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常芸;吴筱娴
目的 评估目前肾脏部分切除术后短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导尿管拔除策略的循证依据,将佳证据应用于实践,通过质量审查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改进.方法 2016年7-12月在2个病区完成2轮质量审查.应用佳证据制订5条审查标准,进行肾脏部分切除术后短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导尿管拔除策略的基线审查,制订相应的循证实践方案,并将现有的佳证据整合到护理实践中,再实施干预后的审查.结果 在基线审查中,5条审查标准的依从性为0,将佳证据引入护理实践,第2轮审查中,5条审查标准的依从性均达到100%;泌尿外科护士对导尿管拔除时机循证得分从(73.00±9.35)分,上升到(94.81±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2,P<0.01).导尿管留置时间从(5.69±0.79)d,缩短至(4.24±0.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1).结论 本次循证护理实践项目改进了肾脏部分切除术后短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导尿管拔除策略的护理实践,但仍需加强医护合作,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孟宪丽;陆小英;曹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的意义.方法 将入选的20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利用信封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介入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从6个月开始服药依从性出现差异,根据Morisky测量表,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6个月得分分别为(8.00±0.00)、(7.66±0.82)分,12个月得分分别为(7.94±0.48)、(7.28±1.5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6、-3.899,均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1%(1/100)、4%(4/100);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8%(98/100)、81%(81/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9,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介入术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2%(1/82)、2.5%(2/7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2,P=0.613).结论 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MACE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刘芳;常芸;吴筱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运用静脉内心电图P波及QRS波群振幅变化辅助新生儿下肢静脉PICC置管,提高PICC头端位置的准确性.方法 本研究对60例传统对照组体表测量定位的下肢PICC穿刺的新生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用PICC导管作为监测电极,通过血液、钢针的导电性获得心电图的形态变化对52例试验组下肢穿刺PICC置管的新生儿进行定位,穿刺后通过胸部X线摄片结果比较导管头端准确性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所有新生儿都能引出静脉内心电图,试验组异位率仅5.4%(3/52),对照组导管头端异位率高达65.0%(39/60),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1.70,P<0.01),位于横膈膜以上的腔静脉内的比率即理想位置准确率差异大(P<0.01);试验组未发现明显并发症,而对照组发生并发症8例,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7).结论 采用经下肢静脉PICC内心电图P波及QRS波群振幅变化可以辅助新生儿PICC置管头端定位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莲娟;徐红贞;徐美芳;梁建凤;胡艳;俞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检验护理院质量评价指体系的可操作行和灵敏性.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护理院、成都黄再军医院附属护理院和上海浦东红十字护理院为研究对象,以前期构建好的指标体系为基础框架,形成护理院质量评价表,并结合文件资料查阅、专家打分法、现场调查、机构自评等方法,对每个指标打分,后得出护理院质量得分值.结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护理院护理院的自评平均分为6.2168,质量为良,成都黄再军医院附属护理院的质量自评平均分为5.7014,质量为良,上海浦东红十字护理院的质量自评平均分为6.1103,质量为良,与现场调查结果一致.结论 该指标体系较全面,可操作性和灵敏性较好,能够有效区分出不同护理院的同一内容的高低和优劣,可以用来评价护理院的质量.
作者:肖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改良后的头部皮肤管理对婴幼儿脑积水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脑积水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目前国内对婴幼儿脑积水皮肤的常规处理方法,试验组采用改良后的皮肤护理方法对婴幼儿脑积水皮肤进行管理,评价2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疼痛评分分别为0、0(0,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10/50)、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11.111、3.312,P<0.01).试验组患儿预防压力性损伤所产生的费用、住院时间、预防压力性损伤责任护士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224(224,224)元、12(11,15)d、5(5,5)d,与对照组的0(0,1208)元、13(11,26)d、0(0,3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3~5.744,P<0.01).结论 改良后的备皮方法使婴幼儿脑积水围手术期头部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降低、疼痛感降低、护士用于造口的护理时间减少,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实施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曲建楠;陈志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将患者欺凌行为量表引入护理群体,检验量表在中国护理职场情景下的信度和效度,并探究护理人员经历患者欺凌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了573名护士.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多元阶层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患者欺凌行为量表包含2个维度下的16个测量条目;问卷的格朗巴赫一致性系数为0.935;患者欺凌行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482,P<0.01).结论 患者欺凌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同时,经历高频率患者欺凌的会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王冬阳;苍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现代通讯工具督促下肺源性心脏病出院患者康复计划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6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资料(观察组),出院后由护理人员通过现代通讯工具督促下实施康复护理,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6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比2组康复治疗后效果及肺功能、满意度,采取健康调查简表评估患者生命质量.结果 观察组康复干预后总有效率为97.83%(45/46),高于对照组的86.96%(4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55,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潮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分别为(837.47±211.35)、(3689.56±174.63)、(3788.43±735.34)、(1761.24±510.35)ml,对照组分别为(678.34±184.56)、(3089.35±215.35)、(2916.36±457.35)、(1394.24±394.34)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64~14.6825,均P<0.01).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身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77.46±3.46)、(74.32±4.25)、(72.13±3.46)、(77.46±3.67)、(75.78±2.74)、(79.53±2.15)、(80.46±3.15)、(78.94±3.47)分,观察组为(87.43±5.23)、(88.43±3.47)、(85.36±2.36)、(89.65±5.36)、(88.53±3.48)、(90.43±4.36)、(90.43±2.35)、(89.64±3.2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831~21.4244,均P<0.01).观察组康复计划满意率为97.83%(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48,P<0.05).结论 肺源性心脏病出院患者由护理人员通过现代通讯工具督促进行康复治疗具有十分理想的效果,患者肺功能恢复好,生命质量显著提升,满意度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言静;王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期的营养状况,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饮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接受完整化疗的患者,每次化疗入院后48 h内进行营养状况相关评估,填写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量表,化疗结束后填写胃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调查问卷,对化疗期患者化疗初期、化疗中期、化疗结束时进行动态营养评估.结果 患者化疗不同阶段的营养风险评估得分分别为(6.107±2.947)、(6.505±3.134)、(8.068±3.7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02,P<0.01);食欲减退是发生率高的化疗不良反应,化疗前期、中期、后期的发生率分别为34.95%(36/103)、56.31%(58/103)、75.73%(78/103);患者获取饮食知识的途径主要为医护人员,化疗前期、中期、后期所占比例分别为92.23%(95/103)、79.61%(82/103)、75.73%(78/103).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着化疗进行营养状况越来越差,建议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给予饮食指导,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疾病预后.
作者:屈清荣;杨程舒;何卫芳;徐一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NS)的培养现状,对国内外MNS的培养目标、招生入学、课程体系、专科方向、临床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实践能力内涵、师资力量、评估与考核进行阐述及剖析,提出了MNS培养方案设想.探讨目前我国MNS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措施,使MNS的培养日臻完善,为我国MNS的培养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苏婷;唐万珍;李文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士感知的护理工作环境对其离职意愿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从护理工作环境层面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环境的认可度,从而为降低其离职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19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环境与离职意愿的问卷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感知的护理工作环境和离职意愿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手术室护士感知的护理工作环境量表总均分为(3.06±0.41)分,离职意愿总均分为(2.68±0.47)分.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护理工作环境作为自变量可独立预测离职意愿的40.0%,其进入回归方程的4个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和领导方式、医护合作、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以及护士参加医院事务.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良好护理工作环境的创造,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工作环境的认可度,从而降低其离职率.
作者:许瑛;蒋维连;孟月华;薛凤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操作的不良后果.方法 对2015年4-12月进入华西医院中心ICU的所有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入操作后定植或感染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MDRO)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风险性是否增加.结果 共调查机械通气患者922例,其中雾化吸入160例,定植或感染下呼吸道MDRO 92例,发生VAP 18例.定植或感染下呼吸道MDRO的患者和未定植者做雾化吸入的比例分别为30.4%(28/92)、15.9%(1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93,P=0.000);发生VAP者和未发生VAP者做雾化吸入的比例分别为50.0%(9/18)、16.7%(151/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0,P=0.000).经多因素回归分析,雾化吸入是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定植或感染MDRO(OR=1.917,95%CI 1.163~3.159,P=0.011)和发生VAP(OR=4.613,95%CI 1.773~12.002,P=0.000)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雾化吸入增加了患者定植或感染下呼吸道MDRO及发生VAP的风险,故机械通气患者应当减少不必要的、频繁的雾化吸入操作.
作者:张钟满;王亚;周春;任爽;田永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冥想训练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1日至2016年10月1日收治的86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经过训练的护士于剖宫产术前进行冥想训练,对比分析2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初次母乳喂养的时间、留置尿管拔除后第一次下床的时间及住院患者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3.21±1.51)分,对照组为(5.41±1.4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7,P<0.01);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分别为(10.86±1.95)、(9.22±2.76)分,对照组分别为(16.88±2.09)、(14.02±3.7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18、6.317,P<0.01);术后观察组留置尿管拔除后第一次下床时间在<4 h、4~6 h、>6 h/失败所占例数比率分别为9.30%(4/43)、88.37%(38/43)、2.32%(1/43),对照组为18.60(8/43)、67.44%(29/43)、13.95%(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患者满意率分别98.47%(42/43)和91.69%(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9,P<0.01).结论冥想训练能有效减轻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术后的疼痛感,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缩短患者留置尿管拔除后第一次下床的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
作者:顾馨;黄云娟;曹晓东;徐惠英;姜武佳;任春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赋能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12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赋能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频次及中文版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赋能教育模式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的FBG、2 hPBG、HBA1c分别为(7.69±4.21)mmol/L、(11.78±3.21)mmol/L、(7.95±1.46)%,出院后6个月分别为(7.21±3.19)mmol/L、(10.48±4.65)mmol/L、(9.15±2.36)%;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分别为(6.23±3.59)mmol/L、(9.32±4.06)mmol/L、(6.69±1.10)%,出院后6个月分别为(6.15±1.89)mmol/L、(7.33±2.10)mmol/L、(6.02±2.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2~5.196,均P<0.05).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分别为(103.48±18.41)、(134.38±13.01)分,观察组分别为(102.83±10.91)、(157.64±19.56)分,2组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1,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低血糖发生频次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赋能教育模式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行为的管理能力,改善自我效能,提高其对自身血糖的控制能力.
作者:曹菲;夏国宝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护生生涯自我效能感与利他行为的现状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与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对340名护生进行调研,运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护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73.38±14.10)分;男女护生自主控制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独生子女护生克服困难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学生干部护生未来期望因子得分、自我评价因子得分以及自主控制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利他行为问卷平均分为(112.04±13.20)分;是否为学生干部护生利他行为责任因子得分、尊重和关心他人因子得分、关心和关注自己因子得分以及利他行为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评价因子与尊重和关心他人因子、利他行为表现因子以及利他行为总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自主控制因子与尊重和关心他人因子、利他行为表现因子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护生生涯自我效能感以及利他行为水平较高;护生生涯效能感与利他行为水平在性别、学生干部与否、独生子女与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加强对护生职业自信心以及自主控制能力的培养,可促进其利他行为水平的提高.
作者:应亮;梅思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虐待倾向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 便利抽取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402人,采用中文版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估量表和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3.68(256/402)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存在虐待倾向,照顾者心理弹性得分中位数为53分,低于国内常模(Z=-10.106,P=0.000),二者间呈负相关(r=-0.480,P=0.000);心理弹性是照顾者虐待倾向的影响因素,照顾者心理弹性水平高是虐待倾向的保护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应注意激发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个体适应良好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弹性水平,以发挥心理弹性对虐老倾向的保护作用,从而减少虐待风险.
作者:陶秀英;沈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问题评估与干预类别中的应用.方法 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制订永久性结肠造口延续护理问题评估表,评估46例患者的延续护理问题和选择相应干预类别.结果 现存延续护理问题共260个,平均5.7个;超过50%的护理问题有个人照顾、角色改变、精神健康等;潜在延续护理问题共90个,平均1.97个,分别是造口并发症和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延续护理干预共727个,平均每例患者15.8个,主要针对生理领域,其次是心理社会领域.结论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能够全面评估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问题,并根据护理问题制订合理干预.需重点关注心理社会和健康相关行为领域,教育、指导、咨询和监测是延续护理常采用的干预类别.
作者:王艳秋;段晓侠;陈冬梅;霍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姜醋泥贴敷神阙穴,对全身麻醉下髋、膝关节置换(THA/TKA)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疗效,为应用姜醋泥治疗PONV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THA/TKA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THA/TKA患者手术结束回病房后,按照THA/TKA临床路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姜醋泥贴敷神阙穴,对照组给予外观相同的敷料贴敷.分别记录并比较2组术后0~8 h、9~12 h、13~24 h PONV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0~8 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25%(10/40),15%(6/40),9~12 h为20%(8/40),10%(4/40),13~24 h为10%(4/40),0;对照组则分别为55%(22/40),30%(12/40);40%(16/40),25%(10/40);30%(12/40),15%(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3~80.23,均P<0.01).结论 用姜醋泥穴位贴敷能减少全身麻醉下THA/TKA患者PONV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会枝;吴玉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服用阿米替林的抑郁症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住院初诊抑郁症患者144例,均以阿米替林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2例.2组接受为期各4周的常规护理和随访,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同时接受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住院第4周末、随访第8周末的便秘发生率和便秘症状评分.结果试验组住院第4周末和随访第8周末的便秘发生率和便秘症状总分分别为17.6%(12/68)、(6.59±4.08)分,23.5%(16/68)、(6.81±3.99)分;对照组分别为34.9%(22/63)、(8.84±4.45)分,44.4%(28/63)、(10.52±3.86)分.2组住院第4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7,t=3.023,P<0.05),2组随访第8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3,t=5.411,P<0.05),与第4周末比较,试验组第8周末的便秘发生率和便秘症状总分无显著增加(t=-1.965,P>0.05),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于抑郁症患者,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阿米替林所导致的便秘,并改善便秘症状.
作者:李莹;张雪英;于娜;孙艳秋;李霄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庭照护行为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筛选出儿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的家庭照护行为,包括喂养行为、手卫生、环境因素、户外活动时间、家属就医行为.自制家庭照护行为调查问卷,对206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反复组)和20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普通组)进行家庭照护行为因素问卷调查,比较分析2组患儿家庭照护行为情况.结果 反复组患儿喂养行为比普通组患儿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14.76,P<0.05),反复组患儿家属就医行为比普通组患儿差,其中普通组为49.5%(102/206),反复组为38.8%(80/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3);反复组患儿被动吸烟例数比普通组多,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P=0.02);2组在手卫生、户外活动时间、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史、受凉史等家庭照护行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2.63,P>0.05).结论 指导家长建立正确合理的家庭照护行为,从而有效的增强患儿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避免传染源和有害物质的接触,减少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反复.
作者:刘卫娟;杨佩珊;李小力;姚意;王德花;邵霞;陈德晖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