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兵妹;赵琳;高元鹏;祝筠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儿整个治疗过程的影响,评估综合护理干预在重度烧伤患儿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年龄为1~5岁且临床诊断为重度烧伤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烧伤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烧伤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整个治疗过程。在住院期间对患儿家属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结合2组患儿治愈率及住院日对患儿康复情况及其家庭社会系统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2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高,社会支持量表评分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分别为(52.31±7.81)、(31.52±5.48)分,对照组分别为(62.51±6.52)、(23.62±5.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13、5.5125,P<0.01)。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日为(18.34±3.58)d,对照组为(21.82±4.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96,P<0.05);试验组治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56.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56,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对患儿及家属提供全面细化的整体护理服务,促进重度烧伤患儿的身心康复的同时修复其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对重度烧伤患儿的康复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赵燕;罗旭芳;魏林立;邹小梅;卢迎;李双双;赵黎君;周琴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评价改良按需喂养和腹部按摩对早产儿喂养进程、喂养表现及临床安全性(包括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喂养耐受性、呼吸暂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早产儿常规喂养护理;改良按需喂养组在常规喂养护理基础上,于每次喂养前给予5~10 min的口腔功能训练(包括口腔刺激和非营养性吸吮),而后根据其意识行为状态决定喂养方式;改良按需喂养联合腹部按摩组在常规喂养护理及改良按需喂养基础上,每次喂养前增加腹部按摩100次。观察并记录3组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喂养表现及临床安全性方面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在喂养过渡时间方面,3组天数分别为(11.55±4.69)、(10.98±3.85)、(8.50±3.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88,P=0.003)。3组在喂养表现方面,喂养效率分别为(7.27±2.65)、(9.74±2.63)、(9.52±2.13)ml/min;喂养成效分别为(66.31±14.51)、(76.64±12.46)、(82.26±10.65)%;喂养奶量比分别为(63.99±11.02)、(80.16±14.41)、(84.97±1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189、16.383、31.959,均P<0.01)。在临床安全性当中,恢复出生体质量方面,3组所需时间分别为(10.55±1.99)、(9.28±1.77)、(10.05±2.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59,P=0.026);喂养不耐受3组发生率分别为50.0%(20/40)、40.0%(16/40)、22.5%(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3,P=0.037);呼吸暂停3组发生率分别为37.5%(15/40)、20.0%(8/40)、15.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3,P=0.048)。结论改良按需喂养联合腹部按摩在改善喂养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喂养过渡时间,提高临床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茜茜;蒋盘华;陶亚琴;凌慧;崔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调查中重度烧伤患者焦虑、抑郁和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烧伤科84例中重度烧伤患者,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评定,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重度烧伤患者焦虑得分为(6.62±3.98)分,抑郁得分为(7.63±4.36)分,自我效能得分为(20.94±4.96)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1.40±6.47)分,且自我效能感与焦虑(r=-0.356,P<0.05)、抑郁(r=-0.362,P<0.05)状态呈负相关,社会支持与焦虑(r=-0.305,P<0.05)、抑郁(r=-0.320,P<0.05)状态呈负相关。结论中重度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处于中等水平,建议从提高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为着手点进行心理干预来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郭兵妹;赵琳;高元鹏;祝筠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科学、客观的眼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方法以持续改进眼科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根据《三级眼科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及《广东省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结合眼科临床护理管理特点,制定了21项眼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2013年起每季度对全院12个病区应用眼科临床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护理质量的评价。2013年第一季度起采用柏拉图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进行护理质量的控制与改进,比较2013年上半年与2013年下半年的眼科临床护理质量指标检查结果。结果12个病区2013年上半年与2013年下半年相比,眼周清洁执行率、术前剪指甲执行率、输液制度执行率、身份识别执行率、发药到口执行率、患者对手腕带知晓率、跌倒坠床高危患者评估执行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5~12.308,P<0.05或0.01)。结论眼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使眼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评价方法客观、公平、透明;眼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达到了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卢素芬;曾素华;黄玩英;吴素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本科护生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职业态度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12月至2015年7月,采用“护士职业态度测量量表”测评国内2所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2012级全日制本科生职业态度,测量时间点为每个学期第18个教学周,共测量6次。使用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行设计),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用以筛选每学年影响护生职业态度的因素。结果本组289名中医院校本科护生3年“护士职业态度测量量表”得分均值均高于4.5分,职业态度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大一与大三相比存在差异。本组本科护生3年职业态度影响因素不同。大学一年级,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为EPQ-N量表、生源地、EPQ-P量表、户籍、父母婚姻状况;大学二年级,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为社会实践次数、母亲职业、EPQ-E量表、EPQ-P量表、家庭月收入感觉;大学三年级,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为社会支持量表得分、EPQ-P量表、第一志愿是否为护理。结论本组中医院校本科护生3年期间职业态度偏积极,职业态度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大一到大三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其中EPQ-P量表得分对护生职业态度产生持续的影响。
作者:刘宇;晋溶辰;张淑萍;王惠峰;李小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新式手套式约束器在ICU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13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5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约束带进行身体约束,试验组患者使用新式手套式约束器。比较2组患者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管路脱出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约束部位皮肤异常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13.6%(8/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0,P<0.01);试验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为33.3%(18/54),优于对照组的5.1%(3/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19,P<0.01)。结论新式手套式约束器的使用可以给患者大程度的活动空间,降低对患者的心理负面影响,减少对患者的皮肤及身体伤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淳;李丽;张倩;陈菲菲;周丽萌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因恐惧低血糖而做出的行为改变,并深入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帮助医护人员充分了解低血糖患者的内心需求,实现血糖的有效管理,并为制定适合国内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恐惧调查-行为量表(Hypoglycemia Fear Survey-behavior scale,HFS-BS)奠定基础。方法以知信行理论及社会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设计访谈提纲,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法,对5所不同级别医院的33例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访谈结果。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为敏感、谨慎、回避、妥协,其中敏感包含警惕性加餐、药物敏感、过度应对3种行为,谨慎包含力求血糖平稳、必备食物2种行为。结论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恐惧心理严重,并为避免发生低血糖做出了行为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血糖管理。医护人员应重视低血糖患者的内心感受及行为,全面评估患者后作出适当的引导支持,与患者共同努力,实现血糖的有效管理。
作者:许洪梅;丁炜光;穆纯;包頔;张月华;邢秋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修订并检验垂体腺瘤患者术后症状困扰量表的信效度。方法在质性访谈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用德尔菲法拟定垂体腺瘤患者术后症状困扰量表条目。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来自江苏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符合标准的191例垂体腺瘤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通过专家访谈、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终形成16个条目、4个维度的模型,累积方差贡献率69.812%,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920,内容效度指数为0.915,评定者间系数为0.860。结论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垂体腺瘤患者术后症状困扰的测评工具。
作者:丁建平;沈梅芬;吴超;刘巧艳;王濯;温尊甲;梅彬彬;惠国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总结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拔管困难的护理经验。方法充分评估分析拔管困难原因,经过PICC门诊专科护士会诊指导,给予硫酸镁湿敷、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局部外涂、赛肤润外喷,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抗凝等积极治疗及护理。结果7d后患儿左腋下肿物消散,顺利拔除PICC。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拔管困难需要充分评估,多学科合作及专科会诊,给予针对性个性化护理能安全顺利拔管,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林娜;徐燕芳;何金爱;何丽兰;李倩玲;吴文理;宋燕伶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构建综合性儿童医院专科护士岗位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对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立各级评价指标条目,以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的层次排序和权重赋值。结果共确立综合性儿童医院专科护士岗位评价的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3个和三级指标30个。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4,判断系数0.91,熟悉程度0.77;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4、0.52、0.5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专家咨询的协调程度好。结论儿科专科护士岗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为其岗位管理提供了系统科学的依据。
作者:王颖雯;张玉侠;沈国妹;顾莺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工作敬业度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改善急诊科护士工作敬业度可行性策略,为急诊科构建高效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226名急诊科护士,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医务人员工作敬业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敬业度总分为111~166(137.32±12.48)分,其中人际友好维度得分高为(4.20±0.46)分,工作活力维度得分低为(3.01±0.6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聘用方式、急诊工作年限是工作敬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51.3%的变异量。结论急诊科护士工作敬业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通过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提高酬薪待遇,加快急诊专科护士培养,关注职业发展需求可进一步提升急诊科护士工作敬业度水平,提高急诊科医疗照护品质。
作者:徐旭东;金奕;李淑兰;赵媛;田丽;李芃;郭曼;于跃;张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Ⅰ型糖原累积症伴多器官功能损害患儿的抢救与护理要点。方法以1例Ⅰ型糖原累积症伴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患儿为对象,阐述临床观察的要点并总结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与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患儿在PICU治疗8 d,病情稳定,顺利转入普通病房。结论严密监测病情,做好呼吸机辅助呼吸、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护理,特别是重视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是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少华;陈清秀;李婷 刊期: 2016年第31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心理疗效。方法互联网搜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电子资源库,收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归入符合要求文献达14篇,总计1164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常规护理相比,联合中医情志护理患者的临床总体疗效明显提高(Z=6.74,P<0.01, OR=0.21,95%CI 0.15~0.2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降低(Z=8.84,P<0.01,MD=6.64,95%CI 5.11~8.18),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降低(Z=4.79, P<0.01,MD=8.21,95%CI 4.89~11.66),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降低(Z=11.15,P<0.01,MD=8.23,95%CI 6.79~9.68)。结论常规护理合并中医情志护理与冠心病的常规护理相比,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明显降低,同时临床总体疗效明显提高。但原始研究质量限制,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论证。
作者:李甜;沈向英;王雅琴;马小杰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及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110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自我效能得分均值为(6.87±2.06)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家庭功能是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共解释44.9%的变异量。结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可以改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康复质量。
作者:贾成玮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描述慢性下腰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自我管理行为与其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修订汉化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DSSM)、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对113例慢性下腰痛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下腰痛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为(21.42±8.11)分,总的运动锻炼时间为(168.72±148.97)min/周,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得分不高,均分为(1.70±0.74)分,与医生的沟通不够充分,均分为(2.10±1.05)分;自我效能平均得分(7.10±1.88)分,属于中等水平。自我管理行为与其自我效能及其运动锻炼维度呈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慢性下腰痛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较差,与其自我效能水平呈正相关,可通过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李信欣;马香;张利峰;张美芬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予以序贯机械通气疗法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建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均予以序贯机械通气疗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为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小组,2组均护理4周,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呼气末正压(PEEP)、压力支持通气(PSV)水平、PaCO2、P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心率、动脉收缩压、呼吸频率等临床指标情况,护理后的ICU入住时间、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等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PaCO2、PaO2、FEV1、心率、动脉收缩压、呼吸频率及PEEP、PSV等指标在护理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0.63,P>0.05)。而护理后再次进行对比,上述指标研究组分别为(36.4±2.0)mmHg(1 mmHg=0.133 kPa)、(94.7±4.8)mmHg、(45.2±16.0)%、(84.2±4.3)次/min、(94.2±5.3)mmHg、(15.2±3.0)次/min、(3.6±1.2)mmHg、(10.2±2.0)ml,对照组分别为(48.5±5.3)mmHg、(88.3±4.1)mmHg、(36.9±14.1)%、(92.4±6.2)次/min、(110.4±6.2)mmHg、(20.9±4.1)次/min、(4.2±1.6)mmHg、(13.9±2.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13.51,P <0.01)。研究组护理后的ICU入住时间、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等临床指标分别为(12.5±1.5)d、(10.2±2.6)h、(5.2±2.1)h,对照组分别为(18.2±2.6)d、(15.9±1.1)h、(7.9±2.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1、12.77、4.77,P<0.01);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0.0%(32/4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62.5%(2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序贯机械通气疗法及危重症专职护理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爱香;崔雪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描述乳房重建术后患者决策后悔、自我效能及围手术期信息支持满意度的现状,探讨决策后悔与其自我效能、围手术期信息支持满意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后悔量表、修订版自我效能量表和乳房重建术信息支持满意度问卷对我院(广州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乳腺外科的100例乳房重建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房重建术后患者决策后悔的平均得分为(10.8±2.5)分,30%(30/100)的患者表示后悔行乳房重建术,自我效能、围手术期信息支持满意度得分分别为(6.6±1.9)、(2.9±0.6)分;自我效能、围手术期信息支持满意度均与决策后悔呈负相关(P<0.01)。结论尽管仅30%患者后悔行乳房重建术,但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对围手术期信息支持的满意度尚不容乐观,且自我效能及对信息支持满意度较低的患者更倾向于后悔行乳房重建术,应给予乳房重建术后患者正性引导,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及信息支持,使之积极应对这一负性事件并提高其自我效能。
作者:谢玉莲;姚日群;郭波;杨淑娜;李刚;李峻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心理弹性现状,并探讨心理弹性对其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CD-RISC心理弹性量表、自我护理行为量表以及自设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曾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的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得分为(2.63±2.01)分,心理弹性总分为(57.56±8.51)分,心理弹性与自我护理行为显著相关(r=0.427,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可以单独解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32.4%的总变异。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较低,心理弹性较差,心理弹性显著影响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建议开展针对提高患者心理弹性的干预,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促进疾病的康复和控制。
作者:李婷 刊期: 2016年第31期
中心静脉置管是临床重要的输液技术,然而与其相关性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已经成为原发性菌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存率,并且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处理方法错综复杂。本文主要依照美国传染病学会更新的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与处理指南对成人短期中心静脉置管(包括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致血流感染的治疗及护理对策做一综述,为广大医务人员管理成人短期中心静脉导管提供参考。
作者:姚少维;胡雪慧 刊期: 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