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工作年限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吴菲;叶茂;代颖;刘娟;张波

关键词:注册护士, 核心能力, 工作年限
摘要:目的 了解辽宁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现状,比较不同工作年限护士核心能力的水平与特点,为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刘明等编制的<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核心能力总分(174.11±31.89)分;其中,工作16~20年护士核心能力得分高,工作1~5年得分低.不同工作年限护士核心能力不同维度及总分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辽宁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上水平,有足够的能力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伴随工作年限的增长,大多数护士核心能力逐渐加强.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描述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应对方式的特点.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医学应对问卷量表,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在广州、深圳共3家医院门诊就诊的12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终收集到符合要求的患者100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应对方式中,面对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人群,而回避和屈服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人群.不同年龄、不同共同居住者、不同经济条件、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医疗付费方式的患者的应对方式不同.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常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面对的应对方法.要着重帮助低收入、低文化程度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并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同时发挥婚姻、家庭支持对患者的积极作用.

    作者:马淙;徐晨;严浩;李海灵;刘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呼吸系统的监护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m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是一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大多数在婴儿期即出现严重临床症状并危及患儿的存活,如严重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或心衰~([1-2]).手术矫正是治疗此先天性心脏病的唯一方法,而手术后完善的监护对该手术预后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护理尤为重要.近年来本科对26例TAPVC患儿施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园园;卢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巧用印刷方格标志记录消毒包布次数

    各医疗单位中用于包装物品或器械的包布数较多,根据200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1-2009-9.6中耗材要求,纺织品包布除四边外不应有缝线,不应缝补,应有使用次数的记录.在实际应用中,既要做好记录,又要给工作带来方便,减少人力资源成本.12月1日起各医疗单位都在想办法认真贯彻执行消毒供应中心强制性标准.本文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印刷方格标志记录消毒包布次数的方法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荷娣;王丽莉;鞠惠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Chiari畸形患者的术后护理

    Chiari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CM)是后颅凹正中线结构在胚胎期的异常发育致使小脑扁桃体疝入枕大孔内而引起延髓、上颈髓受压及颅内压增高等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又称小脑扁桃体畸形.CM属于先天性疾病,常伴有脊髓空洞症~([2]).目前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手术是治疗CM主要的手段~([3]),其目的是解除对神经组织的压迫,重建腩脊液循环通路~([4]).2003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手术治疗CM患者49例,术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永琍;缪建平;朱利芳;郁秀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益气通络熏洗方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益气通络熏洗方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6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通络熏洗方配合穴位按摩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2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益气通络熏洗方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康复效果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作者:严秀群;张惠珍;钟慧红;邓淑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中应激反应的观察与干预对策

    目的 调查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中患者的应激反应,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以60例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检查过程心血管反应,观察记录生理反应,按患者心血管反应程度分为2组,进行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生理反应发生率为68.3%,心血管反应发生率56.7%.检查中与检查后、检杳前与检查中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分组分析表明应激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中患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其影响因素为检查方式、患者性别、年龄、情绪、检查时间、内镜医生操作经验等,可根据影响因素采取相应干预对策以减轻应激反应.

    作者:黄海华;潘杰;朱丽明;金捷;翁冬兰;叶碧云;缪国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导尿管留置时间对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排尿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后不同导尿管拔出时间对患者排尿结果的影响,为确定佳拔管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将13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非留置导尿组47例,留置1 d组46例,留置2 d组46例,分别于相应的时间拔出尿管.对3组患者发生术后尿潴留(PUR)、尿路感染(UTI)和重置导尿管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3组患者的尿潴留和尿路感染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但重置导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LAVH术后应尽早拔出导尿管,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柳丰萍;邹叶青;徐建;邹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应用专家咨询法拟定医院暴力预警机制的研究

    目的 针对医院暴力的发生现状,初步拟定防暴力的预警措施.方法 应用专家咨询法进行了2轮函询,以拟定医院暴力预警机制.结果 经过2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结合科研小组讨论结果,在6个模块51个条目中筛选出50项作为拟定医院暴力预警机制的内容.结论 应用专家咨询法筛选了建立医院暴力预警机制的条目,需进一步在临床验证.

    作者:林静;邓凌;萧晓东;姚磊;蔡文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房间隔缺损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

    我国每年新生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达15万左右,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由于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心导管介入技术日趋完善,经皮导管房间隔缺损Amplatzer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亦日趋提高,其是一种针对房间隔缺损(ASD)的有效治疗方法,国内报道~([1])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无残余分流,同时用国产与进口双盘封堵器治疗ASD比较,在适用范围、易操作性、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我院2002年逐渐开展了先心病的介入治疗,ASD封堵术中,全部应用国产类Amplatzer双面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董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腹膜透析专科护理工作模式及启示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肾移植均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由于医疗体制、经济因素等原因,香港各家医院以腹膜透析为首选~([1]).香港的透析患者中,80%为腹膜透析患者,20%为血液透析患者~([2]).2008年12月笔者赴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肾科进行了为期2周的学习和交流.在此期间参观了肾科病房、肾科日间治疗中心、康宁肾友会,比较全而地解了其腹膜透析专科护理的工作模式,从中得到了许多收获和启示,现报道如下.

    作者:易春燕;林建雄;关锦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多面Rasch测量分析在临床护理考核评分中的应用

    目的 以静脉穿刺套管针留置技术操作考核为研究对象,评价护士长在考核评分中的宽严程度和自身一致性.方法 采用多面Rasch测量分析软件FACETS系统分析考官在评分过程中的表现.结果 不同护士长之间评分宽严程度和自身一致性有着显著差异.结论 在护理临床考核中,护士长评分存在随意性较大等问题,护士长评分的宽严程度和自身一致性的差异严重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可靠性.建立科学、可控的护理临床操作考核评价体系对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业务能力的提高,对医院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陈秀芬;王琳;葛建华;樊娟;李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臂丛阻滞镇痛与自控镇静用于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臂从阻滞镇痛及自控镇静(PCS)用于断指再植患者术后镇痛镇静处理的效果及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收集48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行持续臂丛阻滞镇痛及静脉自控镇静,镇痛药物为0.2%罗哌卡囚,镇静药物采用0.05%咪唑地西泮或0.05%咪唑地西泮与0.0005%芬太尼复合液,观察术前及术后6,12,24,48,72 h时镇痛镇静评分、术后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镇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CS后各时间点的镇静评分均高于术前,无一例镇静不足或镇静过度发生.患者术后呼吸循环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臂从阻滞镇痛及自控镇静能为断指再植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镇痛镇静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与护理,避免意外发生.

    作者:岳红;徐鹏;郭俊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授权赋能概念及其在护理人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明晰授权赋能的概念,促进护理管理人员及广大护士对此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为护理人力管理模式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调查法,收集国内外研究者的授权赋能理论及研究文献.结果 概括出授权赋能概念内涵与传统的授权有着根本的不同,包括结构性、心理性和领导性3个层面.结论 提高护理管理者与临床护士对授权赋能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将有利于临床护理人力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崔文香;寻明兰;尹吉善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混合式科研方法在澳门抑郁老年人生活体验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 结合澳门中国文化特点,分析与探讨混合式科研方法在揭示澳门抑郁老年人生活体验方面的应用.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式科研方法对同一研究现象进行相互印证与解释.质性研究采用Van Manen's演绎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量性研究采用精神认知状态问卷(MSQ)、老年抑郁量表(GDS-15)、巴氏日常活动能力评估量表(BI)、Lawton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评估量表(IADL)、Lubben社会网络量表(LSNS)、健康调查问卷(SF-36QOL)等一系列量表.研究对象为目的性抽取澳门不同社区的抑郁老年人31名.结果 量性研究结果与质性研究结果互相印证,共同解释澳门抑郁老年人的生活体验,包括负面情绪、生理限制、生活困苦及社交局限、悲惨经历4大领域.负面情绪领域包括没用、无望、悲观、无助主题;生理限制领域包括活动差、依赖别人、关节痛、失眠、胃口差、记性差、药物太多、就医困难主题;生活闲苦及社交局限领域包括穷困、文盲、不公平、鳏寡、独居、与家人吵架、被遗弃、被歧视、社交不足主题;悲惨经历领域包括繁重低廉劳动、父亲去世、婚姻失败、战争动乱冲击主题.结论 混合式科研方法能够成功地应用在探讨澳门抑郁老年人生活体验的研究中,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结合可以更全面、更深入的解释该研究现象.

    作者:曾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患者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血栓形成后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致残,而由血栓引发的肺栓塞病死率高.股骨头置换多数为老年患者,又往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增加了发病的危险性.为降低股骨头置换患者DVT的发生率,本研究对34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早期采取了联合措施,对DVT进行积极预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多功能男、女两用自理便壶的研制与应用

    多数住院患者在缺乏陪护人员的帮助下,无法及时收集尿液,致使衣物、被服甚至伤口敷料被尿液浸湿,不但增加了压疮、泌尿系感染及术处伤口感染的发生概率,还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为了解决患者在缺乏陪护时接尿难的问题,2009年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男、女两用自理便壶,经过115例患者的临床试用,效果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高娟;杨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1例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蜂蛰伤致局部肿痛较为常见,但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比较罕见,2008年10月我科收治1例误被成群野蜂蛰伤头面部、背部及四肢100多处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病情危重,治疗及护理难度大.通过我们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患儿康复出院.本文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丹;刘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遇碘酊发生沉淀

    输液是治疗用药的重要方式之一,输液软袋瓶口消毒质量对用药安全存在一定影响,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马来酸桂哌齐特接触瓶口残余碘酊后发生沉淀.经查阅相关资料,尚无此类报道,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梅珍;罗小春;杨芬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白血病患儿对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及其获知途径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疾病缓解期的白血病患儿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获得疾病相关信息的途径,以帮助护士和患儿家长选择恰当内容和途径与患儿沟通疾病信息.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开放性访谈问卷对25例白血病患儿的陪住家长进行个体化的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急性白血病缓解期的患儿对其所患疾病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其获得疾病相关信息的途径与其心理成熟度有关.结论 医护人员和家长应根据患儿的年龄、患病时间长短及患儿思维水平选择告知疾病信息的内容,并且根据患儿的心理成熟度为其提供获得信息的途径.

    作者:韩静;刘均娥;肖倩;郑晓蕾;马岳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不同的复苏压力对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的液体复苏压力对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创伤非控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将60只远交群大鼠随机分为6组各10只:NC组为对照组;NF组为休克不复苏组;NS40、NS60(限制性液体复苏组)、NS80、NS100(大量液体复苏组).各液体复苏组在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降至35~4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输注,使血压维持在各相应水平.输液1 h后,各液体复苏组均给予手术止血、回输血液及给予足量的液体输注,保持大鼠的MAP≥90 mm Hg.结果 在出血未控制的情况下,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大量液体复苏组,肺组织病理学损害、酸中毒程度较大量液体复苏组明显减轻.NS60组有9只大鼠存活超过72 h,NS40组3只存活超过72 h,而NF组与NS80、NS100组无一只存活超过72 h.结论 创伤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及不同的液体复苏压力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肺损伤,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肺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爱华;陶红;徐燕;桂莉;张黎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