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震涛;刘月光;刘秀敏
目的 探讨不同的血管通路方式对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单采产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进行PBSC单采的118例健康供者根据2条血管通路方式组合不同分为4组.观察各组PBSC采集的产量,包括单个核细胞数(MNC)及CD34+细胞数. 结果 每例PBSC的产量分别为:肘静脉-肘静脉组MNC(5.31±2.29)×108/kg,CD34+细胞数(4.78±2.06)×106/kg;肘静脉-前臂静脉组MNC(5.11±2.34)×108/kg,CD34+细胞数(4.34±1.99)×106/kg;前臂静脉-前臂静脉组MNC(5.61±1.73)×108/kg,CD34+细胞数(4.60±1.42)×106/kg;肘静脉-桡静脉组MNC(4.60±×1.70)×108/kg,CD34+细胞数(4.05±1.50)×106/kg.4组的PBSC产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血管通路方式不影响PBSC单采的产量.
作者:陈惠珍;邹外一;张祥忠;陈运贤 刊期: 2008年第32期
临床工作中由于微量泵治疗时间长,而连接管长度有限,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异常情况影响治疗效果.而目前使用的输液器只有1个可调节快慢的输液夹,由输液管和调节卡组成,临床工作中对于要求严格限制滴速的液体操作来说不精确,可调性不强,不易控制滴速,对于严格控制滴速还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陈殿红;陈秀俊;周墨菊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外周静脉应用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处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65例癌症化疗患者应用氟尿嘧啶类药物外渗300例次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次,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加氟美松对外渗局部持续湿敷12~24 h并间断冷敷12~24 h,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加氟美松局部封闭后加间断冷敷12~24 h.结果 观察组局部肿胀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皮下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下淤血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氟尿嘧啶类药物外周静脉应用,外渗后采用利多卡因加氟美松持续湿敷加间断冷敷,局部肿胀消退快,痛苦少,患者乐于接受,避免了局部封闭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损伤.
作者:吕艳;廉德花;方霞;杨列娥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手术护理要点.方法 术前对108例OsAHS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及正压通气(CPAP)治疗.解除思想顾虑,重视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做好口腔护理及饮食指导.结果 术后3个月再次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显示,鼾声、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指数及睡眠结构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 结论 做好OSAHS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快好地恢复,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大大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付保霞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影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行设计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问卷对482例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患者的疾病特点与个性特征,通过等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较轻、病情较重,患者的个性内倾,存在焦虑、抑郁、怀疑等心理问题,这些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论 应重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内向性格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提高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目的 .
作者:郑瑾;句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肠道功能紊乱的心身疾病,其人群发病率为10%~15%[1].有研究[2]表明,心理因素在IBS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40%~50%的IBS患者有心理障碍的表现,包括抑郁、焦虑、精神症状躯体化等.本文拟通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产妇采用多个量表进行心理评价,并以问卷调查方式,来探讨IBS产妇心理特征和寻求其心理压力源,为制订针对性的护理策略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云霞;钱菊萍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阐明乳胶手套接烟卷引流条对预防切口感染的作用,同时也是有效节约经济成本的小方法 .方法 随机选取腹腔化脓性感染的患者121例,分为乳胶手套组(64例)和普通敷料组(57例),对比研究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和经济成本.结果 乳胶手套组切口感染率为10.94%(7/64),普通敷料组切口感染率为31.58%(18,57),乳胶手套组每位患者平均比普通敷料组节约敷料成本约15.70元.换药次数少5.3次.结论 乳胶手套接烟卷引流条是一项经济而且减少切口感染机会的临床小改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寇红艳;肖江卫;王惠君;李全清;官计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热射病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护理要点.方法 采用连续性静脉一静脉高容量血液滤过(CVVHVHF)治疗3例热射病导致MODS患者,同时对体外循环抗凝、置换液温度以及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监护.结果 3例患者中有2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迅速缓解,分别在入院后第17天和第27天康复出院.另1例因在起病后116 h才开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热射病导致MODS的预后,严密的全面监护、有效的体温控制以及保证治疗的连续进行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任冰;王华;费凤仙 刊期: 2008年第32期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妇科老年患者增多,其中以子宫脱垂伴(或)阴道前(后)壁膨出在老年女性良性疾病中占首位[1].本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常需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和(或)阴道壁修补术.
作者:肖燕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脊髓型颈椎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探讨此类手术的护理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33例脊髓型颈椎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血糖控制、合并症处理、气管推移训练等,术后进行病情观察、切口护理、颈部制动、并发症的观察处理以及康复锻炼的指导.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除1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经过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切口甲级愈合.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观察和护理,积极进行血糖控制,预防并发症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颜妙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时因血液与循环管道和氧合器接触、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损伤等因素导致术后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1,2],合并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死亡率很高[3].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CRRT)是近年来血液净化领域的重要进展,它不仅可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而且已发展到了对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抢救治疗,所以称之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4].
作者:李俊;何琼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根治术为宫颈浸润癌手术治疗的基本方式[1],由于手术范围较大,膀胱功能障碍是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难治的并发症,常表现为膀胱麻痹、排尿困难、尿潴留、残尿过多、尿感消失及张力性尿失禁等[2].长期留置尿管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护理措施.2006年12月-2007年7月我科对188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别采用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带管法与传统经尿道留置尿管法进行比较,对照观察2组在尿路感染、拔管时间、膀胱刺激征及尿管重插率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慧莉;赵惠芳;张海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预后差的疾病,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对改善预后尤为重要.硝普钠(SNP)是临床上治疗肺动脉高压常用的药物,能有效、准确、快速、安全地降低肺动脉高压,同时预防和治疗肺动脉高压危象.本研究旨在寻求应用硝普钠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佳方式,避免硝普钠静脉注射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带兰;李慧敏;邱云;韦晓静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Crohn's病(CD).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等症状,多呈反复发作.
作者:曹浈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产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产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与专家咨询的方法 .结果 不同级别医院产科平均的床位与护士之比为1:0.33,平均待产床与助产士之比为1:1.47;27所医院产科护理人员的平均学历结构以中专为主占75.56%,大专及以上学历比占24.44%;职称结构以初级职称为主占88.75%,中高级职称仅占11.25%.结论 护士数量编配不足、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是产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增加护理人员编配,优化护理队伍结构,按需设岗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根本.
作者:徐香玲;于秀荣;魏树珍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明确我省护理本科教育护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及知识需求,为构建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省承担护理本科教育的181名护理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黑龙江省本科教育护理教师的一般状况、知识结构和知识需求.结果 护理教师在各知识领域都有得分偏低的项目,缺少的是外语知识和专业知识,急需提高的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力.结论 护理教师在各知识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薄弱的环节,知识结构需进一步完善.各院校领导应结合护理教师的知识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作者:代秀红;赵秋利;李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手术患者留置导尿使用抗反流引流袋合理更换时间.方法 将78例留置导尿使用抗反流引流袋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为不换引流袋组,对照组38例为每日换袋组,分别对2组引流袋中的血性尿液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 2组在一般特征资料及置管天数、输液量、饮水量、尿量和开阀排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情况下,尿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5%和10.5%,发生泌尿道感染(UTI)分别为2.5%和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院泌尿外科住院手术后留置导尿且尿液为血性的患者,使用抗反流引流袋时无需每天换袋,抗反流引流袋更换的合理时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春华;刘晓军;陈小艳;汪聪;陈婵;叶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163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术中的心电图、无创血压、有创动脉压及临床表现的动态变化,比较无创血压与有创动脉压变化的差异性.结果 有创动脉压改变率大于无创血压,二者变化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创动脉压下降伴波形改变26例,可敏感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术中出现的问题.结论 加强有创动脉压监测,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晓辉 刊期: 2008年第32期
血压计是临床常使用的医疗器械之一,由于不同人员之间经常需要使用同一台血压计,故如何有效避免血压计袖带在不同人员之间使用引起的交叉感染,成了临床关注的焦点.我们在测量血压时,选择用一次性薄膜保鲜袋(简称薄膜袋)作为血压计袖带套的衬垫,有效地隔离了血压计袖带套和患者皮肤的直接接触.同时我们进行了薄膜袋和传统血压计袖带套使用方法的比较,所检测的患者血压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叶晓燕;于翠香;邓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护理经济学是卫生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卫生部门、卫生服务领域中的经济学,它是揭示护理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达到优地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护理卫生资源,提高护理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从护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认识静脉输液速度管理风险,倡导高效低耗的护理理念,从本质上提高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梅;黄勤 刊期: 2008年第32期