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位变化对单侧肺病变患者客观指标及主观症状的影响

游兆媛;方天露

关键词:单侧肺病变, 体位, 客观指标, 主观症状
摘要:目的 观察三种常见体位对于单侧肺病变(单侧肺炎和单侧胸腔积液)患者的客观指标的影响,并收集记录主观症状的改变.方法 93例单侧肺病变患者逐次取三种常见体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平卧位)各30 min,记录患者的客观指标(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及主观症状(胸闷、憋气加重等)变化情况.结果 93例患者采取不同体位时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采取患侧卧位时自觉出现不适症状现象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健侧卧位与平卧位,健侧卧位与平卧位组间不适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侧卧位时患者自觉不适现象的发生率显著多于其他二种体位,提示单侧肺病变的患者更愿意采用健侧卧位与平卧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近10年我国护理专科教育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目的 探讨近10年我国护理专科教育的研究热点、研究主题及其发展趋势.方法 分别检索重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10年间有关我国护理专科教育的文献,分2个时间段(2003年至2007年和2008年至2012年)统计关键词的词频和共现频次.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646篇,包括前5年287篇和后5年359篇.前、后5年各截取到16个和17个高频关键词,均形成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2大类团,但其亚类团的内部结构和疏密程度在前后5年存在些许差异.结论 近10年我国护理专科教育的研究热点相对固定,研究主流方向不变.“校院合作”作为新的研究热点,存在进一步发展和分化的空间.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的重心已由医学基础课程转移到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我国护理专科教育的学术研究主要受我国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影响与推动.

    作者:吴亭桦;刘利兴;吴卓;胡琛;周兰姝;李芳芳;朱大乔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外敷药物预防外周静脉营养所致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静脉高营养液主要成分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电解质和高浓度葡萄糖等,能为患者提供热能、维持正氮平衡、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禁食、手术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起着重要的营养支持作用[1].中心静脉是静脉高营养液的首选输入途径,但由于中心静脉置管需要严格的操作技术及导管管理、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如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炎及血栓形成)较多、相关耗材的费用等问题,使得它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周围静脉营养操作相对简便,并发症少,对于使用的静脉高营养液高渗透浓度低于800~900 mmol/L、使用静脉营养<2周的患者、无法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或实施困难者、缺乏放置中心静脉置管的专业人员或相关设备等情况下,建议使用周围静脉营养[2].由于高营养液渗透压高,pH值偏低,输液时易出现输液部位疼痛、液体外渗、静脉炎等不良反应,会导致反复静脉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及护理工作量.

    作者:赵小倩;吴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混合式学习应用于“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混合式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0级护理本科学生234名,其中对照组119名,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115名,采用传统教学与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法.比较2组学生期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并通过自制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状态调查.结果 实验组期末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理论成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约90.2%的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学习材料,并希望教师继续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82.4%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提高了操作技能,78.4%的学生感到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结论 混合式学习法能够拓展学习时空和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利于护理学生将实验课堂与课后练习整合起来,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作者:殷海燕;王爱红;刘月仙;丁亚媛;何贵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甘露醇致输液性静脉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索合理构建甘露醇致家兔输液性静脉炎的制模参数.方法 以血管壁损伤、炎性细胞浸润、血栓形成的出现频率为指标,镜下观察和比较不同给药速率、病理取材时间及部位等各独立实验中20%甘露醇对兔耳缘静脉的病理损害.结果 兔耳缘静脉在给药速率5.0 ml/min、给药后24 h、注射点近心端1 cm处取材时的镜下病理损害明显.结论 采用上述参数可建立较稳定的甘露醇致家兔输液性静脉炎模型.

    作者:沈林生;王萍;肖灯科;张如燕;缪媛媛;郭雨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目的 评价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社会支持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接受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即组织身心恢复良好的康复期肺癌患者对初次住院治疗患者进行情感沟通和互动,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Scale,SSS)和Herth希望水平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结束后,干预组社会支持程度和希望水平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希望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方;徐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我国护士职称评审制度现状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间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委员来确定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护理工作由停滞状态转为复苏,改革初期明确了护士技术职称级别,使护士地位有了提高,在护理事业发展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也存在弊端.本文将护士职称评审的产生及现状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敏;刘亚平;张存;于艳艳;马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应用Delphi法构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临床脑卒中患者评估表

    目的 应用Delphi法建立专用于临床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评估表,实现对患者现存和潜在问题的全面评估,为不同患者群体实现特异性的护理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先依据奥马哈系统确立评估表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再结合210份脑卒中患者护理记录单,列出二级指标下的具体条目,采用Delphi法对22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专家对该评估表的意见和建议.结果 确立了由4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以及若干具体条目组成的临床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表.结论 Delphi法所确立的临床脑卒中患者评估表能较全面客观的反映患者在住院期间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状况,可以作为临床脑卒中患者的评估工具.

    作者:李文菁;侯爱和;周艳辉;唐益民;何谷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放松训练用于轻中度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放松训练对轻中度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8例轻中度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每日早晚各加1次放松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进行纯音听阈测定,比较2组患者的听阈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听阈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松训练疗法对轻中度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恢复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庄伟清;孟作为;邹虹;廖素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职护生实习前后职业风险意识能力水平及改善需求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护生实习前后职业风险意识能力状况及改善需求.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用问卷调查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五年制高职护生232人在实习前后就职业风险意识能力状况及改善需求开展专项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习后护生各项风险意识能力较实习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9%的护生认为学校应加强职业风险教育,77.2%的护生认为学校需要开设职业风险教育相关课程.结论 大部分护生对护理工作中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是了解的,但也有部分不太清楚,相关知识需求大,作为学校和实习单位应提供各种途径来降低护生实习期间的职业风险.

    作者:史玉华;王新宇;王正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修正版跌倒效能量表(Modified Falls Efficacy Scale,MFES)测量17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自我跌倒效能情况,并应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T)测量其平衡力和移动能力.结果 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108分,50.6%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属于跌倒自我效能低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衡力受损、移动能力低下和脑卒中后残疾程度高是跌倒自我效能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这3个因素可以解释总变量的52.0%.结论 跌倒自我效能低下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较常见,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跌倒自我效能,在改善其平衡力和肌力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跌倒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跌倒自我效能,终预防跌倒的发生.

    作者:李莺;程云;赵丽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1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婴儿行胰腺近全切除术术后合并气道狭窄的护理

    目的 报道1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婴儿行胰腺近全切除术术后合并气道狭窄的临床护理情况.方法 本例患儿生后因反复气促、低血糖入院,诊断为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生后51d行胰腺近全切除术,术前做好血糖的监测,保证静脉高糖的连续补充及保持气道的畅通,做好饮食护理及家长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测血糖的变化;使用修订版儿童事业影响量表(The Children'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CRIES)在72 h内对患儿进行每3h1次的疼痛评估和管理.结果 患儿住院治疗120 d,手术伤口愈合良好,血糖、胰岛素水平正常,呼吸平稳,痊愈出院.结论 对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婴儿行胰腺近全切除术术后合并气道狭窄的护理,要做到精心、细致、全面、全程,以确保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钟春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压力抗栓泵预防中老年卧床或无活动能力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压力抗栓泵预防中老年卧床或无活动能力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96年至今)、Cochrane图书馆(1997年至今)、CLNAHL(1980年至今)EMBASE,Science Direct,Oxford Journals(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系列期刊),CNKI(1994年至今)、万方(1998年至今)等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资料,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搜集有关压力抗栓泵预防卧床或无活动能力患者DVT的随机对照试验.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RCT,共3 7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压力抗栓泵的实验组DVT发生率低于未应用的对照组.结论 应用压力抗栓泵能有效预防DVT且安全,但由于纳入研究文献较少,上述结论尚有待于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肖文;徐文静;朱宏伟;孙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自我效能感在精神疾病患者感知病耻感与生存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目的 调查精神疾病患者的感知病耻感、自我效能感及生存质量状况,分析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自我效能感在感知病耻感与生存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贬低-歧视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精神分裂症生存质量量表对406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感知病耻感的总均分为(2.44±0.36)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75±7.31)分,生存质量量表总均分为(24.01±12.67)分;感知病耻感、自我效能感及生存质量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在患者感知病耻感与生存质量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结论 自我效能感是精神疾病患者感知病耻感与生存质量的中介变量.

    作者:周英;潘胜茂;林建葵;张晋碚;黄兴兵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体位变化对单侧肺病变患者客观指标及主观症状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三种常见体位对于单侧肺病变(单侧肺炎和单侧胸腔积液)患者的客观指标的影响,并收集记录主观症状的改变.方法 93例单侧肺病变患者逐次取三种常见体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平卧位)各30 min,记录患者的客观指标(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及主观症状(胸闷、憋气加重等)变化情况.结果 93例患者采取不同体位时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采取患侧卧位时自觉出现不适症状现象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健侧卧位与平卧位,健侧卧位与平卧位组间不适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侧卧位时患者自觉不适现象的发生率显著多于其他二种体位,提示单侧肺病变的患者更愿意采用健侧卧位与平卧位.

    作者:游兆媛;方天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凝血功能正常及受损患者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液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对凝血功能正常患者及凝血功能受损患者静脉留置针肝素封管液和生理盐水封管液的封管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4年2月)、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PubMed、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以及万方数据库,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关于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研究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RCT,JBI评分在11分以上,Meta分析结果表明:凝血功能正常患者,肝素稀释液封管和生理盐水封管对堵管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外渗发生率、平均留置时间长短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凝血功能受损患者,肝素稀释液和生理盐水封管对堵管发生率、平均留置时间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肝素可使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次Meta分析表明,不管对于凝血功能正常患者还是凝血功能受损患者,肝素和生理盐水封管均可得到相同的效果,但是肝素稀释液可增加凝血功能受损患者皮肤黏膜出血风险.

    作者:黄青梅;王薇;丁莉;吴一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从红楼梦中的污名效应探讨污名在疾病诊疗中的社会影响

    污名是贬低性、侮辱性的社会心理学标示.《红楼梦》对污名以及污名的心理学效应做了颇多描述.污名效应不但影响书中众多人物的日常生活,甚至决定了多名关键人物的命运.联想到污名效应和医学诊疗,其对患者就医的心理亦有明显的干扰;而且,污名也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故此,医院应创造一个平等、团结、宽容的就医环境和医患交流氛围,并推动政府和公共医疗卫生系统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来改善被污名者的生存状况.

    作者:王霞;刘超;张雪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以“感觉统合”为理念的认知训练联合身心调节对颅脑损伤认知障碍患者执行功能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感觉统合”为理念的认知训练联合身心调节对颅脑损伤认知障碍患者执行功能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投掷硬币随机分组法将85例认知障碍的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3例.对照组给予以“感觉统合”理念设计的认知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以整体身心调节干预方法.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LOTCA)来评测患者认知能力,以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评定(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Dy-sexecutive Syndrome,BADS)来评价执行功能;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测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的BADS各项指标评分以及LOTCA评分、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BADS各项指标评分以及LOTCA评分、SDS和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感觉统合理念的认知训练联合身心调节可提高颅脑损伤认知障碍患者执行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雅宁;景丽伟;张盼;窦娜;郭霞;陈长香;李建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对临床实践现存问题的体验

    目的 认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的现存问题,为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提供思路.方法 对长春市4家综合医院内8名正在临床实践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焦点团体访谈,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资料.结果 形成临床实践压力大、临床实践教学现存问题和临床实践考核现存问题3个主题.结论 需要学校与医院联手开展基于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培训工作,建立监管型综合化的临床教学和具有护理学专业特色的临床实践考核体系.

    作者:张熠;刘丽丹;淮盼盼;于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以双导师制为依托的高职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培训体系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以双导师制为依托的高职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培训体系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由学校和医院共同设计和构建临床沟通能力培训体系,评估高职实习护生实习前临床沟通能力,确定培训内容及目标.选拔职称为讲师以上及教龄超过8年或硕士学历及教龄3年以上的护理专业教师为校方导师;职称为主管护师以上及担任科室带教老师超过5年的优秀护士为院方导师,对高职实习护生开展系统化的临床沟通能力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培训后的高职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以及建立和谐关系、共同参与、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4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生对言传身教、系列讲座、沟通情景模拟训练及竞赛、反思日记4个模块的认可度皆在80%以上.结论 依托双导师制建立的高职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培训体系有助于提高高职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吴晓琴;张天华;郑亚华;叶灵晓;叶国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基于慢病管理平台的脑卒中患者随访依从性与血脂水平相关性的重复测量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慢病管理平台的脑卒中患者随访依从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为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血脂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12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且出院时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12例脑卒中慢病管理患者为队列,在出院后1,3,6,12个月进行4次随访,据完成随访次数分为依从性差组38例和依从性好组74例.对出院时、出院6个月、出院12个月3个时点的血脂4项进行观察.统计分析采用多次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2组LDL-C、TC、HDL-C在时间效应、时间与处理的交互效应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与随访依从性呈正相关,在慢病管理过程中,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达到促进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目的.

    作者:魏琳;张小培;周子懿;陈燕华;蔡业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