭义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周维顺主任医师治疗膀胱癌经验

    周维顺是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名老中医,经过30余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对膀胱癌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其临诊,现将其膀胱癌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叶兴涛;乔荣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健脾汤防治脾虚证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健脾汤防治脾虚证的作用.方法:以生大黄液造成小鼠脾虚证模型,同时观察健脾汤(黄芪、白术、淫羊藿)对脾虚证的防治作用.结果:健脾汤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体重明显增加,游泳时间、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明显好于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健脾汤能补脾助运,具有防治脾虚证的作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黄及其煎剂的荧光特性分析

    目的:建立荧光法测定大黄及其煎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对大黄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在煎出量进行了跟踪分析.方法:用岛津RF-500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测量波λex=440nm,λem=515nm.测量时的佳pHλ=7.结果:几种主要成分的混合液平均浓度在0.4~2.5μg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6,文火煎煮大黄至20min时,汤中有效成分的煎出量达到高峰.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直接用于大黄及其煎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葛尔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重温中医典籍认真继承创新(之四)

    本文在前3篇里,简要地阐述中医传统经典<内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现在叙述<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等有关重要著述.

    作者:何任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清肠栓对溃疡性结肠炎实验大鼠 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清肠栓防治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及其影响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模型组、清肠栓高、中、低组共6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兔结肠粘膜蛋白免疫法制作实验UC模型,并进一步随机区分预防与治疗2个实验组,而后按预防组第2~21天,治疗组第22~35天分组给药后,断头取结肠组织,10%福尔马林固定,石腊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后光镜下视察,按统一标准评分,Ridit统计分析.结果:空白组大鼠结肠粘膜固有层及粘膜下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仅表达少量的ICAM-1蛋白分子,造模组大鼠大量表达,清肠栓与SASP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中药清肠栓对实验性大鼠UC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抗粘附分子有关.

    作者:郑红斌;胡鸿毅;马贵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沈力主任医师从脾胃论治肿瘤介绍

    沈力主任医师致力于中医临床、教学工作数十年,在中风、恶性肿瘤等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识渊博,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聆教,现将其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略加阐述如下:

    作者:余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曲马多胃俞穴注射抑制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牵拉反应是腹部外科手术中经常发生的问题,目前尚无简便有效的对抗方法.本文应用祖国传统医学中穴位注射法,用曲马多行胃俞穴注射抑制牵拉反应,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郦镠一;孙静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针刺水泉穴对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目的:通过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的造模实验,研究针刺对高血压的作用.方法:通过针刺高血压大鼠的双侧水泉穴,观察对血压及血管紧张素的影响.结果:通过对大鼠造模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针刺可以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及血管紧张素的含量.结论:针刺可以有效治疗高血压及降低血中血管紧张素的含量.

    作者:纪中;马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药蟾酥的鉴别

    蟾酥为脊索动物六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酥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分泌物,多于夏秋之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膜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蟾酥之名见于<本草衍义>.性甘、辛、温;有毒;归胃、心经,解毒消肿,止痛开窍,含多种强心甾体化合物等.因加工方法不同分团蟾酥和片蟾酥两种.

    作者:孔凤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12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临床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分析、诊断.方法:复习120例PLG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胆固醇息肉105例;腺肌瘤性增生3例;腺瘤10例;炎性息肉2例,其中腺瘤1例癌变.AB(PH2.5)使酸性黏蛋白呈蓝色;PAS中性黏蛋白呈红色;AF硫酸黏蛋白呈浅红色,EMA及LCK均为阴性.结论:提高PLG的检出率,有助于发现早期胆囊癌.

    作者:陈秀法;朱丽英;吴能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药灸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观察

    用中药桂莪内异消结合隔药饼灸治疗子宫腺肌症病人,结果显示:本疗法对痛经为改善,对月经不调和子宫肿大也有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侯钦銮;吕洪清;汪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蒺麦逍遥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好发于20~45岁的女性,近年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笔者自拟蒺麦逍遥汤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华蟾素注射液结合中医辨证对晚期胃癌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晚期胃癌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华蟾素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单纯中医辨证治疗组(对照组)21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疗程结束后Karnofsky评分提高率55.3%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率19.05%(P<0.05),治疗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6个月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6.6%和9.5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42.9%和6.9个月(P<0.05).结论: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配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显著提高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

    作者:石璐;叶云山;罗时刚;陈军刚;严啸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益气养阴、清利活血法对微小病变肾病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利活血法对微小病变肾病鼠的疗效,从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根据Bertani的方法,用阿霉素(ADR)尾静脉注射法复制典型的微小病变肾病大鼠模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或强的松混悬液.测定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ALB、CHOL、TG、IL-8、TNF-α的含量,并进行电镜下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可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泄量,提高血清ALB含量,降低血清TG、CHOL、IL-8、TNF-α的含量,修复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的结构.结论:依据气阴两虚、湿热瘀阻的病机,益气养阴、清利活血法对微小病变肾病鼠有明显疗效,并能改善其免疫功能,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缓解肾病.

    作者:石君杰;王海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伤寒论》的辨证思维方法初探

    <伤寒论>不仅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更蕴含着丰富的辨证思维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是极为有价值的.笔者对<伤寒论>中典型的辨证思维方法,如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反证法、预测法、试探法进行了探析.希对伤寒论的教学有所裨益.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