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张维娜;侯道静;孙爱芳;虎芹;张艳菊;万岐江
目的 为了规范新生儿科仪器操作流程,确保仪器使用的标准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新生儿科的所有仪器制定与实施标准作业程序(SOP)操作流程后采取回顾性研究.分别收集了SOP实施前后1年的仪器维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SOP的有效实施后,操作不当、保养不当及意外损坏所致的仪器维修发生率均有效地降低,分别为59%(19/32)、9/14、4/7,提升了贵重仪器的管理效能,保障了护患安全,使医患满意度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SOP操作规程对提高新生儿科护理管理水平和整体工作效率,推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以及改善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运用.
作者:曾灿;郭诗丽;金小妹;黄宝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急诊就诊的老年患者数量逐年增加,所占比例很大[1].老年患者急诊就诊后更容易出现不良结局(死亡、再就诊、依赖性增加、心理健康或生命质量下降),就诊3个月后76%的患者会出现至少一个不良结局,1年后再就诊率为58%,死亡率为28%[2].世界卫生组织于2002年提出“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命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佳机会的过程.因此,对于急诊就诊的老年患者来说,我们要为其提供佳的健康机会,进行合理的评估和护理.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对急诊老年患者风险评估工具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制[3-8],而我国目前尚未检索到相关文献.本文旨在对国外常用的几种急诊老年患者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综述,为我国急诊老年患者评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娟;姚金兰;潘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美国国家综合肿瘤网、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护理协会指南已经被全球的肿瘤工作者广泛采用,并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制定我国全面的肿瘤护理指南.指导临床护士学习、借鉴国外新的指南,再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加以运用.有利于护理专业提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制定我国全面的肿瘤护理指南,终使我国的护理实践指南体系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作者:彭昕;闻曲;李晓蒙;梁樊;陈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传统的海绵垫、可固定式海绵体位垫及可固定式高分子凝胶垫在俯卧位手术体位保护中的效果.方法 1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改良组A及改良组B,每组56例,传统组患者术中采用传统的海绵垫,改良组A采用可固定式海绵体位垫,改良组B采用可同定式高分子凝胶垫,比较3组患者体位变动的血压、并发症及皮肤压疮情况.结果 3组患者初始俯卧位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组患者俯卧位15 min、俯卧位30 min、俯卧位1h的MAP、HR水平及俯卧位30 min、俯卧位1h的SBP、DBP水平均显著低于改良组A及改良组B的同期水平;传统组患者俯卧位30 min的SpO2(0.947±0.008)显著低于改良组A(0.980±0.011)及改良组B(0.979±0.009),P<0.05;传统组患者俯卧位1h的SBP/DBP(120.8±7.6)/(70.3±10.6) mmHg(1 mmHg=0.133 kPa),低于改良组A(123.5±7.1)/(75.6±8.4) mmHg及改良组B(124.1±6.9)/(76.1±7.9) mmHg;传统组患者术中发生低血压8例,显著高于改良组A的1例及改良组B的0例,P< 0.05;传统组患者术后12 h皮肤压红8例,显著高于改良组B的1例,P< 0.05;3组患者皮肤压疮Ⅰ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固定式海绵体位垫与可固定式高分子凝胶垫能使患者术中获得更好的血压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低血压发生率及皮肤压红、皮肤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陈小花;陶勇;彭玉兰;骆珠琴;龙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考察护生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机制.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和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对650名全日制在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职业认同得分分别为(38.93±5.30)、(66.79±11.93)、(57.45 ± 9.95)分.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r=0.233~0.422,P< 0.01);社会支持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影响护生职业认同,中介效应量为52.27%.结论 关注护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并制订合理的干预策略,对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燕;李翠香;颜琬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交互式无缝护理在老年慢性病中的发展现况,分析了交互式无缝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影响,得出国外交互式无缝护理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目前有关交互式无缝护理模式的欠缺,为进一步开展交互式无缝护理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解薇;乔建歌;杨青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在患病期间会经历不同的症状,包括躯体症状(如疲乏、疼痛、消化道症状等)和心理症状.近十年来,对肝癌症状群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国内外护理专家对于肝癌症状群的结论并不尽相同,对于症状群的数目、构成、症状群出现的先后顺序,对于预后和治疗的影响以及群内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等都存在争议.本文从肝癌患者的症状体验和症状群两方面进行综述,对国内外研究结果进一步探索和总结,以期为制订较为规范的症状管理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李慧;路潜;杨萍;刘婉蓉;董燕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老年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并探讨其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门诊随访的103例老年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度水平,其总分为(36.67±3.67)分;社会支持总分、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分别为(40.27±5.83)、(1.69±0.26)、(1.80±0.40)分,与国内常模的(34.56±3.73)、(1.78±0.52)、(1.59±0.6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发现,自我感受负担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9、-0.668、-0.725、-0.252、-0.647,P<0.05或<0.01.结论 医护人员需激发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并引导其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透析事件,可使其心理长期处于良好状态,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作者:张倩倩;张奕琳;徐飒;张琳;岳晓红;高豆青;单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及其费用的研究,探讨康复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11年至2013年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05例患者,按照制定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要求进行恢复,以2011年为对照,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同时,对2011年至2013年康复护理相关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2013年患者术前、术后KSS评分(t=5.30、7.99、11.20)及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t=8.21、4.57、7.86)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费用、护理费随年度增长而增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度康复费占比分别为5.77%(3 157/54 679)、4.60%(2 847/61 831)、5.15%(3 341/64930),各年度护理费占比分别为0.51%(280/54 679)、0.64%(393/61 831)、0.52%(338/64 930).结论 术前、术后正确的康复锻炼是保障手术疗效的重要条件之一.康复及护理费用在总费用中占比较低,护理人员工作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
作者:李海燕;张维娜;侯道静;孙爱芳;虎芹;张艳菊;万岐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工作作用和阻碍因素,为明确专科护士价值,去除工作阻碍因素,更好地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3名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和10名专科护士进行访谈.结果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工作作用主题可归纳为对患者作用、对护理专业作用、对医疗系统作用、对专科护士自身作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工作阻碍因素主题可以归纳为工作环境欠佳、护理专业化发展相对滞后.结论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但尚存在阻碍工作的因素,需明确专科护士角色,从管理和制度上给专科护士工作提供保障.
作者:何圣红;夏海鸥;章泾萍;周健美;王翠珍;陶明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腹部按摩对老年患者鼻肠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留置鼻肠管的老年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置管后采用腹部按摩以促进胃肠蠕动;对照组置管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置管后12、24、36、48、60、72h6个时间段的置管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2、24、36、48、60、72h6个时间段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6%(8/50)比4% (2/50)、56% (28/50)比36% (18/50)、70% (35/50)比48%(24/50)、74% (37/50)比54%(27/50)、76%(38/50)比56% (28/50)、80%(40/50)比60%(30/50),x2值分别为4.000、4.026、5.002、4.340、4.456和4.7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可减轻腹胀[10%(5/50)比32%(16/50)],P<0.01,而在其他不良反应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按摩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胃肠蠕动,提高鼻肠管置管成功率.
作者:聂丹;皮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胃癌化疗期患者的应对方式在希望与心理困扰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困扰管理量表、Herth希望量表、癌症应对方式问卷对181例胃癌化疗期患者进行调查,并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应对方式在希望与心理困扰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 心理困扰与希望呈负相关,r=-0.274,P<0.01,与应对方式中“回避与压抑”“屈服”“幻想”“发泄”维度呈正相关,r=0.320、0.367、0.219、0.323,P值均<0.01.“屈服”“幻想”“发泄”的应对方式在希望与心理困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希望、应对方式对胃癌化疗期患者的心理困扰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希望水平低的患者倾向于使用“屈服”“幻想”“发泄”的应对方式,心理困扰水平较高.提示可以从管理希望水平和改善应对方式来对胃癌化疗期患者的心理困扰进行干预.
作者:金梅;王维利;潘庆;丁金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气质类型结合社会生活能力分级在学龄前哮喘儿童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从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来门诊接受治疗的学龄前哮喘患儿中抽取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根据气质类型和社会生活能力综合评分划分为普通、中间和强化3个等级.对照组和普通等级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中间和强化等级分别给予相应的强化护理措施.连续随访1年,比较2组患儿在随访期间哮喘发作、就医等情况和生命质量、肺功能等改变情况.结果 随访第1个半年内,观察组患儿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2.3±0.4)次比(3.4±0.3)次],P<0.05;随访1年时,观察组患儿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儿科哮喘生命质量问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86.9±4.6)%比(85.5±3.8)%和(90.1±7.5)分比(76.5±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气质类型结合社会生活能力分级应用于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工作中,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苏丽娅;刘萍;吴立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8例)给予常规药物干预,实验组(92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评定并比较各组内及组间汉化舨SF-36量表的评分.结果 治疗8周后,对照组患者在生理功能[(80.11±23.50)分比(71.86±25.58)分]、生理职能[(61.65±26.25)分比(53.98±26.50)分]、躯体疼痛[(72.72±26.50)分比(66.10±25.32)分]、活力[(70.23±23.40)分比(61.93±25.39)分]及情感职能[(51.52±30.61)分比(43.56±28.22)分]5个维度的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3个维度的评分,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在生理功能[(82.90±16.69)分比(74.83±18.64)分]、生理职能[(71.47±20.50)分比(60.60±26.00)分]、躯体疼痛[(83.59±17.73)分比(73.21±21.59)分]、总体健康[(65.76±26.29)分比(59.00±25.84)分]、活力[(77.77±18.21)分比(68.37±22.85)分]、社会功能[(72.83±21.90)分比(64.81±22.39)分]、情感职能[(61.93±29.75)分比(49.21±26.24)分]及精神健康[(68.74±26.56)分比(60.00±28.21)分] 8个维度的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在生理职能[(71.47±20.50)分比(61.65±26.25)分]、躯体疼痛[(83.59±17.73)分比(72.72±26.50)分]、社会功能[(72.83±21.90)分比(62.26±25.32)分]、情感职能[(61.93±29.75)分比(51.52±30.61)分]及精神健康[(68.74±26.56)分比(58.77±28.60)分]5个维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生理功能的总体健康、活力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浦菊芬;赵丽花;沈菊;薛建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集束化治疗方案“三三法则”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促进残余结石排出的效果.方法 选取泌尿系单一结石并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患者120例,按前后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其中2例因严重血尿退出,后实际入组58例,采用常规指导(饮水3 000 ml/d,适量运动);实验组60例,采用“三三法则”指导(每日早、中、晚3个时间段各饮水3杯,300 ml/杯,饮水后30 min健侧卧位30 min,同时热敷并轻叩患肾区30 min).记录2组治疗前后情况.结果 术后14 d拍摄泌尿系平片示:实验组结石排出率和排净率[86.67%(52/60)和55.00%(33/60)]高于对照组[53.45%(31/58)和18.97%(1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实验组肾下盏结石排出率[86.67%(26/30)]高于对照组[32.14%(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三法则”能促进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患者有效排石,并显著提高肾下盏残余结石排出率.
作者:王丹;陈刚;任洪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调查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症状发生状况,探讨其症状群种类及其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方法 使用中文版安德森消化道癌症症状评估表(MDASI-GI)对112例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探索性因子及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症状群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结果 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发生率高的症状依次为疲乏[99.1%(111/112)]、悲伤[98.2%(110/112)]、味觉改变[97.3%(109/112)];症状严重程度依次为疲乏[92.8%(104/112)]、睡眠不安[92.0%(103/112)]和口干[89.3%(100/112)],且存在上肖化道症状群、情绪症状群、疲乏相关症状群与排泄相关症状群,这4个症状群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0.782,F=96.071,P< 0.01),均为症状困扰的有效预测因子.结论 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症状发生率高、困扰程度重,多种症状群并存,对日常生活影响严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症状及时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生命质量.
作者:李萍;李淑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对维持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针对性改进护理干预,以减少患者死亡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行腹膜透析的患者492例,对其中结局为死亡的89例患者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引起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心血管事件37例占41.6%(37/89),其次为感染29例占32.6% (29/89);年龄≥70岁,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内生肌酐清除率<50 L·周-1·m-2、血液透析转入腹膜透析、以及腹膜高转运是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对合并冠心病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并制定针对危险因素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患者死亡的发生.
作者:吴国玉;徐妙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