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科研素质调查

朱勇;罗伟

关键词: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 科研素质, 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方法:采取抽样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共计80人为调查对象.结果:97.5%的规范化培训医师认为非教学医院的医生不是必须做科研.所有规培医师均认为科研不应该和职称挂钩.如果没有职称的压力,反而有65%的规培医师愿意参与科研.绝大部分规培医师(98.75%)认为做基础科研非常困难.大部分(90%)医师对正确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比较熟悉.90%的规培医师阅读国外文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结论:大部分规范化培训医师对科研不感兴趣,科研能力差,参与科研机会少,应加强科研培养.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妇产科 2017年1月起入院进行实习的学生随机选出80名,根据学生带教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名,分别采用目标管理教学法以及传统带教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其对带教学习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的理论、技能以及综合成绩都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带教老师的评价情况也比对照组更好(P < 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应用目标管理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能更好地提高带教水平,确保实习生完成实习任务.

    作者:季庆华;范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微观系统工程理念在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目的:以微观系统工程理念为指导,探讨微观因素对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改革的影响,为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校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应用修订版的大学生健康评估课程课堂学习状态问卷进行调查,应用Weka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SIMPP方法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以学生课前预习为例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学生课前预习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于干什么、学生大学的学习目标是否明确等;客观因素包括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师在考试前的做法等.结论:微观系统工程理念及SIMPP方法适合高校课程改革,能够很好了解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微观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作者:梁春光;李思思;刘涛;宋若冰;王晴;高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标准化病人联合高端模拟设备在教学中的探索

    随着模拟设备的不断创新,模拟教学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为发展模拟教学,宁夏医科大学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逐步引进一些高端模拟教学设备,高端模拟设备在进行异常体征教学、模拟急危重临床环境、基础生命支持及团队复苏训练等方面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今年培训中心在招募和培训标准化病人的基础上展开临床教学工作.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培训中心在标准化病人联合高端模拟设备在教学中的经验和启示.

    作者:秦淼;铁剑华;侯学红;侯春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以治疗药物监测为导向的临床药学实践

    目的:探讨以治疗药物监测(TDM)为基础的临床药学实践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回顾我院 2015-2017年间的临床药学实践情况,分析探讨药师参与TDM药学实践工作的意义.结果:药师通过TDM协助临床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保证治疗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开展以TDM为导向的临床药学实践,提高治疗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精准医疗意义重大.

    作者:王友梅;殷炜铭;张小丽;臧发荣;卢洪慧;林彬;范炜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美国大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给予我国医学教育的思考和启迪——以杜兰大学医学院示例

    杜兰大学医学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遵循基础结合临床、兴趣引导探索、循证思维驱动临床能力的理念,通过静态教学向动态教学的转变实现了课程能够成为实现教育结果的手段.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开设一批具有选择性、前沿性和交叉性的医学课程,尝试翻转课堂和讨论式教学,旨在提升医学实践教学质量.

    作者:车鹏程;孙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美成人护理同类教材内容与编写特色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我国成人护理与美国内外科护理同类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了解中美成人护理同类教材内容与特色的差异.方法:选取我国不同版本的高职护理《成人护理》教材3本和美国同类教材3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美成人护理类教材在内容框架上较为相似,但在编写理念、繁简处理、图表应用和学习辅助等方面差异较大.结论:国内教材较为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美国教材则更加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顾淑勤;蔡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慢性咳嗽接受孟鲁司特钠、丙卡特罗两药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中抽选120例,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I组单纯使用丙卡特罗治疗,II组同时配合孟鲁司特钠口服,观察评估两组的临床药效、血清IgE水平及药物相关性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II组相对I组在临床药效上明显提升,总有效率达到95.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I组相比,II组施治后在咳嗽缓解时间、消失时间上明显缩短,在血浆IgE水平上明显下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在实验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相关性副反应.结论:小儿慢性咳嗽患者使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有显著效果,并且安全可靠,能够促进患儿咳嗽症状的恢复,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有效疗法.

    作者:陈幸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虚拟药店在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社会药店真实场景和工作内容,本团队自主开发了虚拟药店教学软件,用于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应用结果表明其功能丰富,使用方便,寓教于乐,辅助教学效果好,可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延伸实践教学时空,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药店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作者:钟恺;朱一亮;李翔;陶锋;吴晓宁;郑鸣之;张琦;俞月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生理学同步课堂的构建——创建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同步化的新型课堂模式

    目的: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及BB 9.0网络平台和问卷星等相关软件创建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同步化的新型课堂.方法: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及BB9.0网络平台和问卷星等相关软件,构建生理学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同步化的新型课堂模式.结果:统计分析期末考试卷面得分,进行同步课堂授课方式的学生成绩优于非同步课堂授课方式的学生,两者存在差异.结论:新型课堂在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印媛君;陈勍;方燕;饶芳;潘小平;杨琰;储利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学院校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分布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分布状况,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A型行为类型问卷对某医学院校医学生行为类型进行调查.结果:493名医学生中检出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34人,中间偏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76人,中间型行为类型医学生231人,中间偏B型行为类型医学生103人,B型行为类型医学生49人.参与调查医学生在 TH得分高于国内学生常模,在CH得分低于国内学生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TABP总分高于国内学生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行为类型男性医学生与女性医学生在TABP得分均有所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医学院校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分布与国内相关报道基本一致,在管理过程中,积极了解其行为类型特定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高立;张秋梅;金文;梅瑞华;尹国才;任胜利;吉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点状抽剥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点状抽剥与腔内激光联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方法,综合评估其临床有效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均为点状抽剥联合腔内激光.本次分析患者手术操作、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情况.结果:1例手术后膝关节感觉功能明显减退;2例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手术后膝关节下方内侧出现血肿;1例发现大腿靠近膝关节位置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再次入院接受二期手术治疗.另有5例患者在手术进行前发现下肢局部溃疡形成,并辅以溃疡修复手术.并于手术之后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该5例患者相比其他大部分患者,延迟1-2周左右出院.在SF-36评分比较上,手术后与手术前相比,效果显著(P<0.05).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对感染、出血、血肿等控制效果显著.

    作者:张赛君;黄菊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优化院前急诊护理措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延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15年4月-2018年2月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为常规院前急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比较两组患者院前延迟时间、转至住院所需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及转至住院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3%(73/80)高于对照组的79.4%(54/68)(P <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有效地缩短院前延迟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对科室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荆莉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生科研能力调查和分析

    目的:了解成人教育护生的科研态度、能力及从事科研的主要困难.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杭州市某校2013-2015学年成教护生的科研能力.结果:护生科研能力量表总分(9.28±7.17)分,学员认为从事科研的大障碍是缺乏科研的时间,其在科研设计和统计分析的能力较差.不同医院层次护生的科研态度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成教护生自我报告护理科研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应采用多元化教育模式,促进主人翁科研意识的形成并不断进行科研创新.

    作者:陶月仙;徐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生活实例嵌入式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病理生理学内容抽象且理论性强,是基础医学课程中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教师将生活中诸多浅显易懂的事物恰当地运用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增加了知识的形象生动性,化繁为简,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利军;门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PBL与CBL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前学习质量的影响

    目的:本文以改良UWES-S学习投入量表和NSSE中的深度学习量表为调查工具探索了PBL与CBL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前学习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L与CBL可显著促进学习投入和深度学习,学习投入与深度学习呈显箸正相关性.

    作者:吕磊;张正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理本科生参与科研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本科在校生参与科研活动、获取科研知识需求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整群抽样对护理专业本科17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71%的学生对护理科研感兴趣;75%的学生愿意参与科研活动;学生希望获得的护理科研知识比例较高的分别是分析资料、科研设计、撰写论文;希望参加护理科研形式比例较高的是参与他人科研活动、继续深造和专题讲座.结论:护理专业本科在校生科研兴趣浓厚,参与科研活动需求较高,不同年级学生科研知识内容和获得方式需求不同,应针对性满足其需求,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作者:朱玉芳;郝冉;李康;蒋睿;王冰飞;陈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组胚理论与实验融合教学的几点思考

    组胚理论与实验融合教学在本科临床专业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师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加强、师资培养与师生交流、教研室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教学环境的改善、兼容其他教改方案的可行性、教改的执行力等.期待问题一一解决的同时,教学质量也能够进一步地提高.

    作者:杨志文;于宏伟;雷蕾;曹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5年3月-2016年7月80例腰椎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微创手术组则实施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微创手术组腰椎骨折治疗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微创手术组手术开展时间、切口长度情况、术中创伤出血和术后引流总量、伤口VAS分值低于对照组(P < 0.05);干预后微创手术组椎体功能恢复相关指标和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 < 0.05).微创手术组并发症更少,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腰椎功能恢复,且手术具有微创特色和安全性,可减少并发症和减轻创伤,加速术后康复,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升.

    作者:王侃;张嘉煜;蔡叔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我国全科医学培养现状与思考

    发展全科医学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要部分,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全科医学体系,因此对于我国全科医生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况出发,探讨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现状,发现现有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优秀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贾雪梅;朱俊勇;雷宏博;杨劲;董卫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翻转课堂与临床见习相结合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硏究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与临床见习相结合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我校护理本科161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级学生88人为实验组,2013级学生73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与临床见习进行实践课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分析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操作考核成绩及教师的课堂反馈,评价翻转课堂与临床见习相结合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大部分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翻转课堂与临床见习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等综合素质.

    作者:李虹毓;隋树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