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荣;徐春艳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心理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12月,在我院正常足月分娩并决定在本院行产后检查的孕妇1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孕妇人院后由产科医生进行监测,观察其生理状况以及各种妊娠反应,为孕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给予相应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模式.比较2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情况、产后抑郁情况以及孕妇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2组产妇结局比较,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孕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孕妇在分娩过程中需护理人员从生理、心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关怀,护理人员应认真做好各个时期产妇的心理护理,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以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焦桂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它不仅病死率高,而且会给患者留下各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近年来,国内相继报道[ 2]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后遗留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国内针对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护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自2008年7月起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丹;陈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并出血患者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68例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术后的临床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 68例中37例显效占54.41%,24例有效占35.29%,7例无效占10.29%.经二次治疗后均达到了显效的标准.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的有效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促进疾病的恢复,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都有帮助,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陈伟娟;陈红先;黄剑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的中毒性疾病,药物毒性强,临床表现多样,发病突然,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较高.如不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救治,随时可危及生命.中毒途径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接触等.早期、准确、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是治愈康复的关键,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危重患者的治愈率[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7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树芝;李颖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再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4例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再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水平与未再出血的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对照组,32例)的有关危险因素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60岁、高血压、动脉瘤、饮酒、剧烈咳嗽、剧烈运动及体力劳动、情绪波动、用力排便、过早下床活动、受到惊吓或疼痛刺激是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针对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加强对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对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翠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肺结核患者咳血的先兆、应对原则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肺结核咳血患者共12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126例患者按咳血量不同,分为大量咳血27例,中量咳血48例,小量咳血51例,其中5例因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好转并终出院.结论 肺结核大量咳血属于危重病范畴,抢救时应做到分秒必争,保证抢救常用药品及器械始终处于备用状态,可为抢救争取佳时机,减少大量咳血的死亡率.
作者:沈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情况和病情进展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合理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本院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观察其病情进展,并对护理措施进行评价.结果 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出血1例,声音嘶哑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甲状腺危象1例,无死亡病例.经有效护理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无新并发症出现,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做好患者手术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也相应减少.
作者:顾群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和宫颈癌的预防.方法 对2008年3~9月910例来我院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并随访2年.结果 910例患者中,生殖道感染的患者528例,人乳突瘤病毒(HPV)感染81例,发生癌前病变75例,已发生原位癌的患者26例.根据检查结果,对发生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101例患者进行治疗,跟踪随访2年,患者中有1例发生了宫颈癌复发,复发率为0.99%.结论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对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和发生早期宫颈癌的患者检出率高,可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预防宫颈癌和减少宫颈癌死亡率有极大的价值,因此,应该普及宫颈病变筛查.
作者:张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分析手术室相关的风险因素,确定影响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关键因素,为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和制订合适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手术室护理风险相关因素,统计不同风险相关因素导致的满意、投诉及护理差错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涉及人员因素,护患关系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各因素均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护理差错出现.结论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对减低手术室护理风险有重要意义,对护士定期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性.
作者:徐海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上腹部手术患者226例,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实施“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状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和焦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提高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倪丽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护理措施.方法 对5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观察、急救等护理措施.结果 52例中治愈51例,死亡1例,治愈率98%.结论 只有认真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观察、急救护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等,才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黄泽兰;彭足矣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指从妇女卵巢内取出卵子,在体外与精子受精并培养一定阶段,再将发育到一定时期的胚胎移植到宫腔内,使其着床发育成胎儿的全过程,通常被称为“试管婴儿”[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应用于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一种较常用的助孕技术,其技术难度高,治疗费用昂贵,胚胎植入后,临床妊娠成功率仅为30%~50%[2],因此,如何提高IVF- ET妊娠的成功率,增加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减少退出率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孕不育患者是一个特殊的就医群体,家庭矛盾、对妊娠的迫切期望、IVF- ET高额的治疗费用及社会压力易造成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的心理出现,当个体不能用恰当的方法应对或解决时,还可导致心理社会功能下降,甚至出现精神崩溃,引起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影响卵泡发育成熟,导致不孕的结果[3].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应对方法,已较普遍地应用于IVF- ET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本文就心理干预对IVF- ET患者的作用、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展望等方面做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丹;马晓萍;韩玲;翟丹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温馨病房和星级护士的评选方法及对护理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方法 通过每月护理部行政查房、满意度调查等措施评比星级护士.在此基础上,加上本院护理质量考核规定评出温馨病房.分析开展评比活动前后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自开展评比活动以来,护士总体素质得到提高,患者对护士态度、护理服务等4项的满意度明显上升;护士对护理模式、医护合作等6项的满意度明显增高.结论 此活动的推出,不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社会效益,也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陈爱红;袁天喜;杨慧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健康体检流程再造,达到优化体检流程,对健康体检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以满足体检人员的需求.方法 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更新体检指引单;对体检中心内部结构合理安排;体检流程上墙,且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结果 体检流程再造后,交单率98.55%,项目完成率99.16%,体检一次完成率98.41%,体检时间缩短为(1.80±1.50)h,与流程再造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流程再造后体检者的满意度也较流程再造前有显著提高.结论 健康体检流程再造发挥了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能力,提高了体检质量,增加了体检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魏芙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严密监测、体位护理、吸氧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案.比较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复发率为4.17%,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复发,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文亚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插至上腔静脉的导管,利用其可以将药物输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减少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常应用于需化疗的患者.自2007年我院开展这项技术以来,收治了2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应用PICC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指导患者在化疗期间、间歇期、请假外出期间保护好PICC的管道,使管道保留到预定的期限.本文总结了相关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切除术(TUPKRP)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30例前列腺增生(BPH)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切除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全面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130例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BPH的重要微创手术,而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合理的用药指导,术后膀胱冲洗的护理,出血的观察与预防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
作者:许思怡;羊梅;王素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来口腔门诊就诊的儿童龋病患儿200例;按其就诊顺序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实验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儿童龋病治疗操作.比较2组患儿配合程度.结果 对治疗操作的配合程度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可减轻儿童龋病治疗时的疼痛,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提高医患配合程度,保证儿童龋病治疗的顺利进行,大大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以达到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庞红霞;邓芳成;陈向琼;符起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肺尘埃沉着症合并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133例肺尘埃沉着症合并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133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合理的护理方法能够改善肺尘埃沉着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其生存率.
作者:石洪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以及相应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对2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同时术后复发率研究组为5.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6.6%.结论 细致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降低复发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吴月清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