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针、体针、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中风61例分析

殷汉贤;黄皖生;饶磊;周勇

关键词:中风, 中西医结合, 针刺治疗, 早期康复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头针、体针、推拿及功能锻炼配合西医早期康复治疗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6例住院的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中风患者单纯用药物治疗,而治疗组中风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还采用头针、体针、推拿及功能锻炼等方法配合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显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病人32例手术前后SCL-90评定分析

    目的:了解普外科病人的心理特点.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普外科32例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前后自我评定.结果:病人术前的躯体化、抑郁、焦虑评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0.01);术后抑郁、焦虑评分也高于常模(P<0.05),人际敏感评分却低于全国常模(P<0.01).结论:手术病人无论手术前后均存在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临床护理既要作好疾病护理,又要重视心理护理,两者不可偏废.

    作者:冯怡;薛筷明;张燕敏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隐性黄疸患者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价值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1998年8月,因胆囊结石伴隐性黄疸,在胆囊切除术中行胆道造影126例,评价胆道造影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振熙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分析

    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后面临的大问题就是功能的康复.而提高肌力,减少致残率是康复治疗中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作者从1994年以来对60例中风偏瘫患者予以康复治疗,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秦妍滨;范剑非;于荣艳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脊椎椎体肿瘤23例X线误诊分析

    1991~1998年我院门诊接待脊椎病变患者16000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390人次,其中23例肿瘤病人被迁延和误诊,而肿瘤病人占脊椎病的0.012%,现将误诊原因作如下分析.

    作者:杨宏伟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谈急性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急性脑出血为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三个特点.本文总结了1995年~1996年以来,80例脑出血病例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王淼鑫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SW脑反射仪加灯盏花治疗脑梗塞168例疗效观察

    自1997年以来,我们使用深圳天猷脑反射医学工程公司的专利产品SW脑反射仪加药物治疗脑梗塞16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常乐军;周维金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弱视儿童的康复治疗

    弱视是阻碍儿童视觉发育的严重眼病之一.本组1990年~1996年采取综合治疗,对1160只不同程度的弱视眼进行训练,现将康复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士梅;马建军;施宪猛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糖尿病足的综合康复治疗

    糖尿病足是因局部神经病变失去知觉,缺血和组织失去活力且合并感染而引起.是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老年糖尿病病人一种痛苦的慢性并发症.截肢常常是糖尿病足的后果,不仅可使糖尿病患者失去自理生活能力,而且常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总结1994年12~1997年1我科收治的9例糖尿病足病人,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莹;盛志业;梁琳琅;沈冰;徐爽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复方百蛇酊治疗酒渣鼻100例

    1 临床资料14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16~73岁,病程1个月~21a.红斑期45例,丘疹脓疱期14例,鼻赘期7例.

    作者:林存礼;王长进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

    肢体活动障碍是目前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偏瘫的重要问题,我们通过开展早期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忠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巨大恶性卵黄囊瘤1例

    1 病历摘要患女,15岁.发热纳差2月余.2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7℃~38.5℃,持续伴食欲不振.诊断感冒、肺结核.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查体:T38.5℃,P90次/min,P20次/min,BP16/10kPa.贫血貌.

    作者:李守霞;赵素斌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倍他乐克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综合评价

    目的:全面评价倍他乐克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2例冠心病患者服用倍他乐克100mg/d,3周为1疗程,观察症状、心电图、心功能、运动能力等指标.结果:用药后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6%;血压、心率和耗氧指数降低明显,心功能指标SV、CO降低不明显,每日大运动时间和距离明显增加.结论:倍他乐克有利于冠心病患者全面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林朝胜;焦贵刚;刘雪虹;范志红;王艳红;杜丽萍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的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在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的基础上,由于外伤、劳损、负重或风寒湿等外因的影响,使椎间盘的内压增高,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方移位,并向椎管内突出或脱出.对其治疗,急性期完成对髓核的还纳及破坏的纤维环修复,大量的、不可忽视的是缓解期的康复治疗.自1990年起,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对其缓解期进行康复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枫;赵瑛;陈北北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腔隙性脑梗塞脑功能区病损与临床表现相关性CT观察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和多发的病种,其病因学明确:系发生于豆纹动脉、丘脑穿动脉和基底动脉中央部穿通支供应范围(基底节、内囊、丘脑、桥脑等)的小梗塞.用CT检查来观察探讨脑功能区病损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从病理生理角度进行讨论分析、旨在加强对腔隙性脑梗塞临床症状的认识与理解.

    作者:刘颖;王淑芳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24h动态血压测量在妊高征诊断中的价值

    1995年1月~1996年1月本组用BIOX-100动态血压分析系统对44例妊高征病人的24h血压进行测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安和;姚丽;余晓玲;李玉霞;刘艳平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急性脑卒中吞咽肌麻痹的拔胃管指征及训练

    急性脑卒中病人假性或真性延髓受损时易引起吞咽肌麻痹,出现吞咽障碍问题,为补充足够的营养,预防误吞引起肺炎等,常停留胃管进行鼻饲.但长时期停留胃管有许多缺点,如病人心理压力大、生活无法自理、增加护理的难度、鼻咽食道粘膜易损、感染等.这些病人应如何训练才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何时才可拔除胃管,我们对本组病人进行临床探讨.

    作者:陈燕;黄东锋;杨秀玉;李小金;苏霞;岑展芬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妇科恶性肿瘤多途径联合化疗应用

    1995年3月~1996年10月采用多途径联合2~4种药物化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

    作者:和平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40例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冬季、早春、秋季.诱发因素与风寒受凉,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引起面神经局部发生炎性肿胀,压力升高致面神经麻痹.近几年来,该科采用超短波、低频电、光疗、物理疗法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鑫芳;王爽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血管内氦-氖激光治疗脑血栓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血管内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疗对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用血管内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治疗24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每日1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10次;另选25例性别、年龄组成相似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均于症状达高峰后3d内和相隔21d后两次抽血,测定血浆中GMP-140、SOD和MDA含量,并同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至病程第21d后,不论有无激光治疗,患者血浆中GMP140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P<0.05),但经激光治疗者变化更明显(P<0.05);血浆中SOD含量都有所增加,仅激光治疗组变化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管氦-氖激光治疗能降低脑血栓患者血浆中GMP-140和自由基含量,增强SOD活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夏绪刚;陈小江;邢永前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老年动态心电图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指导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我们在门诊和病房对260例老年患者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后10a的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刘海陵;冯德辉;黄丰 刊期: 1999年第0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