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强;章朋;张琳珊
作者:李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性激素失衡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及性激素引起脑梗死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之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r)、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清水平,将之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沉淀飘浮酶联法及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HDL2-C)、(HDL3-C).结果男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E2、E2/T比值明显高于男性对照组,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E2明显低于女性对照组,FSH、LH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E2呈负相关,男性患者E2、E2/T比值与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HDL2-C呈负相关;女性患者E2与TC、LDL-C呈负相关,与HDL-C、HDL2-C呈正相关.结论男性E2、E2/T比值水平升高,女性E2水平降低,可能是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它们引起脑梗死的机制之一是影响血脂代谢,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李桂强;陈俊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脑性瘫痪患儿脑底动脉的血流量,改善颅内血供及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新途径.方法对50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综合疗法(在常规治疗方法中加入体外反搏EPC)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TCD)测脑底动脉血流速度.作自身前后配对比较.结果治疗前流速慢者治疗后总体趋向增快.其中MCA差异非常显著,P<0.01,ACA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流速快者治疗后趋向减慢.结论脑瘫患儿脑底动脉速度异常是可逆的,体外反搏能增加颅内血供,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不失为治疗小儿脑瘫的新途径.
作者:蒋德禹;唐亮;张凤玲;陈莲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王文绢;王克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资料: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6个月9例,1~2岁12例,2~3岁6例,3~14岁5例.其中双侧瘫痪14例,单侧瘫痪9例,四肢瘫痪9例.方法:(1)药物治疗:给予脑活素、脑复康、脑细胞生长肽及脑细胞营养药物治疗.(2)针刺疗法:上肢取肩骨禺、曲池、外关、合谷穴.下肢取环跳、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解溪、太冲穴.
作者:赵春光;李姝红;商素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院对骨科门诊颈肩腰腿痛病人进行骨密度测定,结合X线平片、生化指标及生活调查,分析骨密度阳性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彬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对脑外伤术后长期昏迷的疗效.方法 68例脑外伤开颅术后病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开颅术后病情一旦稳定即开始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外科治疗方法.于治疗的各个阶段用GCS计分和Barthel指数对意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意识恢复较快,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好.结论脑外伤开颅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作者:蒋争鸣;侯永宏;周远兰;王九善;余丽芬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齐进兴;杨雪英;王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方法介绍透刺法:局部常规消毒后,选用1.5寸28#毫针4根,沿囊肿四周向中心斜刺(30°~45°)透过囊壁底层,捻针50下,再将针提至囊内,向两旁各透刺1次,捻针50下.如此,15min行针1次,留针1h.加压包扎法:针后,敷料一块,盖住针孔,医者双手拽住患处,用力后拉,同时双拇指力压囊肿处,并使患处关节起伏20~30下,即可将囊肿内容物全部挤净,碘酒消毒,盖上敷料,上加一玻璃纽扣,绷带包扎2d.热敷法:撤除绷带,用毛巾热敷5d,每日3次,每次20min.热敷结束后,观察疗效.
作者:李春元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魏奇真;杨秀珠;蔡宝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汪涛;程薇莉;柳士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林宗成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孙保和;冯舒宇;陈筠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共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25~58岁,平均30岁.病因: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术后17例.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3例,髂骨骨折10例.松解手术在10~12个月进行.随诊时间为1.5~2年.
作者:刘国亭;王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屈指肌腱鞘管区损伤的复合修复术及系统的康复治疗措施.方法采用核心津下套圈缝合加周边Halsted缝合复合修复,术后主动活动并结合系统的康复治疗,将疗程各阶段疗效与其它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优良率97.8%,随访期中及康复治疗各阶段资料表明,复合修复法与康复治疗的有机结合使疗效和康复进程明显提高.结论牢固缝合术后早期主动活动,系统的康复治疗是预防肌腱粘连提高指关节曲伸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崔胜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本组42例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15~66岁.左足踝管综合征占15例,右足占27例.病程1d~8个月,以上病例均排除跟腱滑囊炎和跟骨滑囊炎,摄片排除骨折,脱位等推拿禁忌证,确诊为本病.推拿次数6~24次,平均8次,中药熏蒸1~8剂,平均3.5剂.
作者:杨云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国少年儿童情绪与品行障碍者家庭冲突特点.方法运用系统家庭治疗技术进行访谈、评定73例家庭,记录治疗访谈和随访访谈的全部过程,用相应调查表进行反馈.结果中国家庭有5个维度特征突出.结论西方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基本适用于中国青少年儿童家庭,有跨文化适用性.
作者:张丽玲;赵旭东;许秀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手外伤经过急诊I期手术治疗后,多数病例由于创伤后瘢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组织缺血等多种因素所致功能障碍,使患者肢(指)体功能不能恢复到创伤前水平,致使生活质量下降于2000年3~4,对我院手外科3个病房手外伤术后患者进行康复需求问卷调查,问卷共下发250份收回238份,除去不合格问卷,就200份问卷进行汇总分析.
作者:高文;李玉珠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胡铮;鞠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林丽珠 刊期: 200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